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淝水之戰,苻堅敗於軍隊自動解散

淝水之戰赤壁之戰 勝利方多少有點僥倖

要說我們老祖宗的以少勝多的勵志戰役,有三個典型。

昆陽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

其中赤壁之戰和淝水之戰多少有點僥倖。

先說赤壁之戰,這場戰役的知名度還在其他兩場勵志戰役之上,連環計,借東風,火燒八十萬曹軍,從此拉開了三足鼎立的序幕。

三國演義把重頭戲放在連環計和借東風上,先想辦法把曹操的戰艦捆起來,等風一來就全烤,但風很關鍵,不要西北風,必須得東北風。

於是上演諸葛亮神神鬼鬼借東風。

這些故事太玄乎了,正史裡不說,然而,它還是抓住了關鍵:風向。

隆冬季節,沒有這股東風,曹軍不能被全烤,孫劉聯軍則很可能被團滅,然後孫權去曹操那裡報到當個歸命侯,一切都如魯肅說的那樣。

至於劉備如何,真不好說了。

當然,可能還有後來杜牧說的:“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這場戰役的關鍵就是這麼說的:“凱風自南”。風從南邊刮過來。

不管三國演義圍繞東風虛構多少表演,有一點還是確定的,關鍵因素確實是東風。

"
淝水之戰,苻堅敗於軍隊自動解散

淝水之戰赤壁之戰 勝利方多少有點僥倖

要說我們老祖宗的以少勝多的勵志戰役,有三個典型。

昆陽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

其中赤壁之戰和淝水之戰多少有點僥倖。

先說赤壁之戰,這場戰役的知名度還在其他兩場勵志戰役之上,連環計,借東風,火燒八十萬曹軍,從此拉開了三足鼎立的序幕。

三國演義把重頭戲放在連環計和借東風上,先想辦法把曹操的戰艦捆起來,等風一來就全烤,但風很關鍵,不要西北風,必須得東北風。

於是上演諸葛亮神神鬼鬼借東風。

這些故事太玄乎了,正史裡不說,然而,它還是抓住了關鍵:風向。

隆冬季節,沒有這股東風,曹軍不能被全烤,孫劉聯軍則很可能被團滅,然後孫權去曹操那裡報到當個歸命侯,一切都如魯肅說的那樣。

至於劉備如何,真不好說了。

當然,可能還有後來杜牧說的:“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這場戰役的關鍵就是這麼說的:“凱風自南”。風從南邊刮過來。

不管三國演義圍繞東風虛構多少表演,有一點還是確定的,關鍵因素確實是東風。

淝水之戰,苻堅敗於軍隊自動解散

比赤壁之戰更僥倖的是:淝水之戰。

赤壁之戰儘管要靠颳風,可是藉助東風發起的火攻確實有效殺傷了曹軍的艦隊,而淝水之戰呢?東晉方根本沒有有效殺傷苻堅的主力部隊。

說得難聽一點,是苻堅的軍隊在前線自動解散了。

東晉方面根本就沒有制勝的必然戰術,雖說東晉也有積極的準備,例如主動迎戰,利用間諜向敵人滲透,同時也因為淝水這樣的天然險地,有效阻遏了敵軍迅猛的攻勢。然而,這些未必是制勝神器。

前秦軍隊可說真的遇著鬼了,不是迷信中的鬼,而是內部各懷鬼胎。

我們看秦軍隊的組成。苻堅是位了不起的老大,一統北方,用了王猛這個猛人,一路凱歌平了北方。

然而,即使是王猛這樣的能人,臨死前,還特意說了一句:不要過江去打晉朝。

苻堅問為啥。

王猛說:你先管好內部這個攤子,別看現在生猛得很,可是大夥不齊心,尤其是鮮卑和羌族,一個個未必把您當老大。

根據王猛的描述,可以得出這個結論:苻堅的軍隊是一隻龐大而混雜的隊伍,是一隻鬆散的聯盟軍隊,如果在北方馳騁,各大部落還有共同利益約束,不致有意外,但如果攻打晉國,那麼這隻聯盟軍隊失去了共同的利益訴求,解散是很自然的事情。

大夥隨時在等著解散。

其中一個心懷最大鬼胎最大的傢伙就是:慕容垂。也就是天龍八部裡慕容復的老祖宗。

王猛不主張打南邊,其實文武大臣們的覺悟也不必王猛低,紛紛反對,這個不重複了。

只有少數幾個點贊打卡的,其中一個就是慕容垂。

慕容垂是亡國之餘,在苻堅的公司打卡上班,而且還受重用,可還是想著原來的公司,他沒實力擊敗苻堅復國,但等著公司解散的耐心還是有的。

南下正好給了這個機會。

一干人等在等著老大的隊伍解散,你說這風險得有多大。

對於苻堅而言,不幸的是,這個信息被洩露了,洩露的人是前秦派往東晉勸降的朱序,朱序吃裡扒外,勸謝石趁前秦大軍尚未集結的時候發起進攻,先聲奪人。

謝石聽了,腿也不抖了,小心肝也不顫了,坐等前秦散夥。

前秦的內部都渙散成這樣了,這仗先敗了一半。

因此,當前秦的軍隊在前線時,朱序一聲喊,股東們鬨然而散,帶頭的是慕容垂,先拉著自己的三萬部隊走人。

苻堅的嫡系部隊還是很有戰鬥力的,然而,這隻主力部隊一方面要制止陣前散夥的雜牌部隊,一方面還得與敵人作戰,這哪裡架得住?潰散的盟友造成的衝擊,可能比敵人的攻擊力還要大,苻堅還吃了一箭。

另外,一場大型戰役還得看全局,當時的上游荊州,有桓衝率領十萬軍隊進攻前秦,緩解了下游謝安的軍事壓力。

"
淝水之戰,苻堅敗於軍隊自動解散

淝水之戰赤壁之戰 勝利方多少有點僥倖

要說我們老祖宗的以少勝多的勵志戰役,有三個典型。

昆陽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

其中赤壁之戰和淝水之戰多少有點僥倖。

先說赤壁之戰,這場戰役的知名度還在其他兩場勵志戰役之上,連環計,借東風,火燒八十萬曹軍,從此拉開了三足鼎立的序幕。

三國演義把重頭戲放在連環計和借東風上,先想辦法把曹操的戰艦捆起來,等風一來就全烤,但風很關鍵,不要西北風,必須得東北風。

於是上演諸葛亮神神鬼鬼借東風。

這些故事太玄乎了,正史裡不說,然而,它還是抓住了關鍵:風向。

隆冬季節,沒有這股東風,曹軍不能被全烤,孫劉聯軍則很可能被團滅,然後孫權去曹操那裡報到當個歸命侯,一切都如魯肅說的那樣。

至於劉備如何,真不好說了。

當然,可能還有後來杜牧說的:“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這場戰役的關鍵就是這麼說的:“凱風自南”。風從南邊刮過來。

不管三國演義圍繞東風虛構多少表演,有一點還是確定的,關鍵因素確實是東風。

淝水之戰,苻堅敗於軍隊自動解散

比赤壁之戰更僥倖的是:淝水之戰。

赤壁之戰儘管要靠颳風,可是藉助東風發起的火攻確實有效殺傷了曹軍的艦隊,而淝水之戰呢?東晉方根本沒有有效殺傷苻堅的主力部隊。

說得難聽一點,是苻堅的軍隊在前線自動解散了。

東晉方面根本就沒有制勝的必然戰術,雖說東晉也有積極的準備,例如主動迎戰,利用間諜向敵人滲透,同時也因為淝水這樣的天然險地,有效阻遏了敵軍迅猛的攻勢。然而,這些未必是制勝神器。

前秦軍隊可說真的遇著鬼了,不是迷信中的鬼,而是內部各懷鬼胎。

我們看秦軍隊的組成。苻堅是位了不起的老大,一統北方,用了王猛這個猛人,一路凱歌平了北方。

然而,即使是王猛這樣的能人,臨死前,還特意說了一句:不要過江去打晉朝。

苻堅問為啥。

王猛說:你先管好內部這個攤子,別看現在生猛得很,可是大夥不齊心,尤其是鮮卑和羌族,一個個未必把您當老大。

根據王猛的描述,可以得出這個結論:苻堅的軍隊是一隻龐大而混雜的隊伍,是一隻鬆散的聯盟軍隊,如果在北方馳騁,各大部落還有共同利益約束,不致有意外,但如果攻打晉國,那麼這隻聯盟軍隊失去了共同的利益訴求,解散是很自然的事情。

大夥隨時在等著解散。

其中一個心懷最大鬼胎最大的傢伙就是:慕容垂。也就是天龍八部裡慕容復的老祖宗。

王猛不主張打南邊,其實文武大臣們的覺悟也不必王猛低,紛紛反對,這個不重複了。

只有少數幾個點贊打卡的,其中一個就是慕容垂。

慕容垂是亡國之餘,在苻堅的公司打卡上班,而且還受重用,可還是想著原來的公司,他沒實力擊敗苻堅復國,但等著公司解散的耐心還是有的。

南下正好給了這個機會。

一干人等在等著老大的隊伍解散,你說這風險得有多大。

對於苻堅而言,不幸的是,這個信息被洩露了,洩露的人是前秦派往東晉勸降的朱序,朱序吃裡扒外,勸謝石趁前秦大軍尚未集結的時候發起進攻,先聲奪人。

謝石聽了,腿也不抖了,小心肝也不顫了,坐等前秦散夥。

前秦的內部都渙散成這樣了,這仗先敗了一半。

因此,當前秦的軍隊在前線時,朱序一聲喊,股東們鬨然而散,帶頭的是慕容垂,先拉著自己的三萬部隊走人。

苻堅的嫡系部隊還是很有戰鬥力的,然而,這隻主力部隊一方面要制止陣前散夥的雜牌部隊,一方面還得與敵人作戰,這哪裡架得住?潰散的盟友造成的衝擊,可能比敵人的攻擊力還要大,苻堅還吃了一箭。

另外,一場大型戰役還得看全局,當時的上游荊州,有桓衝率領十萬軍隊進攻前秦,緩解了下游謝安的軍事壓力。

淝水之戰,苻堅敗於軍隊自動解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