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蓮藕叫“西臚蓮藕”,感謝挖藕人帶給我們的舌尖美味!

蓮藕 美食 西臚視線 西臚視線 2017-10-05

有一種蓮藕叫“西臚蓮藕”,感謝挖藕人帶給我們的舌尖美味!

有一種蓮藕叫“西臚蓮藕”,

這不是品牌商標,

而是口碑標識!

產自潮陽西臚鎮

有一種蓮藕叫“西臚蓮藕”,感謝挖藕人帶給我們的舌尖美味!

西臚蓮藕”的祕籍不是品種,

而是特殊的地理位置,

西臚鎮地處潮汕“榕江”入海口,

那裡有廣闊的桑田地,

每年都要多次經歷海水返潮倒灌。

所以出產的蓮藕粉糯可口,回味無窮!

有一種蓮藕叫“西臚蓮藕”,感謝挖藕人帶給我們的舌尖美味!

俗話說:“夏採蓮子,冬挖藕。”實際上,藕有早、中、晚熟不同的品種,一年大部分時間都有藕可挖。

對於採蓮,人們腦海裡總會浮現出“映日荷花別樣紅”、“出淤泥而不染”等詩情畫意般的淡雅畫卷;但把藕從泥中挖出來的過程,卻沒有了採蓮時的詩情畫意。當人們在餐桌上品嚐著由藕當主角、配角時的各道菜,陶醉於藕香之中的時候,又有幾人知曉,藕香背後幾多艱辛。

有一種蓮藕叫“西臚蓮藕”,感謝挖藕人帶給我們的舌尖美味!

每個蓮藕上市的季節,都有一群職業挖藕人,天沒光就開始勞作,頂著烈日,每天挖藕8小時,在池塘的淤泥裡“淘金”。

蓮藕好吃,但要把它從淤泥裡挖出來並不容易,因為藕塘淤泥太深,每走一步都要耗費很大的力氣。更何況是在夏天,藕塘裡的水都燙人,埋頭在藕塘深處,既悶又熱,幾乎透不過氣來。挖藕是體力活,更是技術活。

有一種蓮藕叫“西臚蓮藕”,感謝挖藕人帶給我們的舌尖美味!

挖藕很辛苦,夏天太熱,冬天太冷,至於蚊蟲叮咬、被螞蝗吸血都是家常便飯。挖藕人就在這樣的天氣和環境裡,在大片枯萎的荷梗旁邊勞作,他們雙腳深陷在藕塘的泥漿裡,先用腳在淤泥裡找藕,然後低下身子,一點點將塘泥弄出,一根根沾滿黑泥的蓮藕被挖藕人拔出。潮陽榕江片區幾個鎮都有很多藕塘,因此到處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勞動場景。

有一種蓮藕叫“西臚蓮藕”,感謝挖藕人帶給我們的舌尖美味!

蓮藕埋得深,一般在泥下半米深處,每次下藕塘,挖藕人都得被泥巴埋去大半個身子後才觸及到根莖。挖藕既講氣力又講技巧,先得用工具把泥挖開,順著有荷稈的地方施力,將一塊塊長條狀的泥塊挖出堆在旁邊後,才能找到下面的藕,然後雙手伸進泥裡把藕拉出來。

拉藕,可是整個挖藕過程中最有技術含量的一環,要掌握用力的分寸,用力太大,藕會斷掉,用少了力氣,藕又拽不出來。挖藕前去泥的時候要看準,不能把藕剷斷、挖破皮或者灌泥,否則就賣不了好價錢。

有一種蓮藕叫“西臚蓮藕”,感謝挖藕人帶給我們的舌尖美味!

挖藕人多技術熟練,挖一根藕,大概只需要一兩分鐘的時間,從彎下腰找藕到挖出一根完整、沾滿淤泥的藕,整個過程像變魔術一樣。

“如果不是為了掙錢養家,誰會願意整天泡在泥地裡。”挖藕人抱怨著,挖藕的過程總是弓著背,總是泡在水裡,夏天熱冬天冷。特別近期是鮮藕上市的旺季,他們得有近一兩個月的時間,天天都要“泡”在藕塘裡。

有一種蓮藕叫“西臚蓮藕”,感謝挖藕人帶給我們的舌尖美味!

這裡套用一句打油詩——“別人去烤火,我往湖裡走”,說的便是挖藕工的真實生活。而“吃藕不忘挖藕難”,則是他們想對買藕者的心裡話...

因挖藕是一門苦活累活,常年得泡在水裡,西臚現今從事職業挖藕的不到100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關節炎,現在沒有多少年輕人能掌握這門技巧了。

感謝這些挖藕人!在每一個滋養生活的料理後面,都是一群用心經營這種美好的人。所謂敬畏之心,不僅僅指不可違天而食,更告訴我們,對於辛苦得來的食材,只有傾盡心力讓它變得好吃,才不辜負它的由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