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志停產了,V6完蛋了?

豪華車 奔馳 BMW 奔馳E級 沒買車模 沒買車模 2017-09-02

銳志停產了,V6完蛋了?

之前寫了篇《給車迷的兩個壞消息》,其中一個壞消息就是銳志停產。銳志停產了,你讓我們這種未婚男青年,以後如何去追女孩子?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我們公司的V8哥,如此有冒險精神,把V8塞進一臺IS200裡面。在這個年代,別說擁有大V8,能有一臺V6,已經是件很奢侈的事。

回憶 我第一臺駕駛的V6車,就是1996年款的豐田佳美3.0L,那時我才剛拿駕照,對車的認知接近於零。其實哪怕放到現在,佳美3.0L開起來依然讓人驚豔。名副其實的大馬拉小車,大排量車的味道被突顯無遺。日常行車,發動機只在1000轉出頭 。除了運轉安靜之外,你會覺得一切加速場景之於發動機,都只是散步的運動量,背後還有源源不斷的動力沒用到。開大排量車就有這種美妙感,愉悅感源於取之不盡。

這種感覺類似我們對金錢的態度,富人的錢畢生也揮霍不盡,但仍然拼命往上積累,為的就是取之不盡所帶來的心理滿足。現在的渦輪增壓,加速輕鬆能達到那臺佳美3.0L的水平,可是感覺真的沒法比。動力取之不盡的感覺,源於這臺車輸出線性,讓你覺得動力怎麼踩怎麼有。可是去到渦輪發動機,一上來就像賭錢喊show hand,什麼籌碼什麼底牌都給人看了,沒有大排量自吸那種“神祕感”。

銳志停產了,V6完蛋了?

在入行之前,那臺佳美3.0L已經讓我感動了很久,甚至誇張點說,這是我對動力高級感的啟蒙老師。後來開了更高端的皇冠,以及塔尖頂上的凌志LS400,依然沒有那種震撼感。尤其是凌志LS400,縱然用了V8,實際開起來其實挺肉的。在廣東長大,從小就耳濡目染,凌志LS400在心中是個神級的存在,始終記得那時LS400在香港臺的廣告詞,粵語讀起來非常押韻:非凡創意,盡在凌志。可是開過之後,真是完全解毒,尤其受不了那種像開船一般的操控感。當然啦,就像欣賞藝術作品,要將它放回所在的時代,例如初代寶馬X5,以現在眼光來看,一臺SUV開起來像轎車,真沒什麼值得驚訝。

銳志停產了,V6完蛋了?

話題扯回V6,往後就是進入汽車媒體行業,接觸到的車型開始多起來 ,發現V6原來還有截然不同的演繹方式。豐田的V6屬於將順滑、線性的特點發揮到極致,屬於V6發動機裡的教科書。可是另一邊廂的本田V6,味道就截然不同。例如謳歌最初進入中國那代TL,V6被喚起野性那面,油門一點便迸射出去,駕駛感更接近於現在的渦輪增壓。之前九代雅閣曾賣過3.0L車型,動力系統也是偏躁動的性格,難能可貴是聲音真的有雄渾感。可惜這一切已成歷史,謳歌TLX變成用2.4L,MDX變成混動。RDX雖然是3.0L V6,但由於車重原因,這副發動機放在RDX上,並沒有展現出大排量魅力,發動機聲也因豪華定位的原因而被隔絕掉,相當沒趣。

在六缸界還有另一副神機,就是寶馬的直列六缸。現在也能在寶馬大型車上買到直六發動機,可惜清一色都是渦輪增壓。多缸發動機在配上渦輪增壓後,動力確實摧枯拉朽,但線性、順滑等這些特性就會淡化,高轉聲線也會丟失。開過寶馬E90 325i,自吸直六發動機其實做得挺像本田V6,深踩點就拉高轉推著走,有點像開渦輪車。不過渦輪車所沒有的,就是高處還有高,隨著轉速再上升,會像歐洲麵包那樣越嚼越有味。再者是油門的準度,大腳踩下去,自吸機更容易根據你的需求來分級釋放動力,畢竟不同轉速能對應不同的出力,而渦輪發動機由於有扭矩平原的問題,很難去按需分配。

銳志停產了,V6完蛋了?

以我日常駕駛喜好,其實更喜歡豐田V6那種順滑類型,同類型就是老奔馳E級上的3.0L V6。奔馳哪怕是去到用V8發動機車型,在駕駛者面前都不會有任何表現欲。老奔馳油門踏板很重,動力像推針筒那樣,慢慢湧出來,怎麼踩都不跟你急,但你卻很清楚知道油門這道水閘後面,水源同樣是取之不竭。這種有實力又不輕佻的氣質,使得奔馳就是奔馳,寶馬儘管在機械指標上早就超越,但豪車標杆始終是奔馳。當然啦,奔馳去到這代E級,在機械水平上真的退步得很大,尤其是濾震方面,且上述的味道更是成為過去。

銳志停產了,V6完蛋了?

如果問還有什麼車的V6,能提供類似奔馳那種高級感?前方答案比較高能,就是近乎被大家遺忘掉的克萊斯勒300C。比較遺憾的是,沒開過早期300C上那臺5.7L Hemi,低門檻就能買到V8。儘管後來只開過3.0L,但發動機那種慢慢悠上去的感覺,跟奔馳有幾分神似。不過買克萊斯勒300C前請三思,不是說它的可靠性,而是這臺車是臺名副其實的美式巡航車,變線和轉彎都很笨重。這種感覺類似前文說過的LS400,猶如開船一般。現在豪華車很大程度要考慮中國市場需要,中國一大國情是豪車車主大多要親自駕駛。於是我們看到,現在長軸轎車都會特意照顧駕駛這環,那種開船的感覺往往只能在老車裡找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