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祕泗縣地面的“活運河”

京杭大運河 汴河 隋唐大運河 泗州戲 隋煬帝 大運河文化在線 2018-12-07

泗縣位於安徽省東北部,黃淮海平原南端,地處蘇皖兩省五縣交界地帶,地近沿海,背靠中原,是安徽省東向發展戰略重點發展的23個縣(市、區)之一。千百年來,大運河的的蹤跡大多埋葬在了地下,大運河泗縣段故道全長28公里,是大運河故道僅存的“活著”的運河,尤其是“十里長街”原始風貌保存完好。2013年9月25日,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的腳步踏上了尋找泗縣“活運河”的路程,在這裡,他們探祕大運河的前世今生,揭開泗縣運河的神祕面紗。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祕泗縣地面的“活運河”


01探祕大運河的前世今生

據史料記載,泗縣歷史悠久,古稱虹縣、泗州,1912年廢州設縣。泗縣是著名皖東北抗日根據地,是彭雪楓、江上青等戰鬥和獻身的地方。千百年來,令無數文人墨客紛至沓來並留下不朽詩篇,從春秋的管仲、三國的魯肅、唐朝的李白、崔顥到宋代的歐陽修、蘇軾,從明清時代的鄭板橋、龔起暉到當代的陳轂、劉少奇、張愛萍、彭雪楓、江上青等歷史名人,都曾到過此地,並留下激揚文字。

出了泗縣高速收費站口,等待著前來的對接人員。張秉政教授向考察組講了當日活動的大致安排,對接人員到來匯齊後繼續前行。車子折向新濉河邊上的一條覆著石子的堤岸土路,在新濉河與另一條河流的交叉處停了下來,在這裡泗縣申遺辦公室主任向考察組介紹了大運河泗縣段的情況。

在有關專家的講解下,考察組瞭解到,古汴河由靈璧縣虞姬墓入泗縣境,東經長直溝、周莊、彭鋪,沿泗宿公路北側穿城東注。當地老人稱城東一段為東汴河,城西至唐河一段為西汴河。東汴河經水口魏莊、枯河頭、通海店至泗洪縣馬公店約20公里與謝家溝(老濉河)水匯合,東流至青陽鎮折向東南,經石集、城頭至淮頭入洪澤湖。另一支流由泗城西關外繞城過南關閘南下,越10公里至霸王城南石樑子,又南行15公里至天井湖由漴潼河入淮。

汴河走水口魏莊、哭河頭、馬公店、青陽一線向南入泗達淮尚有出土物可證。1951年治濉時,於哭河頭南岸,曾挖出黍子數石。昔傳隋開汴河有“納黍行舟”之說,由哭河頭至通海店一段,地勢較高,向為航運所阻,納黍代水似為有據。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祕泗縣地面的“活運河”


1972年在長溝鎮宗鄧村境內(鹿鳴山)西北2華里處,挖出一隻木船,長約10米,前後兩倉,其部分木船船板現藏於縣文物局。經初步鑑定,該船為宋代以前的木船。

一個縣擁有了世界文化遺產的“金字招牌”,那它的顯性價值和潛在價值是無法估量的。一位專家說道:“泗縣大運河故道里的一瓢水堪比京杭大運河裡的一河水,運河給了泗縣運氣,完好無損的“十里長街”遺址,那是寶貝呀!它使人好奇,讓人心動,更讓人魂牽夢繞。應該說,歷史先人留給泗縣的寶貴遺產將會造福子孫萬代。”

據瞭解,泗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科學謀劃,編制了“隋唐大運河(泗縣段)保護與整治方案” 結合文化旅遊產業整體規劃,打造大運河遺產保護利用品牌,形成文化旅遊產業業態。將來,在十里長街建起大運河遺址公園及旅遊區,廣大中外遊人便可到此一覽隋唐大運河的迷人風姿。

“我們將歷史與文化變成動力與資源,變為人們可以“感受、消費、體驗”的文化產品,走上一條“以文興商、以商養文”的路子。三河整理,清水繞城,讓河水流起來,活起來,新鮮起來;讓河道兩岸綠起來,紅起來,美起來。“水韻泗州”定會叫響!”相關專家說道。

曹苗段現存故道共3.6公里,即運河出城的郊野段。該段考古揭示的古運河河口走向及其河道結構,證明曹苗段運河故道歷史上未經過大的改造,基本保持通濟渠河道的原始風貌。該段運河故道現雖不能通航,但仍發揮灌溉、分洪、景觀等作用。沿岸分佈著葉、崔、康梁、五里廟、十里井等村莊,據史料記載“泗舊州與虹縣皆跨汴而城” 依此推算運河沿線居民臨水而居應不少於1300年,曹苗段沿線居民現有518戶共兩千多人。

沿曹苗段被遺棄的老省道前行,一路上有遺產區界樁、景觀石出土點、清代土地廟遺址、曹苗考古發掘點,十里井,曹苗大橋等遺點。2013年3月泗縣在對隋唐大運河(汴河)故道進行修整時,在汴河與新濉河交叉口西約100米的河道中發現大量沉積石,並出土三塊不規則石塊,經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現場查看,均出土自宋代文化層,其石質與靈璧石相似。其中最大的一塊景觀石,高152釐米,寬92釐米。清代土地廟西南距泗城11華里,石質,高90釐米,寬68釐米,厚60釐米,左上方殘缺,廟身左側記載修建於清代嘉慶二十三年二月。

02揭開泗縣運河的神祕面紗

2012年4月,為了解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泗縣段故道的基本情況,提供科學的保護依據,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曹苗段故道進行了考古發掘。考古發掘時沿運河故道橫向開挖一條探溝,貫穿南北兩岸及河底,發掘面積280平方米。發現凹槽及柱洞型遺蹟。出土一批珍貴文物,有唐宋時期的陶瓷器、骰子、圍棋子、銅錢、銅鏡等。發掘證實該段運河南北河口寬43—46米、深4.75米,南堤寬約5—7米,北堤現存寬度約5米,對研究泗縣段故道的結構、年代及歷史變遷等具有重要價值。

唐宋時期運河沿岸居民以漕運為生。1127年北宋滅亡,國家政治中心轉向南方,隋唐大運河逐漸喪失漕運功能。沿河居民也從運河經濟逐漸向農業經濟轉移部分以種菜為生。為滿足灌溉需要,上世紀三十年代菜農在運河北岸修建這座水井用以灌溉菜園,故名菜園井。井上取水工具是發明於春秋時期的“轆轤”。

據瞭解,十里井位於汴河北岸,因距泗城十里得名。史載:1877年北方大旱,“淮河竭、井泉涸、野無青草”、“運河龜坼,赤地千里,河中無勺水”。十里井是運河人家為保障生活用水而挖掘,為石砌水井,開挖年代不詳。旁邊村莊亦名“十里井”,村名來自井名。

張秉政教授隨機採訪了一位名叫劉文發的村民,他講了這裡發生的大大小小故事,說這裡有“三鬥三升芝麻官”之說,可見泗縣是個人才濟濟的地方。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祕泗縣地面的“活運河”


劉文發把考察組帶到了新建的“清水灣”公園,參觀了佈置在這裡的運河藝術文化展館,聽取了陳主任關於運河遺存和申遺工作的介紹。

據陳主任介紹,千餘年的風雨,洗滌了多少歷史的殘跡,然而汴河遺蹟猶存。泗縣城西門處,可見明代汴河入城的水關遺址。存留在人們心中的那些有關隋唐大運河的種種傳說,依然不絕如縷。民間至今流傳著這樣的故事:隋煬帝遊幸江都時,適逢宿州大旱,禾苗焦枯,赤地千里,汴河也斷流百日。

隋煬帝不顧百姓死活,只顧自己尋歡作樂,竟然下令沿河百姓用大量黍、稷,拌上香油,鋪在乾涸的河底,並選派童男童女拉縴前行。當赤身裸體的童男童女們拼盡全力繃緊纖繩時,龍舟上的隋煬帝卻揮劍砍斷纖繩,荒淫無恥地尋求刺激……這樣的傳說,真真假假,難以查考。

但是,20世紀50年代末期興修水利工程的時候,在泗縣的古汴河河底,居然真的挖掘出出大量已經炭化了的黍和稷!這一發現,也許可以印證隋煬帝旱河行舟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來到泗縣感到十分親切,泗縣人尤為熱情。一個比較深刻的印象是,泗縣打運河牌,28公里的運河遺址很快就會成為壯觀、氣派的文化長廊,讓隋唐運河唯一遺存的地面河成為一大亮點。”張教授說道。“來泗縣想了解的東西很多,深深感到時間不夠用。”餘敏輝主任也表示不虛此行,收穫頗豐。

離開會議室時,考察組正好遇到了剛剛來到的泗縣縣委書記王娟。餘教授和張教授便和她交談起來。就四周運河的開發和運用,餘敏輝教授建議,科學發掘運河歷史文化,充分利用運河文化資源,讓泗縣變得更美、更亮、更有特色、更有魅力。

03追尋婉轉悠揚的“泗州戲”

行進在泗縣的大街上,考察組看到一幅醒目的標語:“建設運河名城,打造智慧泗州”,“扮靚大運河,唱響泗州戲”。

據瞭解,泗州戲,源於拉魂腔,發展、成熟於古泗州,也就是今天的泗縣,流行於安徽淮河兩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泗州戲是與徽劇、黃梅戲、廬劇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所有的民間小戲一樣,早期的泗州戲表演形式非常簡單。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祕泗縣地面的“活運河”


最初是一個人的自打板自演唱,或自拉琴自演唱,有明顯的說唱和沿門乞討的痕跡。後來發展為有八、九個人合作的小戲班。有所謂'七忙八不忙,九個人看戲房'的說法。泗州戲的腳色主要分大生、老生、二頭、小頭、醜等幾類,其表演在說唱基礎上大量吸收民間的'壓花場'、'小車舞'、'旱船舞'、'花燈舞'、'跑驢'等舞蹈表演形式,受戲曲程式規範的影響不大,帶有明快活潑、質樸爽朗、剛勁潑辣的特點,充滿濃郁的皖北鄉土氣息。

泗州戲的唱腔曲調源於當地的民歌小調、勞動號子及農民生活、勞動的音調。如趕牛耕地、婦女哭腔等,並吸收了花鼓、琴書等民間藝術形式的音調加以改造發展。泗州戲的唱腔隨意性很強,講究自由無拘,要求伴奏'跟著演員的演唱走',以便於演員的發揮和創造。藝人們還把這種形式名之為'怡心調',可見它帶有相當多的隨心任性的因素。泗州戲與皖北人民的生活、習俗有著密切的聯繫,顯示出強烈的地域文化特徵。但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飛躍發展,觀眾逐步減少,傳統技藝瀕臨失傳,泗州戲的生存出現了危機。

看文化形式,再次以優美的唱腔和動聽的旋律唱響淮河兩岸和大江南北。到大街上的標語,考察組也期待著泗州戲與大運河結緣,作為泗縣的特有的文化形式,再次以優美的唱腔和動聽的旋律唱響淮河兩岸和大江南北。

作者:李華錫 張雲波 晴川

來源:中國青年網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專注於文化傳承,講述故事,搭建文創,在我們這裡,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調味品,關注我們,在閒愜的生活中品嚐文化帶來的悠揚滋味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