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多地探索“飛地經濟” 積累不少好經驗好做法

經濟 時政 中國網 2017-06-16

中國網財經6月15日訊 國家發改委今日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迴應熱點問題。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會上回應了有關“飛地經濟”問題。

孟瑋表示,“飛地經濟”是區域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在經濟發展存在落差的不同行政地區間,建立起一種互助協調關係,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區域協調協同共同發展。近年來,一些地方對“飛地經濟”進行了積極探索,形成了靈活多樣的合作模式,既有地區間的產業轉移,例如,北京亦莊開發區與河北省廊坊市開展合作,積極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亦莊企業傳統生產製造環節,為亦莊開發區轉型升級拓展空間;也有發達地區對相對落後地區的對口支援,例如,江蘇省蘇南地區對蘇北地區、廣東省珠三角地區對粵西北地區進行幫扶,通過合作共建產業園,加快欠發達地區發展,提高了區域協調發展水平;還有涉及到探索完善異地開發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例如四川省成都市與阿壩州共建“成阿工業園區”,通過異地發展工業,阿壩州得到相應的生態補償,對市場化的補償方式進行了探索。這些合作模式積累了不少好經驗好做法,對推動區域協調、協同、共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統一市場建設、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方面有哪些舉措,這確實是實現“飛地經濟”發展的關鍵。”孟瑋說。她表示,在現行的行業管理規定下,企業跨區域轉移還面臨著企業資質認定、產品認證許可等方面的障礙,要疏通要素流動的堵點,實現要素自由有序流動,一方面,要支持區域合作方優化行政審批流程,逐步探索行政許可跨區域互認,推進轉移企業工商登記協調銜接。另一方面,支持區域合作方開展質檢、通關、市場執法等領域的標準對接和結果互認,促進統一市場的形成。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有關政策執行力度。

發改委:多地探索“飛地經濟” 積累不少好經驗好做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