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想Ⅰ》是賈樟柯第一本有關電影創作的書籍,書中梳理了他從1996年到2008年十二年的電影心事。陳丹青說,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他靠的是一筆一筆地畫,賈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膠片。

01

書的封面是墨綠色的軟皮,觸感很舒適,像一本保存許久、珍而重之的筆記本,內裡記錄了作者在電影路上獨特的思考和不倦的探索。

陳丹青在書的序言中說,何其有幸,看到賈樟柯的第一部電影和此後十年之間的作品。

我也有同感,何其有幸,閱讀到這麼一本書,瞭解一個不一樣的賈樟柯。就像陳丹青說的,賈樟柯是和他們不一樣的動物,這個他們是陳凱歌,張藝謀和馮小剛。


"

《賈想Ⅰ》是賈樟柯第一本有關電影創作的書籍,書中梳理了他從1996年到2008年十二年的電影心事。陳丹青說,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他靠的是一筆一筆地畫,賈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膠片。

01

書的封面是墨綠色的軟皮,觸感很舒適,像一本保存許久、珍而重之的筆記本,內裡記錄了作者在電影路上獨特的思考和不倦的探索。

陳丹青在書的序言中說,何其有幸,看到賈樟柯的第一部電影和此後十年之間的作品。

我也有同感,何其有幸,閱讀到這麼一本書,瞭解一個不一樣的賈樟柯。就像陳丹青說的,賈樟柯是和他們不一樣的動物,這個他們是陳凱歌,張藝謀和馮小剛。


《賈想Ⅰ》: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


02

在《我的電影基因》一文中,賈樟柯寫父親去看拍電影的故事,一群少年跋山涉水到達拍攝現場,先是歡呼雀躍,然後靜默地站在山谷間看劇組拍電影,直到夕陽西下,才不得不惆悵地離去。

賈樟柯說,父親一遍遍跟他講述這段經歷的時候,一定想不到,他為兒子種下了電影的基因。

賈樟柯對個體生命的體恤和敬畏,讓他開始用鏡頭拍攝每一個苦苦掙扎用力生活的個人,因為他們值得被看見。

拍攝《三峽好人》,他寫道“帶著攝影機闖入這座即將消失的城市,看拆毀、爆炸、坍塌、在喧囂的噪音和飛舞的塵土中,我慢慢感覺到即使在如此絕望的地方,生命本身都會綻放燦爛的顏色。"

鏡頭前一批又一批勞動者來來去去,他們如靜物般沉默無語的表情讓我肅然起敬。

十幾年來當代中國人的面孔,他們的苦樂與悲歡從未在銀幕上演出,沒有人會想到他們的心靈有被看見的需要。賈樟柯看到了,他看到了普通民眾日復一日的寂寞和空虛,並讓他們出現在銀幕上。

他說,“電影應該是破費兩個銅板,窮人也能享受得起的樂趣,如西西里島的老人,也可以和著菸草的味道,陶醉於費里尼的超現實。”


"

《賈想Ⅰ》是賈樟柯第一本有關電影創作的書籍,書中梳理了他從1996年到2008年十二年的電影心事。陳丹青說,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他靠的是一筆一筆地畫,賈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膠片。

01

書的封面是墨綠色的軟皮,觸感很舒適,像一本保存許久、珍而重之的筆記本,內裡記錄了作者在電影路上獨特的思考和不倦的探索。

陳丹青在書的序言中說,何其有幸,看到賈樟柯的第一部電影和此後十年之間的作品。

我也有同感,何其有幸,閱讀到這麼一本書,瞭解一個不一樣的賈樟柯。就像陳丹青說的,賈樟柯是和他們不一樣的動物,這個他們是陳凱歌,張藝謀和馮小剛。


《賈想Ⅰ》: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


02

在《我的電影基因》一文中,賈樟柯寫父親去看拍電影的故事,一群少年跋山涉水到達拍攝現場,先是歡呼雀躍,然後靜默地站在山谷間看劇組拍電影,直到夕陽西下,才不得不惆悵地離去。

賈樟柯說,父親一遍遍跟他講述這段經歷的時候,一定想不到,他為兒子種下了電影的基因。

賈樟柯對個體生命的體恤和敬畏,讓他開始用鏡頭拍攝每一個苦苦掙扎用力生活的個人,因為他們值得被看見。

拍攝《三峽好人》,他寫道“帶著攝影機闖入這座即將消失的城市,看拆毀、爆炸、坍塌、在喧囂的噪音和飛舞的塵土中,我慢慢感覺到即使在如此絕望的地方,生命本身都會綻放燦爛的顏色。"

鏡頭前一批又一批勞動者來來去去,他們如靜物般沉默無語的表情讓我肅然起敬。

十幾年來當代中國人的面孔,他們的苦樂與悲歡從未在銀幕上演出,沒有人會想到他們的心靈有被看見的需要。賈樟柯看到了,他看到了普通民眾日復一日的寂寞和空虛,並讓他們出現在銀幕上。

他說,“電影應該是破費兩個銅板,窮人也能享受得起的樂趣,如西西里島的老人,也可以和著菸草的味道,陶醉於費里尼的超現實。”


《賈想Ⅰ》: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


03

學習電影的過程中,侯孝賢《風櫃來的人》給了賈樟柯很大的啟發,電影明明是講臺灣青年的故事,卻給他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像是在觀看山西老家朋友們的生活。

這個震撼讓賈樟柯明白,把個人生命的印記、經驗,講述出來就是力量,這種力量會打通觀看者的人生經驗,讓他們從中收穫某種熟悉感和能量。

《小武》之後,經過《站臺》、《公共場所》、《任逍遙》、《世界》,直到《三峽好人》,賈樟柯才找回在城市裡消耗掉的野性和血性,重新關心活生生的人,去拍攝那些個人帶來的純粹的生理感動,而不是根據影像的傳統和思潮去拍攝,不再被產業影響。

也是到《三峽好人》,賈樟柯開始有了一個強悍的自我,不被其他東西影響,還原了最初的心態。因為他發現任何生存的困難都掩蓋不住生命本身的美麗。


"

《賈想Ⅰ》是賈樟柯第一本有關電影創作的書籍,書中梳理了他從1996年到2008年十二年的電影心事。陳丹青說,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他靠的是一筆一筆地畫,賈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膠片。

01

書的封面是墨綠色的軟皮,觸感很舒適,像一本保存許久、珍而重之的筆記本,內裡記錄了作者在電影路上獨特的思考和不倦的探索。

陳丹青在書的序言中說,何其有幸,看到賈樟柯的第一部電影和此後十年之間的作品。

我也有同感,何其有幸,閱讀到這麼一本書,瞭解一個不一樣的賈樟柯。就像陳丹青說的,賈樟柯是和他們不一樣的動物,這個他們是陳凱歌,張藝謀和馮小剛。


《賈想Ⅰ》: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


02

在《我的電影基因》一文中,賈樟柯寫父親去看拍電影的故事,一群少年跋山涉水到達拍攝現場,先是歡呼雀躍,然後靜默地站在山谷間看劇組拍電影,直到夕陽西下,才不得不惆悵地離去。

賈樟柯說,父親一遍遍跟他講述這段經歷的時候,一定想不到,他為兒子種下了電影的基因。

賈樟柯對個體生命的體恤和敬畏,讓他開始用鏡頭拍攝每一個苦苦掙扎用力生活的個人,因為他們值得被看見。

拍攝《三峽好人》,他寫道“帶著攝影機闖入這座即將消失的城市,看拆毀、爆炸、坍塌、在喧囂的噪音和飛舞的塵土中,我慢慢感覺到即使在如此絕望的地方,生命本身都會綻放燦爛的顏色。"

鏡頭前一批又一批勞動者來來去去,他們如靜物般沉默無語的表情讓我肅然起敬。

十幾年來當代中國人的面孔,他們的苦樂與悲歡從未在銀幕上演出,沒有人會想到他們的心靈有被看見的需要。賈樟柯看到了,他看到了普通民眾日復一日的寂寞和空虛,並讓他們出現在銀幕上。

他說,“電影應該是破費兩個銅板,窮人也能享受得起的樂趣,如西西里島的老人,也可以和著菸草的味道,陶醉於費里尼的超現實。”


《賈想Ⅰ》: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


03

學習電影的過程中,侯孝賢《風櫃來的人》給了賈樟柯很大的啟發,電影明明是講臺灣青年的故事,卻給他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像是在觀看山西老家朋友們的生活。

這個震撼讓賈樟柯明白,把個人生命的印記、經驗,講述出來就是力量,這種力量會打通觀看者的人生經驗,讓他們從中收穫某種熟悉感和能量。

《小武》之後,經過《站臺》、《公共場所》、《任逍遙》、《世界》,直到《三峽好人》,賈樟柯才找回在城市裡消耗掉的野性和血性,重新關心活生生的人,去拍攝那些個人帶來的純粹的生理感動,而不是根據影像的傳統和思潮去拍攝,不再被產業影響。

也是到《三峽好人》,賈樟柯開始有了一個強悍的自我,不被其他東西影響,還原了最初的心態。因為他發現任何生存的困難都掩蓋不住生命本身的美麗。


《賈想Ⅰ》: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


04

《出租車司機》的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看過《小武》之後非常喜歡,約賈樟柯見了一次面。一般情況下做導演太久了,很難變成普通觀眾,但馬丁不是,他很親切很隨和地和賈樟柯聊《小武》,說小武像他的叔叔。

馬丁沒有高高在上的指導賈樟柯,只說他的往事,像是一個親切的長輩。“他可以全身心進入電影,又可以從電影出來,就像一個得道的老妖怪可以隨意暢遊”。這是賈樟柯嚮往的境界。

拍電影的學生可以寄自己的作品給馬丁,對此賈樟柯很感動,想起自己剛拍短片時的困難,如果當時有馬丁這樣的前輩指點,該是多麼幸運。但是馬丁很嚴肅的說,他不是在幫他們,而是他們在幫助他,看到學生的作品,馬丁會發現年齡帶給他的侷限性,而學生們的新電影,會給他新的啟發。

馬丁還建議賈樟柯,要保持低成本,堅持自己的理想,堅持自己作為導演的自由。

日本有一個詞叫“業”,是指自己的天命,無法按捺的職業熱情,賈樟柯和馬丁,他們都是定於業的人,內心的熱愛、奔騰與寂寞,需要電影來表達。

人類共同的命運和情感,需要他們的鏡頭講述出來。


"

《賈想Ⅰ》是賈樟柯第一本有關電影創作的書籍,書中梳理了他從1996年到2008年十二年的電影心事。陳丹青說,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他靠的是一筆一筆地畫,賈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膠片。

01

書的封面是墨綠色的軟皮,觸感很舒適,像一本保存許久、珍而重之的筆記本,內裡記錄了作者在電影路上獨特的思考和不倦的探索。

陳丹青在書的序言中說,何其有幸,看到賈樟柯的第一部電影和此後十年之間的作品。

我也有同感,何其有幸,閱讀到這麼一本書,瞭解一個不一樣的賈樟柯。就像陳丹青說的,賈樟柯是和他們不一樣的動物,這個他們是陳凱歌,張藝謀和馮小剛。


《賈想Ⅰ》: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


02

在《我的電影基因》一文中,賈樟柯寫父親去看拍電影的故事,一群少年跋山涉水到達拍攝現場,先是歡呼雀躍,然後靜默地站在山谷間看劇組拍電影,直到夕陽西下,才不得不惆悵地離去。

賈樟柯說,父親一遍遍跟他講述這段經歷的時候,一定想不到,他為兒子種下了電影的基因。

賈樟柯對個體生命的體恤和敬畏,讓他開始用鏡頭拍攝每一個苦苦掙扎用力生活的個人,因為他們值得被看見。

拍攝《三峽好人》,他寫道“帶著攝影機闖入這座即將消失的城市,看拆毀、爆炸、坍塌、在喧囂的噪音和飛舞的塵土中,我慢慢感覺到即使在如此絕望的地方,生命本身都會綻放燦爛的顏色。"

鏡頭前一批又一批勞動者來來去去,他們如靜物般沉默無語的表情讓我肅然起敬。

十幾年來當代中國人的面孔,他們的苦樂與悲歡從未在銀幕上演出,沒有人會想到他們的心靈有被看見的需要。賈樟柯看到了,他看到了普通民眾日復一日的寂寞和空虛,並讓他們出現在銀幕上。

他說,“電影應該是破費兩個銅板,窮人也能享受得起的樂趣,如西西里島的老人,也可以和著菸草的味道,陶醉於費里尼的超現實。”


《賈想Ⅰ》: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


03

學習電影的過程中,侯孝賢《風櫃來的人》給了賈樟柯很大的啟發,電影明明是講臺灣青年的故事,卻給他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像是在觀看山西老家朋友們的生活。

這個震撼讓賈樟柯明白,把個人生命的印記、經驗,講述出來就是力量,這種力量會打通觀看者的人生經驗,讓他們從中收穫某種熟悉感和能量。

《小武》之後,經過《站臺》、《公共場所》、《任逍遙》、《世界》,直到《三峽好人》,賈樟柯才找回在城市裡消耗掉的野性和血性,重新關心活生生的人,去拍攝那些個人帶來的純粹的生理感動,而不是根據影像的傳統和思潮去拍攝,不再被產業影響。

也是到《三峽好人》,賈樟柯開始有了一個強悍的自我,不被其他東西影響,還原了最初的心態。因為他發現任何生存的困難都掩蓋不住生命本身的美麗。


《賈想Ⅰ》: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


04

《出租車司機》的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看過《小武》之後非常喜歡,約賈樟柯見了一次面。一般情況下做導演太久了,很難變成普通觀眾,但馬丁不是,他很親切很隨和地和賈樟柯聊《小武》,說小武像他的叔叔。

馬丁沒有高高在上的指導賈樟柯,只說他的往事,像是一個親切的長輩。“他可以全身心進入電影,又可以從電影出來,就像一個得道的老妖怪可以隨意暢遊”。這是賈樟柯嚮往的境界。

拍電影的學生可以寄自己的作品給馬丁,對此賈樟柯很感動,想起自己剛拍短片時的困難,如果當時有馬丁這樣的前輩指點,該是多麼幸運。但是馬丁很嚴肅的說,他不是在幫他們,而是他們在幫助他,看到學生的作品,馬丁會發現年齡帶給他的侷限性,而學生們的新電影,會給他新的啟發。

馬丁還建議賈樟柯,要保持低成本,堅持自己的理想,堅持自己作為導演的自由。

日本有一個詞叫“業”,是指自己的天命,無法按捺的職業熱情,賈樟柯和馬丁,他們都是定於業的人,內心的熱愛、奔騰與寂寞,需要電影來表達。

人類共同的命運和情感,需要他們的鏡頭講述出來。


《賈想Ⅰ》: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


05

有人會質疑賈樟柯拍的電影,花那麼多錢拍一部電影,就為了講你自己的個人感受,是不是有問題?

對此,賈樟柯的回答是,寫一本小說,寫一首詩,沒有一種感受是不能進入寫作當中的,哪怕是再個人、再私人的感受。

他說,“我自己的電影,就像在火車上萍水相逢的旅客,沒有來龍去脈,只有浮現在生活表面的蛛絲馬跡。”

唐代詩人劉叉《偶書》中有兩句詩:“野夫怒見不平處,磨損胸中萬古刀。”賈樟柯是看到了世人不平、不快、不舒、不爽、不知所措的野夫,所以他用影像來展示,給這些共同情緒一個可以紓解的通道,是他的私人敘事,讓他鏡頭下無數人的存在有了意義。

這本書的最後幾章,是在小區花園裡看完的,難得的八月黃昏,涼風習習,頭頂的天空是久違的湛藍色,四周大朵大朵的白雲一點一點染白了這些藍。看幾頁書,就抬頭看看天空,那所剩不多的藍色越發的深邃了,彷彿心都要被染藍了。讀完最後一頁,抬頭再看時,雲朵已經成了烏色,幾個小小的雷鳴後,大顆的雨點落了下來。

這幾乎是一段“無用”的文字,但我就是想把它寫在這篇文章中,剛好契合這部書的最後一個主題,無用之用。

作者簡介:不倦的人間顏色,持續閱讀寫作,在文字中尋找自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