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馬昭一直想籠絡名士阮籍,一次,他替兒子司馬炎阮籍的女兒求婚。阮籍不願意靠近和司馬氏走的太近,就故意狂飲喝得爛醉如泥,幾天都不省人事,使得受命前來求婚的人沒法開口。阮籍醉酒一方面是避世,一方面就是他確實愛酒,據《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步兵校尉缺,廚中有貯酒數百斛,阮籍乃求為步兵校尉”,為了能喝到酒,不惜辭去了司馬氏的幕僚職務,外放去當個不知名的步兵校尉。由此可知,他著實已痴迷於酒了。

公元253年農曆11月,阮籍和侄子阮咸經過山陰懷信裡,時值初冬,天氣陰沉。突然聞到酒香撲鼻,那是從一個島上傳來的。他四處尋找沒有發現上島的路,邊和侄子一起游泳上島。農曆十一月的天氣,落水後的身體經涼風一吹,凍得臉色發紫手腳僵硬,是村裡的爨筒熱老酒,才讓他們緩過氣來的。叔侄倆與文友在阮社的活動,歷史上傳頌不已,阮社人亦以此為榮。村人除了成立前阮會、晉阮會等社團逢年過節安排祭祀,還將他們尊為這方土地之神。阮社民諺所述“二廟五祠堂”中的二廟,指的就是祭祀阮氏叔侄的前廟和後廟。後廟所供阮籍塑像,至今的臉色仍然發紫,據說他們當年進村時,就是這副模樣。

"

司馬昭一直想籠絡名士阮籍,一次,他替兒子司馬炎阮籍的女兒求婚。阮籍不願意靠近和司馬氏走的太近,就故意狂飲喝得爛醉如泥,幾天都不省人事,使得受命前來求婚的人沒法開口。阮籍醉酒一方面是避世,一方面就是他確實愛酒,據《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步兵校尉缺,廚中有貯酒數百斛,阮籍乃求為步兵校尉”,為了能喝到酒,不惜辭去了司馬氏的幕僚職務,外放去當個不知名的步兵校尉。由此可知,他著實已痴迷於酒了。

公元253年農曆11月,阮籍和侄子阮咸經過山陰懷信裡,時值初冬,天氣陰沉。突然聞到酒香撲鼻,那是從一個島上傳來的。他四處尋找沒有發現上島的路,邊和侄子一起游泳上島。農曆十一月的天氣,落水後的身體經涼風一吹,凍得臉色發紫手腳僵硬,是村裡的爨筒熱老酒,才讓他們緩過氣來的。叔侄倆與文友在阮社的活動,歷史上傳頌不已,阮社人亦以此為榮。村人除了成立前阮會、晉阮會等社團逢年過節安排祭祀,還將他們尊為這方土地之神。阮社民諺所述“二廟五祠堂”中的二廟,指的就是祭祀阮氏叔侄的前廟和後廟。後廟所供阮籍塑像,至今的臉色仍然發紫,據說他們當年進村時,就是這副模樣。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現廟裡共有三塊碑,這3塊石碑分別刻於清康熙37年11月(1698年11月)、乾隆15年5月(1750年5月)和嘉慶15年7月(1810年7月)。其中,康熙、乾隆年間的兩塊石碑記錄了“龍華勝會”的內容,嘉慶年間更是詳細記錄“蘭盆會公助”的盛況。

"

司馬昭一直想籠絡名士阮籍,一次,他替兒子司馬炎阮籍的女兒求婚。阮籍不願意靠近和司馬氏走的太近,就故意狂飲喝得爛醉如泥,幾天都不省人事,使得受命前來求婚的人沒法開口。阮籍醉酒一方面是避世,一方面就是他確實愛酒,據《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步兵校尉缺,廚中有貯酒數百斛,阮籍乃求為步兵校尉”,為了能喝到酒,不惜辭去了司馬氏的幕僚職務,外放去當個不知名的步兵校尉。由此可知,他著實已痴迷於酒了。

公元253年農曆11月,阮籍和侄子阮咸經過山陰懷信裡,時值初冬,天氣陰沉。突然聞到酒香撲鼻,那是從一個島上傳來的。他四處尋找沒有發現上島的路,邊和侄子一起游泳上島。農曆十一月的天氣,落水後的身體經涼風一吹,凍得臉色發紫手腳僵硬,是村裡的爨筒熱老酒,才讓他們緩過氣來的。叔侄倆與文友在阮社的活動,歷史上傳頌不已,阮社人亦以此為榮。村人除了成立前阮會、晉阮會等社團逢年過節安排祭祀,還將他們尊為這方土地之神。阮社民諺所述“二廟五祠堂”中的二廟,指的就是祭祀阮氏叔侄的前廟和後廟。後廟所供阮籍塑像,至今的臉色仍然發紫,據說他們當年進村時,就是這副模樣。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現廟裡共有三塊碑,這3塊石碑分別刻於清康熙37年11月(1698年11月)、乾隆15年5月(1750年5月)和嘉慶15年7月(1810年7月)。其中,康熙、乾隆年間的兩塊石碑記錄了“龍華勝會”的內容,嘉慶年間更是詳細記錄“蘭盆會公助”的盛況。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民國廿三年(1934),紹興城鄉有釀酒作坊2246戶。其中東浦576戶,阮社435戶,湖塘414戶……,可見東浦、阮社、湖塘是紹興著名的“酒鄉”。曹聚仁所著《萬里行記》有專門的篇幅介紹紹興酒。說到阮社,曹聚仁先生寫道“阮社村到處都是釀坊,滿堤都是大肚子的酒罈,一眼看去,顯得這是醉鄉了”。現在東浦和湖塘都改造成了黃酒小鎮,阮社卻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

司馬昭一直想籠絡名士阮籍,一次,他替兒子司馬炎阮籍的女兒求婚。阮籍不願意靠近和司馬氏走的太近,就故意狂飲喝得爛醉如泥,幾天都不省人事,使得受命前來求婚的人沒法開口。阮籍醉酒一方面是避世,一方面就是他確實愛酒,據《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步兵校尉缺,廚中有貯酒數百斛,阮籍乃求為步兵校尉”,為了能喝到酒,不惜辭去了司馬氏的幕僚職務,外放去當個不知名的步兵校尉。由此可知,他著實已痴迷於酒了。

公元253年農曆11月,阮籍和侄子阮咸經過山陰懷信裡,時值初冬,天氣陰沉。突然聞到酒香撲鼻,那是從一個島上傳來的。他四處尋找沒有發現上島的路,邊和侄子一起游泳上島。農曆十一月的天氣,落水後的身體經涼風一吹,凍得臉色發紫手腳僵硬,是村裡的爨筒熱老酒,才讓他們緩過氣來的。叔侄倆與文友在阮社的活動,歷史上傳頌不已,阮社人亦以此為榮。村人除了成立前阮會、晉阮會等社團逢年過節安排祭祀,還將他們尊為這方土地之神。阮社民諺所述“二廟五祠堂”中的二廟,指的就是祭祀阮氏叔侄的前廟和後廟。後廟所供阮籍塑像,至今的臉色仍然發紫,據說他們當年進村時,就是這副模樣。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現廟裡共有三塊碑,這3塊石碑分別刻於清康熙37年11月(1698年11月)、乾隆15年5月(1750年5月)和嘉慶15年7月(1810年7月)。其中,康熙、乾隆年間的兩塊石碑記錄了“龍華勝會”的內容,嘉慶年間更是詳細記錄“蘭盆會公助”的盛況。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民國廿三年(1934),紹興城鄉有釀酒作坊2246戶。其中東浦576戶,阮社435戶,湖塘414戶……,可見東浦、阮社、湖塘是紹興著名的“酒鄉”。曹聚仁所著《萬里行記》有專門的篇幅介紹紹興酒。說到阮社,曹聚仁先生寫道“阮社村到處都是釀坊,滿堤都是大肚子的酒罈,一眼看去,顯得這是醉鄉了”。現在東浦和湖塘都改造成了黃酒小鎮,阮社卻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阮社被鑑湖環抱,村內又有小湖池灣

善元泰、茅萬茂等名譽京滬的紹興黃酒品牌都是來自於阮社,做得最大的是章東明酒坊,清道光廿二年(1842)五口通商時,每年釀酒六千多缸,每缸六百餘斤。六年後,章東明酒坊先在上海開設二家酒行,後在天津設立全城明記酒莊。全城是章氏家族的堂號,全城明記不搞零售,專搞批發,作為向北方運銷產品的窗口,客戶遍佈華北,直至東北各省,生意興隆之時,年銷一萬多壇。

清朝中後期至民國初年,章東明酒坊因子孫後代對釀酒事業的繼承拓展,先後衍生信記、浚記、正記等作坊,號稱“三東明”,隨後又衍生介記、芳記、伯記等酒坊,均為紹興著名的釀酒商號。這時,原有場地不敷使用,便陸續遷往阮社東江對岸的章家匯頭置地擴建,僅留濬記酒坊在陳家漊底。濬記掌門章壽昌為紹興縣參議員,曾任開泰鄉鄉長,管轄阮社及附近村落,時任省長陳儀曾為其臺門題寫匾額。章壽昌是見過世面的人物,喜追潮流,愛趕時髦,且有配槍,帶勤務兵,阮社的第一臺收音機就是他從上海帶回來的。

"

司馬昭一直想籠絡名士阮籍,一次,他替兒子司馬炎阮籍的女兒求婚。阮籍不願意靠近和司馬氏走的太近,就故意狂飲喝得爛醉如泥,幾天都不省人事,使得受命前來求婚的人沒法開口。阮籍醉酒一方面是避世,一方面就是他確實愛酒,據《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步兵校尉缺,廚中有貯酒數百斛,阮籍乃求為步兵校尉”,為了能喝到酒,不惜辭去了司馬氏的幕僚職務,外放去當個不知名的步兵校尉。由此可知,他著實已痴迷於酒了。

公元253年農曆11月,阮籍和侄子阮咸經過山陰懷信裡,時值初冬,天氣陰沉。突然聞到酒香撲鼻,那是從一個島上傳來的。他四處尋找沒有發現上島的路,邊和侄子一起游泳上島。農曆十一月的天氣,落水後的身體經涼風一吹,凍得臉色發紫手腳僵硬,是村裡的爨筒熱老酒,才讓他們緩過氣來的。叔侄倆與文友在阮社的活動,歷史上傳頌不已,阮社人亦以此為榮。村人除了成立前阮會、晉阮會等社團逢年過節安排祭祀,還將他們尊為這方土地之神。阮社民諺所述“二廟五祠堂”中的二廟,指的就是祭祀阮氏叔侄的前廟和後廟。後廟所供阮籍塑像,至今的臉色仍然發紫,據說他們當年進村時,就是這副模樣。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現廟裡共有三塊碑,這3塊石碑分別刻於清康熙37年11月(1698年11月)、乾隆15年5月(1750年5月)和嘉慶15年7月(1810年7月)。其中,康熙、乾隆年間的兩塊石碑記錄了“龍華勝會”的內容,嘉慶年間更是詳細記錄“蘭盆會公助”的盛況。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民國廿三年(1934),紹興城鄉有釀酒作坊2246戶。其中東浦576戶,阮社435戶,湖塘414戶……,可見東浦、阮社、湖塘是紹興著名的“酒鄉”。曹聚仁所著《萬里行記》有專門的篇幅介紹紹興酒。說到阮社,曹聚仁先生寫道“阮社村到處都是釀坊,滿堤都是大肚子的酒罈,一眼看去,顯得這是醉鄉了”。現在東浦和湖塘都改造成了黃酒小鎮,阮社卻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阮社被鑑湖環抱,村內又有小湖池灣

善元泰、茅萬茂等名譽京滬的紹興黃酒品牌都是來自於阮社,做得最大的是章東明酒坊,清道光廿二年(1842)五口通商時,每年釀酒六千多缸,每缸六百餘斤。六年後,章東明酒坊先在上海開設二家酒行,後在天津設立全城明記酒莊。全城是章氏家族的堂號,全城明記不搞零售,專搞批發,作為向北方運銷產品的窗口,客戶遍佈華北,直至東北各省,生意興隆之時,年銷一萬多壇。

清朝中後期至民國初年,章東明酒坊因子孫後代對釀酒事業的繼承拓展,先後衍生信記、浚記、正記等作坊,號稱“三東明”,隨後又衍生介記、芳記、伯記等酒坊,均為紹興著名的釀酒商號。這時,原有場地不敷使用,便陸續遷往阮社東江對岸的章家匯頭置地擴建,僅留濬記酒坊在陳家漊底。濬記掌門章壽昌為紹興縣參議員,曾任開泰鄉鄉長,管轄阮社及附近村落,時任省長陳儀曾為其臺門題寫匾額。章壽昌是見過世面的人物,喜追潮流,愛趕時髦,且有配槍,帶勤務兵,阮社的第一臺收音機就是他從上海帶回來的。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老宅

“章茅李諸陳,除出不阮社人”阮社本地人除了嫁進來的媳婦都是這五姓,只有零星的葉姓、苗姓是從湖塘遷過來的。許多大戶人家,多數靠經營酒作坊起家致富。中國人的傳統是“在外闖蕩賺錢,回鄉購地建宅”,紹興人自然也不例外,房屋建得多了,戶與戶之間就形成了弄堂。阮社池灣的酒弄堂,就是紹興黃酒鼎盛時期留下的烙印。

"

司馬昭一直想籠絡名士阮籍,一次,他替兒子司馬炎阮籍的女兒求婚。阮籍不願意靠近和司馬氏走的太近,就故意狂飲喝得爛醉如泥,幾天都不省人事,使得受命前來求婚的人沒法開口。阮籍醉酒一方面是避世,一方面就是他確實愛酒,據《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步兵校尉缺,廚中有貯酒數百斛,阮籍乃求為步兵校尉”,為了能喝到酒,不惜辭去了司馬氏的幕僚職務,外放去當個不知名的步兵校尉。由此可知,他著實已痴迷於酒了。

公元253年農曆11月,阮籍和侄子阮咸經過山陰懷信裡,時值初冬,天氣陰沉。突然聞到酒香撲鼻,那是從一個島上傳來的。他四處尋找沒有發現上島的路,邊和侄子一起游泳上島。農曆十一月的天氣,落水後的身體經涼風一吹,凍得臉色發紫手腳僵硬,是村裡的爨筒熱老酒,才讓他們緩過氣來的。叔侄倆與文友在阮社的活動,歷史上傳頌不已,阮社人亦以此為榮。村人除了成立前阮會、晉阮會等社團逢年過節安排祭祀,還將他們尊為這方土地之神。阮社民諺所述“二廟五祠堂”中的二廟,指的就是祭祀阮氏叔侄的前廟和後廟。後廟所供阮籍塑像,至今的臉色仍然發紫,據說他們當年進村時,就是這副模樣。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現廟裡共有三塊碑,這3塊石碑分別刻於清康熙37年11月(1698年11月)、乾隆15年5月(1750年5月)和嘉慶15年7月(1810年7月)。其中,康熙、乾隆年間的兩塊石碑記錄了“龍華勝會”的內容,嘉慶年間更是詳細記錄“蘭盆會公助”的盛況。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民國廿三年(1934),紹興城鄉有釀酒作坊2246戶。其中東浦576戶,阮社435戶,湖塘414戶……,可見東浦、阮社、湖塘是紹興著名的“酒鄉”。曹聚仁所著《萬里行記》有專門的篇幅介紹紹興酒。說到阮社,曹聚仁先生寫道“阮社村到處都是釀坊,滿堤都是大肚子的酒罈,一眼看去,顯得這是醉鄉了”。現在東浦和湖塘都改造成了黃酒小鎮,阮社卻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阮社被鑑湖環抱,村內又有小湖池灣

善元泰、茅萬茂等名譽京滬的紹興黃酒品牌都是來自於阮社,做得最大的是章東明酒坊,清道光廿二年(1842)五口通商時,每年釀酒六千多缸,每缸六百餘斤。六年後,章東明酒坊先在上海開設二家酒行,後在天津設立全城明記酒莊。全城是章氏家族的堂號,全城明記不搞零售,專搞批發,作為向北方運銷產品的窗口,客戶遍佈華北,直至東北各省,生意興隆之時,年銷一萬多壇。

清朝中後期至民國初年,章東明酒坊因子孫後代對釀酒事業的繼承拓展,先後衍生信記、浚記、正記等作坊,號稱“三東明”,隨後又衍生介記、芳記、伯記等酒坊,均為紹興著名的釀酒商號。這時,原有場地不敷使用,便陸續遷往阮社東江對岸的章家匯頭置地擴建,僅留濬記酒坊在陳家漊底。濬記掌門章壽昌為紹興縣參議員,曾任開泰鄉鄉長,管轄阮社及附近村落,時任省長陳儀曾為其臺門題寫匾額。章壽昌是見過世面的人物,喜追潮流,愛趕時髦,且有配槍,帶勤務兵,阮社的第一臺收音機就是他從上海帶回來的。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老宅

“章茅李諸陳,除出不阮社人”阮社本地人除了嫁進來的媳婦都是這五姓,只有零星的葉姓、苗姓是從湖塘遷過來的。許多大戶人家,多數靠經營酒作坊起家致富。中國人的傳統是“在外闖蕩賺錢,回鄉購地建宅”,紹興人自然也不例外,房屋建得多了,戶與戶之間就形成了弄堂。阮社池灣的酒弄堂,就是紹興黃酒鼎盛時期留下的烙印。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石蕭牆

據傳,酒弄堂舊名溝弄堂,原是周邊百畝農田的洩水溝,兩邊房屋建成後,洩水溝被蓋上青石板,成為人們行走的通道。這條弄堂長不到百米,寬不足六尺,兩邊都是石蕭牆,南側是三板蕭牆,北側是兩板蕭牆,但兩板的蕭牆做得比三板的還高。曾聽人說,古代石蕭牆拼板多少,並非取決於主家貧富,而源於地位高低。三板蕭牆是做官人家的,二板比三板做得高,是因為富貴不仕,做得高過比鄰,有鬥氣的味道。

此說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弄堂兩旁院落的主人,是一對親兄弟,系章東明三弟章渭山的後代,章鴻記酒坊創始人章文鴻的傳人。兄弟倆年少時在上海善元泰酒店學徒,民國廿年,兄弟分炊自立,兄長楚南膝下兒女眾多,分得弄堂北側住宅為業,弄堂南側酒坊則歸弟弟榮生所有。兄弟分家時,楚南已改習儒業,不再專注酒坊業務,為兄的將酒坊讓給弟弟經營,多少有點謙讓的意思。但話說回來,為弟者的確很爭氣,時屆而立的章榮生接過善元泰酒坊大旗,親自掌控釀酒工藝環節,將酒坊做到年產千缸以上的規模後,由酒弄堂遷往與章東明酒坊隔岸相望的百羅井。

"

司馬昭一直想籠絡名士阮籍,一次,他替兒子司馬炎阮籍的女兒求婚。阮籍不願意靠近和司馬氏走的太近,就故意狂飲喝得爛醉如泥,幾天都不省人事,使得受命前來求婚的人沒法開口。阮籍醉酒一方面是避世,一方面就是他確實愛酒,據《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步兵校尉缺,廚中有貯酒數百斛,阮籍乃求為步兵校尉”,為了能喝到酒,不惜辭去了司馬氏的幕僚職務,外放去當個不知名的步兵校尉。由此可知,他著實已痴迷於酒了。

公元253年農曆11月,阮籍和侄子阮咸經過山陰懷信裡,時值初冬,天氣陰沉。突然聞到酒香撲鼻,那是從一個島上傳來的。他四處尋找沒有發現上島的路,邊和侄子一起游泳上島。農曆十一月的天氣,落水後的身體經涼風一吹,凍得臉色發紫手腳僵硬,是村裡的爨筒熱老酒,才讓他們緩過氣來的。叔侄倆與文友在阮社的活動,歷史上傳頌不已,阮社人亦以此為榮。村人除了成立前阮會、晉阮會等社團逢年過節安排祭祀,還將他們尊為這方土地之神。阮社民諺所述“二廟五祠堂”中的二廟,指的就是祭祀阮氏叔侄的前廟和後廟。後廟所供阮籍塑像,至今的臉色仍然發紫,據說他們當年進村時,就是這副模樣。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現廟裡共有三塊碑,這3塊石碑分別刻於清康熙37年11月(1698年11月)、乾隆15年5月(1750年5月)和嘉慶15年7月(1810年7月)。其中,康熙、乾隆年間的兩塊石碑記錄了“龍華勝會”的內容,嘉慶年間更是詳細記錄“蘭盆會公助”的盛況。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民國廿三年(1934),紹興城鄉有釀酒作坊2246戶。其中東浦576戶,阮社435戶,湖塘414戶……,可見東浦、阮社、湖塘是紹興著名的“酒鄉”。曹聚仁所著《萬里行記》有專門的篇幅介紹紹興酒。說到阮社,曹聚仁先生寫道“阮社村到處都是釀坊,滿堤都是大肚子的酒罈,一眼看去,顯得這是醉鄉了”。現在東浦和湖塘都改造成了黃酒小鎮,阮社卻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阮社被鑑湖環抱,村內又有小湖池灣

善元泰、茅萬茂等名譽京滬的紹興黃酒品牌都是來自於阮社,做得最大的是章東明酒坊,清道光廿二年(1842)五口通商時,每年釀酒六千多缸,每缸六百餘斤。六年後,章東明酒坊先在上海開設二家酒行,後在天津設立全城明記酒莊。全城是章氏家族的堂號,全城明記不搞零售,專搞批發,作為向北方運銷產品的窗口,客戶遍佈華北,直至東北各省,生意興隆之時,年銷一萬多壇。

清朝中後期至民國初年,章東明酒坊因子孫後代對釀酒事業的繼承拓展,先後衍生信記、浚記、正記等作坊,號稱“三東明”,隨後又衍生介記、芳記、伯記等酒坊,均為紹興著名的釀酒商號。這時,原有場地不敷使用,便陸續遷往阮社東江對岸的章家匯頭置地擴建,僅留濬記酒坊在陳家漊底。濬記掌門章壽昌為紹興縣參議員,曾任開泰鄉鄉長,管轄阮社及附近村落,時任省長陳儀曾為其臺門題寫匾額。章壽昌是見過世面的人物,喜追潮流,愛趕時髦,且有配槍,帶勤務兵,阮社的第一臺收音機就是他從上海帶回來的。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老宅

“章茅李諸陳,除出不阮社人”阮社本地人除了嫁進來的媳婦都是這五姓,只有零星的葉姓、苗姓是從湖塘遷過來的。許多大戶人家,多數靠經營酒作坊起家致富。中國人的傳統是“在外闖蕩賺錢,回鄉購地建宅”,紹興人自然也不例外,房屋建得多了,戶與戶之間就形成了弄堂。阮社池灣的酒弄堂,就是紹興黃酒鼎盛時期留下的烙印。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石蕭牆

據傳,酒弄堂舊名溝弄堂,原是周邊百畝農田的洩水溝,兩邊房屋建成後,洩水溝被蓋上青石板,成為人們行走的通道。這條弄堂長不到百米,寬不足六尺,兩邊都是石蕭牆,南側是三板蕭牆,北側是兩板蕭牆,但兩板的蕭牆做得比三板的還高。曾聽人說,古代石蕭牆拼板多少,並非取決於主家貧富,而源於地位高低。三板蕭牆是做官人家的,二板比三板做得高,是因為富貴不仕,做得高過比鄰,有鬥氣的味道。

此說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弄堂兩旁院落的主人,是一對親兄弟,系章東明三弟章渭山的後代,章鴻記酒坊創始人章文鴻的傳人。兄弟倆年少時在上海善元泰酒店學徒,民國廿年,兄弟分炊自立,兄長楚南膝下兒女眾多,分得弄堂北側住宅為業,弄堂南側酒坊則歸弟弟榮生所有。兄弟分家時,楚南已改習儒業,不再專注酒坊業務,為兄的將酒坊讓給弟弟經營,多少有點謙讓的意思。但話說回來,為弟者的確很爭氣,時屆而立的章榮生接過善元泰酒坊大旗,親自掌控釀酒工藝環節,將酒坊做到年產千缸以上的規模後,由酒弄堂遷往與章東明酒坊隔岸相望的百羅井。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現存年代最久的黃酒就是產於阮社,釀於1920,距今已99年,現存於紹興黃酒博物館。

阮社一帶的酒坊業主常常把陳酒藏於夾牆密室內。1946年初夏,在阮社章東明酒坊的樓梯下找到一罈百年老酒。時隔四年又發現了一罈釀於光緒初年的地道紹興陳酒。這些陳酒當時都被賣了,喝過這些酒的人回憶,陳酒清淡,飲了二杯,即有沉沉醉意。去過黃酒博物館的人,一定看到過一罈用玻璃罩罩著的“百年陳釀”,在這壇酒的旁邊還陳列一份酒坊單,坊單用宣紙石印,“史文並述”地記述著酒的歷史等內容,落款是:民國庚申年正月本坊章鴻記主人謹述(蓋)善元泰麗號石印。從這張“酒坊單”,可知道這壇“百年陳釀”,是一個叫“章鴻記善元泰麗號”的坊主,釀於民國庚申年正月,即1920年,至今已有99個年頭,是名副其實的百年陳釀,亦是目前我國貯存最久的紹興黃酒實樣。

阮社的古建築多數是磚木串架結構建造的,用現代防火的眼光看,屬於B3級防火材料,極易燃燒,且無任何阻燃效果,火災危險性很大。當時紹興農村三餐的柴火,是農田收割後的幹稻草;夜裡照明的,是沒有防護的油燈盞;冬天取暖的,是盛有炭火的銅火熜。這些東西都是易燃之物,一旦引起火災,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或幾個救火組織,也就是阮社人俗稱的“水龍局”。

"

司馬昭一直想籠絡名士阮籍,一次,他替兒子司馬炎阮籍的女兒求婚。阮籍不願意靠近和司馬氏走的太近,就故意狂飲喝得爛醉如泥,幾天都不省人事,使得受命前來求婚的人沒法開口。阮籍醉酒一方面是避世,一方面就是他確實愛酒,據《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步兵校尉缺,廚中有貯酒數百斛,阮籍乃求為步兵校尉”,為了能喝到酒,不惜辭去了司馬氏的幕僚職務,外放去當個不知名的步兵校尉。由此可知,他著實已痴迷於酒了。

公元253年農曆11月,阮籍和侄子阮咸經過山陰懷信裡,時值初冬,天氣陰沉。突然聞到酒香撲鼻,那是從一個島上傳來的。他四處尋找沒有發現上島的路,邊和侄子一起游泳上島。農曆十一月的天氣,落水後的身體經涼風一吹,凍得臉色發紫手腳僵硬,是村裡的爨筒熱老酒,才讓他們緩過氣來的。叔侄倆與文友在阮社的活動,歷史上傳頌不已,阮社人亦以此為榮。村人除了成立前阮會、晉阮會等社團逢年過節安排祭祀,還將他們尊為這方土地之神。阮社民諺所述“二廟五祠堂”中的二廟,指的就是祭祀阮氏叔侄的前廟和後廟。後廟所供阮籍塑像,至今的臉色仍然發紫,據說他們當年進村時,就是這副模樣。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現廟裡共有三塊碑,這3塊石碑分別刻於清康熙37年11月(1698年11月)、乾隆15年5月(1750年5月)和嘉慶15年7月(1810年7月)。其中,康熙、乾隆年間的兩塊石碑記錄了“龍華勝會”的內容,嘉慶年間更是詳細記錄“蘭盆會公助”的盛況。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民國廿三年(1934),紹興城鄉有釀酒作坊2246戶。其中東浦576戶,阮社435戶,湖塘414戶……,可見東浦、阮社、湖塘是紹興著名的“酒鄉”。曹聚仁所著《萬里行記》有專門的篇幅介紹紹興酒。說到阮社,曹聚仁先生寫道“阮社村到處都是釀坊,滿堤都是大肚子的酒罈,一眼看去,顯得這是醉鄉了”。現在東浦和湖塘都改造成了黃酒小鎮,阮社卻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阮社被鑑湖環抱,村內又有小湖池灣

善元泰、茅萬茂等名譽京滬的紹興黃酒品牌都是來自於阮社,做得最大的是章東明酒坊,清道光廿二年(1842)五口通商時,每年釀酒六千多缸,每缸六百餘斤。六年後,章東明酒坊先在上海開設二家酒行,後在天津設立全城明記酒莊。全城是章氏家族的堂號,全城明記不搞零售,專搞批發,作為向北方運銷產品的窗口,客戶遍佈華北,直至東北各省,生意興隆之時,年銷一萬多壇。

清朝中後期至民國初年,章東明酒坊因子孫後代對釀酒事業的繼承拓展,先後衍生信記、浚記、正記等作坊,號稱“三東明”,隨後又衍生介記、芳記、伯記等酒坊,均為紹興著名的釀酒商號。這時,原有場地不敷使用,便陸續遷往阮社東江對岸的章家匯頭置地擴建,僅留濬記酒坊在陳家漊底。濬記掌門章壽昌為紹興縣參議員,曾任開泰鄉鄉長,管轄阮社及附近村落,時任省長陳儀曾為其臺門題寫匾額。章壽昌是見過世面的人物,喜追潮流,愛趕時髦,且有配槍,帶勤務兵,阮社的第一臺收音機就是他從上海帶回來的。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老宅

“章茅李諸陳,除出不阮社人”阮社本地人除了嫁進來的媳婦都是這五姓,只有零星的葉姓、苗姓是從湖塘遷過來的。許多大戶人家,多數靠經營酒作坊起家致富。中國人的傳統是“在外闖蕩賺錢,回鄉購地建宅”,紹興人自然也不例外,房屋建得多了,戶與戶之間就形成了弄堂。阮社池灣的酒弄堂,就是紹興黃酒鼎盛時期留下的烙印。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石蕭牆

據傳,酒弄堂舊名溝弄堂,原是周邊百畝農田的洩水溝,兩邊房屋建成後,洩水溝被蓋上青石板,成為人們行走的通道。這條弄堂長不到百米,寬不足六尺,兩邊都是石蕭牆,南側是三板蕭牆,北側是兩板蕭牆,但兩板的蕭牆做得比三板的還高。曾聽人說,古代石蕭牆拼板多少,並非取決於主家貧富,而源於地位高低。三板蕭牆是做官人家的,二板比三板做得高,是因為富貴不仕,做得高過比鄰,有鬥氣的味道。

此說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弄堂兩旁院落的主人,是一對親兄弟,系章東明三弟章渭山的後代,章鴻記酒坊創始人章文鴻的傳人。兄弟倆年少時在上海善元泰酒店學徒,民國廿年,兄弟分炊自立,兄長楚南膝下兒女眾多,分得弄堂北側住宅為業,弄堂南側酒坊則歸弟弟榮生所有。兄弟分家時,楚南已改習儒業,不再專注酒坊業務,為兄的將酒坊讓給弟弟經營,多少有點謙讓的意思。但話說回來,為弟者的確很爭氣,時屆而立的章榮生接過善元泰酒坊大旗,親自掌控釀酒工藝環節,將酒坊做到年產千缸以上的規模後,由酒弄堂遷往與章東明酒坊隔岸相望的百羅井。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現存年代最久的黃酒就是產於阮社,釀於1920,距今已99年,現存於紹興黃酒博物館。

阮社一帶的酒坊業主常常把陳酒藏於夾牆密室內。1946年初夏,在阮社章東明酒坊的樓梯下找到一罈百年老酒。時隔四年又發現了一罈釀於光緒初年的地道紹興陳酒。這些陳酒當時都被賣了,喝過這些酒的人回憶,陳酒清淡,飲了二杯,即有沉沉醉意。去過黃酒博物館的人,一定看到過一罈用玻璃罩罩著的“百年陳釀”,在這壇酒的旁邊還陳列一份酒坊單,坊單用宣紙石印,“史文並述”地記述著酒的歷史等內容,落款是:民國庚申年正月本坊章鴻記主人謹述(蓋)善元泰麗號石印。從這張“酒坊單”,可知道這壇“百年陳釀”,是一個叫“章鴻記善元泰麗號”的坊主,釀於民國庚申年正月,即1920年,至今已有99個年頭,是名副其實的百年陳釀,亦是目前我國貯存最久的紹興黃酒實樣。

阮社的古建築多數是磚木串架結構建造的,用現代防火的眼光看,屬於B3級防火材料,極易燃燒,且無任何阻燃效果,火災危險性很大。當時紹興農村三餐的柴火,是農田收割後的幹稻草;夜裡照明的,是沒有防護的油燈盞;冬天取暖的,是盛有炭火的銅火熜。這些東西都是易燃之物,一旦引起火災,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或幾個救火組織,也就是阮社人俗稱的“水龍局”。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百羅井,阮社菜市場對面。現在已成廢墟。

當今阮社人記得的“水龍局”有三家,一家在紙灰漊,由李氏家族發起,名字堂號暫無法考證;一家在池灣,發起人是章楚南、章榮生兄弟,取名永潛救火會;還有一家是東江的永安救火會,發起人叫章瑞年,人稱“五店王”,也是開酒作坊的。當時的救火會是有嚴格組織的,有董事、理事、監事,有管理維修的專門人員,還有專職的賬房先生。每條龍船除了龍兵,還配有泥水木匠,泥匠機靈,能上房控制水槍,木匠帶斧,可破門而入救人。東江永安救火會配有兩支水龍,一支是手動的撳槓龍,一支是德國進口的機器龍,是當時很罕見的進口貨。

阮社的“水龍局”常年值班人員,接到火警就亮起紅燈,值班人員分頭而行,敲鑼向村裡人報警。聽到鑼聲或者見到紅燈,龍兵和村民就會飛快趕來集合。每條龍船兩旁有七八個人划槳,誰坐前艄,誰去後艄,位置都有明確的分工。趕到火場,機器龍出水壓住火勢,撳槓龍跟進專攻餘火,看似分頭滅火,其實規範嚴謹,“水龍局”可以說是個英雄群體,阮社這麼多人家的房屋,歷數百年得以比較完整的保存,老老少少幾代龍兵的功勞,是誰也不能忘記的。

陳橋驛的自傳《八十逆旅》中深情回憶自己年輕時出任阮社小學校長的經歷。他說,“這是一個富裕的大村,所以這個學校在當地的最後優勢是經濟寬裕,而教師的待遇也比較好。學生只收書籍費,不收其他費用,比當今義務教育制度下的小學收費要低。經費的來源是兩項,最大頭的是酒捐,因為這裡是著名的酒鄉,每制一缸酒除了正規的捐稅外,附加一點很少的教育費。”

"

司馬昭一直想籠絡名士阮籍,一次,他替兒子司馬炎阮籍的女兒求婚。阮籍不願意靠近和司馬氏走的太近,就故意狂飲喝得爛醉如泥,幾天都不省人事,使得受命前來求婚的人沒法開口。阮籍醉酒一方面是避世,一方面就是他確實愛酒,據《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步兵校尉缺,廚中有貯酒數百斛,阮籍乃求為步兵校尉”,為了能喝到酒,不惜辭去了司馬氏的幕僚職務,外放去當個不知名的步兵校尉。由此可知,他著實已痴迷於酒了。

公元253年農曆11月,阮籍和侄子阮咸經過山陰懷信裡,時值初冬,天氣陰沉。突然聞到酒香撲鼻,那是從一個島上傳來的。他四處尋找沒有發現上島的路,邊和侄子一起游泳上島。農曆十一月的天氣,落水後的身體經涼風一吹,凍得臉色發紫手腳僵硬,是村裡的爨筒熱老酒,才讓他們緩過氣來的。叔侄倆與文友在阮社的活動,歷史上傳頌不已,阮社人亦以此為榮。村人除了成立前阮會、晉阮會等社團逢年過節安排祭祀,還將他們尊為這方土地之神。阮社民諺所述“二廟五祠堂”中的二廟,指的就是祭祀阮氏叔侄的前廟和後廟。後廟所供阮籍塑像,至今的臉色仍然發紫,據說他們當年進村時,就是這副模樣。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現廟裡共有三塊碑,這3塊石碑分別刻於清康熙37年11月(1698年11月)、乾隆15年5月(1750年5月)和嘉慶15年7月(1810年7月)。其中,康熙、乾隆年間的兩塊石碑記錄了“龍華勝會”的內容,嘉慶年間更是詳細記錄“蘭盆會公助”的盛況。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民國廿三年(1934),紹興城鄉有釀酒作坊2246戶。其中東浦576戶,阮社435戶,湖塘414戶……,可見東浦、阮社、湖塘是紹興著名的“酒鄉”。曹聚仁所著《萬里行記》有專門的篇幅介紹紹興酒。說到阮社,曹聚仁先生寫道“阮社村到處都是釀坊,滿堤都是大肚子的酒罈,一眼看去,顯得這是醉鄉了”。現在東浦和湖塘都改造成了黃酒小鎮,阮社卻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阮社被鑑湖環抱,村內又有小湖池灣

善元泰、茅萬茂等名譽京滬的紹興黃酒品牌都是來自於阮社,做得最大的是章東明酒坊,清道光廿二年(1842)五口通商時,每年釀酒六千多缸,每缸六百餘斤。六年後,章東明酒坊先在上海開設二家酒行,後在天津設立全城明記酒莊。全城是章氏家族的堂號,全城明記不搞零售,專搞批發,作為向北方運銷產品的窗口,客戶遍佈華北,直至東北各省,生意興隆之時,年銷一萬多壇。

清朝中後期至民國初年,章東明酒坊因子孫後代對釀酒事業的繼承拓展,先後衍生信記、浚記、正記等作坊,號稱“三東明”,隨後又衍生介記、芳記、伯記等酒坊,均為紹興著名的釀酒商號。這時,原有場地不敷使用,便陸續遷往阮社東江對岸的章家匯頭置地擴建,僅留濬記酒坊在陳家漊底。濬記掌門章壽昌為紹興縣參議員,曾任開泰鄉鄉長,管轄阮社及附近村落,時任省長陳儀曾為其臺門題寫匾額。章壽昌是見過世面的人物,喜追潮流,愛趕時髦,且有配槍,帶勤務兵,阮社的第一臺收音機就是他從上海帶回來的。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老宅

“章茅李諸陳,除出不阮社人”阮社本地人除了嫁進來的媳婦都是這五姓,只有零星的葉姓、苗姓是從湖塘遷過來的。許多大戶人家,多數靠經營酒作坊起家致富。中國人的傳統是“在外闖蕩賺錢,回鄉購地建宅”,紹興人自然也不例外,房屋建得多了,戶與戶之間就形成了弄堂。阮社池灣的酒弄堂,就是紹興黃酒鼎盛時期留下的烙印。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石蕭牆

據傳,酒弄堂舊名溝弄堂,原是周邊百畝農田的洩水溝,兩邊房屋建成後,洩水溝被蓋上青石板,成為人們行走的通道。這條弄堂長不到百米,寬不足六尺,兩邊都是石蕭牆,南側是三板蕭牆,北側是兩板蕭牆,但兩板的蕭牆做得比三板的還高。曾聽人說,古代石蕭牆拼板多少,並非取決於主家貧富,而源於地位高低。三板蕭牆是做官人家的,二板比三板做得高,是因為富貴不仕,做得高過比鄰,有鬥氣的味道。

此說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弄堂兩旁院落的主人,是一對親兄弟,系章東明三弟章渭山的後代,章鴻記酒坊創始人章文鴻的傳人。兄弟倆年少時在上海善元泰酒店學徒,民國廿年,兄弟分炊自立,兄長楚南膝下兒女眾多,分得弄堂北側住宅為業,弄堂南側酒坊則歸弟弟榮生所有。兄弟分家時,楚南已改習儒業,不再專注酒坊業務,為兄的將酒坊讓給弟弟經營,多少有點謙讓的意思。但話說回來,為弟者的確很爭氣,時屆而立的章榮生接過善元泰酒坊大旗,親自掌控釀酒工藝環節,將酒坊做到年產千缸以上的規模後,由酒弄堂遷往與章東明酒坊隔岸相望的百羅井。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現存年代最久的黃酒就是產於阮社,釀於1920,距今已99年,現存於紹興黃酒博物館。

阮社一帶的酒坊業主常常把陳酒藏於夾牆密室內。1946年初夏,在阮社章東明酒坊的樓梯下找到一罈百年老酒。時隔四年又發現了一罈釀於光緒初年的地道紹興陳酒。這些陳酒當時都被賣了,喝過這些酒的人回憶,陳酒清淡,飲了二杯,即有沉沉醉意。去過黃酒博物館的人,一定看到過一罈用玻璃罩罩著的“百年陳釀”,在這壇酒的旁邊還陳列一份酒坊單,坊單用宣紙石印,“史文並述”地記述著酒的歷史等內容,落款是:民國庚申年正月本坊章鴻記主人謹述(蓋)善元泰麗號石印。從這張“酒坊單”,可知道這壇“百年陳釀”,是一個叫“章鴻記善元泰麗號”的坊主,釀於民國庚申年正月,即1920年,至今已有99個年頭,是名副其實的百年陳釀,亦是目前我國貯存最久的紹興黃酒實樣。

阮社的古建築多數是磚木串架結構建造的,用現代防火的眼光看,屬於B3級防火材料,極易燃燒,且無任何阻燃效果,火災危險性很大。當時紹興農村三餐的柴火,是農田收割後的幹稻草;夜裡照明的,是沒有防護的油燈盞;冬天取暖的,是盛有炭火的銅火熜。這些東西都是易燃之物,一旦引起火災,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或幾個救火組織,也就是阮社人俗稱的“水龍局”。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百羅井,阮社菜市場對面。現在已成廢墟。

當今阮社人記得的“水龍局”有三家,一家在紙灰漊,由李氏家族發起,名字堂號暫無法考證;一家在池灣,發起人是章楚南、章榮生兄弟,取名永潛救火會;還有一家是東江的永安救火會,發起人叫章瑞年,人稱“五店王”,也是開酒作坊的。當時的救火會是有嚴格組織的,有董事、理事、監事,有管理維修的專門人員,還有專職的賬房先生。每條龍船除了龍兵,還配有泥水木匠,泥匠機靈,能上房控制水槍,木匠帶斧,可破門而入救人。東江永安救火會配有兩支水龍,一支是手動的撳槓龍,一支是德國進口的機器龍,是當時很罕見的進口貨。

阮社的“水龍局”常年值班人員,接到火警就亮起紅燈,值班人員分頭而行,敲鑼向村裡人報警。聽到鑼聲或者見到紅燈,龍兵和村民就會飛快趕來集合。每條龍船兩旁有七八個人划槳,誰坐前艄,誰去後艄,位置都有明確的分工。趕到火場,機器龍出水壓住火勢,撳槓龍跟進專攻餘火,看似分頭滅火,其實規範嚴謹,“水龍局”可以說是個英雄群體,阮社這麼多人家的房屋,歷數百年得以比較完整的保存,老老少少幾代龍兵的功勞,是誰也不能忘記的。

陳橋驛的自傳《八十逆旅》中深情回憶自己年輕時出任阮社小學校長的經歷。他說,“這是一個富裕的大村,所以這個學校在當地的最後優勢是經濟寬裕,而教師的待遇也比較好。學生只收書籍費,不收其他費用,比當今義務教育制度下的小學收費要低。經費的來源是兩項,最大頭的是酒捐,因為這裡是著名的酒鄉,每制一缸酒除了正規的捐稅外,附加一點很少的教育費。”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

司馬昭一直想籠絡名士阮籍,一次,他替兒子司馬炎阮籍的女兒求婚。阮籍不願意靠近和司馬氏走的太近,就故意狂飲喝得爛醉如泥,幾天都不省人事,使得受命前來求婚的人沒法開口。阮籍醉酒一方面是避世,一方面就是他確實愛酒,據《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步兵校尉缺,廚中有貯酒數百斛,阮籍乃求為步兵校尉”,為了能喝到酒,不惜辭去了司馬氏的幕僚職務,外放去當個不知名的步兵校尉。由此可知,他著實已痴迷於酒了。

公元253年農曆11月,阮籍和侄子阮咸經過山陰懷信裡,時值初冬,天氣陰沉。突然聞到酒香撲鼻,那是從一個島上傳來的。他四處尋找沒有發現上島的路,邊和侄子一起游泳上島。農曆十一月的天氣,落水後的身體經涼風一吹,凍得臉色發紫手腳僵硬,是村裡的爨筒熱老酒,才讓他們緩過氣來的。叔侄倆與文友在阮社的活動,歷史上傳頌不已,阮社人亦以此為榮。村人除了成立前阮會、晉阮會等社團逢年過節安排祭祀,還將他們尊為這方土地之神。阮社民諺所述“二廟五祠堂”中的二廟,指的就是祭祀阮氏叔侄的前廟和後廟。後廟所供阮籍塑像,至今的臉色仍然發紫,據說他們當年進村時,就是這副模樣。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現廟裡共有三塊碑,這3塊石碑分別刻於清康熙37年11月(1698年11月)、乾隆15年5月(1750年5月)和嘉慶15年7月(1810年7月)。其中,康熙、乾隆年間的兩塊石碑記錄了“龍華勝會”的內容,嘉慶年間更是詳細記錄“蘭盆會公助”的盛況。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民國廿三年(1934),紹興城鄉有釀酒作坊2246戶。其中東浦576戶,阮社435戶,湖塘414戶……,可見東浦、阮社、湖塘是紹興著名的“酒鄉”。曹聚仁所著《萬里行記》有專門的篇幅介紹紹興酒。說到阮社,曹聚仁先生寫道“阮社村到處都是釀坊,滿堤都是大肚子的酒罈,一眼看去,顯得這是醉鄉了”。現在東浦和湖塘都改造成了黃酒小鎮,阮社卻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阮社被鑑湖環抱,村內又有小湖池灣

善元泰、茅萬茂等名譽京滬的紹興黃酒品牌都是來自於阮社,做得最大的是章東明酒坊,清道光廿二年(1842)五口通商時,每年釀酒六千多缸,每缸六百餘斤。六年後,章東明酒坊先在上海開設二家酒行,後在天津設立全城明記酒莊。全城是章氏家族的堂號,全城明記不搞零售,專搞批發,作為向北方運銷產品的窗口,客戶遍佈華北,直至東北各省,生意興隆之時,年銷一萬多壇。

清朝中後期至民國初年,章東明酒坊因子孫後代對釀酒事業的繼承拓展,先後衍生信記、浚記、正記等作坊,號稱“三東明”,隨後又衍生介記、芳記、伯記等酒坊,均為紹興著名的釀酒商號。這時,原有場地不敷使用,便陸續遷往阮社東江對岸的章家匯頭置地擴建,僅留濬記酒坊在陳家漊底。濬記掌門章壽昌為紹興縣參議員,曾任開泰鄉鄉長,管轄阮社及附近村落,時任省長陳儀曾為其臺門題寫匾額。章壽昌是見過世面的人物,喜追潮流,愛趕時髦,且有配槍,帶勤務兵,阮社的第一臺收音機就是他從上海帶回來的。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老宅

“章茅李諸陳,除出不阮社人”阮社本地人除了嫁進來的媳婦都是這五姓,只有零星的葉姓、苗姓是從湖塘遷過來的。許多大戶人家,多數靠經營酒作坊起家致富。中國人的傳統是“在外闖蕩賺錢,回鄉購地建宅”,紹興人自然也不例外,房屋建得多了,戶與戶之間就形成了弄堂。阮社池灣的酒弄堂,就是紹興黃酒鼎盛時期留下的烙印。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石蕭牆

據傳,酒弄堂舊名溝弄堂,原是周邊百畝農田的洩水溝,兩邊房屋建成後,洩水溝被蓋上青石板,成為人們行走的通道。這條弄堂長不到百米,寬不足六尺,兩邊都是石蕭牆,南側是三板蕭牆,北側是兩板蕭牆,但兩板的蕭牆做得比三板的還高。曾聽人說,古代石蕭牆拼板多少,並非取決於主家貧富,而源於地位高低。三板蕭牆是做官人家的,二板比三板做得高,是因為富貴不仕,做得高過比鄰,有鬥氣的味道。

此說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弄堂兩旁院落的主人,是一對親兄弟,系章東明三弟章渭山的後代,章鴻記酒坊創始人章文鴻的傳人。兄弟倆年少時在上海善元泰酒店學徒,民國廿年,兄弟分炊自立,兄長楚南膝下兒女眾多,分得弄堂北側住宅為業,弄堂南側酒坊則歸弟弟榮生所有。兄弟分家時,楚南已改習儒業,不再專注酒坊業務,為兄的將酒坊讓給弟弟經營,多少有點謙讓的意思。但話說回來,為弟者的確很爭氣,時屆而立的章榮生接過善元泰酒坊大旗,親自掌控釀酒工藝環節,將酒坊做到年產千缸以上的規模後,由酒弄堂遷往與章東明酒坊隔岸相望的百羅井。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現存年代最久的黃酒就是產於阮社,釀於1920,距今已99年,現存於紹興黃酒博物館。

阮社一帶的酒坊業主常常把陳酒藏於夾牆密室內。1946年初夏,在阮社章東明酒坊的樓梯下找到一罈百年老酒。時隔四年又發現了一罈釀於光緒初年的地道紹興陳酒。這些陳酒當時都被賣了,喝過這些酒的人回憶,陳酒清淡,飲了二杯,即有沉沉醉意。去過黃酒博物館的人,一定看到過一罈用玻璃罩罩著的“百年陳釀”,在這壇酒的旁邊還陳列一份酒坊單,坊單用宣紙石印,“史文並述”地記述著酒的歷史等內容,落款是:民國庚申年正月本坊章鴻記主人謹述(蓋)善元泰麗號石印。從這張“酒坊單”,可知道這壇“百年陳釀”,是一個叫“章鴻記善元泰麗號”的坊主,釀於民國庚申年正月,即1920年,至今已有99個年頭,是名副其實的百年陳釀,亦是目前我國貯存最久的紹興黃酒實樣。

阮社的古建築多數是磚木串架結構建造的,用現代防火的眼光看,屬於B3級防火材料,極易燃燒,且無任何阻燃效果,火災危險性很大。當時紹興農村三餐的柴火,是農田收割後的幹稻草;夜裡照明的,是沒有防護的油燈盞;冬天取暖的,是盛有炭火的銅火熜。這些東西都是易燃之物,一旦引起火災,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或幾個救火組織,也就是阮社人俗稱的“水龍局”。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百羅井,阮社菜市場對面。現在已成廢墟。

當今阮社人記得的“水龍局”有三家,一家在紙灰漊,由李氏家族發起,名字堂號暫無法考證;一家在池灣,發起人是章楚南、章榮生兄弟,取名永潛救火會;還有一家是東江的永安救火會,發起人叫章瑞年,人稱“五店王”,也是開酒作坊的。當時的救火會是有嚴格組織的,有董事、理事、監事,有管理維修的專門人員,還有專職的賬房先生。每條龍船除了龍兵,還配有泥水木匠,泥匠機靈,能上房控制水槍,木匠帶斧,可破門而入救人。東江永安救火會配有兩支水龍,一支是手動的撳槓龍,一支是德國進口的機器龍,是當時很罕見的進口貨。

阮社的“水龍局”常年值班人員,接到火警就亮起紅燈,值班人員分頭而行,敲鑼向村裡人報警。聽到鑼聲或者見到紅燈,龍兵和村民就會飛快趕來集合。每條龍船兩旁有七八個人划槳,誰坐前艄,誰去後艄,位置都有明確的分工。趕到火場,機器龍出水壓住火勢,撳槓龍跟進專攻餘火,看似分頭滅火,其實規範嚴謹,“水龍局”可以說是個英雄群體,阮社這麼多人家的房屋,歷數百年得以比較完整的保存,老老少少幾代龍兵的功勞,是誰也不能忘記的。

陳橋驛的自傳《八十逆旅》中深情回憶自己年輕時出任阮社小學校長的經歷。他說,“這是一個富裕的大村,所以這個學校在當地的最後優勢是經濟寬裕,而教師的待遇也比較好。學生只收書籍費,不收其他費用,比當今義務教育制度下的小學收費要低。經費的來源是兩項,最大頭的是酒捐,因為這裡是著名的酒鄉,每制一缸酒除了正規的捐稅外,附加一點很少的教育費。”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古纖道上的阮社橋,橋聯“一聲漁笛憶中郎,幾處村酤祭兩阮。”

"

司馬昭一直想籠絡名士阮籍,一次,他替兒子司馬炎阮籍的女兒求婚。阮籍不願意靠近和司馬氏走的太近,就故意狂飲喝得爛醉如泥,幾天都不省人事,使得受命前來求婚的人沒法開口。阮籍醉酒一方面是避世,一方面就是他確實愛酒,據《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步兵校尉缺,廚中有貯酒數百斛,阮籍乃求為步兵校尉”,為了能喝到酒,不惜辭去了司馬氏的幕僚職務,外放去當個不知名的步兵校尉。由此可知,他著實已痴迷於酒了。

公元253年農曆11月,阮籍和侄子阮咸經過山陰懷信裡,時值初冬,天氣陰沉。突然聞到酒香撲鼻,那是從一個島上傳來的。他四處尋找沒有發現上島的路,邊和侄子一起游泳上島。農曆十一月的天氣,落水後的身體經涼風一吹,凍得臉色發紫手腳僵硬,是村裡的爨筒熱老酒,才讓他們緩過氣來的。叔侄倆與文友在阮社的活動,歷史上傳頌不已,阮社人亦以此為榮。村人除了成立前阮會、晉阮會等社團逢年過節安排祭祀,還將他們尊為這方土地之神。阮社民諺所述“二廟五祠堂”中的二廟,指的就是祭祀阮氏叔侄的前廟和後廟。後廟所供阮籍塑像,至今的臉色仍然發紫,據說他們當年進村時,就是這副模樣。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現廟裡共有三塊碑,這3塊石碑分別刻於清康熙37年11月(1698年11月)、乾隆15年5月(1750年5月)和嘉慶15年7月(1810年7月)。其中,康熙、乾隆年間的兩塊石碑記錄了“龍華勝會”的內容,嘉慶年間更是詳細記錄“蘭盆會公助”的盛況。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民國廿三年(1934),紹興城鄉有釀酒作坊2246戶。其中東浦576戶,阮社435戶,湖塘414戶……,可見東浦、阮社、湖塘是紹興著名的“酒鄉”。曹聚仁所著《萬里行記》有專門的篇幅介紹紹興酒。說到阮社,曹聚仁先生寫道“阮社村到處都是釀坊,滿堤都是大肚子的酒罈,一眼看去,顯得這是醉鄉了”。現在東浦和湖塘都改造成了黃酒小鎮,阮社卻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阮社被鑑湖環抱,村內又有小湖池灣

善元泰、茅萬茂等名譽京滬的紹興黃酒品牌都是來自於阮社,做得最大的是章東明酒坊,清道光廿二年(1842)五口通商時,每年釀酒六千多缸,每缸六百餘斤。六年後,章東明酒坊先在上海開設二家酒行,後在天津設立全城明記酒莊。全城是章氏家族的堂號,全城明記不搞零售,專搞批發,作為向北方運銷產品的窗口,客戶遍佈華北,直至東北各省,生意興隆之時,年銷一萬多壇。

清朝中後期至民國初年,章東明酒坊因子孫後代對釀酒事業的繼承拓展,先後衍生信記、浚記、正記等作坊,號稱“三東明”,隨後又衍生介記、芳記、伯記等酒坊,均為紹興著名的釀酒商號。這時,原有場地不敷使用,便陸續遷往阮社東江對岸的章家匯頭置地擴建,僅留濬記酒坊在陳家漊底。濬記掌門章壽昌為紹興縣參議員,曾任開泰鄉鄉長,管轄阮社及附近村落,時任省長陳儀曾為其臺門題寫匾額。章壽昌是見過世面的人物,喜追潮流,愛趕時髦,且有配槍,帶勤務兵,阮社的第一臺收音機就是他從上海帶回來的。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老宅

“章茅李諸陳,除出不阮社人”阮社本地人除了嫁進來的媳婦都是這五姓,只有零星的葉姓、苗姓是從湖塘遷過來的。許多大戶人家,多數靠經營酒作坊起家致富。中國人的傳統是“在外闖蕩賺錢,回鄉購地建宅”,紹興人自然也不例外,房屋建得多了,戶與戶之間就形成了弄堂。阮社池灣的酒弄堂,就是紹興黃酒鼎盛時期留下的烙印。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石蕭牆

據傳,酒弄堂舊名溝弄堂,原是周邊百畝農田的洩水溝,兩邊房屋建成後,洩水溝被蓋上青石板,成為人們行走的通道。這條弄堂長不到百米,寬不足六尺,兩邊都是石蕭牆,南側是三板蕭牆,北側是兩板蕭牆,但兩板的蕭牆做得比三板的還高。曾聽人說,古代石蕭牆拼板多少,並非取決於主家貧富,而源於地位高低。三板蕭牆是做官人家的,二板比三板做得高,是因為富貴不仕,做得高過比鄰,有鬥氣的味道。

此說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弄堂兩旁院落的主人,是一對親兄弟,系章東明三弟章渭山的後代,章鴻記酒坊創始人章文鴻的傳人。兄弟倆年少時在上海善元泰酒店學徒,民國廿年,兄弟分炊自立,兄長楚南膝下兒女眾多,分得弄堂北側住宅為業,弄堂南側酒坊則歸弟弟榮生所有。兄弟分家時,楚南已改習儒業,不再專注酒坊業務,為兄的將酒坊讓給弟弟經營,多少有點謙讓的意思。但話說回來,為弟者的確很爭氣,時屆而立的章榮生接過善元泰酒坊大旗,親自掌控釀酒工藝環節,將酒坊做到年產千缸以上的規模後,由酒弄堂遷往與章東明酒坊隔岸相望的百羅井。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現存年代最久的黃酒就是產於阮社,釀於1920,距今已99年,現存於紹興黃酒博物館。

阮社一帶的酒坊業主常常把陳酒藏於夾牆密室內。1946年初夏,在阮社章東明酒坊的樓梯下找到一罈百年老酒。時隔四年又發現了一罈釀於光緒初年的地道紹興陳酒。這些陳酒當時都被賣了,喝過這些酒的人回憶,陳酒清淡,飲了二杯,即有沉沉醉意。去過黃酒博物館的人,一定看到過一罈用玻璃罩罩著的“百年陳釀”,在這壇酒的旁邊還陳列一份酒坊單,坊單用宣紙石印,“史文並述”地記述著酒的歷史等內容,落款是:民國庚申年正月本坊章鴻記主人謹述(蓋)善元泰麗號石印。從這張“酒坊單”,可知道這壇“百年陳釀”,是一個叫“章鴻記善元泰麗號”的坊主,釀於民國庚申年正月,即1920年,至今已有99個年頭,是名副其實的百年陳釀,亦是目前我國貯存最久的紹興黃酒實樣。

阮社的古建築多數是磚木串架結構建造的,用現代防火的眼光看,屬於B3級防火材料,極易燃燒,且無任何阻燃效果,火災危險性很大。當時紹興農村三餐的柴火,是農田收割後的幹稻草;夜裡照明的,是沒有防護的油燈盞;冬天取暖的,是盛有炭火的銅火熜。這些東西都是易燃之物,一旦引起火災,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或幾個救火組織,也就是阮社人俗稱的“水龍局”。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百羅井,阮社菜市場對面。現在已成廢墟。

當今阮社人記得的“水龍局”有三家,一家在紙灰漊,由李氏家族發起,名字堂號暫無法考證;一家在池灣,發起人是章楚南、章榮生兄弟,取名永潛救火會;還有一家是東江的永安救火會,發起人叫章瑞年,人稱“五店王”,也是開酒作坊的。當時的救火會是有嚴格組織的,有董事、理事、監事,有管理維修的專門人員,還有專職的賬房先生。每條龍船除了龍兵,還配有泥水木匠,泥匠機靈,能上房控制水槍,木匠帶斧,可破門而入救人。東江永安救火會配有兩支水龍,一支是手動的撳槓龍,一支是德國進口的機器龍,是當時很罕見的進口貨。

阮社的“水龍局”常年值班人員,接到火警就亮起紅燈,值班人員分頭而行,敲鑼向村裡人報警。聽到鑼聲或者見到紅燈,龍兵和村民就會飛快趕來集合。每條龍船兩旁有七八個人划槳,誰坐前艄,誰去後艄,位置都有明確的分工。趕到火場,機器龍出水壓住火勢,撳槓龍跟進專攻餘火,看似分頭滅火,其實規範嚴謹,“水龍局”可以說是個英雄群體,阮社這麼多人家的房屋,歷數百年得以比較完整的保存,老老少少幾代龍兵的功勞,是誰也不能忘記的。

陳橋驛的自傳《八十逆旅》中深情回憶自己年輕時出任阮社小學校長的經歷。他說,“這是一個富裕的大村,所以這個學校在當地的最後優勢是經濟寬裕,而教師的待遇也比較好。學生只收書籍費,不收其他費用,比當今義務教育制度下的小學收費要低。經費的來源是兩項,最大頭的是酒捐,因為這裡是著名的酒鄉,每制一缸酒除了正規的捐稅外,附加一點很少的教育費。”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古纖道上的阮社橋,橋聯“一聲漁笛憶中郎,幾處村酤祭兩阮。”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拆遷前

"

司馬昭一直想籠絡名士阮籍,一次,他替兒子司馬炎阮籍的女兒求婚。阮籍不願意靠近和司馬氏走的太近,就故意狂飲喝得爛醉如泥,幾天都不省人事,使得受命前來求婚的人沒法開口。阮籍醉酒一方面是避世,一方面就是他確實愛酒,據《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步兵校尉缺,廚中有貯酒數百斛,阮籍乃求為步兵校尉”,為了能喝到酒,不惜辭去了司馬氏的幕僚職務,外放去當個不知名的步兵校尉。由此可知,他著實已痴迷於酒了。

公元253年農曆11月,阮籍和侄子阮咸經過山陰懷信裡,時值初冬,天氣陰沉。突然聞到酒香撲鼻,那是從一個島上傳來的。他四處尋找沒有發現上島的路,邊和侄子一起游泳上島。農曆十一月的天氣,落水後的身體經涼風一吹,凍得臉色發紫手腳僵硬,是村裡的爨筒熱老酒,才讓他們緩過氣來的。叔侄倆與文友在阮社的活動,歷史上傳頌不已,阮社人亦以此為榮。村人除了成立前阮會、晉阮會等社團逢年過節安排祭祀,還將他們尊為這方土地之神。阮社民諺所述“二廟五祠堂”中的二廟,指的就是祭祀阮氏叔侄的前廟和後廟。後廟所供阮籍塑像,至今的臉色仍然發紫,據說他們當年進村時,就是這副模樣。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現廟裡共有三塊碑,這3塊石碑分別刻於清康熙37年11月(1698年11月)、乾隆15年5月(1750年5月)和嘉慶15年7月(1810年7月)。其中,康熙、乾隆年間的兩塊石碑記錄了“龍華勝會”的內容,嘉慶年間更是詳細記錄“蘭盆會公助”的盛況。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民國廿三年(1934),紹興城鄉有釀酒作坊2246戶。其中東浦576戶,阮社435戶,湖塘414戶……,可見東浦、阮社、湖塘是紹興著名的“酒鄉”。曹聚仁所著《萬里行記》有專門的篇幅介紹紹興酒。說到阮社,曹聚仁先生寫道“阮社村到處都是釀坊,滿堤都是大肚子的酒罈,一眼看去,顯得這是醉鄉了”。現在東浦和湖塘都改造成了黃酒小鎮,阮社卻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阮社被鑑湖環抱,村內又有小湖池灣

善元泰、茅萬茂等名譽京滬的紹興黃酒品牌都是來自於阮社,做得最大的是章東明酒坊,清道光廿二年(1842)五口通商時,每年釀酒六千多缸,每缸六百餘斤。六年後,章東明酒坊先在上海開設二家酒行,後在天津設立全城明記酒莊。全城是章氏家族的堂號,全城明記不搞零售,專搞批發,作為向北方運銷產品的窗口,客戶遍佈華北,直至東北各省,生意興隆之時,年銷一萬多壇。

清朝中後期至民國初年,章東明酒坊因子孫後代對釀酒事業的繼承拓展,先後衍生信記、浚記、正記等作坊,號稱“三東明”,隨後又衍生介記、芳記、伯記等酒坊,均為紹興著名的釀酒商號。這時,原有場地不敷使用,便陸續遷往阮社東江對岸的章家匯頭置地擴建,僅留濬記酒坊在陳家漊底。濬記掌門章壽昌為紹興縣參議員,曾任開泰鄉鄉長,管轄阮社及附近村落,時任省長陳儀曾為其臺門題寫匾額。章壽昌是見過世面的人物,喜追潮流,愛趕時髦,且有配槍,帶勤務兵,阮社的第一臺收音機就是他從上海帶回來的。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老宅

“章茅李諸陳,除出不阮社人”阮社本地人除了嫁進來的媳婦都是這五姓,只有零星的葉姓、苗姓是從湖塘遷過來的。許多大戶人家,多數靠經營酒作坊起家致富。中國人的傳統是“在外闖蕩賺錢,回鄉購地建宅”,紹興人自然也不例外,房屋建得多了,戶與戶之間就形成了弄堂。阮社池灣的酒弄堂,就是紹興黃酒鼎盛時期留下的烙印。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石蕭牆

據傳,酒弄堂舊名溝弄堂,原是周邊百畝農田的洩水溝,兩邊房屋建成後,洩水溝被蓋上青石板,成為人們行走的通道。這條弄堂長不到百米,寬不足六尺,兩邊都是石蕭牆,南側是三板蕭牆,北側是兩板蕭牆,但兩板的蕭牆做得比三板的還高。曾聽人說,古代石蕭牆拼板多少,並非取決於主家貧富,而源於地位高低。三板蕭牆是做官人家的,二板比三板做得高,是因為富貴不仕,做得高過比鄰,有鬥氣的味道。

此說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弄堂兩旁院落的主人,是一對親兄弟,系章東明三弟章渭山的後代,章鴻記酒坊創始人章文鴻的傳人。兄弟倆年少時在上海善元泰酒店學徒,民國廿年,兄弟分炊自立,兄長楚南膝下兒女眾多,分得弄堂北側住宅為業,弄堂南側酒坊則歸弟弟榮生所有。兄弟分家時,楚南已改習儒業,不再專注酒坊業務,為兄的將酒坊讓給弟弟經營,多少有點謙讓的意思。但話說回來,為弟者的確很爭氣,時屆而立的章榮生接過善元泰酒坊大旗,親自掌控釀酒工藝環節,將酒坊做到年產千缸以上的規模後,由酒弄堂遷往與章東明酒坊隔岸相望的百羅井。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現存年代最久的黃酒就是產於阮社,釀於1920,距今已99年,現存於紹興黃酒博物館。

阮社一帶的酒坊業主常常把陳酒藏於夾牆密室內。1946年初夏,在阮社章東明酒坊的樓梯下找到一罈百年老酒。時隔四年又發現了一罈釀於光緒初年的地道紹興陳酒。這些陳酒當時都被賣了,喝過這些酒的人回憶,陳酒清淡,飲了二杯,即有沉沉醉意。去過黃酒博物館的人,一定看到過一罈用玻璃罩罩著的“百年陳釀”,在這壇酒的旁邊還陳列一份酒坊單,坊單用宣紙石印,“史文並述”地記述著酒的歷史等內容,落款是:民國庚申年正月本坊章鴻記主人謹述(蓋)善元泰麗號石印。從這張“酒坊單”,可知道這壇“百年陳釀”,是一個叫“章鴻記善元泰麗號”的坊主,釀於民國庚申年正月,即1920年,至今已有99個年頭,是名副其實的百年陳釀,亦是目前我國貯存最久的紹興黃酒實樣。

阮社的古建築多數是磚木串架結構建造的,用現代防火的眼光看,屬於B3級防火材料,極易燃燒,且無任何阻燃效果,火災危險性很大。當時紹興農村三餐的柴火,是農田收割後的幹稻草;夜裡照明的,是沒有防護的油燈盞;冬天取暖的,是盛有炭火的銅火熜。這些東西都是易燃之物,一旦引起火災,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或幾個救火組織,也就是阮社人俗稱的“水龍局”。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百羅井,阮社菜市場對面。現在已成廢墟。

當今阮社人記得的“水龍局”有三家,一家在紙灰漊,由李氏家族發起,名字堂號暫無法考證;一家在池灣,發起人是章楚南、章榮生兄弟,取名永潛救火會;還有一家是東江的永安救火會,發起人叫章瑞年,人稱“五店王”,也是開酒作坊的。當時的救火會是有嚴格組織的,有董事、理事、監事,有管理維修的專門人員,還有專職的賬房先生。每條龍船除了龍兵,還配有泥水木匠,泥匠機靈,能上房控制水槍,木匠帶斧,可破門而入救人。東江永安救火會配有兩支水龍,一支是手動的撳槓龍,一支是德國進口的機器龍,是當時很罕見的進口貨。

阮社的“水龍局”常年值班人員,接到火警就亮起紅燈,值班人員分頭而行,敲鑼向村裡人報警。聽到鑼聲或者見到紅燈,龍兵和村民就會飛快趕來集合。每條龍船兩旁有七八個人划槳,誰坐前艄,誰去後艄,位置都有明確的分工。趕到火場,機器龍出水壓住火勢,撳槓龍跟進專攻餘火,看似分頭滅火,其實規範嚴謹,“水龍局”可以說是個英雄群體,阮社這麼多人家的房屋,歷數百年得以比較完整的保存,老老少少幾代龍兵的功勞,是誰也不能忘記的。

陳橋驛的自傳《八十逆旅》中深情回憶自己年輕時出任阮社小學校長的經歷。他說,“這是一個富裕的大村,所以這個學校在當地的最後優勢是經濟寬裕,而教師的待遇也比較好。學生只收書籍費,不收其他費用,比當今義務教育制度下的小學收費要低。經費的來源是兩項,最大頭的是酒捐,因為這裡是著名的酒鄉,每制一缸酒除了正規的捐稅外,附加一點很少的教育費。”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古纖道上的阮社橋,橋聯“一聲漁笛憶中郎,幾處村酤祭兩阮。”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拆遷前

消失的水鄉——柯橋區柯巖鎮阮社村

拆遷後孤零零的

阮社水鄉多橋,也不乏名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平橋,此橋在《中國科學技術史》(橋樑卷)有載,該橋由一座半圓拱橋與九孔高低石樑橋組成,始建於明天啟年間。建於清道光年間的阮社橋,橋長20米,寬2.5米,跨徑2米。拱券最高處5米,拱角淨距4.5米,是纖道上的古橋,溝通運河支流及幹流。阮社先鋒村的信公橋,建於咸豐年間,石樑橋東側同跨向並接木樑橋,木樑橋上建磚木結構房屋三間,中間一間寬度與石橋樑跨徑相同,屋廊名為文昌閣。屋簷與石樑橋平行,使石樑橋成為風雨無阻的廊橋。橋面與屋樑之間豎有兩根石柱,上刻:“囗水壯文瀾□□□沾帝德、阮川留正氣伏魔蕩寇壯神威”。信公指的是信國公湯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