'遙遠的墨脫,遙遠的橋'

墨脫 西藏 雅魯藏布大峽谷 雅魯藏布江 德興 我在宮裡做廚師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2019-08-30
"

西藏墨脫縣境內的德興藤網橋,橫跨在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這座橋用藤條編制而成,呈管狀懸空,沒有橋墩,整座橋找不到一枚鐵釘。橋身距江面50餘米,橋長150餘米。當地老鄉們說,此橋已有300多年曆史,代表著門巴族群眾建橋藝術的最高水準。

戍守墨脫的邊防軍人格外熟悉這座橋。某邊防團四級軍士長王禮亮回憶,在墨脫境內第一座橫跨雅魯藏布江鋼索吊橋竣工之前,他和戰友外出巡邏執勤,這座橋是必經之路。

為了解當地人建橋歷史,這位痴迷邊貌風情的邊防軍人,經常向老一輩門巴族鄉親打聽有關藤網橋的傳說。

“早在清代,康藏邊地史學家劉贊廷就在《西南野人山歸流記》中寫下這樣一段文字:白瑪崗界,其地氣候溫和,森林瀰漫數千裡,花木遍山,藤蘿為橋,誠為化外之桃園。”王禮亮查閱墨脫縣誌瞭解到,“白瑪崗”即指墨脫,“藤蘿為橋”說的就是藤網橋。

門巴族人居住在喜馬拉雅南麓的崇山峻嶺之間,高山夾著峽谷,江水波濤洶湧,江岸陡峭,地形險峻。這一帶的江面既不能渡船,更難以架橋。

當地群眾常唱的一首歌謠,駐守墨脫的老兵們無人不曉:“隔江看得見,說話聽得見;情人盼歡聚,走路需一天。”為了方便聯繫山外的世界,門巴族群眾用山上的藤條,編織了一座藤網橋。

藤網橋用的是白藤。墨脫原始森林中生長多種藤本植物,其中白藤較多,且堅韌耐磨。過去,當地人常用山藤進行擺盪,從一個山頭擺到另一個山頭,從河澗一岸盪到另一岸。

藤網橋橫截面為“U”型,用以支撐橋面。人們將粗藤作為橋體的“經線”,拴系在河兩岸的樹上。每隔一定距離,分別用粗藤和細藤作“緯線”編織成網。底部編織較密集的藤網,方便人們行走。

一般200米長的藤網橋,需要30至40人、歷時數月才能修建完成。首先需要把藤子一劈兩半,將藤條接成需要的長度。人們利用“擺盪”的方式,將藤條牽拉至江對岸。整橋共需35根藤條,橋的左右兩側各10根。

隨後,再將25個粗藤做的藤圈,均勻放置橋上,藤條在外、藤圈在內,一般5米至10米左右放一個藤圈,它有一人高,人可從中鑽過。藤圈放好後,用細藤繩將其固定在藤條上。最後,在粗藤之間,用細藤編製成密網,一座藤網橋就“橫空出世”了。

走上藤網橋,就如同走進一個圓筒籠子。頭上藍天白雲,腳下是澎湃江水。老鄉們告訴邊防官兵,過藤網橋時“看天莫看河,走橋莫回頭。橋搖心莫慌,腳走手莫動”。

藤網橋彈性大,腳步必須跟隨它起伏而落腳——它彈起,一隻腳也得抬起;它跌落時,再踏步向前,就這樣一高一低、一起一落地向前。

“踏上藤網橋,雖然心驚膽戰,只要掌握了晃動規律,就會順利過橋。”70多歲的門巴族老鄉旺東說。

1995年,人們在德興藤網橋旁邊修建了一座由鋼索牽引、底部鋪設木板的吊橋。到了2009年,墨脫境內第一座能通行載重車輛的鋼索吊橋竣工,從此行人和車輛都可以在德興鄉與江對岸之間暢行無阻了。

今天,德興藤網橋因年代已久,早已失去運輸作用。但作為歷史的見證,作為門巴族群眾聰明智慧的結晶,依然吸引著許多人前來參觀,感受走在藤網橋上的“驚心動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