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下半場:行業將加快分化,馬太效應將加劇'

"
"
第三方支付下半場:行業將加快分化,馬太效應將加劇

來源:獨角金融

2019年以來,央行對於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監管愈發嚴厲。

據中國支付網數據,在2019年上半年,央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出罰單54張,其中包含蘇寧支付、網銀在線等較為知名的第三方支付機構。而去年上半年,國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收到34張罰單。同時,今年上半年央行對第三方支付罰單“數量多、金額大,同一家機構反覆被處罰”的特點也格外明顯。

早在今年3月全國兩會上,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就曾表示,針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嚴監管會常態化,而近期其又再度重申:支付監管要持續從嚴,目前國內銀行、支付機構數量較多,業務水平參差不齊,要進一步加強監管服務,優化機構服務能力。

在此背景下,行業“馬太效應”愈發凸顯。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因企業經營規範、風險管理水平等差距加快分化,好的越來越好,差的越來越差。

中小支付機構承壓,行業將加快分化

“斷直連”、備付金集中繳存等一系列監管重拳的出擊,加之監管手段的日趨成熟,從嚴執法的落實到位,令中小支付機構的生存壓力倍增。從市場信息來看,近兩年支付機構很少進行大規模擴張,很多機構甚至已經處於萎縮狀態,不少業內人士研判,在一兩年之內一些中小支付機構轉讓出局的情況將會發生。

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和嚴監管常態化之下,能適應監管要求合規經營,具備全面、穩健的風控實力,並在研發創新上持續高投入,精耕細作支付及相應的增值服務,不斷提升消費者和商戶體驗,為實體經濟發展增添助力的頭部支付機構,將會成為“好”的企業,並且變得越來越好。

另一方面,在管理運營上,一味貪多圖快、劍走偏鋒的企業都將成為“差”的企業。如果不做根本改變,仍然心存僥倖、粉飾太平,那麼這類企業將在市場萎縮、利潤下滑的不歸路上越走越遠。拉卡拉支付風控負責人曾表示,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拋開創新發展去談安全風控是無源之水,罔顧合規及安全的發展也必定頭破血流。

自2015年4月起,央行停止頒發第三方支付牌照,並吊銷、註銷、合併第三方支付業務牌照合計33張。隨著央行不斷加強對第三方支付的監管,也表明了一段時期內原則上不再批設新機構,或許還會繼續註銷不良企業的牌照。

存量競爭市場參與者的減少,以及增量市場的“短期凍結”,加劇了第三方支付行業馬太效應的發生,市場份額逐漸向頭部企業集中,已是必然趨勢。

賬戶側格局固定,收單側持續出清

有分析師指出,支付機構違規處罰類型以反洗錢、清算為主,反洗錢處罰中,支付機構罰單金額巨大。2019年監管從嚴對於支付機構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通過行政處罰加快支付市場出清,利好合規支付機構。

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統計,2017年大型第三方支付機構仍然保持優勢地位,佔據較大的市場份額。從支付機構的市場定位來看,賬戶側的支付服務已被支付寶和微信兩大巨頭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留給其他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剩餘份額僅有10%,且賬戶側客戶已經形成消費習慣,競爭格局固化,其他第三方支付機構從兩大巨頭手裡爭奪份額的空間不大。

反觀收單側市場,全國排名前十的收單機構交易金額佔比從2015年的67.72%上升至2017年的75.18%,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由於商戶業態眾多、需求各異,市場尚未形成寡頭,成為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必爭之地。而上文提及的央行罰單,絕大多數也發生在收單側。可以說,面向B端市場的收單側支付機構,將會持續處於行業出清的過程中,合規經營的收單側支付機構,將最先、並最大程度的享受行業出清紅利。

今年4月,首家成功以A股IPO形式實現上市的拉卡拉支付,作為第三方支付收單側的頭部企業,或將是其中一員。

在易觀近日發佈的《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分析2019》報告中,拉卡拉支付作為代表性企業被談及。報告指出,安全風控作為賦能B端商戶、構建用戶共生生態圈的重要基礎,拉卡拉支付制定了較為完善的業務風險管理制度,建立基於大數據、實時雲計算和分佈式內存計算的風控系統,具備了實時風控、準實時風控、批量風控的三層能力,風控系統處理能力目前實現高風險攔截100ms以內,準實時規則能夠在60s以內執行管控;對於偽卡、盜刷等主流作案手法監控覆蓋率達95%以上;業務欺詐損失率保持在約百萬分之一的水平,收單欺詐率約為其它同類支付機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國盛證券近日發佈的研究報告指出,截至2018年末,拉卡拉支付的收單業務POS機具及掃碼受理產品累計覆蓋商戶超過1,900萬家,2018年收單業務交易金額逾3.65萬億元,第三方支付行業排名第二(第一為銀聯商務),公司規模優勢已經確立。

拉卡拉有望率先受益

需要指出的是,一系列強監管政策的實施,並不是打壓第三方支付的發展,恰恰相反,監管的規範與嚴格正是這一產業轉型的動力。防範風險的長效機制越做越實,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越來越穩,守正創新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

據統計,截止2019年年初,第三方支付機構中擁有銀行卡收單業務資質的僅剩61家;其中,擁有全國範圍內收單資質的機構共33家,區域性收單資質的機構共 28家。牌照的收緊與稀缺性,無疑成為這些擁有收單牌照企業的天然護城河。

但更重要的是,搶佔收單側市場要求第三方支付企業擁有根據不同商戶的需求為其量身定製綜合解決方案的能力,因為收單側商戶對支付的需求比賬戶側用戶更復雜、更多元,不可複製性強。

因此,除去牌照這一硬性條件之外,收單側市場的角逐,更取決於企業自身在戰略、創新、品牌、增值服務等多方面的綜合競爭實力。以這個標準來觀察,拉卡拉支付顯然已經是這個角逐場中的佼佼者。

自成立之初起,拉卡拉就明確了聚焦B端商戶的發展戰略。不管是最初的通過便民支付為商戶引流,還是後來通過不斷推出各種收款終端滿足商戶更便捷的收款需求,以及如今不斷增加的其他增值服務,拉卡拉的戰略十分清晰,就是其在半年度業績預報中所說:整合信息科技,服務線下實體,以支付為切入,全方位為中小企業賦能。

前瞻性的佈局B端,雖然讓拉卡拉看起來走的慢了一些,但卻為其之後獲得更長足的發展打下了更堅實的基礎,令其在移動支付大潮來臨時,能夠繼續與賬戶側的支付寶、微信一起,共同推動線下消費場景的支付升級。十幾年的耕耘之後,其開始迎來豐碩的成果。

7月12日,拉卡拉支付發佈的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其歸母淨利潤預計為3.51億元至3.95億元,同比增長20.09%至35.14%。商戶數量持續擴大,來自於支付之外的商戶服務收入持續增加。而在此之前,拉卡拉已經連續四年保持了業績的高速增長。

監管已經為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指明瞭方向,那就是迴歸支付本源,服務實體經濟。數以千萬的中小微商戶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下一階段支付機構爭奪的重點。以目前的競爭態勢來看,拉卡拉在戰略、佈局和創新實力方面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或將成為行業“馬太效應”的受益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