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吉利星越是我非常想試駕的一輛車,所以當收到廠商的試駕邀請函時,雖然活動遠在西藏林芝,並且從北京沒有直飛航班到那裡,我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可能也是因為沒去過西藏……)

歷經在成都的中轉和兩次延誤,再加上在林芝的半天休整,我終於在第三天中午才坐到了星越裡。

這次試駕的路線共 100 多公里,海拔從 3000 米到 4600 米,一多半都是山路,而且,試駕當天還下著雨,這個場景,對於車輛性能和媒體老師駕駛技術都是一塊試金石。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吉利星越是我非常想試駕的一輛車,所以當收到廠商的試駕邀請函時,雖然活動遠在西藏林芝,並且從北京沒有直飛航班到那裡,我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可能也是因為沒去過西藏……)

歷經在成都的中轉和兩次延誤,再加上在林芝的半天休整,我終於在第三天中午才坐到了星越裡。

這次試駕的路線共 100 多公里,海拔從 3000 米到 4600 米,一多半都是山路,而且,試駕當天還下著雨,這個場景,對於車輛性能和媒體老師駕駛技術都是一塊試金石。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吉利星越是我非常想試駕的一輛車,所以當收到廠商的試駕邀請函時,雖然活動遠在西藏林芝,並且從北京沒有直飛航班到那裡,我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可能也是因為沒去過西藏……)

歷經在成都的中轉和兩次延誤,再加上在林芝的半天休整,我終於在第三天中午才坐到了星越裡。

這次試駕的路線共 100 多公里,海拔從 3000 米到 4600 米,一多半都是山路,而且,試駕當天還下著雨,這個場景,對於車輛性能和媒體老師駕駛技術都是一塊試金石。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三個月之前,我在成都靜態體驗過這臺車。它是首款基於 CMA 架構研發的吉利品牌產品,在方方面面都可以說是目前吉利的旗艦車型,感興趣的可以回顧一下 當時的文章 。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

和其他幾款吉利新車一樣,星越也搭載了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它可以做到自動保持在車道中線行駛,並且自動保持和前車的跟車距離。從酒店進山,有一段高速公路,廠商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讓我們體驗「高科技」的機會。

類似的功能其實我前幾天剛在幾何 A 上體驗過,星越的這套系統和它差別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它的 HMI 交互。在那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上,可以像特斯拉 Autopilot 一樣動態顯示出輔助駕駛狀態信息,包括車道線和周邊車輛,同時,一些關鍵信息如跟車距離,接管提醒,還可以同步顯示在 HUD 上,這是和幾何 A 有所不同的地方。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吉利星越是我非常想試駕的一輛車,所以當收到廠商的試駕邀請函時,雖然活動遠在西藏林芝,並且從北京沒有直飛航班到那裡,我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可能也是因為沒去過西藏……)

歷經在成都的中轉和兩次延誤,再加上在林芝的半天休整,我終於在第三天中午才坐到了星越裡。

這次試駕的路線共 100 多公里,海拔從 3000 米到 4600 米,一多半都是山路,而且,試駕當天還下著雨,這個場景,對於車輛性能和媒體老師駕駛技術都是一塊試金石。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三個月之前,我在成都靜態體驗過這臺車。它是首款基於 CMA 架構研發的吉利品牌產品,在方方面面都可以說是目前吉利的旗艦車型,感興趣的可以回顧一下 當時的文章 。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

和其他幾款吉利新車一樣,星越也搭載了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它可以做到自動保持在車道中線行駛,並且自動保持和前車的跟車距離。從酒店進山,有一段高速公路,廠商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讓我們體驗「高科技」的機會。

類似的功能其實我前幾天剛在幾何 A 上體驗過,星越的這套系統和它差別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它的 HMI 交互。在那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上,可以像特斯拉 Autopilot 一樣動態顯示出輔助駕駛狀態信息,包括車道線和周邊車輛,同時,一些關鍵信息如跟車距離,接管提醒,還可以同步顯示在 HUD 上,這是和幾何 A 有所不同的地方。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這套系統的傳感器由 1 個單目攝像頭+3 個毫米波雷達+10 個超聲波雷達構成,因為車後部也佈置了毫米波雷達,因此可以實現後方來車碰撞預警功能。當雷達檢測到後車快速接近時,會給本車和後車司機發出預警,來提示碰撞風險。不過在這段高速上,其他社會車輛並沒有給我們感受這個功能的機會。

GKUI 智能車機系統

星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搭配 12.3 英寸的中控大屏,這個硬件規格甚至超過了同樣基於 CMA 架構的領克 01。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吉利星越是我非常想試駕的一輛車,所以當收到廠商的試駕邀請函時,雖然活動遠在西藏林芝,並且從北京沒有直飛航班到那裡,我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可能也是因為沒去過西藏……)

歷經在成都的中轉和兩次延誤,再加上在林芝的半天休整,我終於在第三天中午才坐到了星越裡。

這次試駕的路線共 100 多公里,海拔從 3000 米到 4600 米,一多半都是山路,而且,試駕當天還下著雨,這個場景,對於車輛性能和媒體老師駕駛技術都是一塊試金石。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三個月之前,我在成都靜態體驗過這臺車。它是首款基於 CMA 架構研發的吉利品牌產品,在方方面面都可以說是目前吉利的旗艦車型,感興趣的可以回顧一下 當時的文章 。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

和其他幾款吉利新車一樣,星越也搭載了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它可以做到自動保持在車道中線行駛,並且自動保持和前車的跟車距離。從酒店進山,有一段高速公路,廠商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讓我們體驗「高科技」的機會。

類似的功能其實我前幾天剛在幾何 A 上體驗過,星越的這套系統和它差別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它的 HMI 交互。在那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上,可以像特斯拉 Autopilot 一樣動態顯示出輔助駕駛狀態信息,包括車道線和周邊車輛,同時,一些關鍵信息如跟車距離,接管提醒,還可以同步顯示在 HUD 上,這是和幾何 A 有所不同的地方。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這套系統的傳感器由 1 個單目攝像頭+3 個毫米波雷達+10 個超聲波雷達構成,因為車後部也佈置了毫米波雷達,因此可以實現後方來車碰撞預警功能。當雷達檢測到後車快速接近時,會給本車和後車司機發出預警,來提示碰撞風險。不過在這段高速上,其他社會車輛並沒有給我們感受這個功能的機會。

GKUI 智能車機系統

星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搭配 12.3 英寸的中控大屏,這個硬件規格甚至超過了同樣基於 CMA 架構的領克 01。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目前出售的星越車型和我們這次的試駕車,搭載的都是 GKUI 2.0 版本的系統,這可能和吉利當初的計劃不太一樣。GKUI19 版本被拿到了即將上市的博越 PRO 上做首發,所以這次就不重點說車機表現了。再過一段時間,星越車主應該就會收到 GKUI19 的 OTA 升級推送。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吉利星越是我非常想試駕的一輛車,所以當收到廠商的試駕邀請函時,雖然活動遠在西藏林芝,並且從北京沒有直飛航班到那裡,我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可能也是因為沒去過西藏……)

歷經在成都的中轉和兩次延誤,再加上在林芝的半天休整,我終於在第三天中午才坐到了星越裡。

這次試駕的路線共 100 多公里,海拔從 3000 米到 4600 米,一多半都是山路,而且,試駕當天還下著雨,這個場景,對於車輛性能和媒體老師駕駛技術都是一塊試金石。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三個月之前,我在成都靜態體驗過這臺車。它是首款基於 CMA 架構研發的吉利品牌產品,在方方面面都可以說是目前吉利的旗艦車型,感興趣的可以回顧一下 當時的文章 。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

和其他幾款吉利新車一樣,星越也搭載了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它可以做到自動保持在車道中線行駛,並且自動保持和前車的跟車距離。從酒店進山,有一段高速公路,廠商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讓我們體驗「高科技」的機會。

類似的功能其實我前幾天剛在幾何 A 上體驗過,星越的這套系統和它差別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它的 HMI 交互。在那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上,可以像特斯拉 Autopilot 一樣動態顯示出輔助駕駛狀態信息,包括車道線和周邊車輛,同時,一些關鍵信息如跟車距離,接管提醒,還可以同步顯示在 HUD 上,這是和幾何 A 有所不同的地方。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這套系統的傳感器由 1 個單目攝像頭+3 個毫米波雷達+10 個超聲波雷達構成,因為車後部也佈置了毫米波雷達,因此可以實現後方來車碰撞預警功能。當雷達檢測到後車快速接近時,會給本車和後車司機發出預警,來提示碰撞風險。不過在這段高速上,其他社會車輛並沒有給我們感受這個功能的機會。

GKUI 智能車機系統

星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搭配 12.3 英寸的中控大屏,這個硬件規格甚至超過了同樣基於 CMA 架構的領克 01。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目前出售的星越車型和我們這次的試駕車,搭載的都是 GKUI 2.0 版本的系統,這可能和吉利當初的計劃不太一樣。GKUI19 版本被拿到了即將上市的博越 PRO 上做首發,所以這次就不重點說車機表現了。再過一段時間,星越車主應該就會收到 GKUI19 的 OTA 升級推送。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吉利星越是我非常想試駕的一輛車,所以當收到廠商的試駕邀請函時,雖然活動遠在西藏林芝,並且從北京沒有直飛航班到那裡,我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可能也是因為沒去過西藏……)

歷經在成都的中轉和兩次延誤,再加上在林芝的半天休整,我終於在第三天中午才坐到了星越裡。

這次試駕的路線共 100 多公里,海拔從 3000 米到 4600 米,一多半都是山路,而且,試駕當天還下著雨,這個場景,對於車輛性能和媒體老師駕駛技術都是一塊試金石。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三個月之前,我在成都靜態體驗過這臺車。它是首款基於 CMA 架構研發的吉利品牌產品,在方方面面都可以說是目前吉利的旗艦車型,感興趣的可以回顧一下 當時的文章 。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

和其他幾款吉利新車一樣,星越也搭載了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它可以做到自動保持在車道中線行駛,並且自動保持和前車的跟車距離。從酒店進山,有一段高速公路,廠商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讓我們體驗「高科技」的機會。

類似的功能其實我前幾天剛在幾何 A 上體驗過,星越的這套系統和它差別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它的 HMI 交互。在那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上,可以像特斯拉 Autopilot 一樣動態顯示出輔助駕駛狀態信息,包括車道線和周邊車輛,同時,一些關鍵信息如跟車距離,接管提醒,還可以同步顯示在 HUD 上,這是和幾何 A 有所不同的地方。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這套系統的傳感器由 1 個單目攝像頭+3 個毫米波雷達+10 個超聲波雷達構成,因為車後部也佈置了毫米波雷達,因此可以實現後方來車碰撞預警功能。當雷達檢測到後車快速接近時,會給本車和後車司機發出預警,來提示碰撞風險。不過在這段高速上,其他社會車輛並沒有給我們感受這個功能的機會。

GKUI 智能車機系統

星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搭配 12.3 英寸的中控大屏,這個硬件規格甚至超過了同樣基於 CMA 架構的領克 01。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目前出售的星越車型和我們這次的試駕車,搭載的都是 GKUI 2.0 版本的系統,這可能和吉利當初的計劃不太一樣。GKUI19 版本被拿到了即將上市的博越 PRO 上做首發,所以這次就不重點說車機表現了。再過一段時間,星越車主應該就會收到 GKUI19 的 OTA 升級推送。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動態表現

換做是其他中國品牌新車,我不會對它的動態駕駛感受有太大的興趣和期待,不過星越不一樣,畢竟它是基於 CMA 模塊化架構打造的,甚至 2.0T 車型實際上就是移植了沃爾沃那套 T5 動力總成。

再說了,換做是誰都會好奇,這輛車到底對得起「轎跑 SUV」這幅皮囊嗎?

這次吉利帶到林芝的車子有 1.5T+48V 及 2.0T 兩個版本,不過大部分是 1.5T 車型,或許因為這會是星越的主銷車型?我被分到的試駕車也是 1.5T 版本,大部隊試駕結束後,我找了臺 2.0T 車型單獨開了個小灶。

星越的定位是什麼?或者說,星越想賣給哪些人?我覺得應該是以家用代步為主,同時又想追求點兒運動感覺的那群人。

它開起來的感覺也確實就是這樣,能感覺出來,工程師在做標定的時候還是希望它有些運動性的,但不能以損失日常舒適性為代價。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吉利星越是我非常想試駕的一輛車,所以當收到廠商的試駕邀請函時,雖然活動遠在西藏林芝,並且從北京沒有直飛航班到那裡,我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可能也是因為沒去過西藏……)

歷經在成都的中轉和兩次延誤,再加上在林芝的半天休整,我終於在第三天中午才坐到了星越裡。

這次試駕的路線共 100 多公里,海拔從 3000 米到 4600 米,一多半都是山路,而且,試駕當天還下著雨,這個場景,對於車輛性能和媒體老師駕駛技術都是一塊試金石。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三個月之前,我在成都靜態體驗過這臺車。它是首款基於 CMA 架構研發的吉利品牌產品,在方方面面都可以說是目前吉利的旗艦車型,感興趣的可以回顧一下 當時的文章 。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

和其他幾款吉利新車一樣,星越也搭載了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它可以做到自動保持在車道中線行駛,並且自動保持和前車的跟車距離。從酒店進山,有一段高速公路,廠商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讓我們體驗「高科技」的機會。

類似的功能其實我前幾天剛在幾何 A 上體驗過,星越的這套系統和它差別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它的 HMI 交互。在那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上,可以像特斯拉 Autopilot 一樣動態顯示出輔助駕駛狀態信息,包括車道線和周邊車輛,同時,一些關鍵信息如跟車距離,接管提醒,還可以同步顯示在 HUD 上,這是和幾何 A 有所不同的地方。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這套系統的傳感器由 1 個單目攝像頭+3 個毫米波雷達+10 個超聲波雷達構成,因為車後部也佈置了毫米波雷達,因此可以實現後方來車碰撞預警功能。當雷達檢測到後車快速接近時,會給本車和後車司機發出預警,來提示碰撞風險。不過在這段高速上,其他社會車輛並沒有給我們感受這個功能的機會。

GKUI 智能車機系統

星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搭配 12.3 英寸的中控大屏,這個硬件規格甚至超過了同樣基於 CMA 架構的領克 01。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目前出售的星越車型和我們這次的試駕車,搭載的都是 GKUI 2.0 版本的系統,這可能和吉利當初的計劃不太一樣。GKUI19 版本被拿到了即將上市的博越 PRO 上做首發,所以這次就不重點說車機表現了。再過一段時間,星越車主應該就會收到 GKUI19 的 OTA 升級推送。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動態表現

換做是其他中國品牌新車,我不會對它的動態駕駛感受有太大的興趣和期待,不過星越不一樣,畢竟它是基於 CMA 模塊化架構打造的,甚至 2.0T 車型實際上就是移植了沃爾沃那套 T5 動力總成。

再說了,換做是誰都會好奇,這輛車到底對得起「轎跑 SUV」這幅皮囊嗎?

這次吉利帶到林芝的車子有 1.5T+48V 及 2.0T 兩個版本,不過大部分是 1.5T 車型,或許因為這會是星越的主銷車型?我被分到的試駕車也是 1.5T 版本,大部隊試駕結束後,我找了臺 2.0T 車型單獨開了個小灶。

星越的定位是什麼?或者說,星越想賣給哪些人?我覺得應該是以家用代步為主,同時又想追求點兒運動感覺的那群人。

它開起來的感覺也確實就是這樣,能感覺出來,工程師在做標定的時候還是希望它有些運動性的,但不能以損失日常舒適性為代價。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懸架總體來說比較紮實,不過在鋪裝不好的路面上,會讓我覺得多餘的細碎震動有點兒多了,沒有開 2.0T 版本走同一個路段,不知道底盤的調校會不會和 1.5T 車型有所不同。

在 3000-4500 米的海拔上,星越 1.5T+48V 的動力總成不會讓人覺得有動力不夠用的感覺,畢竟也是能輸出 177 馬力的發動機。而 48V 混動系統的加持,也讓這套動力的低速響應更快了。7 速 DCT 雙離合變速箱應付快節奏的起伏山路時,換擋給我的感覺並不積極,尤其是降檔,所以我在那段山路更多是用到了換擋撥片來手動控制檔位。好在 1.5T 車型也提供了換擋撥片。

即使是山路相對激烈的駕駛,這臺車的油耗控制的也不錯,整個試駕下來,我們這臺 1.5T 試駕車的百公里平均油耗不到 8 升。

另一個做得好的地方是隔音,這也是我問了一圈同行媒體後大家的共同感受。

至於 2.0T+愛信 8AT 的版本,我開了 20 公里左右,可能是開習慣了自己車的 2.0T+採埃孚 8AT,所以我更適應這臺 2.0T 星越的駕駛感覺。238 馬力的動力放在不到 1.7 噸的星越上完全夠用,同時這個橫置愛信 8AT 的表現也比較順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工程師對高海拔路況有特殊標定,這臺 8AT 在 80km/h 左右正常駕駛還是沒辦法升入 8 檔的。

不過總體來說,二者搭配起來讓星越變得非常好開,整體駕駛質感在國產燃油車裡絕對是名列前茅的。

在 1.5T 和 2.0T 之間,我當然更傾向於購買 2.0T 版本。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吉利星越是我非常想試駕的一輛車,所以當收到廠商的試駕邀請函時,雖然活動遠在西藏林芝,並且從北京沒有直飛航班到那裡,我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可能也是因為沒去過西藏……)

歷經在成都的中轉和兩次延誤,再加上在林芝的半天休整,我終於在第三天中午才坐到了星越裡。

這次試駕的路線共 100 多公里,海拔從 3000 米到 4600 米,一多半都是山路,而且,試駕當天還下著雨,這個場景,對於車輛性能和媒體老師駕駛技術都是一塊試金石。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三個月之前,我在成都靜態體驗過這臺車。它是首款基於 CMA 架構研發的吉利品牌產品,在方方面面都可以說是目前吉利的旗艦車型,感興趣的可以回顧一下 當時的文章 。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

和其他幾款吉利新車一樣,星越也搭載了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它可以做到自動保持在車道中線行駛,並且自動保持和前車的跟車距離。從酒店進山,有一段高速公路,廠商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讓我們體驗「高科技」的機會。

類似的功能其實我前幾天剛在幾何 A 上體驗過,星越的這套系統和它差別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它的 HMI 交互。在那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上,可以像特斯拉 Autopilot 一樣動態顯示出輔助駕駛狀態信息,包括車道線和周邊車輛,同時,一些關鍵信息如跟車距離,接管提醒,還可以同步顯示在 HUD 上,這是和幾何 A 有所不同的地方。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這套系統的傳感器由 1 個單目攝像頭+3 個毫米波雷達+10 個超聲波雷達構成,因為車後部也佈置了毫米波雷達,因此可以實現後方來車碰撞預警功能。當雷達檢測到後車快速接近時,會給本車和後車司機發出預警,來提示碰撞風險。不過在這段高速上,其他社會車輛並沒有給我們感受這個功能的機會。

GKUI 智能車機系統

星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搭配 12.3 英寸的中控大屏,這個硬件規格甚至超過了同樣基於 CMA 架構的領克 01。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目前出售的星越車型和我們這次的試駕車,搭載的都是 GKUI 2.0 版本的系統,這可能和吉利當初的計劃不太一樣。GKUI19 版本被拿到了即將上市的博越 PRO 上做首發,所以這次就不重點說車機表現了。再過一段時間,星越車主應該就會收到 GKUI19 的 OTA 升級推送。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動態表現

換做是其他中國品牌新車,我不會對它的動態駕駛感受有太大的興趣和期待,不過星越不一樣,畢竟它是基於 CMA 模塊化架構打造的,甚至 2.0T 車型實際上就是移植了沃爾沃那套 T5 動力總成。

再說了,換做是誰都會好奇,這輛車到底對得起「轎跑 SUV」這幅皮囊嗎?

這次吉利帶到林芝的車子有 1.5T+48V 及 2.0T 兩個版本,不過大部分是 1.5T 車型,或許因為這會是星越的主銷車型?我被分到的試駕車也是 1.5T 版本,大部隊試駕結束後,我找了臺 2.0T 車型單獨開了個小灶。

星越的定位是什麼?或者說,星越想賣給哪些人?我覺得應該是以家用代步為主,同時又想追求點兒運動感覺的那群人。

它開起來的感覺也確實就是這樣,能感覺出來,工程師在做標定的時候還是希望它有些運動性的,但不能以損失日常舒適性為代價。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懸架總體來說比較紮實,不過在鋪裝不好的路面上,會讓我覺得多餘的細碎震動有點兒多了,沒有開 2.0T 版本走同一個路段,不知道底盤的調校會不會和 1.5T 車型有所不同。

在 3000-4500 米的海拔上,星越 1.5T+48V 的動力總成不會讓人覺得有動力不夠用的感覺,畢竟也是能輸出 177 馬力的發動機。而 48V 混動系統的加持,也讓這套動力的低速響應更快了。7 速 DCT 雙離合變速箱應付快節奏的起伏山路時,換擋給我的感覺並不積極,尤其是降檔,所以我在那段山路更多是用到了換擋撥片來手動控制檔位。好在 1.5T 車型也提供了換擋撥片。

即使是山路相對激烈的駕駛,這臺車的油耗控制的也不錯,整個試駕下來,我們這臺 1.5T 試駕車的百公里平均油耗不到 8 升。

另一個做得好的地方是隔音,這也是我問了一圈同行媒體後大家的共同感受。

至於 2.0T+愛信 8AT 的版本,我開了 20 公里左右,可能是開習慣了自己車的 2.0T+採埃孚 8AT,所以我更適應這臺 2.0T 星越的駕駛感覺。238 馬力的動力放在不到 1.7 噸的星越上完全夠用,同時這個橫置愛信 8AT 的表現也比較順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工程師對高海拔路況有特殊標定,這臺 8AT 在 80km/h 左右正常駕駛還是沒辦法升入 8 檔的。

不過總體來說,二者搭配起來讓星越變得非常好開,整體駕駛質感在國產燃油車裡絕對是名列前茅的。

在 1.5T 和 2.0T 之間,我當然更傾向於購買 2.0T 版本。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讓人「髮指」的外觀內飾和配置

一般來說,豐田陸巡那樣的越野車才是和西藏的畫風最搭的,不過看著若干臺星越穿行在林芝的牧場裡,卻是另一種感覺,並沒有什麼違和感。

你可以不喜歡星越的外觀,但是不能否認它對於運動感和高級感的極力營造,尤其是 2.0T 車型。同色輪眉、四出排氣、紅色剎車卡鉗、20 寸輪轂、車內紅色安全帶、Alcantara 翻毛皮內飾……在 20 萬的價位,你很難在「面子工程」上對它提出更高要求了。更別說還買到了製冷/加熱杯架這樣的越級配置……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吉利星越是我非常想試駕的一輛車,所以當收到廠商的試駕邀請函時,雖然活動遠在西藏林芝,並且從北京沒有直飛航班到那裡,我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可能也是因為沒去過西藏……)

歷經在成都的中轉和兩次延誤,再加上在林芝的半天休整,我終於在第三天中午才坐到了星越裡。

這次試駕的路線共 100 多公里,海拔從 3000 米到 4600 米,一多半都是山路,而且,試駕當天還下著雨,這個場景,對於車輛性能和媒體老師駕駛技術都是一塊試金石。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三個月之前,我在成都靜態體驗過這臺車。它是首款基於 CMA 架構研發的吉利品牌產品,在方方面面都可以說是目前吉利的旗艦車型,感興趣的可以回顧一下 當時的文章 。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

和其他幾款吉利新車一樣,星越也搭載了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它可以做到自動保持在車道中線行駛,並且自動保持和前車的跟車距離。從酒店進山,有一段高速公路,廠商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讓我們體驗「高科技」的機會。

類似的功能其實我前幾天剛在幾何 A 上體驗過,星越的這套系統和它差別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它的 HMI 交互。在那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上,可以像特斯拉 Autopilot 一樣動態顯示出輔助駕駛狀態信息,包括車道線和周邊車輛,同時,一些關鍵信息如跟車距離,接管提醒,還可以同步顯示在 HUD 上,這是和幾何 A 有所不同的地方。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這套系統的傳感器由 1 個單目攝像頭+3 個毫米波雷達+10 個超聲波雷達構成,因為車後部也佈置了毫米波雷達,因此可以實現後方來車碰撞預警功能。當雷達檢測到後車快速接近時,會給本車和後車司機發出預警,來提示碰撞風險。不過在這段高速上,其他社會車輛並沒有給我們感受這個功能的機會。

GKUI 智能車機系統

星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搭配 12.3 英寸的中控大屏,這個硬件規格甚至超過了同樣基於 CMA 架構的領克 01。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目前出售的星越車型和我們這次的試駕車,搭載的都是 GKUI 2.0 版本的系統,這可能和吉利當初的計劃不太一樣。GKUI19 版本被拿到了即將上市的博越 PRO 上做首發,所以這次就不重點說車機表現了。再過一段時間,星越車主應該就會收到 GKUI19 的 OTA 升級推送。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動態表現

換做是其他中國品牌新車,我不會對它的動態駕駛感受有太大的興趣和期待,不過星越不一樣,畢竟它是基於 CMA 模塊化架構打造的,甚至 2.0T 車型實際上就是移植了沃爾沃那套 T5 動力總成。

再說了,換做是誰都會好奇,這輛車到底對得起「轎跑 SUV」這幅皮囊嗎?

這次吉利帶到林芝的車子有 1.5T+48V 及 2.0T 兩個版本,不過大部分是 1.5T 車型,或許因為這會是星越的主銷車型?我被分到的試駕車也是 1.5T 版本,大部隊試駕結束後,我找了臺 2.0T 車型單獨開了個小灶。

星越的定位是什麼?或者說,星越想賣給哪些人?我覺得應該是以家用代步為主,同時又想追求點兒運動感覺的那群人。

它開起來的感覺也確實就是這樣,能感覺出來,工程師在做標定的時候還是希望它有些運動性的,但不能以損失日常舒適性為代價。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懸架總體來說比較紮實,不過在鋪裝不好的路面上,會讓我覺得多餘的細碎震動有點兒多了,沒有開 2.0T 版本走同一個路段,不知道底盤的調校會不會和 1.5T 車型有所不同。

在 3000-4500 米的海拔上,星越 1.5T+48V 的動力總成不會讓人覺得有動力不夠用的感覺,畢竟也是能輸出 177 馬力的發動機。而 48V 混動系統的加持,也讓這套動力的低速響應更快了。7 速 DCT 雙離合變速箱應付快節奏的起伏山路時,換擋給我的感覺並不積極,尤其是降檔,所以我在那段山路更多是用到了換擋撥片來手動控制檔位。好在 1.5T 車型也提供了換擋撥片。

即使是山路相對激烈的駕駛,這臺車的油耗控制的也不錯,整個試駕下來,我們這臺 1.5T 試駕車的百公里平均油耗不到 8 升。

另一個做得好的地方是隔音,這也是我問了一圈同行媒體後大家的共同感受。

至於 2.0T+愛信 8AT 的版本,我開了 20 公里左右,可能是開習慣了自己車的 2.0T+採埃孚 8AT,所以我更適應這臺 2.0T 星越的駕駛感覺。238 馬力的動力放在不到 1.7 噸的星越上完全夠用,同時這個橫置愛信 8AT 的表現也比較順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工程師對高海拔路況有特殊標定,這臺 8AT 在 80km/h 左右正常駕駛還是沒辦法升入 8 檔的。

不過總體來說,二者搭配起來讓星越變得非常好開,整體駕駛質感在國產燃油車裡絕對是名列前茅的。

在 1.5T 和 2.0T 之間,我當然更傾向於購買 2.0T 版本。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讓人「髮指」的外觀內飾和配置

一般來說,豐田陸巡那樣的越野車才是和西藏的畫風最搭的,不過看著若干臺星越穿行在林芝的牧場裡,卻是另一種感覺,並沒有什麼違和感。

你可以不喜歡星越的外觀,但是不能否認它對於運動感和高級感的極力營造,尤其是 2.0T 車型。同色輪眉、四出排氣、紅色剎車卡鉗、20 寸輪轂、車內紅色安全帶、Alcantara 翻毛皮內飾……在 20 萬的價位,你很難在「面子工程」上對它提出更高要求了。更別說還買到了製冷/加熱杯架這樣的越級配置……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吉利星越是我非常想試駕的一輛車,所以當收到廠商的試駕邀請函時,雖然活動遠在西藏林芝,並且從北京沒有直飛航班到那裡,我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可能也是因為沒去過西藏……)

歷經在成都的中轉和兩次延誤,再加上在林芝的半天休整,我終於在第三天中午才坐到了星越裡。

這次試駕的路線共 100 多公里,海拔從 3000 米到 4600 米,一多半都是山路,而且,試駕當天還下著雨,這個場景,對於車輛性能和媒體老師駕駛技術都是一塊試金石。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三個月之前,我在成都靜態體驗過這臺車。它是首款基於 CMA 架構研發的吉利品牌產品,在方方面面都可以說是目前吉利的旗艦車型,感興趣的可以回顧一下 當時的文章 。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

和其他幾款吉利新車一樣,星越也搭載了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它可以做到自動保持在車道中線行駛,並且自動保持和前車的跟車距離。從酒店進山,有一段高速公路,廠商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讓我們體驗「高科技」的機會。

類似的功能其實我前幾天剛在幾何 A 上體驗過,星越的這套系統和它差別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它的 HMI 交互。在那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上,可以像特斯拉 Autopilot 一樣動態顯示出輔助駕駛狀態信息,包括車道線和周邊車輛,同時,一些關鍵信息如跟車距離,接管提醒,還可以同步顯示在 HUD 上,這是和幾何 A 有所不同的地方。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這套系統的傳感器由 1 個單目攝像頭+3 個毫米波雷達+10 個超聲波雷達構成,因為車後部也佈置了毫米波雷達,因此可以實現後方來車碰撞預警功能。當雷達檢測到後車快速接近時,會給本車和後車司機發出預警,來提示碰撞風險。不過在這段高速上,其他社會車輛並沒有給我們感受這個功能的機會。

GKUI 智能車機系統

星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搭配 12.3 英寸的中控大屏,這個硬件規格甚至超過了同樣基於 CMA 架構的領克 01。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目前出售的星越車型和我們這次的試駕車,搭載的都是 GKUI 2.0 版本的系統,這可能和吉利當初的計劃不太一樣。GKUI19 版本被拿到了即將上市的博越 PRO 上做首發,所以這次就不重點說車機表現了。再過一段時間,星越車主應該就會收到 GKUI19 的 OTA 升級推送。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動態表現

換做是其他中國品牌新車,我不會對它的動態駕駛感受有太大的興趣和期待,不過星越不一樣,畢竟它是基於 CMA 模塊化架構打造的,甚至 2.0T 車型實際上就是移植了沃爾沃那套 T5 動力總成。

再說了,換做是誰都會好奇,這輛車到底對得起「轎跑 SUV」這幅皮囊嗎?

這次吉利帶到林芝的車子有 1.5T+48V 及 2.0T 兩個版本,不過大部分是 1.5T 車型,或許因為這會是星越的主銷車型?我被分到的試駕車也是 1.5T 版本,大部隊試駕結束後,我找了臺 2.0T 車型單獨開了個小灶。

星越的定位是什麼?或者說,星越想賣給哪些人?我覺得應該是以家用代步為主,同時又想追求點兒運動感覺的那群人。

它開起來的感覺也確實就是這樣,能感覺出來,工程師在做標定的時候還是希望它有些運動性的,但不能以損失日常舒適性為代價。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懸架總體來說比較紮實,不過在鋪裝不好的路面上,會讓我覺得多餘的細碎震動有點兒多了,沒有開 2.0T 版本走同一個路段,不知道底盤的調校會不會和 1.5T 車型有所不同。

在 3000-4500 米的海拔上,星越 1.5T+48V 的動力總成不會讓人覺得有動力不夠用的感覺,畢竟也是能輸出 177 馬力的發動機。而 48V 混動系統的加持,也讓這套動力的低速響應更快了。7 速 DCT 雙離合變速箱應付快節奏的起伏山路時,換擋給我的感覺並不積極,尤其是降檔,所以我在那段山路更多是用到了換擋撥片來手動控制檔位。好在 1.5T 車型也提供了換擋撥片。

即使是山路相對激烈的駕駛,這臺車的油耗控制的也不錯,整個試駕下來,我們這臺 1.5T 試駕車的百公里平均油耗不到 8 升。

另一個做得好的地方是隔音,這也是我問了一圈同行媒體後大家的共同感受。

至於 2.0T+愛信 8AT 的版本,我開了 20 公里左右,可能是開習慣了自己車的 2.0T+採埃孚 8AT,所以我更適應這臺 2.0T 星越的駕駛感覺。238 馬力的動力放在不到 1.7 噸的星越上完全夠用,同時這個橫置愛信 8AT 的表現也比較順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工程師對高海拔路況有特殊標定,這臺 8AT 在 80km/h 左右正常駕駛還是沒辦法升入 8 檔的。

不過總體來說,二者搭配起來讓星越變得非常好開,整體駕駛質感在國產燃油車裡絕對是名列前茅的。

在 1.5T 和 2.0T 之間,我當然更傾向於購買 2.0T 版本。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讓人「髮指」的外觀內飾和配置

一般來說,豐田陸巡那樣的越野車才是和西藏的畫風最搭的,不過看著若干臺星越穿行在林芝的牧場裡,卻是另一種感覺,並沒有什麼違和感。

你可以不喜歡星越的外觀,但是不能否認它對於運動感和高級感的極力營造,尤其是 2.0T 車型。同色輪眉、四出排氣、紅色剎車卡鉗、20 寸輪轂、車內紅色安全帶、Alcantara 翻毛皮內飾……在 20 萬的價位,你很難在「面子工程」上對它提出更高要求了。更別說還買到了製冷/加熱杯架這樣的越級配置……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有意思的是,不少同行和朋友都向我表達了對那個黃色車漆的喜愛。

不過,整個星越的輪廓在我看來有些重心偏高,如果整車再長几釐米,可能會更協調一些。

另外還是如我在靜態解讀文章裡提到的,如果你買了這臺車,千萬別給它裝上那些爛俗的汽配城範兒鍍鉻配飾,希望你能為中國汽車的整體顏值提升做一些微小的努力。

事實上,如果剝離這個轎跑 SUV 的外觀,星越也確實是一臺堆配置堆到讓人「髮指」的國產車。這或許是除了動力總成之外,它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吉利星越是我非常想試駕的一輛車,所以當收到廠商的試駕邀請函時,雖然活動遠在西藏林芝,並且從北京沒有直飛航班到那裡,我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可能也是因為沒去過西藏……)

歷經在成都的中轉和兩次延誤,再加上在林芝的半天休整,我終於在第三天中午才坐到了星越裡。

這次試駕的路線共 100 多公里,海拔從 3000 米到 4600 米,一多半都是山路,而且,試駕當天還下著雨,這個場景,對於車輛性能和媒體老師駕駛技術都是一塊試金石。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三個月之前,我在成都靜態體驗過這臺車。它是首款基於 CMA 架構研發的吉利品牌產品,在方方面面都可以說是目前吉利的旗艦車型,感興趣的可以回顧一下 當時的文章 。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

和其他幾款吉利新車一樣,星越也搭載了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它可以做到自動保持在車道中線行駛,並且自動保持和前車的跟車距離。從酒店進山,有一段高速公路,廠商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讓我們體驗「高科技」的機會。

類似的功能其實我前幾天剛在幾何 A 上體驗過,星越的這套系統和它差別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它的 HMI 交互。在那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上,可以像特斯拉 Autopilot 一樣動態顯示出輔助駕駛狀態信息,包括車道線和周邊車輛,同時,一些關鍵信息如跟車距離,接管提醒,還可以同步顯示在 HUD 上,這是和幾何 A 有所不同的地方。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這套系統的傳感器由 1 個單目攝像頭+3 個毫米波雷達+10 個超聲波雷達構成,因為車後部也佈置了毫米波雷達,因此可以實現後方來車碰撞預警功能。當雷達檢測到後車快速接近時,會給本車和後車司機發出預警,來提示碰撞風險。不過在這段高速上,其他社會車輛並沒有給我們感受這個功能的機會。

GKUI 智能車機系統

星越 12.3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搭配 12.3 英寸的中控大屏,這個硬件規格甚至超過了同樣基於 CMA 架構的領克 01。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目前出售的星越車型和我們這次的試駕車,搭載的都是 GKUI 2.0 版本的系統,這可能和吉利當初的計劃不太一樣。GKUI19 版本被拿到了即將上市的博越 PRO 上做首發,所以這次就不重點說車機表現了。再過一段時間,星越車主應該就會收到 GKUI19 的 OTA 升級推送。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動態表現

換做是其他中國品牌新車,我不會對它的動態駕駛感受有太大的興趣和期待,不過星越不一樣,畢竟它是基於 CMA 模塊化架構打造的,甚至 2.0T 車型實際上就是移植了沃爾沃那套 T5 動力總成。

再說了,換做是誰都會好奇,這輛車到底對得起「轎跑 SUV」這幅皮囊嗎?

這次吉利帶到林芝的車子有 1.5T+48V 及 2.0T 兩個版本,不過大部分是 1.5T 車型,或許因為這會是星越的主銷車型?我被分到的試駕車也是 1.5T 版本,大部隊試駕結束後,我找了臺 2.0T 車型單獨開了個小灶。

星越的定位是什麼?或者說,星越想賣給哪些人?我覺得應該是以家用代步為主,同時又想追求點兒運動感覺的那群人。

它開起來的感覺也確實就是這樣,能感覺出來,工程師在做標定的時候還是希望它有些運動性的,但不能以損失日常舒適性為代價。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懸架總體來說比較紮實,不過在鋪裝不好的路面上,會讓我覺得多餘的細碎震動有點兒多了,沒有開 2.0T 版本走同一個路段,不知道底盤的調校會不會和 1.5T 車型有所不同。

在 3000-4500 米的海拔上,星越 1.5T+48V 的動力總成不會讓人覺得有動力不夠用的感覺,畢竟也是能輸出 177 馬力的發動機。而 48V 混動系統的加持,也讓這套動力的低速響應更快了。7 速 DCT 雙離合變速箱應付快節奏的起伏山路時,換擋給我的感覺並不積極,尤其是降檔,所以我在那段山路更多是用到了換擋撥片來手動控制檔位。好在 1.5T 車型也提供了換擋撥片。

即使是山路相對激烈的駕駛,這臺車的油耗控制的也不錯,整個試駕下來,我們這臺 1.5T 試駕車的百公里平均油耗不到 8 升。

另一個做得好的地方是隔音,這也是我問了一圈同行媒體後大家的共同感受。

至於 2.0T+愛信 8AT 的版本,我開了 20 公里左右,可能是開習慣了自己車的 2.0T+採埃孚 8AT,所以我更適應這臺 2.0T 星越的駕駛感覺。238 馬力的動力放在不到 1.7 噸的星越上完全夠用,同時這個橫置愛信 8AT 的表現也比較順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工程師對高海拔路況有特殊標定,這臺 8AT 在 80km/h 左右正常駕駛還是沒辦法升入 8 檔的。

不過總體來說,二者搭配起來讓星越變得非常好開,整體駕駛質感在國產燃油車裡絕對是名列前茅的。

在 1.5T 和 2.0T 之間,我當然更傾向於購買 2.0T 版本。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讓人「髮指」的外觀內飾和配置

一般來說,豐田陸巡那樣的越野車才是和西藏的畫風最搭的,不過看著若干臺星越穿行在林芝的牧場裡,卻是另一種感覺,並沒有什麼違和感。

你可以不喜歡星越的外觀,但是不能否認它對於運動感和高級感的極力營造,尤其是 2.0T 車型。同色輪眉、四出排氣、紅色剎車卡鉗、20 寸輪轂、車內紅色安全帶、Alcantara 翻毛皮內飾……在 20 萬的價位,你很難在「面子工程」上對它提出更高要求了。更別說還買到了製冷/加熱杯架這樣的越級配置……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有意思的是,不少同行和朋友都向我表達了對那個黃色車漆的喜愛。

不過,整個星越的輪廓在我看來有些重心偏高,如果整車再長几釐米,可能會更協調一些。

另外還是如我在靜態解讀文章裡提到的,如果你買了這臺車,千萬別給它裝上那些爛俗的汽配城範兒鍍鉻配飾,希望你能為中國汽車的整體顏值提升做一些微小的努力。

事實上,如果剝離這個轎跑 SUV 的外觀,星越也確實是一臺堆配置堆到讓人「髮指」的國產車。這或許是除了動力總成之外,它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在 3000 多米海拔的西藏林芝,我終於開上了吉利星越

作者:劉時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