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故事之《再也不能喊聲媽》,領略三晉風采,品味金谷民俗

民俗 王者有夢 王者有夢 2017-11-01

作者:張維山

太谷故事之《再也不能喊聲媽》,領略三晉風采,品味金谷民俗

在我的記憶中,母愛無微不至。小時候喝水時,冷了母親就會給我添一些熱水,熱了則用嘴吹一吹,好讓水儘快涼下來。我病了,母親更是守在床邊,不時用毛巾給我降溫……

記得有一次玩土,挖著、挖著就被蠍子給蜇了一下手指頭,指頭腫脹得又粗又硬。母親用棉花蘸上白酒擦洗乾淨剪刀,在煤油燈上烤來烤去,然後在膿血處剪開一個口子,母親細心地一點一點為我擠完手指中的膿血,給我包紮好,手指不久就好了。每當看到手指頭當年留下的小疤痕,我就會想到我的母親。

父親在我13歲時就去世了,是母親把我們兄妹四個一手拉扯大。當時生產隊照顧我家,讓母親給夏天割麥子的農民們熬綠豆湯,我們兄妹有時幫助母親抬著桶送到田間地頭,母親捨不得喝一口,我們在路上也從來沒有捨得喝一口,只是返回來後在水缸裡喝上幾口涼水。母親給生產隊餵豬,不管颳風下雨,總是風雨無阻,十分辛苦。母親無論做什麼事,總是盡職盡責,從沒有私心,她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記得總是在姥爺發工資的日子,母親就會拖家帶口到姥姥家。姥姥總要給母親一點錢,讓我們能吃鹽打醋。每年過年的新衣服總是到除夕夜,母親才能給我們縫好,而母親很少穿新衣服,只是拿親戚朋友不穿了的舊衣服穿在自己的身上擋風遮雨。

小孩子都愛吃糖,可我家買不起。只有孩子病了,母親才捨得用紅糖、生薑熬好熱水給生病的孩子喝。我們想吃甜的東西,母親就另想辦法。每年隊裡分下胡蘿蔔後,母親就會煮上一大鐵鍋給我們熬,熬到剩下稠糊糊的蘿蔔湯汁,讓我們在吃窩頭時可以蘸著吃。即使這樣,我們也感覺到很幸福。

隨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家庭的負擔也越來越重,母親無奈,決定改嫁。改嫁後,母親的命運也沒多大改觀,家裡又添了三個孩子,不幸的是有個女兒還夭折了,這對母親更是無比大的打擊。不久,繼父就和母親離婚了,母親一個人撐著一大家,居無定所,又有誰理解其中的苦處呢?

直到弟弟成家有了自己的住處後,母親才結束了她流離失所的流浪生活。

後來,身在外地工作的我,也只有假期和過年前回老家與母親見個面,放點錢。母親也從來不問給的錢多錢少,只是在我臨走時問我,啥時你還能回來。

母親得腦溢血後,生活更加困難,行動不便,只能用左手做飯、洗鍋、刷碗等。疾病纏繞了母親整整18年,她的痛我們真的無法想象,做兒女的也沒有即時盡孝。即使這樣,每每回老家後,晚上睡覺時,母親總要時不時給我拉拉被角,自己也只是默默地流淚。母親的愛是無私的,不管她自己多麼受苦,也不想讓孩子受一點委屈。

養兒才知父母恩,自己的兒子出生後,自己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吃不好,睡不香,這時我才深深理解母親的不易。

太谷故事之《再也不能喊聲媽》,領略三晉風采,品味金谷民俗

現在無論怎樣後悔、自責,我們兄妹再也不能喊聲媽了,但願在天堂的母親再也不用受人間的痛苦了。子欲養而親不在,願我們珍惜與親人們在一起的日子,願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長壽

本文摘自《太谷新聞網之太谷故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