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冬 | 有些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要馬上解決問題'

"

古之真人,其狀義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與乎其觚而不堅也,張乎其虛而不華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

"

古之真人,其狀義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與乎其觚而不堅也,張乎其虛而不華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

樑冬 | 有些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要馬上解決問題

有一種品位叫“除了最好的,寧可不要”

《大宗師》呈現出了真人的氣象。我突然覺得,莊子在用這種方式告訴我們觀察人的藝術。

我的一位好朋友跟我分享了他在情場上的體驗,他說:“經過我的多年觀察,那些總是換女朋友的人都有著相同的原因。”我問:“因為什麼?”他說:“因為他們品位不夠高,沒遇到過好的,所以覺得都差不多。其實真正經歷過好的以後,就不需要那麼頻繁地換了,寧可不要。”

這兩年,由於種種因緣,小樑喝到了真正的茅臺酒。我才知道,從大概率事件上來說,在市面上買到真的茅臺酒非常不容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茅臺的股價一路上揚,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因為茅臺的股票是所謂的白馬股,或者是由於價值投資的迴歸。而我認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真正喝過最好的茅臺酒的人沒有辦法喝其他酒,因此形成一種壁壘。

談戀愛是這樣,喝酒是這樣,就連吃真正好的川菜也是這樣。比如我在成都吃過最好吃的火鍋以後,連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火鍋店都不想去吃了,寧願隨便吃白米飯和泡菜,也不會浪費自己吃火鍋的額度。

作為一個痛風病人,我認為應該把自己一年吃火鍋的最多次數訂為二十四次。但我還是給自己打了折,就十二次——其實,一個月一次也很過分。

有過在深夜吃頂級好火鍋的經歷之後,你就會對普通火鍋產生天然的免疫力;喝過最好的紅酒以後,你就沒有辦法喝普通的紅酒。於是,你就變成了一個簡樸的人,除了最好的,寧可不要。

好多事情亦復如是。

為什麼莊子要和我們講真人的狀態?我估計他是想提高我們的品位,讓我們知道什麼是好人——狀態舒服的人。所以,真正的好人並不會有太多朋友,不是因為他的交友圈不夠寬廣,也不是因為他不隨和,而是他寧願在最高級的朋友到來之前或者來過之後的時間裡都淡淡地獨處。

大多數情況下,有品位的人最終都會表現出——對東西沒什麼要求。因為他們知道,對於十分來說,五分和八分差不多一樣,都是可要可不要的。

讀《大宗師》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與最優秀的人成為朋友,跟他們惺惺相惜之後,面對人世間其他人做出的不靠譜的事兒,你擁有的不是抵抗、漠視,或者煩燥的心態,而是對不入法眼的事兒不屑一顧。這就像吃過最好的火鍋的人,再讓他吃普通的火鍋,他寧願不吃,即使強行拖著他吃,他也不會很興奮。但是,他也不會對此有多麼憤怒,大概就是這樣。

《大宗師》整篇都在跟我們分享,從人世間的品位這件事情上來說,關鍵是要見過牛X的人。用莊子的話來說,你得和真人相處過,才能擁有那種對其他人和事帶著並非淡淡的鄙視,而只是暗暗的漠然的狀態。

"

古之真人,其狀義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與乎其觚而不堅也,張乎其虛而不華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

樑冬 | 有些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要馬上解決問題

有一種品位叫“除了最好的,寧可不要”

《大宗師》呈現出了真人的氣象。我突然覺得,莊子在用這種方式告訴我們觀察人的藝術。

我的一位好朋友跟我分享了他在情場上的體驗,他說:“經過我的多年觀察,那些總是換女朋友的人都有著相同的原因。”我問:“因為什麼?”他說:“因為他們品位不夠高,沒遇到過好的,所以覺得都差不多。其實真正經歷過好的以後,就不需要那麼頻繁地換了,寧可不要。”

這兩年,由於種種因緣,小樑喝到了真正的茅臺酒。我才知道,從大概率事件上來說,在市面上買到真的茅臺酒非常不容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茅臺的股價一路上揚,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因為茅臺的股票是所謂的白馬股,或者是由於價值投資的迴歸。而我認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真正喝過最好的茅臺酒的人沒有辦法喝其他酒,因此形成一種壁壘。

談戀愛是這樣,喝酒是這樣,就連吃真正好的川菜也是這樣。比如我在成都吃過最好吃的火鍋以後,連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火鍋店都不想去吃了,寧願隨便吃白米飯和泡菜,也不會浪費自己吃火鍋的額度。

作為一個痛風病人,我認為應該把自己一年吃火鍋的最多次數訂為二十四次。但我還是給自己打了折,就十二次——其實,一個月一次也很過分。

有過在深夜吃頂級好火鍋的經歷之後,你就會對普通火鍋產生天然的免疫力;喝過最好的紅酒以後,你就沒有辦法喝普通的紅酒。於是,你就變成了一個簡樸的人,除了最好的,寧可不要。

好多事情亦復如是。

為什麼莊子要和我們講真人的狀態?我估計他是想提高我們的品位,讓我們知道什麼是好人——狀態舒服的人。所以,真正的好人並不會有太多朋友,不是因為他的交友圈不夠寬廣,也不是因為他不隨和,而是他寧願在最高級的朋友到來之前或者來過之後的時間裡都淡淡地獨處。

大多數情況下,有品位的人最終都會表現出——對東西沒什麼要求。因為他們知道,對於十分來說,五分和八分差不多一樣,都是可要可不要的。

讀《大宗師》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與最優秀的人成為朋友,跟他們惺惺相惜之後,面對人世間其他人做出的不靠譜的事兒,你擁有的不是抵抗、漠視,或者煩燥的心態,而是對不入法眼的事兒不屑一顧。這就像吃過最好的火鍋的人,再讓他吃普通的火鍋,他寧願不吃,即使強行拖著他吃,他也不會很興奮。但是,他也不會對此有多麼憤怒,大概就是這樣。

《大宗師》整篇都在跟我們分享,從人世間的品位這件事情上來說,關鍵是要見過牛X的人。用莊子的話來說,你得和真人相處過,才能擁有那種對其他人和事帶著並非淡淡的鄙視,而只是暗暗的漠然的狀態。

樑冬 | 有些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要馬上解決問題

有些人的心腸為什麼冷

那麼,真人大概是什麼樣的人呢?莊子在之前已經說過“邴邴乎其似喜也”,“邴邴乎”指的是真人很溫暖,與人打交道的時候正心誠意、溫暖喜悅,感覺他總是欠你一些什麼東西想還給你,或者覺得自己怎麼如此幸運,能夠擁有你這樣的朋友在身邊,你的出現對他來說是對生命的加持和祝福——懷著這樣的心態去對待別人的時候,他就會有這樣的狀態。

也許大家會說,之前你不是說有品位的人對普通人都漠然嗎?怎麼在這裡又說他們“邴邴乎”,對人很溫和?其實,他們之所以待人溫和,不是因為你值得溫和,而是他會用溫和的姿態對待所有人,但在他的心裡只是假設——你將來有可能成為他內心中覺得足夠好的人。這兩者之間並不矛盾,因為最終能不能夠對人溫暖,是內在自我的元氣和陽氣的體現。

一個內心陰寒的人,碰見誰都惡毒。你會發現,即使是和朋友之間的對話,他都顯得很刻薄,並不是他們的關係不夠好,而是因為他以刻薄為樂。

而有的人哪怕對待仇人,也是很寬厚的樣子,這是本性使然。因為他們修的是內在自我的元氣和熱能。

前一段時間,《扶陽講記》非常流行。中醫有一派叫“扶陽派”,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陽”不是陰陽的“陽”,而是指代表元氣的“陽”。元氣表達視為“陽”,元氣收斂視為“陰”。那些得道的真人,未必真正認同周遭的所有人,只不過是習慣性地對所有人都這樣而已。

去過日本的人都體驗過,和一家人聊完事情之後,主人會出來送你,有些時候會向你鞠躬,有些時候是半彎腰之後起立,甚至像擦玻璃一樣不停地向你揮手,一直揮到你的車子轉過街角再也看不到他為止,此時對他來說送別這件事情才算結束。如果你認為他有多麼喜歡或認同你,恐怕未必,因為他們之所以那樣做不是因為你,而是因為他們就是那樣的人。

一旦體會到其中的奧妙,你就能夠理解“邴邴乎其似喜也”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他們是用內在自我溫暖喜悅的修行,來化自己內心的陰寒之氣。

以前在講《黃帝內經》的時候,徐爺(徐文兵)說過“這人心腸是冷的”。因為心經與小腸經、肺經與大腸經視為相表裡,也就是說他的氣血在心腸之內不流通。

所以,一個冷心腸的人對世界冷漠、對自己無情。自然而然地,他就沒有了溫暖感。

"

古之真人,其狀義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與乎其觚而不堅也,張乎其虛而不華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

樑冬 | 有些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要馬上解決問題

有一種品位叫“除了最好的,寧可不要”

《大宗師》呈現出了真人的氣象。我突然覺得,莊子在用這種方式告訴我們觀察人的藝術。

我的一位好朋友跟我分享了他在情場上的體驗,他說:“經過我的多年觀察,那些總是換女朋友的人都有著相同的原因。”我問:“因為什麼?”他說:“因為他們品位不夠高,沒遇到過好的,所以覺得都差不多。其實真正經歷過好的以後,就不需要那麼頻繁地換了,寧可不要。”

這兩年,由於種種因緣,小樑喝到了真正的茅臺酒。我才知道,從大概率事件上來說,在市面上買到真的茅臺酒非常不容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茅臺的股價一路上揚,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因為茅臺的股票是所謂的白馬股,或者是由於價值投資的迴歸。而我認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真正喝過最好的茅臺酒的人沒有辦法喝其他酒,因此形成一種壁壘。

談戀愛是這樣,喝酒是這樣,就連吃真正好的川菜也是這樣。比如我在成都吃過最好吃的火鍋以後,連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火鍋店都不想去吃了,寧願隨便吃白米飯和泡菜,也不會浪費自己吃火鍋的額度。

作為一個痛風病人,我認為應該把自己一年吃火鍋的最多次數訂為二十四次。但我還是給自己打了折,就十二次——其實,一個月一次也很過分。

有過在深夜吃頂級好火鍋的經歷之後,你就會對普通火鍋產生天然的免疫力;喝過最好的紅酒以後,你就沒有辦法喝普通的紅酒。於是,你就變成了一個簡樸的人,除了最好的,寧可不要。

好多事情亦復如是。

為什麼莊子要和我們講真人的狀態?我估計他是想提高我們的品位,讓我們知道什麼是好人——狀態舒服的人。所以,真正的好人並不會有太多朋友,不是因為他的交友圈不夠寬廣,也不是因為他不隨和,而是他寧願在最高級的朋友到來之前或者來過之後的時間裡都淡淡地獨處。

大多數情況下,有品位的人最終都會表現出——對東西沒什麼要求。因為他們知道,對於十分來說,五分和八分差不多一樣,都是可要可不要的。

讀《大宗師》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與最優秀的人成為朋友,跟他們惺惺相惜之後,面對人世間其他人做出的不靠譜的事兒,你擁有的不是抵抗、漠視,或者煩燥的心態,而是對不入法眼的事兒不屑一顧。這就像吃過最好的火鍋的人,再讓他吃普通的火鍋,他寧願不吃,即使強行拖著他吃,他也不會很興奮。但是,他也不會對此有多麼憤怒,大概就是這樣。

《大宗師》整篇都在跟我們分享,從人世間的品位這件事情上來說,關鍵是要見過牛X的人。用莊子的話來說,你得和真人相處過,才能擁有那種對其他人和事帶著並非淡淡的鄙視,而只是暗暗的漠然的狀態。

樑冬 | 有些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要馬上解決問題

有些人的心腸為什麼冷

那麼,真人大概是什麼樣的人呢?莊子在之前已經說過“邴邴乎其似喜也”,“邴邴乎”指的是真人很溫暖,與人打交道的時候正心誠意、溫暖喜悅,感覺他總是欠你一些什麼東西想還給你,或者覺得自己怎麼如此幸運,能夠擁有你這樣的朋友在身邊,你的出現對他來說是對生命的加持和祝福——懷著這樣的心態去對待別人的時候,他就會有這樣的狀態。

也許大家會說,之前你不是說有品位的人對普通人都漠然嗎?怎麼在這裡又說他們“邴邴乎”,對人很溫和?其實,他們之所以待人溫和,不是因為你值得溫和,而是他會用溫和的姿態對待所有人,但在他的心裡只是假設——你將來有可能成為他內心中覺得足夠好的人。這兩者之間並不矛盾,因為最終能不能夠對人溫暖,是內在自我的元氣和陽氣的體現。

一個內心陰寒的人,碰見誰都惡毒。你會發現,即使是和朋友之間的對話,他都顯得很刻薄,並不是他們的關係不夠好,而是因為他以刻薄為樂。

而有的人哪怕對待仇人,也是很寬厚的樣子,這是本性使然。因為他們修的是內在自我的元氣和熱能。

前一段時間,《扶陽講記》非常流行。中醫有一派叫“扶陽派”,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陽”不是陰陽的“陽”,而是指代表元氣的“陽”。元氣表達視為“陽”,元氣收斂視為“陰”。那些得道的真人,未必真正認同周遭的所有人,只不過是習慣性地對所有人都這樣而已。

去過日本的人都體驗過,和一家人聊完事情之後,主人會出來送你,有些時候會向你鞠躬,有些時候是半彎腰之後起立,甚至像擦玻璃一樣不停地向你揮手,一直揮到你的車子轉過街角再也看不到他為止,此時對他來說送別這件事情才算結束。如果你認為他有多麼喜歡或認同你,恐怕未必,因為他們之所以那樣做不是因為你,而是因為他們就是那樣的人。

一旦體會到其中的奧妙,你就能夠理解“邴邴乎其似喜也”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他們是用內在自我溫暖喜悅的修行,來化自己內心的陰寒之氣。

以前在講《黃帝內經》的時候,徐爺(徐文兵)說過“這人心腸是冷的”。因為心經與小腸經、肺經與大腸經視為相表裡,也就是說他的氣血在心腸之內不流通。

所以,一個冷心腸的人對世界冷漠、對自己無情。自然而然地,他就沒有了溫暖感。

樑冬 | 有些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要馬上解決問題

不出手則已,一出手要馬上解決問題

接下來,莊子講到“崔崔乎其不得已也”,是指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或者基於正義需要摧毀一個東西,真人是不會隨隨便便出手的。

《孫子兵法》裡講“後發制人”“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在強調君子或者聖人以不戰而勝,根本不需要打仗,因為自己和對方已經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了,就不需要再討論了。

一般情況下,除了很奇葩而獨特的國家或組織以外,幾乎沒有一個很小的國家會主動挑戰用導彈打美國。不是因為其他國家有多麼愛美國,而是因為他們都知道自己的國家與美國之間的實力相差太遠。

莊子認為,如果真人要出手,一定是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因為一般情況下,真人是不會隨隨便便出手的。

第一,他會將自己的勢能蓄得很高,讓你不敢去動他;第二,如果真的有矛盾的話,他會用智慧來化解——仁者無敵;第三,碰到萬分之一的奇葩,不得不出手時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馮學成老師講這一段的時候,提到了雲門宗的綱領:涵蓋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浪。所謂“隨波逐浪”,就是“不得已也”,只能是隨順因緣而被迫出手。

我們在看武俠片的時候常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一般人知道真正的武林高手很厲害,就不去招惹他。如果真的有人要和高手對打的話,高手也會以禮相待,儘可能以和為貴,到最後不得不出手的時候,他會讓對方先動手,自己則騰挪跌宕讓對方三招,然後一揮手就把對方滅了。

最近,我兒子正在看印度電視劇《佛陀傳》,裡面有很多有意思的劇情。其中一個場景是,喬達摩·悉達多的哥哥想跟他比武來爭奪“王國第一勇士”的稱號。在鬥獸場裡面,兩個人用棍棒來比武。喬達摩·悉達多壓根就不願意跟他的哥哥對打,便總是讓著他,而他的哥哥就拿棍子追著他打。最後,包括喬達摩·悉達多的老師在內的各方力量都認為,作為未來的國王,他必須出手來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於是,喬達摩·悉達多在讓了他哥哥幾十棍以後,兩招之內就把他哥哥放倒在地。然後,用棍子頂著他哥哥的脖子說:“好吧,點到為止。”

這個情景讓我想到了莊子所說的,真人本身有料,但不得已而為之。因為他知道自己一旦出手,對方會立刻輸掉,這才是真人的高級。

反觀我們的現實社會也是一樣的。

一般情況下,父母不要隨便對孩子發飆、不要提高嗓門直呼孩子的學名。如果他們做作業不及時、不認真的話,應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是,如果馬上就到需要睡覺的時間,孩子沒有做完作業,而且還在拖拖拉拉,這個時候,做媽媽的必須使出必殺技讓孩子立刻就範,馬上把作業做完。之後,媽媽可以對孩子說:“對不起,這樣做是因為實在太晚了。”

那麼,什麼才是媽媽的必殺技呢?一般情況下,做媽媽的要有一定的智慧。如果平常已經把高聲吼叫、不給零花錢、不買玩具、不去旅行、生日禮物取消等“核武器”用完的話,到最關鍵時刻,用什麼才能搞定呢?

其實,有智慧的媽媽都知道一個好方法——在關鍵時刻把爸爸推出去。因為平時爸爸不怎麼管孩子,所以他發起飆來會很嚇人。因此,有智慧的媽媽一定會妥善呵護爸爸發脾氣的機會和權利,因為這才是最後的“核武器”——不得已而為之。

當然,有智慧的媽媽還有一些方法,但要看你平常給孩子包容、理解等一切有愛的物和情感有多少。給得多,才能拿得走;平常沒有給,怎麼能拿走呢?

這就像美國很快會啟動較長時間的加息週期。小樑預測,這將會是一個暴力拉昇的加息週期。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不把利息加上來,下一次美國再做貨幣大放水的時候,利用什麼工具來減息呢?因為加息的目的就是為了在需要減息的時候有息可減。

“崔乎其不得已也”的背後在傳遞這樣的信息:在迫不得已要動手的時候,你一定要知道自己手上有什麼。不出手則已,一出手立刻就能解決問題。

莊子用這種方法告訴我們,真人不是弱者,而是善良且不願意用自己哪怕一分一毫的真氣跟你鬥氣的智慧者。但真正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他一定是有方法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