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冠心病、腦血管病……血脂異常有11大危害,你卻還不知道怎麼檢測預防'

"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佈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中指出,成人血脂異常總體患病率高達40.4%。也就是說我國成年人有四成血脂異常!

由於血脂異常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因此平時人們不太在意,然而一旦發病卻可致殘致死,堪稱“隱形殺手”。

一、11大危害!

1

肥胖

過多的脂肪在皮下和血管壁周圍大量沉積,產生肥胖,導致一系列代謝性疾病出現。

2

冠心病

長期高脂血症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後,使冠狀動脈血管腔內變窄,造成心肌缺血,導致心絞痛,嚴重者甚至發生心肌梗死,此時分分鐘可以致命。

3

腦血管病

動脈硬化發生於腦血管,腦動脈狹窄、血栓形成,導致腦栓塞等腦血管病。

4

高血壓

高脂血症與高血壓是對“好兄弟”。一方面,血脂水平增高,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使血管腔狹窄,血流阻力增大,血壓升高;另一方面高血壓容易損傷血管內膜,為血脂沉積在血管壁創造了條件,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

5

糖尿病

高脂血症與糖尿病是姊妹病。一方面,高脂血症是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可引發血糖等代謝紊亂;另一方面,糖尿病本身存在的脂質代謝紊亂,使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清除能力下降和(或)合成作用增加。

6

下肢缺血

動脈硬化出現於下肢血管,使下肢動脈管腔狹窄,引起血供障礙。當下肢出現發涼、麻木或疼痛(尤其在走路時出現),應考慮可能是下肢缺血所致。

7

急性胰腺炎

血脂的升高,尤其是甘油三酯水平增高,可堆積在胰腺中,而激活的胰酶會使甘油三酯分解為大量遊離脂肪酸,產生很強的毒性,損傷胰腺,引發急性胰腺炎。

8

肝臟疾病

過高的血脂沉積到肝臟會導致脂肪肝。脂肪肝在我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被公認為隱蔽性肝硬化的常見原因。

9

腎臟疾病

動脈硬化出現於腎動脈,隨著時間的延長會導致腎功能不全,而高脂血症對腎臟的影響更常見於原本就患有腎臟病時,會加速腎衰竭的出現。

10

聽力下降

高血脂症對聽力的影響主要見於兩方面,一是血液粘稠度增加,導致內耳微循環出現障礙,二是可引起內耳脂質沉積,直接導致內耳細胞損傷,均可導致聽力下降。

11

視力下降

有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引起視網膜血栓形成的最常見原因,這種情況引起視力下降,嚴重的會造成失明。

……

可以看出,高脂血症的危害簡直無孔不入,還可能會合並出現。

只有做到科學、規律檢測,儘早發現,才有可能防患於未然:

二、定期檢測了嗎?

"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佈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中指出,成人血脂異常總體患病率高達40.4%。也就是說我國成年人有四成血脂異常!

由於血脂異常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因此平時人們不太在意,然而一旦發病卻可致殘致死,堪稱“隱形殺手”。

一、11大危害!

1

肥胖

過多的脂肪在皮下和血管壁周圍大量沉積,產生肥胖,導致一系列代謝性疾病出現。

2

冠心病

長期高脂血症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後,使冠狀動脈血管腔內變窄,造成心肌缺血,導致心絞痛,嚴重者甚至發生心肌梗死,此時分分鐘可以致命。

3

腦血管病

動脈硬化發生於腦血管,腦動脈狹窄、血栓形成,導致腦栓塞等腦血管病。

4

高血壓

高脂血症與高血壓是對“好兄弟”。一方面,血脂水平增高,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使血管腔狹窄,血流阻力增大,血壓升高;另一方面高血壓容易損傷血管內膜,為血脂沉積在血管壁創造了條件,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

5

糖尿病

高脂血症與糖尿病是姊妹病。一方面,高脂血症是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可引發血糖等代謝紊亂;另一方面,糖尿病本身存在的脂質代謝紊亂,使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清除能力下降和(或)合成作用增加。

6

下肢缺血

動脈硬化出現於下肢血管,使下肢動脈管腔狹窄,引起血供障礙。當下肢出現發涼、麻木或疼痛(尤其在走路時出現),應考慮可能是下肢缺血所致。

7

急性胰腺炎

血脂的升高,尤其是甘油三酯水平增高,可堆積在胰腺中,而激活的胰酶會使甘油三酯分解為大量遊離脂肪酸,產生很強的毒性,損傷胰腺,引發急性胰腺炎。

8

肝臟疾病

過高的血脂沉積到肝臟會導致脂肪肝。脂肪肝在我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被公認為隱蔽性肝硬化的常見原因。

9

腎臟疾病

動脈硬化出現於腎動脈,隨著時間的延長會導致腎功能不全,而高脂血症對腎臟的影響更常見於原本就患有腎臟病時,會加速腎衰竭的出現。

10

聽力下降

高血脂症對聽力的影響主要見於兩方面,一是血液粘稠度增加,導致內耳微循環出現障礙,二是可引起內耳脂質沉積,直接導致內耳細胞損傷,均可導致聽力下降。

11

視力下降

有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引起視網膜血栓形成的最常見原因,這種情況引起視力下降,嚴重的會造成失明。

……

可以看出,高脂血症的危害簡直無孔不入,還可能會合並出現。

只有做到科學、規律檢測,儘早發現,才有可能防患於未然:

二、定期檢測了嗎?

肥胖、冠心病、腦血管病……血脂異常有11大危害,你卻還不知道怎麼檢測預防

1

20~40歲成年人:至少每5年檢測1次血脂水平;

2

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後女性:每年檢測血脂水平;

3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應每3~6個月檢測1次血脂;

4

因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應在入院時或入院24h內檢測血脂。

三、這些人要重點關注

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病史者;

存在多項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菸)的人群;

有早發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級直系親屬在55歲前或女性一級直系親屬在65歲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皮膚或肌腱黃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佈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中指出,成人血脂異常總體患病率高達40.4%。也就是說我國成年人有四成血脂異常!

由於血脂異常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因此平時人們不太在意,然而一旦發病卻可致殘致死,堪稱“隱形殺手”。

一、11大危害!

1

肥胖

過多的脂肪在皮下和血管壁周圍大量沉積,產生肥胖,導致一系列代謝性疾病出現。

2

冠心病

長期高脂血症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後,使冠狀動脈血管腔內變窄,造成心肌缺血,導致心絞痛,嚴重者甚至發生心肌梗死,此時分分鐘可以致命。

3

腦血管病

動脈硬化發生於腦血管,腦動脈狹窄、血栓形成,導致腦栓塞等腦血管病。

4

高血壓

高脂血症與高血壓是對“好兄弟”。一方面,血脂水平增高,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使血管腔狹窄,血流阻力增大,血壓升高;另一方面高血壓容易損傷血管內膜,為血脂沉積在血管壁創造了條件,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

5

糖尿病

高脂血症與糖尿病是姊妹病。一方面,高脂血症是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可引發血糖等代謝紊亂;另一方面,糖尿病本身存在的脂質代謝紊亂,使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清除能力下降和(或)合成作用增加。

6

下肢缺血

動脈硬化出現於下肢血管,使下肢動脈管腔狹窄,引起血供障礙。當下肢出現發涼、麻木或疼痛(尤其在走路時出現),應考慮可能是下肢缺血所致。

7

急性胰腺炎

血脂的升高,尤其是甘油三酯水平增高,可堆積在胰腺中,而激活的胰酶會使甘油三酯分解為大量遊離脂肪酸,產生很強的毒性,損傷胰腺,引發急性胰腺炎。

8

肝臟疾病

過高的血脂沉積到肝臟會導致脂肪肝。脂肪肝在我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被公認為隱蔽性肝硬化的常見原因。

9

腎臟疾病

動脈硬化出現於腎動脈,隨著時間的延長會導致腎功能不全,而高脂血症對腎臟的影響更常見於原本就患有腎臟病時,會加速腎衰竭的出現。

10

聽力下降

高血脂症對聽力的影響主要見於兩方面,一是血液粘稠度增加,導致內耳微循環出現障礙,二是可引起內耳脂質沉積,直接導致內耳細胞損傷,均可導致聽力下降。

11

視力下降

有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引起視網膜血栓形成的最常見原因,這種情況引起視力下降,嚴重的會造成失明。

……

可以看出,高脂血症的危害簡直無孔不入,還可能會合並出現。

只有做到科學、規律檢測,儘早發現,才有可能防患於未然:

二、定期檢測了嗎?

肥胖、冠心病、腦血管病……血脂異常有11大危害,你卻還不知道怎麼檢測預防

1

20~40歲成年人:至少每5年檢測1次血脂水平;

2

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後女性:每年檢測血脂水平;

3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應每3~6個月檢測1次血脂;

4

因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應在入院時或入院24h內檢測血脂。

三、這些人要重點關注

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病史者;

存在多項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菸)的人群;

有早發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級直系親屬在55歲前或女性一級直系親屬在65歲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皮膚或肌腱黃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肥胖、冠心病、腦血管病……血脂異常有11大危害,你卻還不知道怎麼檢測預防

四、測血脂的3項注意

如何確保血脂檢測的準確度呢?通常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 受檢者在抽血前1~2周內應保持平時的飲食習慣,抽血前3天避免高脂飲食,禁食12小時後空腹抽血

正常人餐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持續8~12小時,空腹12小時後這些脂蛋白的代謝亦達到平衡,所以要在禁食12個小時以後測量血脂。

2. 禁止飲酒。

因為飲酒對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有明顯影響。酒精可增加體內脂質的合成速率,此外酒精還可降低脂蛋白酯酶的活性,使甘油三酯分解代謝速率減慢,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癥。

3. 避開以下特殊時期:創傷、感染、發熱、妊娠期等。

由於血脂水平可隨一些生理及病理狀態變化,因此,血脂水平檢測需在機體狀態比較穩定的情況下進行。

調好血脂,

就是預防心血管病!

"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佈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中指出,成人血脂異常總體患病率高達40.4%。也就是說我國成年人有四成血脂異常!

由於血脂異常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因此平時人們不太在意,然而一旦發病卻可致殘致死,堪稱“隱形殺手”。

一、11大危害!

1

肥胖

過多的脂肪在皮下和血管壁周圍大量沉積,產生肥胖,導致一系列代謝性疾病出現。

2

冠心病

長期高脂血症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後,使冠狀動脈血管腔內變窄,造成心肌缺血,導致心絞痛,嚴重者甚至發生心肌梗死,此時分分鐘可以致命。

3

腦血管病

動脈硬化發生於腦血管,腦動脈狹窄、血栓形成,導致腦栓塞等腦血管病。

4

高血壓

高脂血症與高血壓是對“好兄弟”。一方面,血脂水平增高,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使血管腔狹窄,血流阻力增大,血壓升高;另一方面高血壓容易損傷血管內膜,為血脂沉積在血管壁創造了條件,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

5

糖尿病

高脂血症與糖尿病是姊妹病。一方面,高脂血症是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可引發血糖等代謝紊亂;另一方面,糖尿病本身存在的脂質代謝紊亂,使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清除能力下降和(或)合成作用增加。

6

下肢缺血

動脈硬化出現於下肢血管,使下肢動脈管腔狹窄,引起血供障礙。當下肢出現發涼、麻木或疼痛(尤其在走路時出現),應考慮可能是下肢缺血所致。

7

急性胰腺炎

血脂的升高,尤其是甘油三酯水平增高,可堆積在胰腺中,而激活的胰酶會使甘油三酯分解為大量遊離脂肪酸,產生很強的毒性,損傷胰腺,引發急性胰腺炎。

8

肝臟疾病

過高的血脂沉積到肝臟會導致脂肪肝。脂肪肝在我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被公認為隱蔽性肝硬化的常見原因。

9

腎臟疾病

動脈硬化出現於腎動脈,隨著時間的延長會導致腎功能不全,而高脂血症對腎臟的影響更常見於原本就患有腎臟病時,會加速腎衰竭的出現。

10

聽力下降

高血脂症對聽力的影響主要見於兩方面,一是血液粘稠度增加,導致內耳微循環出現障礙,二是可引起內耳脂質沉積,直接導致內耳細胞損傷,均可導致聽力下降。

11

視力下降

有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引起視網膜血栓形成的最常見原因,這種情況引起視力下降,嚴重的會造成失明。

……

可以看出,高脂血症的危害簡直無孔不入,還可能會合並出現。

只有做到科學、規律檢測,儘早發現,才有可能防患於未然:

二、定期檢測了嗎?

肥胖、冠心病、腦血管病……血脂異常有11大危害,你卻還不知道怎麼檢測預防

1

20~40歲成年人:至少每5年檢測1次血脂水平;

2

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後女性:每年檢測血脂水平;

3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應每3~6個月檢測1次血脂;

4

因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應在入院時或入院24h內檢測血脂。

三、這些人要重點關注

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病史者;

存在多項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菸)的人群;

有早發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級直系親屬在55歲前或女性一級直系親屬在65歲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皮膚或肌腱黃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肥胖、冠心病、腦血管病……血脂異常有11大危害,你卻還不知道怎麼檢測預防

四、測血脂的3項注意

如何確保血脂檢測的準確度呢?通常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 受檢者在抽血前1~2周內應保持平時的飲食習慣,抽血前3天避免高脂飲食,禁食12小時後空腹抽血

正常人餐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持續8~12小時,空腹12小時後這些脂蛋白的代謝亦達到平衡,所以要在禁食12個小時以後測量血脂。

2. 禁止飲酒。

因為飲酒對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有明顯影響。酒精可增加體內脂質的合成速率,此外酒精還可降低脂蛋白酯酶的活性,使甘油三酯分解代謝速率減慢,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癥。

3. 避開以下特殊時期:創傷、感染、發熱、妊娠期等。

由於血脂水平可隨一些生理及病理狀態變化,因此,血脂水平檢測需在機體狀態比較穩定的情況下進行。

調好血脂,

就是預防心血管病!

肥胖、冠心病、腦血管病……血脂異常有11大危害,你卻還不知道怎麼檢測預防

不想錯過心臟科普的推送?

本文作者:趙楠楠

審稿專家:田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