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如何培固吉利汽車人才根基?'

"

又到畢業季。834萬應屆高校畢業生各奔東西,求前途似錦。

在2019年眾多的應屆畢業生中,有1923人進入了吉利汽車這一“練兵場”。吉利汽車掌門人李書福作寄語:“我希望同學們以時不我待的心態,爭分奪秒地訓練自己,無論在哪個崗位工作,都必須體現工匠精神,不驕不躁,埋頭苦幹,苦盡甘來。”


"

又到畢業季。834萬應屆高校畢業生各奔東西,求前途似錦。

在2019年眾多的應屆畢業生中,有1923人進入了吉利汽車這一“練兵場”。吉利汽車掌門人李書福作寄語:“我希望同學們以時不我待的心態,爭分奪秒地訓練自己,無論在哪個崗位工作,都必須體現工匠精神,不驕不躁,埋頭苦幹,苦盡甘來。”


李書福如何培固吉利汽車人才根基?


對於吉利汽車而言,這些“同學們”(校招生)被視作是內生型人才。當然,除了內生型人才,吉利汽車還會引進外部高端人才。

內部培養的是小樹苗,引進來的是大樟樹,大樟樹帶動小樹苗一起成長,最終形成吉利的“人才森林”。

人才森林理論,是李書福提出來的。李書福對人才格外重視,對教育的投入也比較大。可以認為,吉利的創業史也是一部教育史。

吉利對內生型人才的培養,也經歷了20餘年。

就像李書福所說的,“吉利人才創新的成敗決定了吉利戰略的成敗。”正是在這樣的人才觀的驅動下,吉利控股連續8年位列世界500強。

李書福的人才教育觀

自1997年進入汽車行業以來,吉利汽車就在持續培養人才。

"

又到畢業季。834萬應屆高校畢業生各奔東西,求前途似錦。

在2019年眾多的應屆畢業生中,有1923人進入了吉利汽車這一“練兵場”。吉利汽車掌門人李書福作寄語:“我希望同學們以時不我待的心態,爭分奪秒地訓練自己,無論在哪個崗位工作,都必須體現工匠精神,不驕不躁,埋頭苦幹,苦盡甘來。”


李書福如何培固吉利汽車人才根基?


對於吉利汽車而言,這些“同學們”(校招生)被視作是內生型人才。當然,除了內生型人才,吉利汽車還會引進外部高端人才。

內部培養的是小樹苗,引進來的是大樟樹,大樟樹帶動小樹苗一起成長,最終形成吉利的“人才森林”。

人才森林理論,是李書福提出來的。李書福對人才格外重視,對教育的投入也比較大。可以認為,吉利的創業史也是一部教育史。

吉利對內生型人才的培養,也經歷了20餘年。

就像李書福所說的,“吉利人才創新的成敗決定了吉利戰略的成敗。”正是在這樣的人才觀的驅動下,吉利控股連續8年位列世界500強。

李書福的人才教育觀

自1997年進入汽車行業以來,吉利汽車就在持續培養人才。

李書福如何培固吉利汽車人才根基?


"一開始起步的時候,吉利基本上沒有一個汽車專家,也沒有一個汽車方面現成的產業工人,我們就是自己開學校,培養技師、技工,後來我們開學校培養大學、專科、本科學生,現在我們可以培養大學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後。”李書福講述。

其實,吉利不僅造車,同時還陸續創辦了北京吉利學院、三亞學院、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汽車工程學院等在內的8所學校,覆蓋從職高到研究生院不同培養層次,不完全統計,吉利共計為社會培養人才超過15萬人。

“從根子上培養人才,找到一些好苗子,放在吉利整個體系裡進行培養,賦予正能量,練就真功夫,學習真本領。”這是李書福的人才戰略。

從2000年開始,吉利開始規模化招聘應屆畢業生,“內生型人才培養體系”逐漸自成一派。

新人培養投入巨大,吉利為何連續20餘年持續投入培養新人?

吉利控股集團李書福曾在經管會上,表達了他對人才培養的堅持:“吉利的優勢在哪裡?吉利憑什麼跟其他汽車品牌競爭?這個事情一定要想清楚,不想清楚我們就糊塗了,我認為到今天為止,我們跟別人不一樣的就是我們有這麼強大的教育培訓系統,從這點上講,我認為怎樣發揮學校作用,真正為吉利提供人才支持,提供培養培訓的幫助,要作為一篇大文章來做。”

不僅如此,李書福還提出了“人才森林”理論:一方面通過引進外部高端人才,形成人才大樟樹,並提供良好的陽光雨露環境,使其紮根于吉利;另一方面通過內部培養,形成一棵棵人才小樹苗,讓大樟樹帶動小樹苗一起成長,最終共同成長為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生態調節功能的吉利人才森林。


"

又到畢業季。834萬應屆高校畢業生各奔東西,求前途似錦。

在2019年眾多的應屆畢業生中,有1923人進入了吉利汽車這一“練兵場”。吉利汽車掌門人李書福作寄語:“我希望同學們以時不我待的心態,爭分奪秒地訓練自己,無論在哪個崗位工作,都必須體現工匠精神,不驕不躁,埋頭苦幹,苦盡甘來。”


李書福如何培固吉利汽車人才根基?


對於吉利汽車而言,這些“同學們”(校招生)被視作是內生型人才。當然,除了內生型人才,吉利汽車還會引進外部高端人才。

內部培養的是小樹苗,引進來的是大樟樹,大樟樹帶動小樹苗一起成長,最終形成吉利的“人才森林”。

人才森林理論,是李書福提出來的。李書福對人才格外重視,對教育的投入也比較大。可以認為,吉利的創業史也是一部教育史。

吉利對內生型人才的培養,也經歷了20餘年。

就像李書福所說的,“吉利人才創新的成敗決定了吉利戰略的成敗。”正是在這樣的人才觀的驅動下,吉利控股連續8年位列世界500強。

李書福的人才教育觀

自1997年進入汽車行業以來,吉利汽車就在持續培養人才。

李書福如何培固吉利汽車人才根基?


"一開始起步的時候,吉利基本上沒有一個汽車專家,也沒有一個汽車方面現成的產業工人,我們就是自己開學校,培養技師、技工,後來我們開學校培養大學、專科、本科學生,現在我們可以培養大學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後。”李書福講述。

其實,吉利不僅造車,同時還陸續創辦了北京吉利學院、三亞學院、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汽車工程學院等在內的8所學校,覆蓋從職高到研究生院不同培養層次,不完全統計,吉利共計為社會培養人才超過15萬人。

“從根子上培養人才,找到一些好苗子,放在吉利整個體系裡進行培養,賦予正能量,練就真功夫,學習真本領。”這是李書福的人才戰略。

從2000年開始,吉利開始規模化招聘應屆畢業生,“內生型人才培養體系”逐漸自成一派。

新人培養投入巨大,吉利為何連續20餘年持續投入培養新人?

吉利控股集團李書福曾在經管會上,表達了他對人才培養的堅持:“吉利的優勢在哪裡?吉利憑什麼跟其他汽車品牌競爭?這個事情一定要想清楚,不想清楚我們就糊塗了,我認為到今天為止,我們跟別人不一樣的就是我們有這麼強大的教育培訓系統,從這點上講,我認為怎樣發揮學校作用,真正為吉利提供人才支持,提供培養培訓的幫助,要作為一篇大文章來做。”

不僅如此,李書福還提出了“人才森林”理論:一方面通過引進外部高端人才,形成人才大樟樹,並提供良好的陽光雨露環境,使其紮根于吉利;另一方面通過內部培養,形成一棵棵人才小樹苗,讓大樟樹帶動小樹苗一起成長,最終共同成長為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生態調節功能的吉利人才森林。


李書福如何培固吉利汽車人才根基?



吉利內生型人才

內生型人才為吉利提供不竭的內驅力,推動著吉利一次次成功轉型。

在吉利的內生型人才體系中,有一個“雁系列”培養項目,即將走進工作崗位的應屆畢業生屬於“大雁”;經過三到五年的錘鍊,一部分大雁將晉升為“飛雁”;再經歷五年,一些標杆人才、業務骨幹會逐漸脫穎而出,稱之為“金雁”。


"

又到畢業季。834萬應屆高校畢業生各奔東西,求前途似錦。

在2019年眾多的應屆畢業生中,有1923人進入了吉利汽車這一“練兵場”。吉利汽車掌門人李書福作寄語:“我希望同學們以時不我待的心態,爭分奪秒地訓練自己,無論在哪個崗位工作,都必須體現工匠精神,不驕不躁,埋頭苦幹,苦盡甘來。”


李書福如何培固吉利汽車人才根基?


對於吉利汽車而言,這些“同學們”(校招生)被視作是內生型人才。當然,除了內生型人才,吉利汽車還會引進外部高端人才。

內部培養的是小樹苗,引進來的是大樟樹,大樟樹帶動小樹苗一起成長,最終形成吉利的“人才森林”。

人才森林理論,是李書福提出來的。李書福對人才格外重視,對教育的投入也比較大。可以認為,吉利的創業史也是一部教育史。

吉利對內生型人才的培養,也經歷了20餘年。

就像李書福所說的,“吉利人才創新的成敗決定了吉利戰略的成敗。”正是在這樣的人才觀的驅動下,吉利控股連續8年位列世界500強。

李書福的人才教育觀

自1997年進入汽車行業以來,吉利汽車就在持續培養人才。

李書福如何培固吉利汽車人才根基?


"一開始起步的時候,吉利基本上沒有一個汽車專家,也沒有一個汽車方面現成的產業工人,我們就是自己開學校,培養技師、技工,後來我們開學校培養大學、專科、本科學生,現在我們可以培養大學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後。”李書福講述。

其實,吉利不僅造車,同時還陸續創辦了北京吉利學院、三亞學院、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汽車工程學院等在內的8所學校,覆蓋從職高到研究生院不同培養層次,不完全統計,吉利共計為社會培養人才超過15萬人。

“從根子上培養人才,找到一些好苗子,放在吉利整個體系裡進行培養,賦予正能量,練就真功夫,學習真本領。”這是李書福的人才戰略。

從2000年開始,吉利開始規模化招聘應屆畢業生,“內生型人才培養體系”逐漸自成一派。

新人培養投入巨大,吉利為何連續20餘年持續投入培養新人?

吉利控股集團李書福曾在經管會上,表達了他對人才培養的堅持:“吉利的優勢在哪裡?吉利憑什麼跟其他汽車品牌競爭?這個事情一定要想清楚,不想清楚我們就糊塗了,我認為到今天為止,我們跟別人不一樣的就是我們有這麼強大的教育培訓系統,從這點上講,我認為怎樣發揮學校作用,真正為吉利提供人才支持,提供培養培訓的幫助,要作為一篇大文章來做。”

不僅如此,李書福還提出了“人才森林”理論:一方面通過引進外部高端人才,形成人才大樟樹,並提供良好的陽光雨露環境,使其紮根于吉利;另一方面通過內部培養,形成一棵棵人才小樹苗,讓大樟樹帶動小樹苗一起成長,最終共同成長為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生態調節功能的吉利人才森林。


李書福如何培固吉利汽車人才根基?



吉利內生型人才

內生型人才為吉利提供不竭的內驅力,推動著吉利一次次成功轉型。

在吉利的內生型人才體系中,有一個“雁系列”培養項目,即將走進工作崗位的應屆畢業生屬於“大雁”;經過三到五年的錘鍊,一部分大雁將晉升為“飛雁”;再經歷五年,一些標杆人才、業務骨幹會逐漸脫穎而出,稱之為“金雁”。


李書福如何培固吉利汽車人才根基?



從一線員工這樣的內生型人才成長為尖兵,這裡有一個案例:

呂義聰是吉利汽車製造系統三萬多名一線工人中的一員。2004年,呂義聰作為一個普通的汽修工人來到吉利。工作期間他踏實工作、注重創新,快速成長為業務精湛的技術能手,在吉利擁有50多項改善創新成果,其中2項獲得國家專利,併成立呂義聰技能大師工作室,以此培養更多的技能人才。工作室現在有56人,高級技師1人,技師12人,高級工43人。工作室引進mini-SWE道場,給員工傳授國外的先進理念。

目前,整個吉利控股集團範圍內,包括國家級的呂義聰技能大師工作室在內,已有的各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達26個,工作站技術人員達220餘人,僅2018年底至今已產出專利近70項,成為吉利的寶貴財富。

“先進製造業持續競爭力的提高,需要一線技師技工的靈感閃光與持續改善。”李書福在2019年第十二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的致辭中這樣表示。這是因為,許多創新成果的產生以及重大科學發現,往往源自於一線的實踐與啟發。在吉利汽車內部,這樣的案例是枚不勝舉的。

由工人變成工匠,從學徒成為導師,從實現自我發展到成功反哺企業,內生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愈發健全,吸引更多的人才來到吉利,也讓吉利的發展更加穩健。

一組數據顯示,2019年校招網申數達10萬,四年整體增幅達404%。從2017年到2019年,越來越多優秀畢業生向吉利聚集:碩士學歷佔比提升了10%,畢業於雙一流高校的人數漲幅達376%,畢業於QS前一百海外高校的人數漲幅達172%。

伴隨著吉利控股逐步從汽車製造商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變,吉利也吸引了更多計算機軟件類、新能源類、電子電控類等專業方向的優秀人才。從2017年到2019年,吉利校招的計算機軟件類人才整體增幅達202.6%,新能源類專業人才整體增幅達60.4%,電子電控類專業人才整體增幅達59.5%。

安聰慧,吉利內生型人才代表

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總裁、CEO安聰慧,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林傑等都是吉利自主培養的內生型人才。


"

又到畢業季。834萬應屆高校畢業生各奔東西,求前途似錦。

在2019年眾多的應屆畢業生中,有1923人進入了吉利汽車這一“練兵場”。吉利汽車掌門人李書福作寄語:“我希望同學們以時不我待的心態,爭分奪秒地訓練自己,無論在哪個崗位工作,都必須體現工匠精神,不驕不躁,埋頭苦幹,苦盡甘來。”


李書福如何培固吉利汽車人才根基?


對於吉利汽車而言,這些“同學們”(校招生)被視作是內生型人才。當然,除了內生型人才,吉利汽車還會引進外部高端人才。

內部培養的是小樹苗,引進來的是大樟樹,大樟樹帶動小樹苗一起成長,最終形成吉利的“人才森林”。

人才森林理論,是李書福提出來的。李書福對人才格外重視,對教育的投入也比較大。可以認為,吉利的創業史也是一部教育史。

吉利對內生型人才的培養,也經歷了20餘年。

就像李書福所說的,“吉利人才創新的成敗決定了吉利戰略的成敗。”正是在這樣的人才觀的驅動下,吉利控股連續8年位列世界500強。

李書福的人才教育觀

自1997年進入汽車行業以來,吉利汽車就在持續培養人才。

李書福如何培固吉利汽車人才根基?


"一開始起步的時候,吉利基本上沒有一個汽車專家,也沒有一個汽車方面現成的產業工人,我們就是自己開學校,培養技師、技工,後來我們開學校培養大學、專科、本科學生,現在我們可以培養大學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後。”李書福講述。

其實,吉利不僅造車,同時還陸續創辦了北京吉利學院、三亞學院、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汽車工程學院等在內的8所學校,覆蓋從職高到研究生院不同培養層次,不完全統計,吉利共計為社會培養人才超過15萬人。

“從根子上培養人才,找到一些好苗子,放在吉利整個體系裡進行培養,賦予正能量,練就真功夫,學習真本領。”這是李書福的人才戰略。

從2000年開始,吉利開始規模化招聘應屆畢業生,“內生型人才培養體系”逐漸自成一派。

新人培養投入巨大,吉利為何連續20餘年持續投入培養新人?

吉利控股集團李書福曾在經管會上,表達了他對人才培養的堅持:“吉利的優勢在哪裡?吉利憑什麼跟其他汽車品牌競爭?這個事情一定要想清楚,不想清楚我們就糊塗了,我認為到今天為止,我們跟別人不一樣的就是我們有這麼強大的教育培訓系統,從這點上講,我認為怎樣發揮學校作用,真正為吉利提供人才支持,提供培養培訓的幫助,要作為一篇大文章來做。”

不僅如此,李書福還提出了“人才森林”理論:一方面通過引進外部高端人才,形成人才大樟樹,並提供良好的陽光雨露環境,使其紮根于吉利;另一方面通過內部培養,形成一棵棵人才小樹苗,讓大樟樹帶動小樹苗一起成長,最終共同成長為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生態調節功能的吉利人才森林。


李書福如何培固吉利汽車人才根基?



吉利內生型人才

內生型人才為吉利提供不竭的內驅力,推動著吉利一次次成功轉型。

在吉利的內生型人才體系中,有一個“雁系列”培養項目,即將走進工作崗位的應屆畢業生屬於“大雁”;經過三到五年的錘鍊,一部分大雁將晉升為“飛雁”;再經歷五年,一些標杆人才、業務骨幹會逐漸脫穎而出,稱之為“金雁”。


李書福如何培固吉利汽車人才根基?



從一線員工這樣的內生型人才成長為尖兵,這裡有一個案例:

呂義聰是吉利汽車製造系統三萬多名一線工人中的一員。2004年,呂義聰作為一個普通的汽修工人來到吉利。工作期間他踏實工作、注重創新,快速成長為業務精湛的技術能手,在吉利擁有50多項改善創新成果,其中2項獲得國家專利,併成立呂義聰技能大師工作室,以此培養更多的技能人才。工作室現在有56人,高級技師1人,技師12人,高級工43人。工作室引進mini-SWE道場,給員工傳授國外的先進理念。

目前,整個吉利控股集團範圍內,包括國家級的呂義聰技能大師工作室在內,已有的各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達26個,工作站技術人員達220餘人,僅2018年底至今已產出專利近70項,成為吉利的寶貴財富。

“先進製造業持續競爭力的提高,需要一線技師技工的靈感閃光與持續改善。”李書福在2019年第十二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的致辭中這樣表示。這是因為,許多創新成果的產生以及重大科學發現,往往源自於一線的實踐與啟發。在吉利汽車內部,這樣的案例是枚不勝舉的。

由工人變成工匠,從學徒成為導師,從實現自我發展到成功反哺企業,內生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愈發健全,吸引更多的人才來到吉利,也讓吉利的發展更加穩健。

一組數據顯示,2019年校招網申數達10萬,四年整體增幅達404%。從2017年到2019年,越來越多優秀畢業生向吉利聚集:碩士學歷佔比提升了10%,畢業於雙一流高校的人數漲幅達376%,畢業於QS前一百海外高校的人數漲幅達172%。

伴隨著吉利控股逐步從汽車製造商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變,吉利也吸引了更多計算機軟件類、新能源類、電子電控類等專業方向的優秀人才。從2017年到2019年,吉利校招的計算機軟件類人才整體增幅達202.6%,新能源類專業人才整體增幅達60.4%,電子電控類專業人才整體增幅達59.5%。

安聰慧,吉利內生型人才代表

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總裁、CEO安聰慧,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林傑等都是吉利自主培養的內生型人才。


李書福如何培固吉利汽車人才根基?



其中,安聰慧是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招進吉利的第一批應屆大學生,起初也是一名大雁。

1996年,從學校畢業沒多久,安聰慧和幾位同學一起到吉利。從挖地基、量土方、工程審計到後來主持遠景、帝豪等車型開發,主持北侖、杭州灣、春曉基地建設,這期間經歷了一次次挫折失敗,也經受了一次次打擊和挑戰。

最後成長為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CEO、總裁。

此外,還有吉利控股集團法律事務中心高級總監顧敏、吉利動力總成研究院整機開發部 發動機設計總工程師楊陳、吉利汽車研究總院整車總佈置部高級技術專家曾滿林、吉利汽車張家口工廠製造總監凡啟虎,以及上述提到的呂義聰。

有了這些骨幹的推動,吉利控股連續8年位列世界500強。2019《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不久前公佈,吉利控股集團以496.65億美元(摺合3285億元人民幣)營收位列排行榜第220位,比2018提升47位,營收同比增長20.6%。這是吉利控股2012年首次入榜後,連續八年穩居500強行列,並在八年間持續攀升255位。

總之,實踐已經證明,李書福對吉利汽車人才根基的培固,對內生性人才培養的方法是科學的、可持續的,也相對是低成本的。吉利汽車正在代表中國車企,朝氣蓬勃衝向世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