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來了!海上潑水節活動,放假通知,天氣,習俗

民俗 端午節 蒼朮 艾草 石獅 2017-05-28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

你期待嗎?

三天假期,

估計很多石獅人沒有出去玩

因為石獅也有一個很好的活動——

蚶江海上潑水節也要在那幾天舉行

當然,對於假期來說

大家比較關心的就是天氣情況

這些,小編一一為你道來

端午節放假通知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統一安排,2017年端午節放假調休時間為5月28日至5月30日,共3天。5月27日(星期六)上班。(估計因為海上潑水節的緣故,石獅不少部門還得加班。在這悄悄向他們說聲辛苦了~)

端午節來了!海上潑水節活動,放假通知,天氣,習俗

接下來我們看看端午節的天氣

從下圖可以看出

明天氣溫猛降

隨後開始逐漸上升

端午節期間,氣溫都沒有超過30度

端午節來了!海上潑水節活動,放假通知,天氣,習俗

不過,可能會下雨哦

所以出行的時候

一定要做好準備

端午節來了!海上潑水節活動,放假通知,天氣,習俗

端午三天假期

很多人會選擇去蚶江看潑水節

今天有哪些精彩的活動嗎?

端午節來了!海上潑水節活動,放假通知,天氣,習俗

第十一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

蚶江海上潑水節

主要活動安排一覽表

1、民俗踩街:5月30日09:30-11:00,蚶江村

2、開幕式:5月30日13:00-13:30,蚶江後垵澳

3、龍舟邀請賽:5月30日13:00-15:00,蚶江後垵澳

4、海上潑水:5月30日13:00-16:00,蚶江後垵澳

5、海上捉鴨:5月30日13:00-15:00,蚶江後垵澳

6、“王爺船”巡海:5月30日13:30,蚶江後垵澳

7、攻炮城:5月30日13:00-14:00,蚶江後垵海邊

8、燈謎聯猜:5月30日13:00-15:00,蚶江後垵海邊

9、攝影採風:5月30日全天,陸上、海上活動區域

10、包粽子比賽:5月31日09:00-11:00,蚶江幼兒園

11、南音大會唱:5月29-31日,蚶江鎮區

12、廣場健身舞大賽:5月29-31晚上,蚶江文化公園

13、閩臺美食節:5月29-31日,益家萬博城

14、全國燈謎邀請賽:5月29-31日,蚶江鎮政府禮堂

15、第十九屆僑鄉謎會:5月30日,蚶江鎮政府禮堂

在閩南,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又稱為“五月節”。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但主要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戰國時的屈原。

端午節期間,

閩南人有少獨特的習俗

—賽龍舟—

端午節來了!海上潑水節活動,放假通知,天氣,習俗

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吃肉粽—

端午節來了!海上潑水節活動,放假通知,天氣,習俗

包肉粽是端午應節食品。“據《續齊諧》載:(五月)五日以竹筒貯米、設水祭屈原。又傳漢代長沙人歐回,因夢見三閣大夫屈原稱:祭物為蛟龍所竊,請以蒲葉包裹以五色絲纏之,則蛟龍畏。不管傳說如何,以米粽投江祭屈原之俗,由來已久,至今不衰。

—煎堆補天—

端午節來了!海上潑水節活動,放假通知,天氣,習俗

農曆五月初,正是南方梅雨季節,經常淫雨霏霏,難得放睛。民間傳說是遠古女媧補天時遺漏了一條縫,天空“漏了”所致,應設法予以彌補。因此,到了“五月節”這天,泉州人家家戶戶煎堆,用以敬奉神靈,目的是為了堵住裂縫的天。

炒午時鹽

端午節來了!海上潑水節活動,放假通知,天氣,習俗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風俗》:“端陽……合百藥。”到了端午節中午十二點前後,家家主婦常取茶葉和鹽少許,人鍋熱炒,炒至鹽色發烏為止,然後趁熱包好收藏,作為家庭藥茶。每逢盛暑腸胃發生毛病,取午時鹽茶沖泡飲服,頗能見效。

“嗦囉嗹”習俗

端午節來了!海上潑水節活動,放假通知,天氣,習俗

“唆羅蓮”也稱“採蓮”,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據稱乃古越族人的遺風,歌唱中的“唆羅蓮”就是古越族人辟邪去災的咒語。是一種詼諧風趣的驅邪消災習俗。採蓮是泉州的端午節習俗,採蓮時唱的“採蓮歌”,幾乎每唱一句歌詞,就要接唱一聲“嗦囉嗹”,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載:“五月初一日採蓮,城中神廟及鄉村之人,以木刻龍頭,擊鼓鑼,迎於人家,唱歌謠,勞以錢或酒米。”

—水上捉鴨—

水上捉鴨是端午節安海古鎮三百餘年的競技遺風。相傳該習俗是鄭成功在安海港操練水師的史俗演變,極具挑戰性和趣味性。

海上潑水

端午節來了!海上潑水節活動,放假通知,天氣,習俗

每年端午節,石獅蚶江都要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海上潑水節”活動,其場面之壯觀堪與雲南傣族的潑水節相媲美。據介紹,古渡蚶江在宋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明清時發展成泉州重要貿易港口之一,與臺灣鹿港對渡。史料顯示,每年端午節,海峽兩岸群眾身著盛裝,在海上競舟潑水,場面十分熱鬧。兩岸人民年年舉行海上潑水節,交融情誼,逐漸形成獨特的傳統民俗。

續命縷和香袋

端午節來了!海上潑水節活動,放假通知,天氣,習俗

泉州之俗,取五色絲線擰成一般,繫於小孩手臂上,自五月初五系起,一直至七月初七“七孃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端午節時,還特用綢緞為小孩縫製鳥獸瓜果形狀的“香袋仔”,內裝香料及雄黃,讓小孩掛於胸前,以驅除瘴氣,有益健康。

掛“五瑞”

端午節來了!海上潑水節活動,放假通知,天氣,習俗

閩南僑鄉於端午節在大門、房門的門楣之上懸插五種植物,即榕枝、艾葉、菖蒲、柳枝和大蒜頭,俗稱“五瑞”。這些多為芳香科植物,能發出一定氣味,可以殺菌並驅除蚊蠅。

薰燒艾葉、蒼朮、蟬蛻

端午節來了!海上潑水節活動,放假通知,天氣,習俗

端午節這天,農村家家戶戶生起火爐子,關閉門窗,把蒼朮、蟬蛻或艾葉放在炭火上焚燒,煙燻滿室,使其發出強烈氣味,以薰殺房間內的細菌蚊蟲。在以前,這是一種中藥室內薰殺消毒方法。

以上內容,圖片均來來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