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是函谷關嗎?捋一捋潼關和函谷關的前世今生

漢朝 黃河 漢武帝 秦漢 戰國時期 讀史老僧 2018-12-02

大家在讀歷史文獻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秦漢時期經常提起函谷關,如成語“雞鳴狗盜”的故事就發生在函谷關;秦漢之後就很少提起函谷關了,這時候經常提起的是潼關,比如,唐朝哥舒翰潼關失守,唐玄宗西遁巴蜀,導致楊貴妃在馬嵬坡香消玉殞的歷史事件。很多人就納悶了,函谷關是不是就是後來的潼關呢?其實潼關不是函谷關,雖然潼關不是函谷關,但是他們之間又有某種聯繫。

潼關是函谷關嗎?捋一捋潼關和函谷關的前世今生

函谷關、潼關位置關係圖

說起函谷關,就要說起函穀道,函穀道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說法。廣義上的函穀道,指的是從函谷關到潼關之間長達140裡的道路,這條道路並不是一直狹小,事實上,它雖然非常險峻,倒也沒有到“深險如函”的地步,中間也有好幾個地方,可以離開這條函穀道而轉入他途。真正的“函谷”,是指的狹義上的函穀道,這條道路長度僅僅15裡,它其實是稠桑塬上的一條裂縫。稠桑塬是典型的黃土高原上的塬的地形,頂部平坦如原,但高度非常高,四周峭壁陡立,如同斧劈一般,黃河從稠桑塬北面流過,緊貼著塬壁,所以東來的行人要進入關中,沒有其他道路可以走,只能從這條裂縫通過。這條裂縫中,絕岸壁立,寬不過數米,真正的是“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鞍”。古代形如函谷關之險要,往往用一個詞來形如,叫“丸泥可塞”,這四個字一點都不誇張,函谷關就位於這條裂縫的開口處,也就是今天河南靈寶縣的王垛村。

潼關是函谷關嗎?捋一捋潼關和函谷關的前世今生

在稠桑塬的東面,也就是函谷關的關前,就是弘農河,提起這條河,估計沒幾個人知道,但它有條支流卻是大大有名,叫做斷密澗,即李密被唐軍射殺之處,今天看來弘農河水量很小,但在古代水量卻很大,因此弘農河就成了函谷關天然的護城河,敵人要進攻函谷關,就必須先渡過弘農河,這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渡過河之後,由於弘農河緊貼著稠桑塬東側而流,河岸和關城之間只有一條狹小的窄路,無論敵人有多少兵馬也無法擺開,這是函谷關又一險要之處。

潼關是函谷關嗎?捋一捋潼關和函谷關的前世今生

函谷關模型圖

今天,由於水土流失函谷已經基本湮沒,但還有遺蹟可尋。在河南靈寶縣的王垛村,有一條溝壑,長7裡,深有17米,那條縱貫東西的大溝就是當年的函谷,王垛村所在就是當年的函谷關。就是當年函谷的遺蹟。

潼關是函谷關嗎?捋一捋潼關和函谷關的前世今生

谷歌地圖上的函谷遺蹟

從地圖上來看,稠桑原上道路縱橫,毫無天險可言,那為什麼古代非要鑽那條函谷呢?那是因為古代的稠桑原上都是森林。聽這個名字就知道了,“稠桑塬”,可知其上桑樹是何等稠密。其實不單單是稠桑原上森林密佈,從崤山到潼津,古代稱作“桃林之塞”,又叫“松柏之塞”這一百多里路,到處都是密集的森林。春秋時晉國曾派人駐守桃林之塞,以遏制秦國東進。其實駐守的地方就是後來的函谷關。

正是由於塬上森林密佈,人不得通行,只能在塬體中的一條裂縫中行走。所以只要扼守住這條裂縫,就能斷絕東西交通。這麼窄小的一條溝壑,自然是千百年來缺少維護塌方淤積的結果,但從這裡卻可以明顯的知道:什麼叫做“丸泥可塞”。

潼關是函谷關嗎?捋一捋潼關和函谷關的前世今生

函穀道

函谷關為什麼後來荒廢了?那是因為在漢武帝年間,為了擴大關中領地,漢武帝把函谷關向東挪動了300多裡,挪到了新安。漢武帝下令在新安重建了一座關城,並命名為函谷關,把原有的老關城譭棄,在其上建立了弘農縣。這樣,從漢武帝開始,所說的函谷關就不再是戰國、秦朝時說的函谷關了,而是新安縣的那個。但是新安的函谷新關形勝遠不如故關,在戰略上的意義大大降低,而且並沒有發生過大的戰役,因為不是兵家必爭之地了,比如赤眉入關中,就是兵分兩路,繞過函谷新關,會師於弘農縣(也就是函谷故關,即秦函谷關)。由於弘農沒有防禦,因此得以輕鬆進入關中,所以新關的知名度遠遠小於故關。正因為新關在軍事戰略上不能完全取代故關,所以新關雖設,但故關的戰略任務仍然存在,只不過是由弘農縣來承擔罷了。

潼關是函谷關嗎?捋一捋潼關和函谷關的前世今生

為什麼秦函谷關的戰略位置逐漸降低最終被潼關取代呢?函谷故關的天險實際上依賴於兩點,一是黃河緊貼著稠桑原北壁而走,不留一點空隙。二是稠桑原上森林密佈,人不得通行。但這兩點都是非常容易發生變化的。

稠桑原是典型的黃土高原的地形,黃土高原的重要特性就是土質疏鬆,非常容易流失,特別是在流水作用下,河流的下切現象非常明顯。一開始時,黃河緊貼著稠桑原,但隨著河流不斷沖刷,河道不斷下切,黃河水位也隨之不斷降低,原來緊貼著原體的河道就會裸露出來,形成河灘。而這河灘一旦形成,函谷關的天險就將不復存在,因為人們都從河灘走了。河灘的這條新路,在東漢末年就已經形成了,曹操征伐關中,因嫌函谷險惡,於是命令許褚於故關以北十里處鑿建新路,並在那裡建立了關城,史稱魏函谷關。魏函谷關這條道,其實就是在黃河裸露出的河灘上形成的。隨著新路的開闢,函谷故關的戰略重要性極大的降低了。漢代弘農縣城在函谷故關的關址之上(即今王垛村),但隋朝時將縣城移往黃河邊,其實就是為了封鎖河灘上的那條新大路。從此之後,縣城就一直在黃河邊上,直到解放後,因為要修建三門峽水庫,才將靈寶縣城向南遷移到今天的地方。

隨著稠桑塬上森林的消失,使得函谷關的天險不再。那些森林是什麼時候消失的,現在已經無從考證;後來弘農河水也日漸稀少。由於稠桑塬塬體並不陡峭,行人們可以輕鬆的選取是走河道的魏函谷關,還是爬上塬體通過這座高臺,秦函谷關的所依靠雙重天險優勢蕩然無存!魏函谷關再也不能和秦函谷關互相搭配地構成完整的防線了。於是曹操在西邊的黃河拐彎處的南岸險要之地修建了潼關。潼關從此代替了函谷關,函谷關漸漸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退出了金戈鐵馬的歷史舞臺!

潼關位於名為麟趾塬的黃土塬體上,塬體長有七公里,寬有兩公里,高六、七百米,由於兩側常年被水流沖刷,因此峭壁陡立,非常險峻。和函谷關所在的稠桑塬一樣,麟趾塬也是頂面平坦,且從秦嶺延伸下來直到黃河岸邊。所不同的是,函谷關位於稠桑塬之中,而潼關則位於海波550米的麟趾塬之上。

潼關是函谷關嗎?捋一捋潼關和函谷關的前世今生

潼關是函谷關嗎?捋一捋潼關和函谷關的前世今生

潼關位於渭河與黃河的交匯點,春秋時稱渭汭,對面就是黃河的重要渡口風陵渡。在黃河的南面,有兩條河流,西面的一條叫潼水(這也是潼關得名的原因),東面一條叫遠望溝,潼關在潼水(及其支流禁溝)與遠望溝之間,在塬的北面就是黃河,和函谷關一樣,黃河緊貼著塬體流淌,沒有任何空隙,使得每個向西行進的人,都必須通過塬上,而再無其他路可走。

一般而言,但凡守衛重要城市首先靠的就是外圍的關隘,僅僅憑城拒守總是不明智的。所以想要登上潼關拒守的塬體必須要經過潼關第一道門戶——金陡關。即使打破金陡關,前面還有一條名為黃巷阪的窄路。想登麟趾塬,只能通過黃巷阪。這條路和函穀道一樣,南面緊靠高原,北面和黃河之間有一高岸隆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臨絕澗的形勢,中間唯有一孔道,寬僅數米,僅容單車,也是丸泥可塞。當地人亦稱之為“五里暗門”,“五里”言其長度,“暗門”形容其險峻。因為道路奇險,所以非常適合伏兵。

潼關是函谷關嗎?捋一捋潼關和函谷關的前世今生

黃巷阪孔道

潼關是函谷關嗎?捋一捋潼關和函谷關的前世今生

沿著黃巷阪上了塬,就到了潼關。和函谷關不同,潼關並不是建在孔道的起點,而是建在了孔道終點的高原之上。在潼關之西,就是潼水及其支流禁溝。其中禁溝深數十米,其險峻超過了潼水,是潼關西面的屏障。然而,禁溝雖然阻斷了東西,但禁溝之內仍可南北通行,當人們從黃巷阪登上塬頭,經過潼關後,就由潼關南行,抵達禁溝,然後再從禁溝北上,到達禁溝與潼水的交匯點潼河溝口,出潼河溝口後,就可以沿渭水直奔長安了。

這是漢朝建立潼關時的情況,事實上潼關和函谷關面臨著一個同樣的問題,就是黃河的下切。漢朝初建潼關時,黃河緊貼著塬體流淌,要想通過只能登上高塬,但隨著黃河不斷沖刷,河道不斷加深,河床不斷下降,原來的河床就會裸露出來,形成河灘,從而導致天險不再,行人從黃巷阪出來,不必再登塬,從河灘上過去就行了。如此一來,塬上的漢潼關就成了聾子的耳朵。因此從唐朝開始,就給潼關挪了地方,從塬上移到了河灘,而把原來塬上經漢潼關走禁溝的舊路廢止了。由於禁溝向南可以直抵秦嶺,並通向武關,倘若敵人自禁溝北上,就可以到達潼關背後,因此禁谷的防禦是潼關防守的重中之重,作為潼關防守的配套,在禁谷之中建立有十二個關隘,稱作十二連城,在唐朝時是禁止人通行的。

潼關是函谷關嗎?捋一捋潼關和函谷關的前世今生

潼關禁溝

潼關是函谷關嗎?捋一捋潼關和函谷關的前世今生

十二連城位置圖

到了隋朝,在漢潼關以南大約4裡處,位置大約在城北村與楊家村之間,因為雨水與溝中水流的長期沖刷,麟趾塬出現了一條溝道,上達禁溝,下抵塬體,當地人稱此溝為“坑獸檻谷”。為了控制這條新的通道,隋朝在該溝道上口北側修建了新潼關。於是,漢潼關被稱為潼關北城,隋潼關被稱為潼關南城。

潼關是函谷關嗎?捋一捋潼關和函谷關的前世今生

潼關位置圖

禁谷的所以名為“禁”,就是這個原因。黃巢攻潼關,就是派偏師繞過唐潼關自禁溝北上,繞到唐潼關背面,兩面夾擊,從而攻破的。唐軍之所以疏忽了對禁溝的防守,就是因為這條溝平時禁止通行,從而形成的思維定式,忘記了這裡可以通行。明朝李自成攻潼關,也是自潼關南面繞道至關後,兩面夾擊從而破關,但卻不是走禁溝,而是走是南山的山麓。因為明朝時禁溝是一條重要道路,儒將孫傳庭不可能不防守。因此,潼關北依黃河,南靠秦嶺,東有黃巷阪之險阻,西有禁溝之天塹,自然是天下雄關,關中門戶。

潼關是函谷關嗎?捋一捋潼關和函谷關的前世今生

在戰國時代,潼關所在位置已經是秦國領土,那為什麼秦人要設立函谷關,而不設潼關呢?一是秦人設函谷關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禦敵於國門之外,既然在函谷關有非常險要的地形,那就沒有必要退縮一百餘里了。二是從地形上講,函谷關有一個非常優越的地方,就是它永遠只面向一個方向的敵人,敵人永遠只能從東面來,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三是如果函谷關被敵人佔領,就會堵住秦國東出的道路,事實上函谷關以前也是長期被晉國(後來是魏國)佔領,秦人長期只能龜縮在關中平原。

潼關在地形險要方面不如函谷關(秦漢時期),敵人可以從禁溝來(如黃巢),可以從秦嶺南麓而來(如李自成),也可以從北面蒲津渡來(曹操打馬超)。從這個意義上講,函谷關(秦漢時期)的地形是要優於潼關的的,但它的優點是不必依賴於森林作為自己的防護;而且離關中平原距離很近,後勤補給特別方便。如果黃河下切產生了新的道路,對於潼關來說只需要移動關城就可以繼續鎮守要津,作關中門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