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草原之美味的蒙古血腸和居住條件艱苦的蒙古包

現代市場流行屠宰四月齡圈養小羔羊(小肥羊),養殖戶急功近利,市場需求量大。小羔羊(小肥羊)肉質粘嫩,其味不佳。且涮鍋子多為鴨胸以羊油浸泡後刨片,矇騙吃客也。

當年,父親喜豢養四年齡大羯羊,肉質純正鮮美,產肉量均在的35/45公斤之間。

父親屠宰羯羊手段嫻熟,剝皮,倒腸肚,剔骨,可在30分鐘內完成。

當年,D基層供銷社收購組舉辦屠宰羯羊大賽,父親榮膺第二名,完全採用古法屠宰,不借助任何附助工具。而獲得第一名的MF則使用肉鉤懸吊,自然有違規則。不過,比賽未設置任何規則。

屠宰講究剖腔,倒肚,翻腸,整個過程乾淨利索,不粘糊糞漬。父親無疑做得十分潔淨完美。

父親與母親合作製作的灌腸,味道鮮美。製作過程為,羊血稀釋,加入蕎麵或莜麵若干,擇羊肉裡脊肉切肉丁,與蔥末花椒食鹽,攪和均勻。然後灌入肥腸即可煮食。煮灌腸須是溫火慢煮,須用針刺放氣,不致爆裂。

筆者幼年時,時常協助父親乾點雜務。或燒半鍋溫水倒肚,翻腸。冬季氣溫寒冷,腸肚遇冷,不宜操作。故須溫水灌入翻洗腸肚哦。

筆者幼年嘴饞,嘗於柴火中燒烤羊尾,羊胰,澀脾,或於柴火中烤肉,先食為快也。

據父親生前講述,當年,後大灘地廣人稀,自然環境比較老家山西陽高地域而言,冬春季暴雪天氣給人類造成極大的危害。故此在中塔拉草地居住的鄉鄰,房子半截地下,半截地上,屋簷極低,伸手可及。窗櫺仄小,窗紙糊在外面,木板門向裡開啟。一夜暴風雪襲過,房子被積雪掩蓋。早上開啟屋門,暴雪封門,難以出行。於是乎,各家清早開始清除院內積雪。不過,比較蒙古族老鄉而言,漢族同胞群居,屋內有灶臺火炕,灶口可焚燒牛馬羊幹糞或柴禾做飯。當年,窮苦人家沒有火爐,唯是於陶瓦盆內,盛滿柴糞餘燼,或可取得幾分暖氣。而相對草地蒙古族老鄉孤居的蒙古包,條件好處多多。

蒙古包的優點是隨時隨地搭檔。逐水草遊牧而居。蒙古包由哈那(木扇)烏尼(木杆)堂腦(頂蓋)三大構件組合裝成。包內開天窗,可通煙氣。或因沒有火炕,故居住環境比較惡劣些。當年,蒙古族婦女罹患腰腿病極多,且生育能力低,或與居住條件惡劣有關罷。當年,蒙漢族之間,雖有交集,但因生活習俗之差異,不甚通婚。蒙古族老鄉喜酒,手把肉為常年主食。早午晚熬製青磚茶或奶茶,可佐肉食消化。人均壽命較漢民而言,稍顯短些。漢民或因飢寒瘟疾所制約,一般人均壽命在30/50歲之間。故有"人過七十古來稀"之人生慨嘆也!(未完待續)

【作者】北山愚公,生於饑荒年代,長於動盪歲月,一身閱盡憂患,半世難主沉浮。八歲啟蒙,方知加減乘除,十五畢業,未解幾何代數。識得三千餘方塊字,寫不了錦繡文章。承包五十畝田園地,道不盡辛酸淒涼。曾經擔任特約記者,採寫過幾則時事新聞,徒有虛名。習作過幾個短篇小說,不落俗套。爭名逐利我無緣,寵辱皆忘自情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