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運河系列之——走進大運河畔的“明珠”館陶

京杭大運河 隋唐大運河 永濟渠 衛河 漳河 大運河文化在線 2018-12-05

提起隋唐大運河,就不得不說河北邯鄲的館陶縣,這裡因是漳衛河的交匯處而得名。漳衛河又稱衛運河,在山東省西北緣,為冀、魯兩省界河。該河起自河北省大名縣北、館陶縣南的漳河、衛河匯流處,沿冀、魯邊界東北流向,成為了隋唐大運河永濟渠段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次,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來到了河北邯鄲館陶縣,尋找漳衛河交匯處的徐萬倉村,並走進黑陶博物館,考察了館陶縣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黑陶,在這裡,考察組還考察了大唐名相魏徵博物館,感受館陶縣的民俗文化。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走進大運河畔的“明珠”館陶


01漳衛河匯合口

衛運河名字的由來,是與隋煬帝開挖大運河有淵源的。隋開鑿運河,為永濟渠。唐宋稱御河。之後改稱衛河。曾為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建國後,因此河為漳、衛河合流而成,而命名漳衛河。

治所在今北館陶鎮的館陶古縣城地處永濟渠漕運碼頭,在唐朝曾改稱永濟縣。隋唐時期,館陶大運河最主要的作用是漕運,當時每年漕船達到2萬多艘,連同水師和商船達到3萬多艘。宋代改稱永濟渠為御河,至北宋初年永濟渠即御河仍能通航。

《辭海》1999年版載:“中國封建時代,往往稱皇室御用河道為‘御河’……宋元時代所謂‘御河’,專指今河南、河北境內的衛河,即隋所開永濟渠的一部分。”

元代開鑿京杭大運河會通河,至元19年(公元1282年)開通海運,開創了漕運的新紀元。但是隨著會通河的開通,衛運河漕運日趨衰落。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為解決衛河水源不足,開引漳河之水。明朝,燕王朱棣率兵駐紮館陶,進攻東昌平燕將軍盛庸。

永樂18年移都北京,衛運河再次迎來漕運的春天,沿河州縣僱車把貢糧運抵碼頭,由遞運所負責直運北京,衛運河畔,糧倉林立,然後,在館陶衛運河邊上有一個村名字叫徐萬倉。古城之中漕運的水次糧倉就可儲糧萬石,1584年,主管糧運的賦糧監兌所遷到了原館陶縣北門外。

清初,把漕運、河務、三藩列為國家三大要事,清咸豐9年(公元1859年),在館陶西街設釐卡,派專人掌管漕運,自館陶城至碼頭的街道商鋪、飯店等林立,衛運河碼頭,商船、漕船來來往往,一片繁忙景象,衛河秋漲,成為館陶8大勝景之一。

10月7日,天降大雨,考察組驅車前往館陶縣徐萬倉村,經過半個多小時的顛簸之後,考察組在接近徐萬倉村的路邊看到了稱鉤灣險工的紀念碑,上面寫道,險工長度為1220米,在紀念碑的後方,一條莽莽蒼蒼的漳衛河正湍流不息的流淌著,站在岸邊,能夠聽到雨水滴到漳衛河水中拍打水面的聲音。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走進大運河畔的“明珠”館陶


考察組驅車繼續前往徐萬倉村,走到村口,隊員們看到了位於村口的漳衛河匯合處介紹碑。根據碑文記載,考察組瞭解到,1942年,漳河在魏縣南尚村決口,在徐萬倉村與衛河教會,形成了現在的漳、衛河的態勢。

漳河自涉縣合漳村東來,至館陶縣徐萬倉村,河長189公里,衛河自河南省輝縣蘇門山百泉,至館陶縣徐萬倉村,全場293公里。漳、衛河于徐萬倉村匯合後至四女寺稱衛運河,河長157公里。

“河水有時氾濫,有時不氾濫,特別是雨水下的勤的時候。”徐萬倉村一村民介紹說,2016年經常下雨,河水上漲,導致在河岸邊的莊稼被淹,村民們利用抽水機往河裡灌水,“雨水下的大也有時候能淹到村子。”

站在岸上,考察組看到漳衛河水匯合的壯觀景象,伴隨著大雨注入,於是有些湍急的態勢。考察組領隊張秉政教授決定下到岸邊考察,並拍攝一些近距離的照片。然而由於天降大雨,路面泥濘不堪,隊員們擔心張秉政教授的身體,都勸他在路邊拍幾張照片即可,沒必要跑到河邊去。

“都到了運河邊上了,哪有不下去考察的道理。”張秉政叫嚷著扶著弟子開始往下走,河道泥濘路滑,坡又陡又長,還下著雨,找不著下腳的地方,張秉政一個踉蹌差點摔倒,緊跟在後面的出租車司機一把扶住了他,就這樣在相互攙扶中一瘸一拐的來到了河邊,完成了考察和拍攝。

“要不是您這種精神感動我,我才不和您一塊下去呢。”上到岸後,出租車司機張保江向張秉政教授伸出了大拇指。“可別小瞧了這個秤鉤灣,古老的運河(在這裡稱衛河)八百里流轉,在這冀魯豫交界處彙集了淇河、安陽河、湯河十多條支流,文化考察就要距離現場近些,再近些。”張秉政教授說。

返回之前,張秉政和隊員們用淌在路上的積水反覆蘸著紙巾擦拭著身上的泥水,大雨中相視而笑。

02一百二黑一黃

由於隋唐大運河穿城而過,館陶縣的人民依河而居,衛運河畔的人們伴隨著衛運河的變遷在生產、生活中形成了豐富的民俗習慣,在衣、食、住、行、文化生活等方面展現了冀南風情。

來到館陶縣進行考察,不得不提館陶縣有著“一白二黑一黃”之稱的特色產業,其中除了黑陶以外,其他三項都是農業方面的產業。

一白就是蛋雞產業;兩黑,一是黑小麥產業,二是黑陶產業;一黃則是黃瓜種植產業。

館陶自古就有發達的製陶業,屬典型龍山文化系統。古代館陶之名,就始於黑陶(館陶古有陶丘,趙王置驛館於其側,故名館陶)。經過數千年的發展,館陶黑陶已作為民間工藝美術品展現世人面前,集陶藝、漆藝、鑲藝於一身,形成鏤空、浮雕、線刻、影雕、彩繪、漆畫、鑲嵌幾大系列,達1000多個品種,被譽為“土與火的藝術、力與美的結晶”。

陶山黑陶的代表人物是殷俊廷,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是國內黑陶行業獲此殊榮第一人。為了考察黑陶藝術,考察組來到了館陶縣黑陶博物館。由於出差的原因,考察組未能見到陶山黑陶的代表人物殷俊廷。而他的兒子,陶藝工程師殷紅巖接待了考察組,並向考察組介紹了陶山黑陶的藝術特色。

“黑陶這個藝術工藝不是在館陶延續下來的,出現青銅器之後就斷層了,現在沒有斷層的就是尼西黑陶。”殷紅巖介紹說,館陶黑陶選用得天獨厚的黃河古道河床下純淨而細膩的紅膠土為原料,經手工淘洗、拉坯、晾晒、修整、壓光、繪畫、雕刻等幾十道工藝,最後採用獨特的“封窯薰煙滲碳”法燒製而成。

“它的製作工藝複雜、精細,每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要求,製作全部是手工,且需要特殊的專業技術,燒製難度大,成品率較低。”殷紅巖介紹說,黑陶與瓷器最大的區別就是不能上釉,而黑陶出現光澤的外身全靠手工打磨。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走進大運河畔的“明珠”館陶


“瓷器溫度較高,一般都在1300度左右,陶器在800度左右。在燒製之前用鵝卵石手工打磨,表面密度增加,在經過手工壓光,需要多次打磨。”

“父親最早是做漆畫出身,現在又將漆畫與黑陶相結合,這在國內是很獨特的。”現如今,殷氏黑陶外身大多都是用漆畫工藝,在市場上廣受歡迎。館陶黑陶黑如漆、亮如鏡、清似水,不褪色、耐腐蝕,保持年代長久。

“因為黑陶愈黑、愈亮愈顯珍貴,黑色給人穩重、神祕、高貴、大方、典雅、深沉之感,滲透著濃郁的東方文化氣息。”

考察組瞭解到,近幾年來,殷俊亭在穩定的仿古陶藝基礎上,對傳統技法加以創新,又創造出了具有現代韻味的館陶黑陶新品種,又開始研製彩陶工藝,使黑陶製作工藝得到了傳承發展。

殷紅巖介紹說,但近幾年來由於陶藝製作工藝複雜、技術含量高,製作陶藝品的專業人才缺少、原材料(製作陶藝所必需的紅膠泥)稀缺等原因,館陶黑陶生存狀況極為艱難。

“館陶黑陶藝術品位較高,不愧是陶類中的精品,具有豐富的藝術內涵和珍貴的收藏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藝術創造力。”告別黑陶博物館,回味著館陶黑陶的豐富多彩,張秉政教授感慨說。

03民俗與歷史

館陶歷史上名人輩出,根據資料記載,大唐名相魏徵、抗日民族英雄範築先、原石油部長宋振明、原煤炭部長蕭寒、原河南省政協主席王化雲、原四川省長魯大東、現當代著名詩人作家雁翼等都是館陶人。同時,館陶一帶,運河岸邊,長期以來流傳著許多有趣的名人佚事。

據《新唐書》記載,魏徵是其家族在館陶居住的第6代。為了瞭解館陶縣的魏徵和民俗文化,考察組來到了位於館陶縣城西部魏徵博物館和廉政文化苑,文化苑中設置“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喪亂之源,由於驕侈”等廉政石刻80餘處,在公園中心設置魏徵名篇《諫太宗十思疏》石刻。

苑中還建有廉政文化苑廣場,廉政文化長廊和廉政教育宣傳欄。在展廳內,考察組觀察到,分別展出了館陶縣的一些出土文物、館陶的歷史文化。二樓的展廳,東側專門闢了三個展廳,分別展出喬十光的漆畫、汪易揚的書畫、雁翼的文學作品,這三位都是館陶的名人。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走進大運河畔的“明珠”館陶


魏徵展館中,利用聲光電技術展現了魏徵的生平事蹟,還展出了許多研究魏徵的史冊資料,還原了魏徵與唐太宗李世民的蠟像,再現了君臣爭論的場景。最後引入到廉政文化展區,展現了中國古代得忠臣的情況,還引導的近現代的廉政文化和反腐倡廉的事蹟。

在館陶縣衛運河和民俗文化展廳裡,通過圖文並茂展現了隋唐大運河與館陶的歷史關係,並展出了很多民俗物品,還復原了幾個老店鋪、當鋪,展現的栩栩如生,像是真正的走進了古代的館陶縣一樣,有如身臨其境的感覺。

“館陶為古代名邑,物產豐饒,地靈人傑。其黑陶藝術名揚華夏;其賢士哲人輩出;其冀南皮影、四股弦等國家非遺物質異常豐富。更值得一提的是古老的漳河、衛河又在這裡合流。留下了古河道、古堤、古倉、古碼頭等運河歷史遺產,留下了大運河許多美麗的傳說。永濟渠一路走來,走進修武、浚縣、滑縣、大名府等中原腹地,地上地下,文化藝術遍中原。如何留住運河文化的根,值得認真思考。”張秉政教授說。

來源:中國青年網,內容有刪改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專注於文化傳承,講述故事,搭建文創,在我們這裡,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調味品,關注我們,在閒愜的生活中品嚐文化帶來的悠揚滋味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