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運河系列之——山陝甘會館與延慶觀

考古 京杭大運河 文物 黃河 木雕 大運河文化在線 2018-12-02


從明末起,黃河水患從未間斷,而在黃河下游的東京汴梁城開封也多次受黃河水的光顧,直到清初,開封城仍是廢墟一片。到乾隆年間,開封日漸繁華,南來北往的客商紛至沓來。開封的繁榮也少不了大運河的功勞,因此,運河也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不少的文化遺產。

與開封運河有著密切關聯的就屬開封的山陝甘會館與延慶觀。本次,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一行來到河南開封,在這裡,考察組一連數日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考察。考察組先後來到山陝甘會館與延慶觀,對“中原三絕”文化和開封“城摞城”文化進行了細緻的考究。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山陝甘會館與延慶觀


01山陝甘會館與中原三絕

山陝甘會館在位於開封市中心偏北,坐落在明代中山王徐達後裔的府第舊址上,起初是山陝兩省的富商為擴大經營,保護自身利益籌結同鄉會,後又加入甘肅籍商人,遂名“山陝甘會館”。這裡不僅是商人的集散地,更是以磚、石、木雕藝術的“三絕”譽冠中原,是河南省明清時期建築藝術的代表作。

行走在前往開封山陝甘會館的路上,領隊張秉政教授就滿懷喜悅,告訴團隊成員此次考察的對象不僅僅是明清商人的商道文化,中原三絕也是此次考察的重點。

車子在開封的宋都御街停了下來,經司機師傅指引,考察組程成員穿過一條小街,在街道的二分之一處看到了山陝甘會館的廬山真面目。僅僅是大門照壁的磚雕就已經讓張秉政教授躍躍欲試了。

開封山陝甘會館的照壁為一字形,位於會館中軸線的最南端,臨街建設,沿街東西走向,並用青磚磨磚對縫而成。會館照壁璧芯的造型正是古人對“天圓地方”說的具體反映。壁體之上是磚飾人物、花卉、山水、鳥獸、博古圖等,題材多樣、技法精湛。磚飾以上為廡殿頂,覆以綠色琉璃瓦。

廡殿頂是中國古代建築屋頂等級最高形式。廡殿又稱四阿頂或五脊殿。正脊為綠色高浮雕荷花脊,兩端均置龍形大吻,龍口大開,咬住正脊,它既有較強防水功能,也是正脊上主要的裝飾構件。看著門外的文字介紹,考察組已經入了神,僅僅是大門外的裝飾就已經讓隊員們有所震撼。

穿過甬道經過鐘鼓樓和戲臺,考察組走進了會館的靈魂建築——大殿,大殿內正中央供奉著關帝,在大殿中,不時有遊客前來祭拜關羽。

“我們來自洛陽,因為家裡世代是經商為主,今天特地來這裡參觀參觀,也拜一下關帝老爺,好保佑我們財源滾滾,事事順心。”王先生拜過關帝像後和考察組成員交談起來,在他所去過的商人會館中,開封的山陝甘會館是很大的,也是最具有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的,僅僅這裡的“磚雕、木雕、石雕已經讓他歎為觀止了,他邊說邊用手機拍攝著屋簷上的磚雕。

據瞭解,大殿是會館的主體建築,也是雕刻裝飾最集中、藝術成就最高的地方。大殿屋頂正脊為鏤空的龍鳳牡丹,正脊中間置獅馱寶瓶,簷角置走獸獅、吼、馬、羊、魚。垂脊置仙人,兩邊置龍形大吻。大殿簷下雕刻有七層木雕,題材豐富,是最為精彩的地方。

“沒想到只是大殿的磚石木雕這麼精彩,可想而知當時的會館的檔次是何等的高級雅緻,來到這裡真是開眼界了。”張秉政教授參觀完大殿後情不自禁的說道。

考察組瞭解到,大殿中的磚石木雕只是滄海一粟,在整個會館的雕塑就有上百處,會館的磚雕主要集中在照壁上,零星還散見於其他牆體上。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山陝甘會館與延慶觀


“山陝甘會館每座建築物的木構件上,特別是大殿和廂房簷下的桁、枋、雀替、擋板、垂柱等,幾乎遍佈木雕裝飾。採取的雕刻手法有圓雕、半圓雕、高浮雕、淺浮雕、懸雕、透雕等多種技法。”工作人員介紹說,在人的視點與雕刻面的關係上,創造了焦點透視、散點透視、破時空透視等藝術形式,廣泛利用有限的空間,通過起位升降、線條流暢、光影處理等造成的視點錯覺,達到了非常巧妙的藝術效果。

會館的木雕題材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與三國相關的故事有“古城會”、“長阪坡前救阿斗”、“劉備訪龐統”等,這些故事畫面,構圖精練,刀法簡約。生動地把關羽、張飛、劉備、趙雲、龐統各自的身份、性格、地位表現得淋漓盡致,並重點突出了“義”、“勇”、“求賢”的主題。

“真為幾百年前的能工巧匠們點贊,這麼宏大細緻的工程也是當時商人文化繁榮的象徵,中原‘三絕’因物構圖,從內容到形式都與建築物渾然一體,代表了中原建築物的精華,真的在歷史中閃閃發光啊。”張秉政教授邊看邊贊。

山陝甘會館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無論是商人中供奉的“義”文化的象徵關公,還是精美絕倫的中原“三絕”,都讓這座汴河水流過的土地綻放燦爛與輝煌。

02延慶觀與開封''城摞城''

在大運河流經的這片土地上,人們的信仰文化也可謂稱得上是豐富多彩。除佛教在中原大地比較盛行外,作為中國的本土教派,道教以在我國紮根時間之長,傳播範圍之光,影響範圍之大,受眾人數之多而聞名。

在距離開封府不遠處,位於河南省開封市包公湖東北部的延慶觀便是如此。“它是為了紀念道教中全真教創始人王喆在此傳教並逝世於此而修建的道觀,與北京的白雲觀、四川的常道觀並稱為中國的三大名觀。”一邊行走在延慶觀內,領隊張秉政教授一邊給隊員們講解著延慶觀的歷史,一邊讓隊員們留心腳下奇特的“城摞城”景觀。

延慶觀中的主體建築就是玉皇閣,玉皇閣下層為正方形,四四方方,四平八穩。外部為四坡簷頂,在簷脊上方還雕有標誌等級制度的五個走獸,分別是:龍、鳳、獅、馬、魚。雕刻生動形象,栩栩如生。它一方面是五行的象徵,金木水火土,另外也是古代等級制度的體現。

開封城在歷史上曾多次遭受洪水澆灌與滅頂,過去的地層都深埋在今天的地層之下。根據考古資料可知,元代的地層在今天地層之下的三五米處。由此,玉皇閣的底座本來也是深陷地面數米的。

為了保護文物、防止淺層地下水對古建築的繼續侵蝕,數年前相關部門整體抬升了玉皇閣。“今天我們看到的玉皇閣已經是距離元代地面向上“拔高”數米的玉皇閣了。”工作人員介紹說。

在玉皇閣後方的大殿內,有圖示和沙盤模型,系統的介紹了關於道教的知識。進入地下宮殿,踏著八卦陣圖,考察組看到了國內第一例磚混結構國保文物玉皇閣的整體頂升過程,領略國保文物玉皇閣從地下到地上的歷史變遷。隊員們也走馬觀花似的“通過”了一趟,見識了實施玉皇閣提升工程時出土的若干器物,譬如坩堝、瓦罐和耳杯。

而玉皇閣升頂,就更加證實了開封市一座“城摞城”的城市。工作人員介紹說,玉皇閣最早建於一座高臺之上,人們來到閣前都需仰望。但是開封歷史上屢遭水患,多次被淹,導致玉皇閣經歷了近800年的風吹雨打後,從高臺之上逐漸深埋於地下3米多的泥土之中。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山陝甘會館與延慶觀


“1984年,開封市組織人員把玉皇閣從淤泥中挖了出來,在其周圍形成了一個距地面3米多深的大坑。而且延慶觀位於包公湖東北部,二者相距只有200米左右,落差為1.2-1.5米,湖水也對玉皇閣造成了不小的威脅,不停地向這個大坑中滲透,當時每天光積水都有40噸左右。”工作人員介紹說,雖然滲進來的湖水被及時抽出,但玉皇閣的牆體上還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不少裂縫,整個閣體已開始向東北傾斜。

2008年11月21日玉皇閣頂升工程開工,歷時1年多,於2010年1月18日玉皇閣重新躍出地平面。玉皇閣頂升後,其原來的基座依然被保留,工作人員在此基礎上修建了與原基座持平的地下展廳,生動形象地反映了玉皇閣的“前世今生”。

考察中,考察組重點考察了開封的“城摞城”現象。據瞭解,城摞城指的是不同朝代的古都、古城疊加在一起的城摞城奇觀。資料記載,歷經20年考古發掘,我國考古學家在古都開封地下3米至12米處,上下疊壓著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國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鎮,構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觀,這都是由於歷代黃河氾濫所造成的。

除最底層的魏大梁城因埋藏太深和勘探技術手段所限未能發現外,其餘5座城池均已相繼發現和初步探明。至此,“開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幾座城”,這個一直流傳在開封民間的神祕傳說,終於被考古證實。

考古資料表明,發現的5座城池基本處在同一區域,摞在最上面的是清代開封城,最下面的則是唐代中原重鎮汴州城,其中城市規模最為龐大的,是一千年前“人口上百萬,富麗甲天下”的國際大都會北宋國都東京城。

地下,歷次黃河水患使開封數座古城池深深淤埋於地面之下;地上,則因黃河泥沙淤積使河床不斷抬高,形成了河高於城的“地上懸河”。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山陝甘會館與延慶觀


“兩種都堪稱世界奇蹟的景觀同時出現在一座城市。在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流經的上百座大中小城市裡,像開封這樣與黃河關係如此密切的城市恐怕並不多見。”張秉政教授感嘆說。

黃河的一次次吞噬,加之風、沙、兵火侵擾,作為一代雄城的北宋東京城(故址)逐漸完全被泥沙掩埋,從地面上消失了。然而,也正因為黃河的泥沙“大被”,東京城等才得以免遭更多的兵火風沙摧殘而較完整地保存給今人一份豐厚文化遺產。每念及此,不少專家學者常常感嘆:毀也黃河,功也黃河。

世事猶如頭頂的浮雲,看客聚來也得離去。品味著是金庸先生的、也曾是世人的楊過,遐想著丘處機與成吉思汗的交合,在場院內一群女士的優美太極劍與太極拳術表演中,考察組離開了歷史風沙刮過卻獨自留存下來的延慶觀。

來源:中國青年網,內容有刪改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專注於文化傳承,講述故事,搭建文創,在我們這裡,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調味品,關注我們,在閒愜的生活中品嚐文化帶來的悠揚滋味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