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跑者眼中的中國馬拉松:我們富了,壓力大了,賽事瘋了

馬拉松 跑步 極限運動 黃金 澎湃新聞 2017-05-28
普通跑者眼中的中國馬拉松:我們富了,壓力大了,賽事瘋了

【編者按】

跑步,在當下的中國已經成為一種時尚與潮流。

短短數年之間,馬拉松在中國大地上遍地開花。在春秋季的週末裡,每天都有數場甚至數十場馬拉松同時舉辦。

狂歡之下,替跑、猝死之類新聞不時見諸媒體。“馬拉松太多了”、“不安全”、“馬拉松是一場商業騙局”、“馬拉松是中產階級的廣場舞”的吐槽也遍佈朋友圈。

本文作者從2009年開始跑步,2010年第一次走上馬拉松賽道,至今已經完成了三十多場馬拉松賽事。

跑步七年間,他恰好經歷了馬拉松運動在中國從冷冷清清的小眾項目發展到全民狂歡的大眾參與項目的全過程。

在普通百姓眼中,這瘋狂的跑馬,究竟代表著什麼精神力量。

普通跑者眼中的中國馬拉松:我們富了,壓力大了,賽事瘋了

近年來,內地的馬拉松賽開始趨熱。 張新燕 澎湃資料圖

一、馬拉松的瘋狂躍進

大約自2010年始,內地的馬拉松賽開始趨熱,以近乎每年倍增的速度在增長。

中國田徑協會的數據顯示,2010年,在中國田協註冊的與馬拉松相關的路跑賽事只有13場,2011年翻了近一倍,增長到22場。

此後猶如脫韁野馬,一路狂奔,至2016年,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328,今年則預計將超過五百場。短短八年,增長了四十倍。

注意!一年328場馬拉松只是在中國田協註冊的。自兩年前的2015年,中國田協將馬拉松賽事由審批制改為註冊制之後,大量民間商業機構也不甘寂寞,紛紛舉辦與馬拉松有關的路跑賽事。

這些數量龐大的“野馬”究竟有多少,目前還沒有權威的統計,以我的估算,很可能是“官馬”的兩至三倍。

以我身處的南京而言,如果沒有記錯,兩年前南京甚至還沒有一場正式的馬拉松賽。但現在每年有多少場呢?至少有7場之多。有些在田協備過案,有些則是不折不扣的私生子。

有趣的是,雖然馬拉松遍地開花,但北京、上海、杭州等熱門城市的賽事卻仍是“一票難求”。

2010年我第一次報名上海馬拉松賽時,參賽名額幾乎可以說是唾手可得。報名啟動之後數天,仍然可以不急不忙地去排隊領取報名表。但此後,風聲一年緊過一年。

三年前,我準備第三次跑“上馬”時,報名啟動當天,我已是如臨大敵,發動了五六個親友幫忙刷網頁,從上午九點折騰到下午一點,才僥倖搶到了一個名額。

馬拉松的火爆,不僅反映在賽事數量上,也表現在跑步相關產品市場的漸趨壯大方面。

據說,因跑步而新生的消費市場有千億之巨,蛋糕龐大,且正處於爆發前夜。我本人也感受到了這種暗流湧動:最近兩年裡,我認識的跑友中,至少已經有三個人辭職,去創業了。

他們或者做跑步培訓,或者做賽事服務,或者做體育短視頻、手機應用軟件開發等等。

我本人因為愛好閱讀,也意外發現,在我七年前跑步之初,圖書市場上可供閱讀的跑步類書籍大概也就不到二十種。

但最近三年裡,幾乎每年都會新增至少25種跑書,整個圖書市場的“跑書”已不下百種。

普通跑者眼中的中國馬拉松:我們富了,壓力大了,賽事瘋了

馬拉松賽場上穿著古裝的跑者。 孫湛 澎湃資料圖

二、“富了,壓力大了,瘋了”

一般認為,當一個國家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的時候,國民對健康、休閒、娛樂的需求會飛速上漲,進入體育消費的黃金週期,許多城市也會順勢而為,開始熱衷於舉辦馬拉松一類的路跑賽事。這在歐美被稱為“馬拉松賽事現象”。

中國的情況也不例外。2011年中國人均GDP首次跨過5000美元門檻,這一年各地舉辦馬拉松賽的熱情也開始顯著升溫。

此後的幾年裡,隨著中國人均GDP的步步向上,馬拉松賽也出現了井噴式的增長,走向尋常百姓家。目前中國的人均GDP已超過8000美元,從寬泛的意義來理解,自然是“人民富了”。

稍作觀察即可發現,在當下中國那些熱衷於跑馬、登山、健身者,往往是職業體面、收入穩定、講究生活品質的所謂中產階層。

長跑,尤其是馬拉松因其單調和枯燥,帶有一種苦修的意味而自然成為中產階級的首選。

毋庸諱言的是,房價、教育、醫療等問題帶來的無形壓力實在太大,日積月累的焦慮,壓抑在潛意識裡,最終激活了自我求生的本能。

他們每天清晨穿上跑鞋的時候,也許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跑,在緩解壓力和營造快感方面,跑步甚至比性愛更有效果。

當然,上述“人民富了,壓力大了”只能解釋為什麼中國的馬拉松會多起來,但卻不一定能回答為什麼中國的馬拉松會增長得這麼迅猛,甚至於在跑者中間流傳起了“馬拉松太多,跑者不夠用了”的笑談。

以我的觀察,馬拉松在中國增長如此迅猛,關鍵奧祕在地方。

舉辦一場馬拉松賽的好處顯而易見。抽象一點說,藉由馬拉松賽的宣傳、轉播,可以推介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牌,提高全民體育熱情。

從現實的收益看,馬拉松賽事週期短,投入產出性價比高,數萬跑者集中於一座城市,吃住遊行都會強勁拉動當地旅遊消費。

以我跑馬的經驗看,雖然表面看起來舉辦一場馬拉松賽有諸多好處,參與人數、經濟收益等等這些數據都十分漂亮,但仔細辨析統計口徑,擠掉水分,其實幹貨並不多,大多數馬拉松賽是賠本賺吆喝。

舉辦一場馬拉松賽除了廣告、贊助、運營這些明面上的花費,還涉及到難以估算的安保、交通、醫療、媒體等公共資源。

本地究竟有沒有舉辦一場馬拉松的必要?會不會造成公共資源浪費呢?類似這樣的追問也自然付之闕如。

普通跑者眼中的中國馬拉松:我們富了,壓力大了,賽事瘋了

中國馬拉松的軟硬件都還需跟上。 張新燕 澎湃資料圖

三、馬拉松太多了嗎?一點都不多

每隔一段時間,諸如《中國式馬拉松騙局,商業驅動下的矇騙與狂歡》、《馬拉松——當今中國比國足還無恥的體育騙局》這樣標題驚悚的文章就會在朋友圈火一遍。

許多人也因此而得出了兩個結論:中國的馬拉松太多了;普通人跑馬拉松有巨大的風險。

中國的馬拉松真的太多了嗎?我認為不僅不多,而且太少。

從世界範圍內來看,隨著經濟越趨發達,馬拉松賽事也會增多。放眼世界,紐約、柏林、波士頓、東京、倫敦、雅典等國際大都市都有自己的品牌馬拉松賽事,吸引世界各地的跑者蜂擁而至。

以美國為例,每年有超過一千場馬拉松賽事,如果算上半馬、超馬及其他各種路跑賽事,則差不多有五萬場。

至於“普通人跑馬拉松有巨大的風險”,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馬拉松危險嗎?既安全也危險。

雖然目前尚無權威數據統計,但我查閱了2004年到2016年的公開報道,全國大概發生了20起馬拉松猝死事件。

馬拉松是一項極限運動,也可能是門檻最低的極限運動。對普通人來說,如果下定決心要去跑一場馬拉松,需要解決的困惑並不是跑馬拉松有無風險,而是如何降低風險。

我在跑道上親眼見過幾乎毫無跑步基礎,僅僅是臨時起意,就穿著牛仔褲去跑馬的大學生。這種不尊重自己生命健康的打醬油行為最易引發風險。

在具體的賽事選擇上,應優先選擇舉辦時間久、運作成熟的賽事。那些偏遠小城市——尤其是冠以“首屆”之名——舉辦的馬拉松賽,在賽會組織、後勤保障、安全急救等方面往往欠缺經驗,一旦遇到突發情況,難以及時有效應對。

普通跑者眼中的中國馬拉松:我們富了,壓力大了,賽事瘋了

婺源鄉村馬拉松賽。

四、放棄大而全,專注美而精

毋庸諱言的是,當下中國的馬拉松賽存在著發展速度太快、品牌定位模糊、運營粗獷等問題。

一場馬拉松42.195公里,其賽道大部分都處於荒無人煙的郊外,再加上噴霧降溫裝置、飲水點設置、飲料食品擺放、導示牌設置、氛圍營造、流動廁所等等細節上考慮不周,最後很難說傾全城之力舉辦的馬拉松賽究竟是提升了城市的美譽度,還是增加了跑友的腹誹。

比如,今年還沒過半,我就發現至少已經有10個城市借參賽者之口宣稱自己擁有“最美”的馬拉松賽道了。

實情如何?以我和身邊跑友跑過的一些所謂“最美”來講,只能說是希望賽事主辦方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

再比如,很多二三線城市舉辦的馬拉松賽頗有賣羊頭掛狗肉之嫌,為了湊參賽人數,甚至組織當地的中小學生來跑迷你跑、健身跑。

這其中,我特別感到遺憾的一點是,許多賽事會“無原則”地邀請來自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等非洲國度的選手參賽。

雖說體育無國界,但紮根本土也無可厚非。從激勵本土跑者的角度而言,賽事主辦方完全有必要在獎項設置、選手資格等方面做出適當區分。

當然,坦率地說,在我看來,相比於最近幾年馬拉松在中國取得的成績,這些不足都是微不足道的。也許大浪淘沙之後,那些跟風舉辦馬拉松賽城市,會放棄大而全的思路,致力於小而精、美而專,最終找到自己的特色。

比如,在舉辦賽事時可以另闢蹊徑,不要一窩蜂地都去辦馬拉松,而是考慮舉辦一些如女子、越野、超馬等獨具特色的路跑賽事。

對於很多跑者來說,中國的馬拉松已經遍地皆是,但像超馬、越野跑這樣的賽事仍方興未艾。

假如有一天,中國的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品牌賽事,跑者出門跑一場比賽,就像去小吃店買一份早點一樣方便,那也許就是中國真正實現了全民體育的那一天。

更多專業跑步健身內容請關注本欄目微信號:sijiabenpao或搜索公眾號:私家奔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