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運河系列之——走進“卞水咽喉”宿州城

考古 京杭大運河 汴河 文物 汴水 大運河文化在線 2018-12-06

宿州是通濟渠歷史上的重要城市,與通濟渠一起曾對中國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發揮過重要作用。通濟渠全長600多公里,其遺址在宿州市境內130多公里,佔總長度20%。完整的兩岸對稱宋代碼頭、埇橋遺址、花石綱事件遺蹟、泗縣運河故道,以及遺址沿線出土和考古發掘取得的大量歷史文物,這些都是獨特而具有極高價值並獨有的運河歷史文化資源。2013年9月17日,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踏上了宿州段的行程,他們將帶著對大運河的思考,在這片土地上繼續行走。

行走運河系列之——走進“卞水咽喉”宿州城


01博物館內的“卞水咽喉”

走進宿州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在青花石護欄前,隋唐埇橋漕運碼頭的微縮景觀:汴水東去,城樓高聳,埇橋臥波,帆檣穿行,民居、商埠鱗次櫛比,再現了當年埇橋漕運的盛況。

博物館有一處展廳稱為“汴水咽喉”。為何起名為“汴水咽喉”?因為古城宿州隨著汴水漕運的興盛逐步發展起來,自此這裡便成為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史稱這裡“扼汴水咽喉,當南北要衝”。廳內所展示的就是大運河的雄姿。通過沙盤、地圖、文物、投影、微縮景觀等方式,講述了宿州的由來和它在隋唐宋時期的繁華。

廳內放置了300件從運河宿州段遺址挖掘出土的文物,有瓷器、骨器、玉器和石器。在這些歷史文物中,又以瓷器數量居首。這些瓷器雖然在水中和地下經過上千年的歲月,但色澤仍然光鮮如初,有些甚至完好無損。其製造的窯口多為官窯,有安徽的壽州窯、河南鈞窯、河北的定窯系和磁州窯、陝西的耀州窯系、湖南的長沙窯、福建的建窯、江西的吉州窯、景德鎮窯、浙江的越窯等等10餘個窯系。從其釉色看,有青釉、黃釉、白釉、黑釉、醬釉、白底黑花、影青釉等10多個品種。從其形制來分,則有碗、罐、壺、缽、盞、盆、支壺、瓷枕、瓷鈴、瓷佛像等。這一切,都向人們訴說著中國古代文化的絢麗多彩和大運河的輝煌歷史。

據瞭解,隋唐大運河宿州段開鑿於隋代,漕運繁榮於唐宋,一直是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隋唐大運河促成了歷史上宿州的繁榮發展,它不僅滋潤著宿州兩岸廣袤的土地,也創造了燦爛的運河文化。今天,通過考古發掘,大運河留給我們的一件件珍貴“遺產”重現在世人眼前。


02風雨吹蝕的汴河遺蹟

千餘年的風雨,洗滌了多少歷史的殘跡,然而汴河遺蹟猶存。埇橋區東沱河閘以西,尚有一處隋堤可見。把埇橋作為第二故鄉、與埇橋和汴河有著割捨不斷的情思、寓居埇橋別業20餘年的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埇橋小鎮成為宿州治所的前夕(808年),在他的詩篇《過茅城驛》中,真實而又生動地記錄了宿州一帶農村的貧困與荒涼:汴河無景思,秋日又悽悽。地薄桑麻瘦,村貧屋舍低。旱苗多間草,濁水半和泥。最是蕭條處,茅城驛向西。據考古工作者考證,茅城驛大約在今日宿州西北的蕭縣、碭山縣交界處。白居易在詩中樸實而又真切地反映了古汴河兩岸的秋日旱象和埇橋一帶農村的凋敝景象。同時,也吐露了詩人的心聲,袒露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我們似乎看到白居易邁著沉重的腳步,在衰草悽迷的汴河岸上踽踽而行的身影……

我們瞭解到,2007年3月的一天,市文物所工作人員協同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專家,開始對位於宿城木牌坊的“埇上嘉苑”小區隋唐大運河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並發現了宋代石建築碼頭、沉船木塊。這次發掘是宿州段運河遺址的第二次發掘,探方面積為464平方米。經過發掘探測,考古人員驚歎了:這裡就是一個地下瓷庫!

行走運河系列之——走進“卞水咽喉”宿州城

據市文物所韓三華所長介紹,在出土的2400件文物中,80%都是瓷器,其中不乏珍品。考古人員還在探方的南半部發現“木船”遺蹟,木船的尾部保存相對完整,但是船頭破損嚴重。木船殘長12.7米、寬3.5米,在船板周圍小範圍內出土10餘件北宋中期的盞、碗等瓷器小件及50餘枚“崇寧通寶、重寶”銅錢。同時,在木船周圍出土石質錨碇5個,鐵質錨鉤1件。根據木船所在的地層年代和發現的文物來看,木船應該為北宋中期的商船。

這是繼淮北市濉溪縣柳孜鎮運河遺址發現商船之後的再一次重大發現,也是首次在宿州境內運河遺址發現古沉船。更重要的是,在發掘現場的西南角和北邊分別發現兩處宋代石建築碼頭,其中西南角的石建築碼頭保存比較完整,全部由巨石堆砌而成,這是首次在宿州運河遺址發現宋代石建築碼頭。在碼頭兩側附近,還發現許多木頭,據考古人員介紹,這些木頭主要是當時護坡和用作固定船隻的。

碼頭的發現揭露出完整的宋代疏浚河道、加固河坡、碼頭基礎的做法,具有重要的歷史科研價值,同時還向後人展示出完整的運河橫切面。在南宋地層裡發現成排條石砌築的軍壘和灶坑,其周圍出土擂石30多個,應為戰爭遺蹟。

當發掘進行到11米深時,由於地下水不斷湧出,為保護好沒有發掘出來的文物,考古專家們決定進行回填保護。這次發掘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政府出面與房產開發商協議,拿出補償措施,換取開發商取消原本的建設規劃,並計劃利用這片空地日後開發成大運河碼頭專題博物館。

03通向歷史的古老街區

大運河西關大街遺址位於宿城西關大街北側,屬通濟渠遺址區。2005年9月,在宿城西關大街東端北側一處步行街建設工地,建設單位在施工中發現許多各時期瓷器殘片。次年4月,考古專業人員進駐現場。經過4個月的緊張工作,考古工作者在一期工程範圍內累計考古鑽探2萬多平方米,發掘遺址面積600平方米,清理髮掘水井4眼、墓葬1座、灰坑1個,出土各類文物標本1400餘件,取得重要收穫。

據瞭解,通過發掘首次掌握了運河河床剖面第一手資料,初步瞭解了運河開鑿技術、使用、疏浚等信息。本次發掘出土文物種類多、數量大,主要有瓷器、陶器、銅器、鐵器、骨器、石器、琉璃器、玉器等;還出土幾十萬件瓷片及為數不少的動物骨骼,具有較高的歷史經濟等研究價值。出土物以瓷器為大宗,佔85%,涉及南北方地區20多個古代窯系窯口,其中不乏珍貴品。出土文物中既有生活實用器,又有文體用具、裝飾藝術品和玩具等。瓷器釉色有青釉、白釉、青白釉、影青釉、醬色釉、綠釉、黑釉、黃釉,胎質細密的白瓷佔有相當比例,這些反映了唐宋時期中國的制瓷業技術水平發展到又一新的高度。

根據史料記載,隋大業元年,即公元605年,隋煬帝為南遊,調動幾十萬民工開挖了古汴河,開通通濟渠,因中間自滎陽北板諸至開封原是一段古汴河,所以唐宋人稱通濟渠為“汴河”。由於開挖汴河截斷了南北官道,所以在今天的大隅口處,修了一座橋,以方便南北行人, 這座橋就叫作“埇橋”。到了公元1142年,宋金和議,形成長期對峙局面,堵塞了南北交通,汴河逐漸湮沒,埇橋被廢。埇橋雖被廢,但它延續了400多年,是宿州形成的主要條件,在歷史上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如今這裡已不再有淙淙流水,也不再有“隋堤煙柳”了,而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商業化城市景象。但是,“埇橋”究竟曾經在哪兒,仍然是縈繞在人們心頭的謎。

1987年,工商銀行宿州支行在大隅口淮海路西側建辦公大廈打基樁,在位於運河遺址區大河南街北側與中山街南側相對兩處距地表2米多深處,碰到大量鑿制規整、錯縫疊砌的長方形條石構築遺存。考古專家隨即趕到現場考察,發現兩處相距40多米,與史料記載通濟渠“水面闊四十步”基本相近,且體量極大。

行走運河系列之——走進“卞水咽喉”宿州城


近日,記者隨市文物所所長韓三華來到遺址現場,韓所長告訴記者:“在這段遺址上,大運河是東西走向,沿著中山街至小東門,再轉到東關大街。當時在這裡發現了幹鍋(焊接用的工具)等文物。”

據韓所長介紹,後來在淮海路東側與大、小河南街之間建設工地又出土了古蘄縣界碑半截(現收藏於市文物管理所)。該碑鐫刻著數個方位行政區劃名稱及其距離里程,區劃名稱與唐代很貼近。淮海路連接的是歷史城區南門和北門,出南門通往歷史蘄縣,出北門通往歷史符離縣,這兩處重要發現為考古專家尋找史料文獻多有記載的“埇橋”提供了重要線索。專家初步認為,宿州市歷史城區的大隅口位於通濟渠遺址上,應是歷史上著名的“埇橋”遺址所在。對於具體位置,考古專家認為中山街的位置應該是河堤,而埇橋就在河堤的南部,隱藏了數百年的“埇橋”之謎終被揭開。

作者:李華錫 張雲波 晴川

來源:中國青年網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專注於文化傳承,講述故事,搭建文創,在我們這裡,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調味品,關注我們,在閒愜的生活中品嚐文化帶來的悠揚滋味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