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運河系列之——宿遷的運河民俗文化

民俗 京杭大運河 隋唐大運河 乾隆 順治 大運河文化在線 2018-12-05

本次,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隊來到運河名城江蘇宿遷,重點對皁河廟會、運河船閘、大王廟等運河遺產點進行採風。在這裡,考察組對皁河廟會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感受了運河濃郁的民俗文化;還在柳琴戲的發源地尋訪柳琴戲的前世今生,並親身感受了運河兩岸的歷史變遷。

在前往宿遷的路上,行走隋唐大運河領隊張秉政教授介紹了此次行走的目的:“一者東西走向的隋唐大運河通濟渠已是一條地下運河,消失在滄海桑田歷史長河中,顯性運河文化資源不多;在這裡交匯的京杭運河則流淌至今,遺產點多。二者,要拓寬研究視野,挖掘民俗文化,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地下的輝煌真正的輝煌起來。”


行走運河系列之——宿遷的運河民俗文化


01皁河廟會採風 感受運河民俗文化

對蘇北、皖北、豫東地區來說,黃河亦是戾河、害河。歷史上大河多次決堤,如野馬似的肆意流淌,蕭碭地區至今晚上老百姓仍互相問候“喝湯了沒有”(指生活極度貧困,吃不上乾糧)。皁河屬於運河下游,經常發生水災。

  據瞭解,皁河廟會起源於明清時期,起初為單純的民間祭祀水神活動,目前已發展為民眾自發的集民間信仰、物資交流貿易的大型祭祀活動,每年人數達到三十萬人以上。廟會對老百姓物質與精神生活都很重要,每年老百姓也把生產、文化產品拿到廟會進行出售。為蘇北最隆重、人數最多的民俗活動。

皁河廟會的特點是有廟有會,廟為安瀾龍王廟,是大運河遺產的重要節點,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圍繞龍王廟進行祭祀活動。廟會期間進行文化交流,蘇魯豫皖接壤地區大型民間文藝團體接連來皁河進行文藝演出。正月是春耕即將開始的時候,這個時候附近百姓把生產生活物資如農具拿到廟會上進行銷售。

行走隋唐大運河文化考察隊領隊張秉正教授說:“我們行走隋唐大運河文化考察,一個很重要的主題是‘走運河、話兩岸、溯歷史、展民俗、看變遷’,廟會文化是民俗文化的最集中的體現。”

考察組走進皁河廟會,置身於人流之中,邊走邊看,各種民間工藝品、風味小吃、娛樂活動令人目不暇接,古鎮牌坊內外大道,廟裡廟外,人群向古運河漲水一樣湧來湧去。據瞭解,皁河鎮位於宿遷城西北二十公里處,皁河廟會是蘇北地區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廟會,每年來這裡參加廟會的人數多達三十萬。如此聲勢浩大的廟會是怎樣形成的呢?宿遷市龍王廟行宮管理所負責人王理德給出了答案。


行走運河系列之——宿遷的運河民俗文化


“我們這裡面臨南邊黃河和北邊的運河,洪水經常氾濫成災。請順治皇帝、康熙皇帝為了在這裡安瀾息波造福百姓,他就造了一座龍王廟。後來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他為了祭祀康熙皇帝在這裡建廟,又在這裡把廟門重新題寫,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廟門叫做敕建安瀾龍王廟,這是乾隆皇帝的御筆題書。”王理德介紹說。

 據縣誌記載,該廟始建於清順治年間,改建於康熙中期,雍正以後又有三次重修和擴建。傳說乾隆六次下江南,有五次到此廟住宿,所以又稱乾隆行宮,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這座廟宇的興建,可以推斷當時這個黃河運河交匯的地區水患嚴重,就是大清帝國也無能為力,只能建龍王廟寄託於神靈的保佑,希望“安瀾息波,消除水患。”王理德說,當地老百姓為了祭祀龍王,每年正月初八、初九、初十,都要在這裡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

“當年我們的廟會單純是民間祭祀活動,現在已經發展為文化交流、物資貿易,和民間祭祀為一體的大型民間民俗活動。”王理德介紹說,如今這裡的廟會早已成為展示民俗文化的舞臺,各種曲藝、技藝類型表演達二十餘種。

在龍王廟內,各路精英彙集,表演各類拿手絕活,高潮迭起、熱鬧異常。內場、外場的鑼鼓聲、笑聲、掌聲匯成一片、此起彼伏。面對話筒,來自山東滕州的遊客興奮地說道:“廟會,很古老,又有水鄉地方民俗的那種感覺。”

“宿遷有句老話‘不逛一場廟會哪能算過了年呢’,有了廟會這種形式,民間文化才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廟會管理者熱情地向隊員們說著,並帶領考察組去看主要景點。

行走運河系列之——宿遷的運河民俗文化

02發源地尋訪柳琴戲前世今生

 廟會作為一種重要的民間民俗形式,對傳統文化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皁河廟會上最引人矚目的當數柳琴戲。柳琴戲也叫泗州戲、拉魂腔,曾經在蘇魯豫皖的運河流域廣為流傳,而如今在淮北城市裡已經很少聽到了,考察組一行來到柳琴戲家鄉,尋訪這一散落在鄉村裡,紮根於民間戲曲的前世今生。

當天在廟會上演出的是宿遷市柳琴劇團。國家一級演員李先鋒是這個團的團長、導演,除了組織創作,他也會在演出中擔任重要的角色。

李先鋒向記者介紹了他剛剛演出的劇目《馬古驢換妻》的劇情:“由於連年災害,女人在家沒法過日子了,自己自賣自身,老的買了一個小的,小的就買了一個老的。最後縣官主持公道,讓他們把老的換成配對,把小的也換成配對,讓他們重新組合”。戲劇矛盾衝突迭起,唱腔曲調優美,委婉纏綿。演員著裝豔麗,表演傳神到位,吸引了逛廟會和前來上香的大批遊客。

據李先鋒介紹,柳琴戲起源於清乾隆年間,新中國成立後,柳琴戲在政府的扶植下,得到了繁榮和發展,成立國營柳琴戲劇團,並吸取了京劇表演的特點,配以燈光,佈景及表演道具,擴大樂隊規模,將柳琴戲正式搬上舞臺,使這一地方戲曲走上正規的發展之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藝人不斷對錶演形式的改進和完善,積累了許多優秀劇目。

“傳統的代表作還是很多的,像《王華買爹》,像《張郎休丁香》,還有一些如《小姑賢》。”李先鋒說,柳琴戲團目前基本演員有三十幾個,劇團有過營業性演出,也有客串演出。現在《秦香蓮》、《 牆頭記》傳統劇目仍在表演,而且為了配合抗日戰爭七十週年,創作了《古城拉魂》新劇目,以宿遷、徐州為背景,以唱戲人演唱戲人。

“柳琴戲屬於非遺項目,要保護物質文化遺產,也要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這裡是柳琴戲的傳承基地,目的是在保護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保護起來,國家目前給演出進行補償作為投入。當下面臨的困難已不少。”李先鋒說。


行走運河系列之——宿遷的運河民俗文化


據周邊的村民介紹,當年柳琴戲最興旺的時候,每個鄉鎮都有柳琴劇團,聽柳琴戲,唱柳琴戲是他們最主要的文化娛樂方式。現在上了年紀的人仍然喜愛看,但柳琴戲的影響已大不如從前。

王理德多年來從事唱腔研究,主攻編、導和二胡演奏,是柳琴戲傳承人之一。2004年,在他的努力下,龍王廟行宮柳琴戲劇團得以組建,並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王廟行宮"古戲臺演出,使這一民間藝術得以傳承。

柳琴戲曾經是蘇魯皖的運河流域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娛樂方式。現在雖然正經受著各種流行文化的衝擊,但作為一種傳統民族文化形式,它依然影響著這片土地上人們的文化生活。

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隊領隊張秉政深有感慨地說:“在現在商品大潮的衝擊下,已經上演了千年的傳統的優秀劇目生存,瀕臨著很大的困難。這些優秀的劇目,能夠流傳到今天,也是非常不容易了。民間文化傳承人就是一座活著的民間博物館,我們身邊的人不能等到他的消逝才知道他的珍貴。”

柳琴戲悠遠的優美的唱腔,飄揚在皁河廟會上空,經久不息。也願這一深深紮根運河流域的藝術奇葩能一直傳唱下去。


03一河流千年 兩岸看變遷

皁河廟會越來越繁榮,龍王廟歷經數百年風雨,依然高聳,可當初並沒能阻擋洪水氾濫,洪水肆虐的遺蹟依稀可見。在宿遷市區的項王故里中,有一顆樹齡為2230多年的大槐樹。相傳為項王手植槐,是江蘇省十大古樹之首。

“如今我們只能看到古槐樹的樹冠部分,2000多年來歷經洪水過後泥沙淤積,高大的樹幹早已被深埋於地下,和這個古槐樹一同被深埋的還有流經我們家鄉隋唐大運河的通濟渠。”張秉政教授介紹說,柳孜碼頭的考古發掘,讓淮北這座躋身於成為35座運河名城之中,也勾起淮北人心中的運河情節。

考察隊成員行走在運河兩岸,感受歷史遺產的無窮魅力。雖然現代化的交通條件越來越便捷,大運河水運依然繁忙,各種貨船首尾相接川流不息。運河兩邊,河網密佈,溝壑縱橫,在離運河不遠的洋河灘居委會,這裡的居民說,他們世代以打魚為生。


行走運河系列之——宿遷的運河民俗文化


同行的家住泗洪的兩位攝影家,宿遷日報記者尹修廣、胡曉陽向考察組作了介紹:“小時候最喜歡下大雨,洪澤湖水漫出,湖中魚兒隨湖水游出來,隨便拿著臉盆什麼的到水裡就可以輕易抓到魚。”

據他們介紹,駱馬湖曾經汙染過,運河沿岸的生態環境也曾經出過問題,現在已大大改善了。問題出在“一者為兩岸漁民肆意捕魚,魚不分大小,魚苗也悉數捕撈;二者沿河居民曾經捕捉運河沿岸野生動物,如帶獵狗抓野兔。”尹先生說。

“現在打漁和以前不一樣,以前是人工,現在機械化了。”當地居民說,船越來越大,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魚卻越來越少,動輒能打到百十斤大魚的日子已經成了久遠的過去。

沒有節制的捕撈只會讓湖裡的魚越來越少,這裡的漁民對禁捕制度現已理解,利用閒暇的時間整理漁具,靜靜等候下一個捕撈季節的到來。

“中國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治水的歷史,龍王廟只能給人以心理慰藉,新中國成立以後,興修水利,疏浚河道才讓這裡的水系安瀾息波,真正造福兩岸人民。”領隊與岸邊漁民交流著。

一路探尋,大運河對沿線城鎮聚落的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影響,仍清晰可見。就像皁河鎮上的安瀾龍王廟,他承載著一個王朝治國安邦的政治理想,也承載人民群眾對生活的美好願景,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皁河廟會,他以最古樸的方式將歷史民俗延續下來,讓今天的人們能夠感受到歷史的輪廓,觸摸到歷史的溫度。

作者:李華錫 張雲波 晴川

來源:中國青年網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專注於文化傳承,講述故事,搭建文創,在我們這裡,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調味品,關注我們,在閒愜的生活中品嚐文化帶來的悠揚滋味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