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至安道長:論道教的濟世情懷

國學 道教 老子 丘處機 道緣慈善基金會 2017-05-18

論道教的濟世情懷

——黃至安

本人出家修道,至今已三十多年。秉承祖師垂訓,恪守教門清規,恭習宏經寶典,感悟教理精髓。每有體會,便筆錄之。現整理成文與諸位分享,意在互相參勉,共證大道。

我今天想談談道教的濟世情懷,我認為道教的濟世情懷,體現於下面八個字:“道”、“德”、“慈”、“善”、“謙”、“下”、“和”、“生”。用四句話來詮釋,那就是:尊道貴德的入世宗旨,懷慈向善的救世傳承,恭謙居下的處世修持,和諧共生的盛世願景。

黃至安道長:論道教的濟世情懷

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黃至安道長在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發言

一、尊道貴德的入世宗旨

道教常常提到“尊道”,那麼,道教的“道”指什麼?我認為這個“道”就是對宇宙萬物的一個系統性整體性的概括。它含有四層意思:

其一,道是本源。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就提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就是說,道是天地之母,是一切事物的本源。老子認為,客觀世界的規律性是先於天地而存在的。從“無名”到“有名”,是客觀事物由不被人認識到被人認識。是先有道,後才有天地萬物。

其二,道是過程。《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上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大道衍生出渾沌的一,一派生出二,二就是指“陰”和“陽”這矛盾著並普遍存在於一切事物中的兩個方面,二又產生出三,這個三就是指“天”、“地”、“人”,由三又演化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來。這個演化的過程,都與“道”有關。這個“道”,也可以說是“路”,解釋為一切事物變化的過程,運動的軌跡,演繹的途徑。

其三,道是規律。道是天地萬物變化的規律,物質運動的規律,是存在於一切事物中永恆的規律。你看宇宙中日月運行,星辰有序,草木野生,禽獸自養,風生水起,晴雨交替,這都是自然的現象,它們各自遵從著一種固有的規律循環往復,這種規律就是“道”。道是永恆的,不可抗拒,不可違背。所以老子說“道者,萬物之奧”。老子又說“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意思是要遵循古代的規律,駕馭現今的實有。我們幹什麼事情,都要借鑑古訓,繼承古法,要認識歷史的規律,遵循道的法則。也就是“道法自然”。道存在於自然,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我們要認識,要掌握,要遵循,絕不可違背改變。

其四,道是法則。道是一個複雜矛盾的統一體,它恰到好處地統一著天地、陰陽、有無、難易、強弱、剛柔、美醜、善惡、真假、取捨、得失……等諸多矛盾著的雙方,管轄著這個多元化的世界。道是最高的法則,所以我們必須唯道是從,按道的法則行事。也只有按道的法則行事,我們才能有機會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才能把自己的能力才華奉獻給這個世界,才有可能實現道教人濟世的宿願。

所以,道是天地間一切事物的道理;道是本源,是過程,是規律,是法則;道是永恆的,不可改變,不可抗拒,不可違背。我們要尊道,道教人的秉性情懷都要符合道的規範。

“德”,簡單地說,是一個人的品德操行。我們道教人的“德”,首先是要符合天道,不可逆天而行,要順應自然,不得強人所難。儒家有“三綱五常”,我們道教有“三皈八戒”,要求道徒益善、止惡、皈真、舍妄、律身、自潔,提倡“忠、孝、廉、謹、寬、裕、容、忍”八個字,忠則不欺,孝則不悖,廉則罔貪,謹則不失,寬則得眾,裕則有餘,容則翕受,忍則安舒。就是要修身改過,孝老尊賢,關愛社會,純化民心。諸如《太上感應篇》、《邱祖垂訓文》、《文昌帝君陰騭文》、《關聖帝君真經》等,對道教人的德行,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道教祖師講“不褒邪佞,不欺暗室”;道教祖師講“忠孝友悌,正己化人”;道教祖師講“周窮濟苦,舍藥施茶”;還有“粒米文錢、農夫血汗”的憫農;“當行正直、不落邪路”的勸忠;“慈悲為本、戒殺放生”的止惡;“熱心公益、修橋補路”的言善;都是把道教的教義宗旨放到祖師神明的口中說出來,提出對道教人“德”的規範,也達到教化世人的目的。這些內容作為道教的清規戒律,其實也與社會傳統倫理道德思想完全吻合,從而可見道教的“道”與“德”有著很廣泛的社會根源和深厚的民本意識。

這種尊道貴德的教義宗旨,正是道教濟世情懷的理論核心和原動力量。道教之所以能在中國本土應運而生,並且經過幾千年的漫長髮展而生生不息,愈加壯大,就是因為道教這種以慈悲憫人,行善濟世,愛國親民為主的教義思想,符合國情倫理,吻合民俗人心。

二、懷慈向善的救世傳承

道教的濟世情懷主要體現在慈善方面。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闡明瞭這種觀點。《道德經》第六十七章中說“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慈就是第一寶。那麼何為慈?慈是一種對世間萬物的憐憫;慈是一種對人類生命的珍惜;慈是一種謙柔親和的母愛;慈是一種居高臨下的關懷。道教慈愛的對象是廣泛的,平等的,不論貧富貴賤,不分親疏遠近,由己及人,由人及物,齊同慈愛,異骨成親。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幫助,和睦相處,慈悲相憐;不殺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盜,不搶不爭。

歷史上全真祖師丘處機的“一言止殺”,當為道教慈悲濟世的典範。當年,南宋、金、蒙古三方不和,烽煙四起,戰火連綿,人們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橫屍遍野,血流成河,慘不忍睹。已經80高齡的丘處機祖師不忍蒼生冤死去,欲罷干戈致太平,他從東海之濱出發,一路向西疾馳,翻過高山,越過戈壁,趟過河澗,跨過沼澤,克服千難萬險,歷時三年,終於在現阿富汗境內的一座雪山上,面見蒙古首領成吉思汗。他苦心進諫,據理力爭,勸成吉思汗停戈止殺,禁絕屠城,敬天愛民,慈心治國。成吉思汗被他的誠心感動,深契其言,從此參玄信道,並在以後的戎馬生涯中,杜絕了屠城的惡習。成吉思汗還賜丘處機虎頭金牌,令他掌管天下道教。丘處機後來在中原各地建觀立廟,開壇佈道,廣招門徒,度人無數。丘處機“一言止殺”的濟世奇功,千百年來傳為佳話。高道邱祖對於中華民族血脈的延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對於人類文明歷史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還確立了中華道教在元代的重要地位。

被後世人們尊為“藥王”的孫思邈,也是我們道教濟世度人的楷模。

孫思邈,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著名道醫。孫思邈出身貧寒,小時多病,飽受疾病磨難。他自幼聰慧過人,博學多聞,長大後立志從醫,愛好並精通道家老莊學說。隋開皇元年,國事多難之際,他隱居太白山中,一邊下功夫鑽研醫學著作,一邊親自上山採藥,研究藥物學,研讀《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古代醫書,收集民間藥方,熱心為人冶病。他把自己的醫療經驗,整理為《千金要方》。公元659年,受唐朝庭邀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

孫思邈一生行醫,懸壺濟世,專心著述,流芳千古。他始終堅守道家醫德,不用動物入藥,不幹殺生取藥的事,歷來主張“人命至重,有貴千金”,治病為重,救人為先。他接治病人,不論貴賤,老幼殘弱,皆為至尊;他外出診治,不避寒暑,華夷愚智,親疏遠近,普同一等;他不恭名利,一心赴救,送醫送藥,無慾無求,一生救治病人無以數計。後世人敬重他的高尚醫德和精湛醫術,尊之為“藥王”,立廟祭祀,歷代不衰。

丘處機、孫思邈是我們道教歷史上濟世度人的先賢,千百年來,不僅備受道家追捧,也被世人尊崇愛戴。

老子把“慈”放在三寶之首,是強調非“慈”無以濟世,把“儉”放在第二位,是認為非“儉”無可立身。歷代高道大德者,都克己寬人,自身生活非常簡約儉樸,他們聚斂資財,為民紓難造福。他們修橋鋪路,送藥施茶,扶孤孝老,救急幫窮,除憂解厄,化病消災,贈金賜福,廣行陰德。

什麼是陰德?就是做了善事不張揚,不讓受益者知道,不求回報,做善事的目的,也不在要人回報,而在於修煉自身的道德品行。道祖把“廣行陰德,慈向萬物。救人危厄,度人艱難”列為學道第一要務,作為得道成仙的必要條件,把行善積德與修道成仙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人心向善,人人積德,既利自己,又利他人,既利弘道,又利社會。

所以,道教的濟世,以慈善為主要的承載。道教從創立開始,就把行善積德、濟世利人,列為道人修身養性的基本功課,道教的許多典籍和善書裡,都對慈慳善惡,有著明晰的褒貶,懷慈向善是幾千年道教人道德規範的準繩和傳統。歷史上的高道大德,在民間傳說裡,個個都是能力高超,除暴安良,慈心為善,濟世度人的英雄。我們道教人應該明曉教義,致力傳承,把道教的慈善理念,化為我們的思想追求,把慈善的光榮傳統,作為我們的重大責任。向善懷慈,就是修身,濟世度人,就是弘道。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道教的慈善公益事業,也要與時俱進,我們要更廣泛地傳播慈善濟世的教義理論,完善擴展公益慈善的機構平臺,加強法制管理,提升公信度,將道教的慈善濟世理論,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我們要繼承前輩慈善的光榮傳統,弘揚道教濟世的高尚美德,讓慈善成為一種時尚,使它對社會的發展,民族的進步,華夏的文明,作出更大的貢獻。

三、恭謙居下的處世修持

老子在《道德經》第八章中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覺得,水能全面地體現道的哲學含義,它謙和柔順,甘居卑下,在永恆的變動中表現其善性。老子把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比作水,水滋潤養育萬物,而不求回報,水自覺地流向低處,所以更接近於道。它親和著低溼之地,思想保持深藏不露,交往傾向仁愛大方,交談堅守誠摯信義,從政維護平安穩定,辦事喜歡幹練簡約,舉動總能切合時宜。正是由於水的這種謙卑居下,與世無爭,所以才不會遭到怨恨。

《道德經》第九章中提到的“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真是至理名言。因為滿滿的一杯水,不可能端在手中長時間保持它不溢出來。同樣,權柄也好,財富也罷,都難以長保久存,所以任何人,不管是錢權富有的高官,還是普通平凡的百姓,都不可恃富驕奢,居功自傲。大功告成,名聲顯赫的時候,就得急流勇退。這就是順應自然天道,是明智之舉,須知“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恭謙居下,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境界,是成功顯達、受益永恆的保證。

《道德經》第六十六章中,老子以江海容百川喻君主與臣民的關係。主張當官的要有謙下的胸懷,要甘居下位,要先把自身擺在民眾的後面。只有這樣,才能受人擁戴,位居人上。正因為他不與人爭,才沒有人跟他爭。

所以,道教的濟世情懷除了尊道、立德、懷慈、向善,還包括知足不爭,無私寬容;還包括樂人之吉,憫人之苦,敬人之賢,救人之危,處人之下,示人之謙。道教人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你若謙卑,人恭敬你;你若居下,人抬舉你;你若驕橫,人折損你;你若傲上,人推翻你。這也好比水與船的關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所以,我們在修煉之時,要以“上善若水”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做人若水,在方則方,在圓則圓,以百態存於自然,而與自然不違,有剛有柔,至謙至卑,與世無爭卻包容天下,澤被萬物而不求回報。避高居下是一種品格,奔流到海是一種追求,剛柔相濟是一種智慧,容納百川是一種胸懷,滴水穿石是一種毅力,樂善好施是一種奉獻,洗滌汙濁是一種擔當。做人若水,恭謙居下,是道教濟世情懷人格的高尚特質和超然境界。

四、和諧共生的盛世願景

老子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這是老子對世事的冷靜觀察。他認為,達到極度的謙虛,保持深度的靜謐,世間萬物會顯現出勃勃生機。經過周而復始的循環運動,都會返回到寧靜本源,這是事物的永恆法則。認識了這種永恆的法則,才能胸懷寬廣,大公無私,明智包容,得道濟世;才能親和自然,融會宇宙,長視久生,無殆無咎。

那麼,我們修身養性,處世無爭,慈愛萬物,悲天憫人,為的是什麼呢?為的就是社會和諧清寧,不爭不妒,無憂無恨,不殺不害,無險無凶;大家和顏悅色,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並存。

有了和諧,就有了穩定;有了穩定,就有了發展;有了發展,就有了昌盛;有了國家的昌盛,自然就有了人民的品質素養、健康安寧。這正是我們所向往所憧憬的美好社會,我們所認同、所追求的盛世願景。

修道之人講究仙道貴生,深研養生之道。長視久生,是我們的心願。我們注重自我修養,自我超越,自身完善。我們想用這種正能量去感化矇昧,教化蠻頑,美化社會。能長視久生,功德就更長更遠。只有生命久長,才更有富餘的時間和機會去濟世度人。所以老子教導我們要保重身體,把身體看得比名利更為重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意謂知道滿足的人,不會受辱,懂得適可而止的人,不會有危險,可以長壽永生。

老子在《道德經》第五十章對養生也作了精彩的論述。他認為損害健康,危及生命的諸多原因裡,有一條是“生生之厚”,這是說因求其對生活之事要求太厚,而違道忤天,妄行失紀。這一說正擊中了當世有些人因物資豐富而物慾橫流,掌控不濟而產生弊端。我們道人在任何時候都應寡慾、儉用、素餐、簡行,這些都對養生有利。勞作、打拳、習武、盤坐諸項運動,都是養生之道。總而言之,我們提倡貴生,追求長生,這也是和諧社會的重要證象之一,所以說,和諧共生是我們道教人修行體道的最終願景。

人是要有一定信仰的。我們信道,我們堅信道的崇高至上、博大精深;我們修道,我們修煉自己的高品低調,美德懿行;我們弘道,我們弘揚道教的慈心善舉、濟世情懷。

我們憧憬環球大同的美好世界,國泰民安的和諧社會。慈善濟世是我們求生的底蘊,入道的目的,處世的根本,為人的責任。讓我們高舉慈善濟世,無量度人的大旗,為促進社會的更加和諧穩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寧而竭力盡智,奮鬥終生吧!

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美德

黃至安道長:論道教的濟世情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