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孟孝琚碑》

漢朝 文物 書法 東漢 無正側 無正側 2017-09-20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代《孟孝琚碑》

漢《孟孝琚碑》位於雲南省昭通市境內。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五月,於昭通白泥井出土。此碑書法蒼勁,文辭典雅,渾樸古茂,現嵌於鳳池書院(今昭通第三中學)壁。

現存孟孝琚碑,上端斷殘,下端完整,左有龍紋,右有虎紋,下有龜紋。殘碑高1.33米,寬96釐米,碑文共15行,每行殘存21字,(按上下文意推測,每行上缺7字),隸書。由於碑文殘缺,僅有“丙申”、“十月癸卯於塋西起攢,十一月乙卯平下”等字樣,給確定建碑時間帶來困難。學者們考證,各抒己見,聚訟紛紜,主要有西漢河平四年(公元前25年),東漢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永元八年(公元96年)、永壽二年(公元156年)、永壽三年(公元157年)、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等六說。前後相差竟達230年之久。據原碑的官刻、字體、文風來考查,以永壽2至3年立碑較為可信。

《孟孝琚碑》的價值是多方面的。從內容上看,它主要記述孟孝琚的生平。孟孝琚,原名孟廣宗,“十二隨官受韓詩,兼通孝經二卷,博覽(群書)”,改名孟。他先聘“蜀郡何彥珍女”,未娶夭亡於武陽。其父的下屬官員刻此碑送孝琚歸葬朱提朱塋,以紀念死者,安慰親屬。由此可見當時的邊疆少年是如何用心學習中原文化,鑽研典籍,也透露出當時婚、喪習俗。從碑四周所刻的龍、虎、龜紋,可以窺見漢代當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和石刻藝術水平。從書法上看,碑文系方筆隸書,取勢橫扁,左右舒展,筆畫瘦勁古樸。它的發現,不僅打破了“北方南圓”的陋說,而且可以探索“漢隸與今隸遞嬗痕跡”(梁啟超語)。

2006年05月25日,孟孝琚碑作為漢代文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