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建千萬級幹線機場,惠州機場憑什麼?

民用航空 深圳機場 城市規劃 經濟 南方都市報 2017-05-05
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建千萬級幹線機場,惠州機場憑什麼?

惠州機場復航至今兩年多,今年上半年,廣東省委和省發改委對其定位給予了清晰表述:2月10日,研究推進廣東省鐵路和機場建設工作專題會議,確認其為省內“5+4”骨幹機場之一;5月2日,省發改委發佈《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再次重申,惠州機場為省內5家幹線機場之一,將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

惠州機場復航才兩年多,為何能列為幹線機場,且定位為讓其他城市暫時未敢覬覦的深圳第二機場?惠州機場憑什麼?

粵港澳大灣區11城中,GDP居前的港穗深佛莞惠,惠州憑藉機場的空域資源獨特優勢及復航表現,已然成為空港領域的一匹黑馬,惠州機場在2016年的完整運營年表現遠超各方期待,其客貨運輸均遠超惠州本土人士預期,原定2 0 18年達到的5 5萬客流量在2016年底就提前實現。

接連獲得幹線機場和“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的定位加持,將助力“黑馬”惠州協同深圳甚至是香港機場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空港經濟發展。

前日,惠州市交通局航鐵辦副主任張筱菁對南都記者介紹,圍繞幹線機場定位,惠州已經規劃“三步走”戰略,2018年底將完成保障20 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的民航區改擴建工程,此後的第二步、第三步將“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籌劃建設惠州千萬級幹線機場。

惠州機場前日則表示,關於“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該機場暫未收到上級相關文件,暫時無法評論。

新定位

“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更為難得

2014年12月,廣東省《關於進一步加快民航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優化省內機場佈局,構建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為龍頭,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揭陽潮汕機場、珠海金灣機場為骨幹,湛江、梅縣、惠州、佛山、韶關機場等為支點,各類機場有機協調的民用運輸機場體系。

2年多前的上述定位中,惠州尚為支線機場。但在日前,惠州機場已然有了新的定位:千萬級幹線機場,且“要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這種新定位分別來自20 17年2月的研究推進廣東省鐵路和機場建設工作專題會議,以及4月28日省發改委發佈的《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

4月28日的新定位消息出來之前,廣州機場傳出在增城考察第二機場選址,惠州交通部門給予極大關注。上述惠州機場最新定位消息傳出,讓惠州交通部門稍許心定。增城若設第二機場,從遠景來看,將明顯與惠州爭奪河源等粵北區域的客流。但最新的定位消息顯示,珠三角新幹線機場位於佛山。

新消息不僅僅是珠三角新幹線機場確定位於佛山,還有刺激人心的惠州機場要“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的上述表述,已讓廣深兩座特大機場的第二機場選址,一定程度上提前失去懸念。

華南城市研究會副會長孫不熟日前撰文指出,他的觀感是,佛山與惠州成為廣東省空港經濟比拼的兩匹黑馬,在一定程度上將承擔廣州第二機場與深圳第二機場的角色。放眼全球灣區,國際上很多大城市都是“一市多場”的,比如東京有兩個機場,紐約有三個,洛杉磯地區有五個,舊金山有三個。在歐洲,巴黎有兩個機場,倫敦地區有五個機場。

粵港澳大灣區內,香港、廣州、深圳3座超級城市也已形成空港市場,體量已經足夠大。惠州坐擁珠江口東岸的主要北上航線資源,其隨著幹線機場和“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兩個利好,必將進一步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幹線機場、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這兩種異於惠州機場復航前“支線機場”的定位表述,儘管不能直接等同於深圳第二機場,惠州機場的更大想象空間已經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2月10日研究推進廣東省鐵路和機場建設工作專題會議召開之前,省機場集團花了2天時間,走訪揭陽、梅州、韶關、湛江4個城市的機場建設。於惠州則是,在2016年12月29日,與“惠州市主要領導一同調研惠州空港建設情況,謀劃惠州機場建設發展”,提前40多天聽取了惠州方面關於惠州機場“三步走”謀求“千萬級幹線機場”的規劃。

探現狀

航點涵蓋廣深以外十大樞紐機場城市

日前,惠州機場通報稱,在剛剛過去的五一黃金週,惠州機場至海口等航線客座率達99%,刷新各項指標紀錄。

今年五一“小黃金週”,惠州機場共保障航班起降70架次,運送旅客約750 0人次,同比分別增長67%和82%.各項指標都刷新了惠州機場往年五一小長假的紀錄。

小長假期間,惠州機場的客流以探親、旅遊為主,仍舊出現“出行高峰和返程高峰”兩個特點。4月29日,當天,惠州機場共保障進出港航班22架次,運送旅客2554人次,與去年五一小長假首日相比分別上漲了37.5%和46%.另外,當天惠州飛往海口、西安、成都等主要城市及旅遊熱線客座率均超過97%,其中惠州飛往海口航線客座率更是高達99%.杭州、昆明等航班客座率也達到90%.

惠州機場位於惠州市惠陽區平潭鎮,性質屬於軍民合用的國內支線機場,機場距惠州市城區21公里。惠州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級,跑道長2400米,停機坪13000平方米,擁有4個民航停機位(3個C類和1個B類),可滿足波音737-800及空客A 320以下機型安全起降。經過夾層改造後的航站樓面積約5938平方米,貨站2000餘平方米,候機大廳內設有7個值機櫃臺。

2015年2月5日惠州機場實現通航後,先後開通了惠州至北京、上海、重慶、杭州、昆明、成都等13條航線,航點涵蓋國內十大樞紐機場城市(廣州、深圳除外),運營兩週年累計旅客吞吐量接近1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超過5500噸。根據民航局日前公佈的2016年全國民用機場生產排名情況,惠州機場旅客吞吐量(55萬人次)在全國境內218個民用航空機場中排101名,貨郵吞吐量(3750噸)排76名。

正改造

機場路二期7月底前完成

南都記者從惠州市航鐵辦獲悉,目前,惠州市正落實惠州機場供油、機場路二期、高速互通、配套用地等多項配套建設,正繼續對空港經濟區進行規劃,正在謀劃國際口岸建設。

航油設施是機場運營的重要基礎設施。南都記者獲悉,惠州機場供油工程建設項目於2016年10月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1310萬元(項目總投資2698.68萬元),施工進展順利,預計今年8月份交付投入使用。建成後,惠州機場航空煤油儲量達到1000立方米,約800噸,按照A 320和B737機型每飛行小時耗油3噸左右計算,可保障惠州機場25條航線的用油。

在機場路二期建設方面,於2016年7月25日正式施工的該項目目前已完成投資約1 .9億元,佔總投資53 .8%.目前正在加大施工組織力度,力爭今年7月底前完成工程建設,“屆時進入候機樓將會更加便捷”。

在連接高速公路方面,規劃的廣惠高速機場互通項目採用雙喇叭互通立交建設,總投資約3.3億元,目前已就項目預可工可報告徵詢各單位意見。接下來將修編項目預可工可,組織專家論證,報請上級部門審查。

中遠期惠州機場還將擴容,目前惠州正落實機場230畝配套用地。市國土局正在統籌全市的水田耕地佔補問題,提出綜合解決方案。

在空港經濟區規劃工作方面,目前惠州空港經濟產業園總體規劃和惠陽區、惠東縣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編制完成,並已提交市城市規劃委員會辦公室,通過規委會審議後將按程序報市政府審批。

“惠州多年前已經提出要開通韓國、臺灣等地航線”,但開通航線首先需要開通機場內的國際口岸。南都記者獲悉,此前,惠州市口岸局負責的航空口岸建設可行性報告已委託編制單位於2月中下旬開始編制,原計劃今年4月底完成可研報告編制。

新規劃

三步走:千萬級幹線機場指日可待

惠州市航鐵辦介紹,惠州機場運行超兩年,已實現“飛起來、多起來”的基本目標,目前正立足於建設惠州千萬級幹線機場,全面推進“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為實現年旅客吞吐量200萬人次的目標,即完成民航區改擴建工程。南都記者獲悉,這一步中,建設內容為民航區改擴建工程,包括民航擴建和軍航遷建兩部分,民航擴建部分主要含飛行區工程、航站區工程、貨運庫工程、生產輔助設施工程(建成後候機樓面積達15340平方米,新建停機位4個)。擬2017年5月底通過可研報告審批,2017年10月底前開工建設,2018年投入使用。

對於第二、第三步,目前惠州建議採取“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方式,籌劃建設惠州千萬級幹線機場。

第二步是實現年旅客吞吐量500萬人次的目標。建設內容包括:跑道向東延長800米,總長達3200米,跑道拓寬至60米,達到4E級民航飛行區標準;新建航站樓5萬平方米;新建一條滑行道等民航系列配套設施及民航停機位29個,保障年旅客吞吐量500萬人次。

第三步則是實現幹線機場目標: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建設內容包括:按照幹線機場可研設計方案,新建一條跑道長3400米寬60米,達到4E民航飛行區標準;新建航站樓10萬平方米;新建民航系列配套設施及民航停機位50個,保障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

析對接

惠州出空域深圳出航線

粵港澳大灣區內,隨著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建成通車,深圳機場輻射範圍一方面將西擴至珠江西岸的江門中山,其旅客客源將更為充分,另外,深圳機場在2016年加速國際線路開通,這兩方面都將導致深圳機場國內線路客源更加飽和。在深圳東進戰略及此前運行良好的深莞惠交通一體化規劃下,惠州機場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會越來越逼近現實。

前日,惠州機場工作人員對南都記者透露,該機場暫未接到上級有關“深圳第二機場”相關表述,故對這一話題暫無法評論。

此前,惠州市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廣東致遠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祖向曾對媒體透露,惠州機場區位優勢明顯,隨著“十三五”期間高鐵、城際軌道等交通網絡進一步完善,加上惠州港口,可形成海陸空聯運聯動。屆時,惠州作為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航空業務擠出效應的承接地,跨境電商物流集結分撥優勢將更明顯。

惠州機場工作人員無法評論“深圳第二機場功能”定位,但無礙深圳機場和惠州機場現實中的高度互補。在惠州及河源、汕尾等地,乘客若去內陸城市機場,多首選惠州機場,若去國際機場,他們首選線路更近的深圳機場。2015年,深莞惠三市審議通過的《深莞惠交通運輸一體化規劃》明確,到2020年初步形成由深圳、惠州機場共同組成的功能定位清晰、業務分工明確的區域機場系統,深圳機場初步成為國際性航空樞紐,惠州機場作為區域重要航空樞紐的作用更加突出。

《深莞惠交通運輸一體化規劃》認為,惠州機場將發展成為珠江口東岸及粵東地區的重要幹線機場,近期主要接受深圳機場溢出需求,服務深圳東部、惠州以及梅州、河源等粵東地區,服務旅遊和二線城市,提供旅遊航線或季節性包機等服務。

惠州機場如何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這份規劃如此明確:“加強空域和航線等資源的優化配置,在保證惠州機場正常運營的基礎上,根據可得到的空域資源,增加深圳機場進出東部及東北部的航班容量。深圳和惠州機場聯合航空公司,儘快開闢惠州機場國內航線網絡”。惠州市交通局人士評價,上述規劃指出的合作方向可供惠州機場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惠州有空域資源,深圳機場有航線資源,二者可以憑藉各自優勢深度互補。

看亮點

客運量暴增貨運更是繁忙

超過三分之一貨運需求轉到深圳機場

2016年全國民用機場排名中,惠州機場以貨郵吞吐量(3750噸)排76名,超過其旅客吞吐量排名(101名)。惠州機場貨運業務為何如此火爆?

張筱菁透露,其實惠州機場的貨運已經是滿負荷運行,2016年除了3750噸貨郵吞吐量外,由於惠州機場無法消化,還外溢至周邊其他機場消化1800多噸。惠州作為承接和傳遞珠三角內圈經濟輻射門戶城市的特質已非常明顯,深圳、東莞、惠州三地在電子信息產業等領域已形成具有緊密分工協作關係的企業群落。在今後5-10年間,惠州及其周邊地區將是珠三角地區航空業務需求增長最快的地區,航空運輸需求十分旺盛。

代理惠州機場貨運業務的是惠州市永和迅電子有限公司。昨日,該公司總經理呼曉光對南都記者證實,2016年惠州機場貨運業務供不應求,大部分溢出貨運業務轉至深圳機場消化。此前規劃的惠州機場全貨機運輸,暫時因為沒有757機型的跑道無法實現,但惠州機場仍在拓展貨運品類。在快遞等電子商務方面,該公司已經在和順豐、圓通等協議,儘快在惠州機場建立相關的分撥次中心,更好服務惠州、河源、汕尾等地的電商產業。

發展貨運已經是一些中小機場的最新趨勢。惠州機場官網顯示,除了與永和迅公司的戰略合作外,該機場還與跨越速運(集團)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後者將以惠州機場作為惠州地區操作中心輻射河源及東莞地區;與圓通速遞惠州分撥中心達成戰略性合作共識,後者前期依託惠州已開通航線提高惠州地區快件的時效,進而與機場建立長久合作,進駐機場物流園,把惠州作為粵東分撥中心;與EM S極力推進惠州“跨境易”項目,該項目將落戶機場物流。

粵港澳大灣區內,惠州能否借力貨運,運營成為區域貨運物流中心,避開與周邊大型機場的直接競爭,值得期待。

大揭祕

惠州機場黑馬底氣何在

“不同於廣深珠等機場的空域優勢”,“本地的電子產業基礎、農產品基礎”,“足夠深的客源腹地”,“旅遊產業雄厚”。前日,惠州市航鐵辦人士向南都記者指出,以上幾大優勢,是惠州機場復航即成粵港澳空港經濟黑馬的主要原因所在。

空域資源優勢

“地面有高速公路,空中也有高速公路。”惠州市航鐵辦副主任張筱菁說,空中的高速公路就是航線,惠州所在的位置,屬於珠三角難得的第二條北上航線資源節點。“珠海、廣州、深圳都要擠另外一條北面的航線,但到了惠州,這裡是另一條。”張筱菁介紹,這種資源殊為難得,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多個機場難以比擬的優勢。

在2014年12月召開的惠州機場推進工作會議上,惠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麥教猛也強調,惠州機場復航,對於有效開發珠三角區域空域資源,充分釋放珠三角區域的航空運能,具有重大的意義。

發展機遇期優勢

惠州市航鐵辦介紹,珠三角區域內,惠州的周邊機場逐漸飽和,急需新機場補充發展。這也是惠州機場的優勢所在。2014年至2016年連續三年數據顯示,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吞吐量增速減慢,呈飽和狀態。“目前白雲機場、寶安機場等大型國際機場運能和空域非常緊張,梅州、揭陽機場對珠三角地區吸引力較弱,難以有效舒緩廣州、深圳方面的壓力,這為惠州機場實行軍民合用發展民用航空事業提供了難得機遇,也為舒緩廣州、深圳的航空運輸壓力,打破空域瓶頸提供了機遇。”市發改局有關負責人曾對媒體如此介紹。

產業基礎優勢

惠州的旅遊產業及電子信息產業,也是惠州建設幹線機場的優勢所在。據介紹,惠州2016年接待遊客4713.47萬人次,同比增長15.6%.豐富的旅遊資源及宜居的生活環境等特色,是惠州航空事業發展的有力助推器。

電子信息產業方面,該產業與石化產業並列為惠州兩大支柱產業。該產業帶來的客運需求及貨運需求巨大,中韓產業園穩步推進,將進一步夯實惠州機場未來客源基礎。

客源腹地優勢

深莞惠一體化正加速推進,惠州地處深莞惠經濟圈(3+2)的幾何中心,是珠三角輻射帶動粵東北的重要走廊通道,河源、汕尾的客源和物流很多習慣從惠州機場進出,而非周邊的潮汕或者梅縣機場。惠州機場距惠州市中心約20公里,覆蓋惠州(常住人口470萬)、河源、汕尾、深圳東、東莞東超千萬人口(距河源、汕尾1小時車程,距深圳東、東莞東30分鐘車程),目前惠州機場周邊有廣惠高速、潮莞高速、惠大高速,深圳、東莞、汕尾可經長深高速、潮莞高速、瀋海高速接駁廣惠高速。對比深圳寶安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擁堵交通現象,惠州機場的地面交通更具優勢。

定位

幹線機場之一

根據《規劃》,我省將重點打造“5+4”骨幹機場,分別為珠三角地區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珠三角新幹線機場、珠海金灣機場、惠州平潭機場等5大機場,以及粵東西北打造揭陽潮汕機場、湛江機場、梅縣機場、韶關機場等4個機場。

深圳第二機場

惠州機場將建設千萬級幹線機場,主要服務惠州、汕尾、河源以及深圳東部地區,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

規劃

三步走到“千萬級”

將以建設珠三角千萬級幹線機場為目標,實施惠州機場“三步走”戰略———即第一步滿足年旅客吞吐量200萬人次的需求(2018年前),第二步要在“十三五”期間實現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00萬人次的需求,第三步則達到1000萬人次以上的保障需求。

現狀

有航線13條

2015年2月5日惠州機場實現通航後,先後開通了惠州至北京、上海、杭州、昆明、重慶、成都、海口、西安、長沙、南寧、濟南、南京、貴陽等13條航線。航點涵蓋國內十大樞紐機場城市(廣州、深圳除外),運營兩週年累計旅客吞吐量接近1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超過5500噸。

排名

客貨運排名

根據民航局日前公佈的2016年全國民用機場生產排名情況,惠州機場旅客吞吐量(55萬人次)在全國境內218個民用航空機場中排101名,貨郵吞吐量(3750噸)排76名。

指標

五一客座率

今年五一“小黃金週”期間,惠州機場共保障航班起降70架次,運送旅客約7500人次,同比分別增長67%和82%.各項指標都刷新了惠州機場往年五一小長假的紀錄。4月29日,惠州飛往海口航線客座率更是高達99%.杭州、昆明等航班客座率也達到90%.

採寫:南都記者祝勇 南都製圖:陳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