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

我家們住過的平房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六十年代居住的土坯平房。這種平房四面用青磚掛邊兒,後牆和左右都是土坯,由於牆體厚實,到了冬天既擋風又暖和,缺點是不好維護,使用壽命短。另一類則磚瓦結構的,傳統意義上的平房。棟排式的平房組成了家屬大院,新蓋的磚瓦房,隔音效果明顯比土坯的就差了許多,誰家兩口子打架,小孩哭鬧都聽得一清二楚,就連放個大聲點兒的屁都能聽得見。

"

我家們住過的平房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六十年代居住的土坯平房。這種平房四面用青磚掛邊兒,後牆和左右都是土坯,由於牆體厚實,到了冬天既擋風又暖和,缺點是不好維護,使用壽命短。另一類則磚瓦結構的,傳統意義上的平房。棟排式的平房組成了家屬大院,新蓋的磚瓦房,隔音效果明顯比土坯的就差了許多,誰家兩口子打架,小孩哭鬧都聽得一清二楚,就連放個大聲點兒的屁都能聽得見。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除了接地氣我想不出平房的優點了,它最大的麻煩就倒垃圾、倒汙水、上廁所和生爐子。入冬以後,鑽被窩是一種考驗,需要先把被子鋪好,再慢慢地往裡邊滑,直到裡邊有了些許暖意,這才敢把襪子和秋褲脫掉。如果在家裡盤上一鋪炕,就好多了,俗話說家暖一鋪炕嗎。冬天熱炕頭的誘惑,是我們那個年代人們的共同的感受。

"

我家們住過的平房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六十年代居住的土坯平房。這種平房四面用青磚掛邊兒,後牆和左右都是土坯,由於牆體厚實,到了冬天既擋風又暖和,缺點是不好維護,使用壽命短。另一類則磚瓦結構的,傳統意義上的平房。棟排式的平房組成了家屬大院,新蓋的磚瓦房,隔音效果明顯比土坯的就差了許多,誰家兩口子打架,小孩哭鬧都聽得一清二楚,就連放個大聲點兒的屁都能聽得見。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除了接地氣我想不出平房的優點了,它最大的麻煩就倒垃圾、倒汙水、上廁所和生爐子。入冬以後,鑽被窩是一種考驗,需要先把被子鋪好,再慢慢地往裡邊滑,直到裡邊有了些許暖意,這才敢把襪子和秋褲脫掉。如果在家裡盤上一鋪炕,就好多了,俗話說家暖一鋪炕嗎。冬天熱炕頭的誘惑,是我們那個年代人們的共同的感受。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每一間平房都是構成大雜院的一個基本單位,每到夏天家家戶戶都把飯桌搬到門外,當然事先要在門前的空地上灑些水防止起塵土。一張炕桌,幾個矮凳,最家常的飯菜,尋常人家的晚餐就此拉開序幕。我父親好喝一口,所以他的晚飯戰線要拉得長一些。那時,母親總要想方設法為他弄一兩樣下酒的小菜,涼拌柿子黃瓜,榨菜醬豆腐,偶而的從燴菜裡挑出幾片肥肉,父親就很得色啦。那年月即使全家的肉票湊起來,也買不回多少肉的,這些肉星星父親這個一喂點,那個吃點,都進了兒女們的肚,最後入他口中的還是菜幫子和山藥蛋。

"

我家們住過的平房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六十年代居住的土坯平房。這種平房四面用青磚掛邊兒,後牆和左右都是土坯,由於牆體厚實,到了冬天既擋風又暖和,缺點是不好維護,使用壽命短。另一類則磚瓦結構的,傳統意義上的平房。棟排式的平房組成了家屬大院,新蓋的磚瓦房,隔音效果明顯比土坯的就差了許多,誰家兩口子打架,小孩哭鬧都聽得一清二楚,就連放個大聲點兒的屁都能聽得見。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除了接地氣我想不出平房的優點了,它最大的麻煩就倒垃圾、倒汙水、上廁所和生爐子。入冬以後,鑽被窩是一種考驗,需要先把被子鋪好,再慢慢地往裡邊滑,直到裡邊有了些許暖意,這才敢把襪子和秋褲脫掉。如果在家裡盤上一鋪炕,就好多了,俗話說家暖一鋪炕嗎。冬天熱炕頭的誘惑,是我們那個年代人們的共同的感受。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每一間平房都是構成大雜院的一個基本單位,每到夏天家家戶戶都把飯桌搬到門外,當然事先要在門前的空地上灑些水防止起塵土。一張炕桌,幾個矮凳,最家常的飯菜,尋常人家的晚餐就此拉開序幕。我父親好喝一口,所以他的晚飯戰線要拉得長一些。那時,母親總要想方設法為他弄一兩樣下酒的小菜,涼拌柿子黃瓜,榨菜醬豆腐,偶而的從燴菜裡挑出幾片肥肉,父親就很得色啦。那年月即使全家的肉票湊起來,也買不回多少肉的,這些肉星星父親這個一喂點,那個吃點,都進了兒女們的肚,最後入他口中的還是菜幫子和山藥蛋。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大雜院是玩藏姥迷的好地方,我們住的大雜院全院就大門口有一盞燈,功率不足六十瓦昏黃黯淡。晚上孩子們聚集在燈下,錘頭、剪刀、包子定勝負,最後留下的必須面朝牆壁矇住眼睛數數兒,這時大家立刻做鳥獸散去,捂著眼睛數數兒的這位,嘴裡還問著:“藏好了麼?”直到最後藏好的喊一聲:“藏好了!”,才滿院地開始找人。躲藏的孩子們上天入地,無所不及。有的藏進自家的菜窖,有的藏進碳倉裡,還有的爬上院中的榆樹上。但只要被看見並喊出名字,就算被逮住了… …

"

我家們住過的平房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六十年代居住的土坯平房。這種平房四面用青磚掛邊兒,後牆和左右都是土坯,由於牆體厚實,到了冬天既擋風又暖和,缺點是不好維護,使用壽命短。另一類則磚瓦結構的,傳統意義上的平房。棟排式的平房組成了家屬大院,新蓋的磚瓦房,隔音效果明顯比土坯的就差了許多,誰家兩口子打架,小孩哭鬧都聽得一清二楚,就連放個大聲點兒的屁都能聽得見。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除了接地氣我想不出平房的優點了,它最大的麻煩就倒垃圾、倒汙水、上廁所和生爐子。入冬以後,鑽被窩是一種考驗,需要先把被子鋪好,再慢慢地往裡邊滑,直到裡邊有了些許暖意,這才敢把襪子和秋褲脫掉。如果在家裡盤上一鋪炕,就好多了,俗話說家暖一鋪炕嗎。冬天熱炕頭的誘惑,是我們那個年代人們的共同的感受。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每一間平房都是構成大雜院的一個基本單位,每到夏天家家戶戶都把飯桌搬到門外,當然事先要在門前的空地上灑些水防止起塵土。一張炕桌,幾個矮凳,最家常的飯菜,尋常人家的晚餐就此拉開序幕。我父親好喝一口,所以他的晚飯戰線要拉得長一些。那時,母親總要想方設法為他弄一兩樣下酒的小菜,涼拌柿子黃瓜,榨菜醬豆腐,偶而的從燴菜裡挑出幾片肥肉,父親就很得色啦。那年月即使全家的肉票湊起來,也買不回多少肉的,這些肉星星父親這個一喂點,那個吃點,都進了兒女們的肚,最後入他口中的還是菜幫子和山藥蛋。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大雜院是玩藏姥迷的好地方,我們住的大雜院全院就大門口有一盞燈,功率不足六十瓦昏黃黯淡。晚上孩子們聚集在燈下,錘頭、剪刀、包子定勝負,最後留下的必須面朝牆壁矇住眼睛數數兒,這時大家立刻做鳥獸散去,捂著眼睛數數兒的這位,嘴裡還問著:“藏好了麼?”直到最後藏好的喊一聲:“藏好了!”,才滿院地開始找人。躲藏的孩子們上天入地,無所不及。有的藏進自家的菜窖,有的藏進碳倉裡,還有的爬上院中的榆樹上。但只要被看見並喊出名字,就算被逮住了… …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到了冬天,大院裡的那一盞燈就變得愈發的孤寂和沒落,入骨的北風,把整個大院清掃得清冷寂靜。娃娃們也被這毫無憐惜的寒冷攆進屋裡,屋裡有橘色的燈光和暖烘烘的大炕,大炕上有奶奶講過一百遍的“大麻猴”吃小孩兒… …

平房的生活清苦又簡單。那年頭兒大家都過得差不多,不像現在這般的複雜。全院只有一口洋井,一年四季常流水,冬天便凍成一道冰坡,劃上冰車順勢而下特別的過癮,直玩兒得滿頭大汗。玩兒得渴了,就壓幾把手柄喝口涼水。有時嘴脣剛剛挨著管頭,立即就會被粘住,一旦被粘,硬揪容易扯破皮肉,須慢慢地呵一口熱氣,然後再緩緩鬆開嘴,我的嘴就被水管粘過,所以精通此類勾當。凡是我這個年齡的人,基本都是粗飼放養型的。學校無書可讀,家裡無事可做,一天到晚大部分時間是在外邊瘋跑著玩兒。

"

我家們住過的平房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六十年代居住的土坯平房。這種平房四面用青磚掛邊兒,後牆和左右都是土坯,由於牆體厚實,到了冬天既擋風又暖和,缺點是不好維護,使用壽命短。另一類則磚瓦結構的,傳統意義上的平房。棟排式的平房組成了家屬大院,新蓋的磚瓦房,隔音效果明顯比土坯的就差了許多,誰家兩口子打架,小孩哭鬧都聽得一清二楚,就連放個大聲點兒的屁都能聽得見。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除了接地氣我想不出平房的優點了,它最大的麻煩就倒垃圾、倒汙水、上廁所和生爐子。入冬以後,鑽被窩是一種考驗,需要先把被子鋪好,再慢慢地往裡邊滑,直到裡邊有了些許暖意,這才敢把襪子和秋褲脫掉。如果在家裡盤上一鋪炕,就好多了,俗話說家暖一鋪炕嗎。冬天熱炕頭的誘惑,是我們那個年代人們的共同的感受。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每一間平房都是構成大雜院的一個基本單位,每到夏天家家戶戶都把飯桌搬到門外,當然事先要在門前的空地上灑些水防止起塵土。一張炕桌,幾個矮凳,最家常的飯菜,尋常人家的晚餐就此拉開序幕。我父親好喝一口,所以他的晚飯戰線要拉得長一些。那時,母親總要想方設法為他弄一兩樣下酒的小菜,涼拌柿子黃瓜,榨菜醬豆腐,偶而的從燴菜裡挑出幾片肥肉,父親就很得色啦。那年月即使全家的肉票湊起來,也買不回多少肉的,這些肉星星父親這個一喂點,那個吃點,都進了兒女們的肚,最後入他口中的還是菜幫子和山藥蛋。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大雜院是玩藏姥迷的好地方,我們住的大雜院全院就大門口有一盞燈,功率不足六十瓦昏黃黯淡。晚上孩子們聚集在燈下,錘頭、剪刀、包子定勝負,最後留下的必須面朝牆壁矇住眼睛數數兒,這時大家立刻做鳥獸散去,捂著眼睛數數兒的這位,嘴裡還問著:“藏好了麼?”直到最後藏好的喊一聲:“藏好了!”,才滿院地開始找人。躲藏的孩子們上天入地,無所不及。有的藏進自家的菜窖,有的藏進碳倉裡,還有的爬上院中的榆樹上。但只要被看見並喊出名字,就算被逮住了… …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到了冬天,大院裡的那一盞燈就變得愈發的孤寂和沒落,入骨的北風,把整個大院清掃得清冷寂靜。娃娃們也被這毫無憐惜的寒冷攆進屋裡,屋裡有橘色的燈光和暖烘烘的大炕,大炕上有奶奶講過一百遍的“大麻猴”吃小孩兒… …

平房的生活清苦又簡單。那年頭兒大家都過得差不多,不像現在這般的複雜。全院只有一口洋井,一年四季常流水,冬天便凍成一道冰坡,劃上冰車順勢而下特別的過癮,直玩兒得滿頭大汗。玩兒得渴了,就壓幾把手柄喝口涼水。有時嘴脣剛剛挨著管頭,立即就會被粘住,一旦被粘,硬揪容易扯破皮肉,須慢慢地呵一口熱氣,然後再緩緩鬆開嘴,我的嘴就被水管粘過,所以精通此類勾當。凡是我這個年齡的人,基本都是粗飼放養型的。學校無書可讀,家裡無事可做,一天到晚大部分時間是在外邊瘋跑著玩兒。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住平房幾乎是家家養雞,多則八九隻,少則三兩隻。家裡的奶奶或者是姥姥,每天死死盯著老母雞的屁股,恨不得它天天臥在窩裡生蛋,沒有辦法,那年月油水實在是太少了。最可怕的是傳雞兒病,那叫個快,往往是前排房人家的雞剛剛開始死,後排房的雞就已經蔫吧啦,傳得快的時候,連殺都來不及。死了的雞還不是全吃了,也沒見誰吃出毛病。過去人們對疾病的認識水平是有限,現在回想起來,那大概就是現在的禽流感吧。所以,2005年禽流感暴發時,專家就十分肯定地說,,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對禽流感已經有了十分可靠的免疫力。

平房的記憶是溫暖的,平房的記憶也是寒冷的。對於出生在90後的城市娃娃們,絕大部分對平房的記憶是缺失的。他們出生在密不透風鋼筋水泥建造的叢林裡,自然沒有體味過平房大雜院的艱辛,更無法理解平房接地氣的那種獨特的快樂。

"

我家們住過的平房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六十年代居住的土坯平房。這種平房四面用青磚掛邊兒,後牆和左右都是土坯,由於牆體厚實,到了冬天既擋風又暖和,缺點是不好維護,使用壽命短。另一類則磚瓦結構的,傳統意義上的平房。棟排式的平房組成了家屬大院,新蓋的磚瓦房,隔音效果明顯比土坯的就差了許多,誰家兩口子打架,小孩哭鬧都聽得一清二楚,就連放個大聲點兒的屁都能聽得見。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除了接地氣我想不出平房的優點了,它最大的麻煩就倒垃圾、倒汙水、上廁所和生爐子。入冬以後,鑽被窩是一種考驗,需要先把被子鋪好,再慢慢地往裡邊滑,直到裡邊有了些許暖意,這才敢把襪子和秋褲脫掉。如果在家裡盤上一鋪炕,就好多了,俗話說家暖一鋪炕嗎。冬天熱炕頭的誘惑,是我們那個年代人們的共同的感受。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每一間平房都是構成大雜院的一個基本單位,每到夏天家家戶戶都把飯桌搬到門外,當然事先要在門前的空地上灑些水防止起塵土。一張炕桌,幾個矮凳,最家常的飯菜,尋常人家的晚餐就此拉開序幕。我父親好喝一口,所以他的晚飯戰線要拉得長一些。那時,母親總要想方設法為他弄一兩樣下酒的小菜,涼拌柿子黃瓜,榨菜醬豆腐,偶而的從燴菜裡挑出幾片肥肉,父親就很得色啦。那年月即使全家的肉票湊起來,也買不回多少肉的,這些肉星星父親這個一喂點,那個吃點,都進了兒女們的肚,最後入他口中的還是菜幫子和山藥蛋。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大雜院是玩藏姥迷的好地方,我們住的大雜院全院就大門口有一盞燈,功率不足六十瓦昏黃黯淡。晚上孩子們聚集在燈下,錘頭、剪刀、包子定勝負,最後留下的必須面朝牆壁矇住眼睛數數兒,這時大家立刻做鳥獸散去,捂著眼睛數數兒的這位,嘴裡還問著:“藏好了麼?”直到最後藏好的喊一聲:“藏好了!”,才滿院地開始找人。躲藏的孩子們上天入地,無所不及。有的藏進自家的菜窖,有的藏進碳倉裡,還有的爬上院中的榆樹上。但只要被看見並喊出名字,就算被逮住了… …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到了冬天,大院裡的那一盞燈就變得愈發的孤寂和沒落,入骨的北風,把整個大院清掃得清冷寂靜。娃娃們也被這毫無憐惜的寒冷攆進屋裡,屋裡有橘色的燈光和暖烘烘的大炕,大炕上有奶奶講過一百遍的“大麻猴”吃小孩兒… …

平房的生活清苦又簡單。那年頭兒大家都過得差不多,不像現在這般的複雜。全院只有一口洋井,一年四季常流水,冬天便凍成一道冰坡,劃上冰車順勢而下特別的過癮,直玩兒得滿頭大汗。玩兒得渴了,就壓幾把手柄喝口涼水。有時嘴脣剛剛挨著管頭,立即就會被粘住,一旦被粘,硬揪容易扯破皮肉,須慢慢地呵一口熱氣,然後再緩緩鬆開嘴,我的嘴就被水管粘過,所以精通此類勾當。凡是我這個年齡的人,基本都是粗飼放養型的。學校無書可讀,家裡無事可做,一天到晚大部分時間是在外邊瘋跑著玩兒。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住平房幾乎是家家養雞,多則八九隻,少則三兩隻。家裡的奶奶或者是姥姥,每天死死盯著老母雞的屁股,恨不得它天天臥在窩裡生蛋,沒有辦法,那年月油水實在是太少了。最可怕的是傳雞兒病,那叫個快,往往是前排房人家的雞剛剛開始死,後排房的雞就已經蔫吧啦,傳得快的時候,連殺都來不及。死了的雞還不是全吃了,也沒見誰吃出毛病。過去人們對疾病的認識水平是有限,現在回想起來,那大概就是現在的禽流感吧。所以,2005年禽流感暴發時,專家就十分肯定地說,,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對禽流感已經有了十分可靠的免疫力。

平房的記憶是溫暖的,平房的記憶也是寒冷的。對於出生在90後的城市娃娃們,絕大部分對平房的記憶是缺失的。他們出生在密不透風鋼筋水泥建造的叢林裡,自然沒有體味過平房大雜院的艱辛,更無法理解平房接地氣的那種獨特的快樂。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我總喜歡把六十年代自家居住過的平房叫成老房子,因為在那裡能夠找到我苦難多災的少年時代,也能找到曾經“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笑聲,以及一些永遠也不願再去言說的磨難。儘管那是一個極其荒唐,極具諷刺式漫畫的年代,我依然非常固執地堅守著那段記憶。尤其是院子裡的那幾棵老榆樹,更能勾起我對往事的回憶。雖然老房子幾易其主,可是老榆樹還在。2006年我外出辦事,恰巧從老房子前經過,盛夏時節,那棵老榆樹仍像奶奶一樣兀自站立在那裡,枯枝一般的雙手伸展著,似乎還在執手瞭望著遠方。

"

我家們住過的平房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六十年代居住的土坯平房。這種平房四面用青磚掛邊兒,後牆和左右都是土坯,由於牆體厚實,到了冬天既擋風又暖和,缺點是不好維護,使用壽命短。另一類則磚瓦結構的,傳統意義上的平房。棟排式的平房組成了家屬大院,新蓋的磚瓦房,隔音效果明顯比土坯的就差了許多,誰家兩口子打架,小孩哭鬧都聽得一清二楚,就連放個大聲點兒的屁都能聽得見。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除了接地氣我想不出平房的優點了,它最大的麻煩就倒垃圾、倒汙水、上廁所和生爐子。入冬以後,鑽被窩是一種考驗,需要先把被子鋪好,再慢慢地往裡邊滑,直到裡邊有了些許暖意,這才敢把襪子和秋褲脫掉。如果在家裡盤上一鋪炕,就好多了,俗話說家暖一鋪炕嗎。冬天熱炕頭的誘惑,是我們那個年代人們的共同的感受。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每一間平房都是構成大雜院的一個基本單位,每到夏天家家戶戶都把飯桌搬到門外,當然事先要在門前的空地上灑些水防止起塵土。一張炕桌,幾個矮凳,最家常的飯菜,尋常人家的晚餐就此拉開序幕。我父親好喝一口,所以他的晚飯戰線要拉得長一些。那時,母親總要想方設法為他弄一兩樣下酒的小菜,涼拌柿子黃瓜,榨菜醬豆腐,偶而的從燴菜裡挑出幾片肥肉,父親就很得色啦。那年月即使全家的肉票湊起來,也買不回多少肉的,這些肉星星父親這個一喂點,那個吃點,都進了兒女們的肚,最後入他口中的還是菜幫子和山藥蛋。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大雜院是玩藏姥迷的好地方,我們住的大雜院全院就大門口有一盞燈,功率不足六十瓦昏黃黯淡。晚上孩子們聚集在燈下,錘頭、剪刀、包子定勝負,最後留下的必須面朝牆壁矇住眼睛數數兒,這時大家立刻做鳥獸散去,捂著眼睛數數兒的這位,嘴裡還問著:“藏好了麼?”直到最後藏好的喊一聲:“藏好了!”,才滿院地開始找人。躲藏的孩子們上天入地,無所不及。有的藏進自家的菜窖,有的藏進碳倉裡,還有的爬上院中的榆樹上。但只要被看見並喊出名字,就算被逮住了… …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到了冬天,大院裡的那一盞燈就變得愈發的孤寂和沒落,入骨的北風,把整個大院清掃得清冷寂靜。娃娃們也被這毫無憐惜的寒冷攆進屋裡,屋裡有橘色的燈光和暖烘烘的大炕,大炕上有奶奶講過一百遍的“大麻猴”吃小孩兒… …

平房的生活清苦又簡單。那年頭兒大家都過得差不多,不像現在這般的複雜。全院只有一口洋井,一年四季常流水,冬天便凍成一道冰坡,劃上冰車順勢而下特別的過癮,直玩兒得滿頭大汗。玩兒得渴了,就壓幾把手柄喝口涼水。有時嘴脣剛剛挨著管頭,立即就會被粘住,一旦被粘,硬揪容易扯破皮肉,須慢慢地呵一口熱氣,然後再緩緩鬆開嘴,我的嘴就被水管粘過,所以精通此類勾當。凡是我這個年齡的人,基本都是粗飼放養型的。學校無書可讀,家裡無事可做,一天到晚大部分時間是在外邊瘋跑著玩兒。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住平房幾乎是家家養雞,多則八九隻,少則三兩隻。家裡的奶奶或者是姥姥,每天死死盯著老母雞的屁股,恨不得它天天臥在窩裡生蛋,沒有辦法,那年月油水實在是太少了。最可怕的是傳雞兒病,那叫個快,往往是前排房人家的雞剛剛開始死,後排房的雞就已經蔫吧啦,傳得快的時候,連殺都來不及。死了的雞還不是全吃了,也沒見誰吃出毛病。過去人們對疾病的認識水平是有限,現在回想起來,那大概就是現在的禽流感吧。所以,2005年禽流感暴發時,專家就十分肯定地說,,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對禽流感已經有了十分可靠的免疫力。

平房的記憶是溫暖的,平房的記憶也是寒冷的。對於出生在90後的城市娃娃們,絕大部分對平房的記憶是缺失的。他們出生在密不透風鋼筋水泥建造的叢林裡,自然沒有體味過平房大雜院的艱辛,更無法理解平房接地氣的那種獨特的快樂。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我總喜歡把六十年代自家居住過的平房叫成老房子,因為在那裡能夠找到我苦難多災的少年時代,也能找到曾經“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笑聲,以及一些永遠也不願再去言說的磨難。儘管那是一個極其荒唐,極具諷刺式漫畫的年代,我依然非常固執地堅守著那段記憶。尤其是院子裡的那幾棵老榆樹,更能勾起我對往事的回憶。雖然老房子幾易其主,可是老榆樹還在。2006年我外出辦事,恰巧從老房子前經過,盛夏時節,那棵老榆樹仍像奶奶一樣兀自站立在那裡,枯枝一般的雙手伸展著,似乎還在執手瞭望著遠方。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我奶奶是錫林郭勒草原上的蒙古人,兩頰淡淡的高原紅永遠掛在她高高的顴骨上。奶奶隨著父母輾轉東西,最終落腳到了老榆樹下的那兩間老房子裡。小的時候,時常看見她站在土坡上,目光散淡地向遠處張望。生活環境消磨了她用母語訴說的權力,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滿眼悽惻地朝著一個方向遙望,多年以後我才真正明白,她瞭望的方向便是故鄉的方向。

每到秋冬季節,我和奶奶經常要到郊外去撇些幹樹枝用來當引火柴。那年她已經是七十歲的人了,可是爬高上低從來不含糊。一雙大腳,一副硬朗的身板,成了我們家咬牙挺過那段艱難歲月的本錢之一,也成了她經常奚落那些小腳老太太的資本。

"

我家們住過的平房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六十年代居住的土坯平房。這種平房四面用青磚掛邊兒,後牆和左右都是土坯,由於牆體厚實,到了冬天既擋風又暖和,缺點是不好維護,使用壽命短。另一類則磚瓦結構的,傳統意義上的平房。棟排式的平房組成了家屬大院,新蓋的磚瓦房,隔音效果明顯比土坯的就差了許多,誰家兩口子打架,小孩哭鬧都聽得一清二楚,就連放個大聲點兒的屁都能聽得見。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除了接地氣我想不出平房的優點了,它最大的麻煩就倒垃圾、倒汙水、上廁所和生爐子。入冬以後,鑽被窩是一種考驗,需要先把被子鋪好,再慢慢地往裡邊滑,直到裡邊有了些許暖意,這才敢把襪子和秋褲脫掉。如果在家裡盤上一鋪炕,就好多了,俗話說家暖一鋪炕嗎。冬天熱炕頭的誘惑,是我們那個年代人們的共同的感受。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每一間平房都是構成大雜院的一個基本單位,每到夏天家家戶戶都把飯桌搬到門外,當然事先要在門前的空地上灑些水防止起塵土。一張炕桌,幾個矮凳,最家常的飯菜,尋常人家的晚餐就此拉開序幕。我父親好喝一口,所以他的晚飯戰線要拉得長一些。那時,母親總要想方設法為他弄一兩樣下酒的小菜,涼拌柿子黃瓜,榨菜醬豆腐,偶而的從燴菜裡挑出幾片肥肉,父親就很得色啦。那年月即使全家的肉票湊起來,也買不回多少肉的,這些肉星星父親這個一喂點,那個吃點,都進了兒女們的肚,最後入他口中的還是菜幫子和山藥蛋。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大雜院是玩藏姥迷的好地方,我們住的大雜院全院就大門口有一盞燈,功率不足六十瓦昏黃黯淡。晚上孩子們聚集在燈下,錘頭、剪刀、包子定勝負,最後留下的必須面朝牆壁矇住眼睛數數兒,這時大家立刻做鳥獸散去,捂著眼睛數數兒的這位,嘴裡還問著:“藏好了麼?”直到最後藏好的喊一聲:“藏好了!”,才滿院地開始找人。躲藏的孩子們上天入地,無所不及。有的藏進自家的菜窖,有的藏進碳倉裡,還有的爬上院中的榆樹上。但只要被看見並喊出名字,就算被逮住了… …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到了冬天,大院裡的那一盞燈就變得愈發的孤寂和沒落,入骨的北風,把整個大院清掃得清冷寂靜。娃娃們也被這毫無憐惜的寒冷攆進屋裡,屋裡有橘色的燈光和暖烘烘的大炕,大炕上有奶奶講過一百遍的“大麻猴”吃小孩兒… …

平房的生活清苦又簡單。那年頭兒大家都過得差不多,不像現在這般的複雜。全院只有一口洋井,一年四季常流水,冬天便凍成一道冰坡,劃上冰車順勢而下特別的過癮,直玩兒得滿頭大汗。玩兒得渴了,就壓幾把手柄喝口涼水。有時嘴脣剛剛挨著管頭,立即就會被粘住,一旦被粘,硬揪容易扯破皮肉,須慢慢地呵一口熱氣,然後再緩緩鬆開嘴,我的嘴就被水管粘過,所以精通此類勾當。凡是我這個年齡的人,基本都是粗飼放養型的。學校無書可讀,家裡無事可做,一天到晚大部分時間是在外邊瘋跑著玩兒。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住平房幾乎是家家養雞,多則八九隻,少則三兩隻。家裡的奶奶或者是姥姥,每天死死盯著老母雞的屁股,恨不得它天天臥在窩裡生蛋,沒有辦法,那年月油水實在是太少了。最可怕的是傳雞兒病,那叫個快,往往是前排房人家的雞剛剛開始死,後排房的雞就已經蔫吧啦,傳得快的時候,連殺都來不及。死了的雞還不是全吃了,也沒見誰吃出毛病。過去人們對疾病的認識水平是有限,現在回想起來,那大概就是現在的禽流感吧。所以,2005年禽流感暴發時,專家就十分肯定地說,,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對禽流感已經有了十分可靠的免疫力。

平房的記憶是溫暖的,平房的記憶也是寒冷的。對於出生在90後的城市娃娃們,絕大部分對平房的記憶是缺失的。他們出生在密不透風鋼筋水泥建造的叢林裡,自然沒有體味過平房大雜院的艱辛,更無法理解平房接地氣的那種獨特的快樂。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我總喜歡把六十年代自家居住過的平房叫成老房子,因為在那裡能夠找到我苦難多災的少年時代,也能找到曾經“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笑聲,以及一些永遠也不願再去言說的磨難。儘管那是一個極其荒唐,極具諷刺式漫畫的年代,我依然非常固執地堅守著那段記憶。尤其是院子裡的那幾棵老榆樹,更能勾起我對往事的回憶。雖然老房子幾易其主,可是老榆樹還在。2006年我外出辦事,恰巧從老房子前經過,盛夏時節,那棵老榆樹仍像奶奶一樣兀自站立在那裡,枯枝一般的雙手伸展著,似乎還在執手瞭望著遠方。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我奶奶是錫林郭勒草原上的蒙古人,兩頰淡淡的高原紅永遠掛在她高高的顴骨上。奶奶隨著父母輾轉東西,最終落腳到了老榆樹下的那兩間老房子裡。小的時候,時常看見她站在土坡上,目光散淡地向遠處張望。生活環境消磨了她用母語訴說的權力,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滿眼悽惻地朝著一個方向遙望,多年以後我才真正明白,她瞭望的方向便是故鄉的方向。

每到秋冬季節,我和奶奶經常要到郊外去撇些幹樹枝用來當引火柴。那年她已經是七十歲的人了,可是爬高上低從來不含糊。一雙大腳,一副硬朗的身板,成了我們家咬牙挺過那段艱難歲月的本錢之一,也成了她經常奚落那些小腳老太太的資本。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在平房居住的最後幾年,我已經參加工作,從那時起,對樓房的憧憬已經開始在心底逐漸萌生。為了儘早實現自己住樓房的願望,我放棄了市裡大醫院的錦繡前程,調入一家企業的衛生所工作,因為人家能給咱分樓房。

在一片片被拆除的平房廢墟目前,我曾反覆地臆想著它的前世今生。在頭腦中重新構築那些老房子,曾經擁有過的風光歲月,用心去撫摸殘留在磚木廢墟上如老年斑一樣斑駁的時光,很像是送走一位自己十分熟悉的長者,夕陽西下它的身體逐漸地涼了下來,一切生命的跡象也漸漸地消散而去,所有的記憶將連同它一起化作煙塵,伴隨著步步逼近的夜幕,嫋嫋斜斜直至升入天際。在人類毫無節制的慾望驅使下,它別無選擇,只有在震耳欲聾的聒噪聲中靜靜地倒下……

"

我家們住過的平房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六十年代居住的土坯平房。這種平房四面用青磚掛邊兒,後牆和左右都是土坯,由於牆體厚實,到了冬天既擋風又暖和,缺點是不好維護,使用壽命短。另一類則磚瓦結構的,傳統意義上的平房。棟排式的平房組成了家屬大院,新蓋的磚瓦房,隔音效果明顯比土坯的就差了許多,誰家兩口子打架,小孩哭鬧都聽得一清二楚,就連放個大聲點兒的屁都能聽得見。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除了接地氣我想不出平房的優點了,它最大的麻煩就倒垃圾、倒汙水、上廁所和生爐子。入冬以後,鑽被窩是一種考驗,需要先把被子鋪好,再慢慢地往裡邊滑,直到裡邊有了些許暖意,這才敢把襪子和秋褲脫掉。如果在家裡盤上一鋪炕,就好多了,俗話說家暖一鋪炕嗎。冬天熱炕頭的誘惑,是我們那個年代人們的共同的感受。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每一間平房都是構成大雜院的一個基本單位,每到夏天家家戶戶都把飯桌搬到門外,當然事先要在門前的空地上灑些水防止起塵土。一張炕桌,幾個矮凳,最家常的飯菜,尋常人家的晚餐就此拉開序幕。我父親好喝一口,所以他的晚飯戰線要拉得長一些。那時,母親總要想方設法為他弄一兩樣下酒的小菜,涼拌柿子黃瓜,榨菜醬豆腐,偶而的從燴菜裡挑出幾片肥肉,父親就很得色啦。那年月即使全家的肉票湊起來,也買不回多少肉的,這些肉星星父親這個一喂點,那個吃點,都進了兒女們的肚,最後入他口中的還是菜幫子和山藥蛋。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大雜院是玩藏姥迷的好地方,我們住的大雜院全院就大門口有一盞燈,功率不足六十瓦昏黃黯淡。晚上孩子們聚集在燈下,錘頭、剪刀、包子定勝負,最後留下的必須面朝牆壁矇住眼睛數數兒,這時大家立刻做鳥獸散去,捂著眼睛數數兒的這位,嘴裡還問著:“藏好了麼?”直到最後藏好的喊一聲:“藏好了!”,才滿院地開始找人。躲藏的孩子們上天入地,無所不及。有的藏進自家的菜窖,有的藏進碳倉裡,還有的爬上院中的榆樹上。但只要被看見並喊出名字,就算被逮住了… …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到了冬天,大院裡的那一盞燈就變得愈發的孤寂和沒落,入骨的北風,把整個大院清掃得清冷寂靜。娃娃們也被這毫無憐惜的寒冷攆進屋裡,屋裡有橘色的燈光和暖烘烘的大炕,大炕上有奶奶講過一百遍的“大麻猴”吃小孩兒… …

平房的生活清苦又簡單。那年頭兒大家都過得差不多,不像現在這般的複雜。全院只有一口洋井,一年四季常流水,冬天便凍成一道冰坡,劃上冰車順勢而下特別的過癮,直玩兒得滿頭大汗。玩兒得渴了,就壓幾把手柄喝口涼水。有時嘴脣剛剛挨著管頭,立即就會被粘住,一旦被粘,硬揪容易扯破皮肉,須慢慢地呵一口熱氣,然後再緩緩鬆開嘴,我的嘴就被水管粘過,所以精通此類勾當。凡是我這個年齡的人,基本都是粗飼放養型的。學校無書可讀,家裡無事可做,一天到晚大部分時間是在外邊瘋跑著玩兒。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住平房幾乎是家家養雞,多則八九隻,少則三兩隻。家裡的奶奶或者是姥姥,每天死死盯著老母雞的屁股,恨不得它天天臥在窩裡生蛋,沒有辦法,那年月油水實在是太少了。最可怕的是傳雞兒病,那叫個快,往往是前排房人家的雞剛剛開始死,後排房的雞就已經蔫吧啦,傳得快的時候,連殺都來不及。死了的雞還不是全吃了,也沒見誰吃出毛病。過去人們對疾病的認識水平是有限,現在回想起來,那大概就是現在的禽流感吧。所以,2005年禽流感暴發時,專家就十分肯定地說,,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對禽流感已經有了十分可靠的免疫力。

平房的記憶是溫暖的,平房的記憶也是寒冷的。對於出生在90後的城市娃娃們,絕大部分對平房的記憶是缺失的。他們出生在密不透風鋼筋水泥建造的叢林裡,自然沒有體味過平房大雜院的艱辛,更無法理解平房接地氣的那種獨特的快樂。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我總喜歡把六十年代自家居住過的平房叫成老房子,因為在那裡能夠找到我苦難多災的少年時代,也能找到曾經“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笑聲,以及一些永遠也不願再去言說的磨難。儘管那是一個極其荒唐,極具諷刺式漫畫的年代,我依然非常固執地堅守著那段記憶。尤其是院子裡的那幾棵老榆樹,更能勾起我對往事的回憶。雖然老房子幾易其主,可是老榆樹還在。2006年我外出辦事,恰巧從老房子前經過,盛夏時節,那棵老榆樹仍像奶奶一樣兀自站立在那裡,枯枝一般的雙手伸展著,似乎還在執手瞭望著遠方。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我奶奶是錫林郭勒草原上的蒙古人,兩頰淡淡的高原紅永遠掛在她高高的顴骨上。奶奶隨著父母輾轉東西,最終落腳到了老榆樹下的那兩間老房子裡。小的時候,時常看見她站在土坡上,目光散淡地向遠處張望。生活環境消磨了她用母語訴說的權力,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滿眼悽惻地朝著一個方向遙望,多年以後我才真正明白,她瞭望的方向便是故鄉的方向。

每到秋冬季節,我和奶奶經常要到郊外去撇些幹樹枝用來當引火柴。那年她已經是七十歲的人了,可是爬高上低從來不含糊。一雙大腳,一副硬朗的身板,成了我們家咬牙挺過那段艱難歲月的本錢之一,也成了她經常奚落那些小腳老太太的資本。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在平房居住的最後幾年,我已經參加工作,從那時起,對樓房的憧憬已經開始在心底逐漸萌生。為了儘早實現自己住樓房的願望,我放棄了市裡大醫院的錦繡前程,調入一家企業的衛生所工作,因為人家能給咱分樓房。

在一片片被拆除的平房廢墟目前,我曾反覆地臆想著它的前世今生。在頭腦中重新構築那些老房子,曾經擁有過的風光歲月,用心去撫摸殘留在磚木廢墟上如老年斑一樣斑駁的時光,很像是送走一位自己十分熟悉的長者,夕陽西下它的身體逐漸地涼了下來,一切生命的跡象也漸漸地消散而去,所有的記憶將連同它一起化作煙塵,伴隨著步步逼近的夜幕,嫋嫋斜斜直至升入天際。在人類毫無節制的慾望驅使下,它別無選擇,只有在震耳欲聾的聒噪聲中靜靜地倒下……

呼和浩特往事之住在平房裡的記憶

懷念平房歲月,因為那裡有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少年和青春歲月。對平房的回望與追念,已經成為我此生無法割捨的情結,也必將陪伴著我從蒼茫的過去,走向那個永遠沒有盡頭的未來。

孩童時代的我很矮小,那時平房它很高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