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吃飯還總說肚子疼,媽媽以為有蛔蟲,沒想到竟拖成大病!

蛔蟲 貧血 胃潰瘍 新生兒 營養學 父母在線 2018-11-26

毛毛媽一直以為兒子的肚子裡面有蛔蟲,都讀大班了,身高、體重都不達標,和同齡的孩子相比明顯瘦小,臉色也黃黃的。平時食慾不好,常說肚子痛,有時還作嘔。這不是有蟲是什麼?可是,毛毛媽買了好多回驅蟲藥,按說明給孩子服了,卻總是沒多大效果。直到一天晚飯後,毛毛突然肚子劇痛、嘔吐,還拉了黑色的稀大便,毛毛媽才急忙帶他去了醫院。

經診斷,哪裡有什麼蟲,毛毛患的是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因為沒有提前警覺,平時的一點肚子痛發展到如此嚴重的程度,這是毛毛媽怎麼也沒想到的。況且,孩子怎麼也會患十二指腸潰瘍?

其實兒童的消化系統防禦細菌和病毒的能力差,而且兒童生長髮育迅速,需要經消化道吸收更多的營養物質,所以消化道的負擔較成人重,因而更容易出現消化系統的疾病,尤其是消化性潰瘍病。

今天我們請到了兒童消化內科主任張豔玲醫生,跟大家講講兒童消化道潰瘍到底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小兒消化道潰瘍?

小兒消化道潰瘍一般指胃潰瘍和十二指潰瘍。胃潰瘍常發生於新生兒和小嬰兒,多為應激性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多發生於學齡兒童。

孩子不愛吃飯還總說肚子疼,媽媽以為有蛔蟲,沒想到竟拖成大病!

近些年,消化道潰瘍的患者出現低齡化趨勢,小兒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基本接近於成人。而成人消化道潰瘍患者中, 21%~50% 患病開始於兒童期,1.6% 開始於 4 歲以前。

在臨床中,我見過最小的患者才 2、3 個月,最大的有 14、15 歲。這個病年齡越小越嚴重,尤以新生兒期最為危險,如果合併有胃腸穿孔,致死率較高。

孩子有以下這些表現,家長就應提高警惕

對於兒童來說,消化道潰瘍有沒有特殊的表現,而且年齡不同,孩子的表現也不太一樣。

  • 3歲之前的孩子

表現為突然的噁心、嘔吐、甚至嘔血;大便為黑便,顏色很深,像柏油般的黑色;腹痛,不讓大人碰他的腹部;哭鬧不安,不肯吃奶、吃飯,肚子總是脹鼓鼓的。

  • 3~6歲的孩子

常常會說肚子疼,疼痛的部位大多在肚臍周圍,吃東西后痛感加重;反覆嘔吐、吞嚥吃下去的食物或者酸水;有的甚至以嘔血、黑便為突出表現;還有一些孩子會有貧血的症狀。

  • 6歲以上的孩子

症狀與成人相似,吃東西前、特別是餓的時候,上腹部疼痛或者感覺不舒服,吃東西后症狀減輕;也有反覆嘔吐、便血等症狀。

由於小兒消化道潰瘍病的臨床症狀各種各樣,不同年齡症狀差異較大,因此孩子如有以下表現,家長就應提高警惕,打起十二分精神了:

  • 無規律反覆發作性腹痛,驅蟲後仍然痛,部位以臍周和心窩部多見,並經常有噯氣、反酸水。
  • 反覆出現進食後嘔吐,嘔吐是兒童期潰瘍病的常見症狀。
  • 不明原因的長期食慾不振,與進食有關的腹部“難受”。
  • 不明原因的貧血,大便潛血陽性。
  • 不明原因的嘔血、便血。
  • 突然出現頭暈、便血、黑便甚至休克,或表現為急腹症者。
孩子不愛吃飯還總說肚子疼,媽媽以為有蛔蟲,沒想到竟拖成大病!

孩子到底有沒有潰瘍,如何進行檢查?

孩子有消化道潰瘍的表現,在臨床來說,還是需要進行相關的診斷才能確定的。因為消化道我們肉眼是看不見的,如果僅僅只是做了基本的檢查,例如腹痛的查體等,大多數都是沒有意義的,最關鍵的還是要做胃鏡來幫助診斷。

胃鏡下可以清楚的看到潰瘍的部位、程度,甚至是有些多發的潰瘍,這樣可以有效的幫助醫生做出準確的診斷。

小兒消化道潰瘍如何治療和預防?

關於治療

至於消化道潰瘍的治療,每個孩子根據自身的情況,都有特定的治療的方案,家長一定要帶孩子到醫院及時地就診。如果做胃鏡確認了潰瘍,家長一定要認真地服藥,而且一定要按照療程去服藥。

在飲食方面,儘量吃一些流質或少渣的半流質食物,量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待病情好轉後再改為普食。

關於預防

❶ 定時定量進餐,三餐均應為營養平衡的膳食。吃飯時要細嚼慢嚥,咀嚼時唾液大量分泌也有中和胃酸的所用。不偏食,不讓孩子邊吃邊玩,或邊吃飯邊看書和電視等。

❷ 防止飢飽無度,碰上喜歡的食品就吃得過飽,不和口味的飯菜就不吃或吃得很少,使胃腸道的負擔時輕時重。

❸ 不要片面強調高營養,要做到科學的飲食搭配,多食高蛋白低脂肪和易消化的食物。

❹ 不要長期吃刺激性大的食物,不過量吃冷飲,如冰淇淋等。

❺ 注意勞逸結合,合理安排小孩的學習和生活,不要讓孩子過度疲勞,精神緊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