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中,苻堅擁有絕對優勢兵力,為何卻大敗而歸?

​很多人在讀歷史的時候,總喜歡把自己代入其中一方。如果代入的一方勝利,就會歡欣鼓舞;如果代入的一方失敗,也會泫然欲泣。用這種方法讀小說自然很過癮,但用來讀歷史,卻會使我們距離歷史真相越來越遠。

比如說淝水之戰,如果我們站在漢民族的立場來看這段歷史,那淝水之戰簡直可以算是一場經天緯地的大勝。

從容而杜奸謀,宴衎而清群寇,宸居獲太山之固,惟揚去累卵之危,斯為盛矣。——《晉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九

淝水之戰中,苻堅擁有絕對優勢兵力,為何卻大敗而歸?


可如果我們能夠從理性客觀中立的角度來看淝水之戰,自然就能得出一個結論:淝水之戰只是前秦帝國崩潰的導火索,卻並不是什麼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

如果僅是淝水之戰失利,前秦帝國頂多暫緩一下對外擴張的勢頭,或者由戰略進攻轉向戰略防禦,畢竟前秦帝國比東晉帝國強一些。

可要命的是:前秦帝國長期坐在一個炸藥桶上,淝水之戰的失利,就像火種一樣點燃了那個炸藥桶,直接把前秦帝國炸得飛上了天。

我們還可以用官渡之戰來做一個類比,自然也能得出一個結論:官渡之戰只是袁紹失敗的導火索,卻並不是什麼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

如果僅是官渡之戰失利,袁紹頂多暫緩一下對外擴張的勢頭,或者由戰略進攻轉向戰略防禦,畢竟袁紹比曹操強一些。

可要命的是:袁紹在官渡之戰結束後沒多久就病逝了,他的病逝直接引發了子嗣之間的內訌,最終被曹操漁翁得利。

這樣一類比,大家就會發現:決定一個集團成敗的,並不是什麼戰役的勝負,而是內部管理問題。

淝水之戰中,苻堅擁有絕對優勢兵力,為何卻大敗而歸?


前秦帝國在淝水之戰中損失軍隊,往多了說也不過十幾萬人。但此時的前秦帝國還控制著整個北方,如果他們的內部團結一致,隨時可以再拉出一支幾十萬人的軍隊。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場慘敗居然能使一個帝國分崩離析,這說明帝國內部早就存在著諸多隱患。如果沒有淝水之戰,難道就不會有其他的導火索了嗎?未必。

前秦帝國為什麼會在淝水之戰中慘敗?很多人把它歸咎於軍事指揮上的失誤,其實不然。

對於任何時代的軍隊而言,保持最基本的陣型應該都不是什麼難事,否則就不配被稱為軍隊。而前秦帝國在北方打出一個大一統政權,軍隊素質一定不會差。

問題就在於:打遍北方無敵手的前秦軍隊,為什麼在淝水之戰中表現得如此蹩腳呢?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在我看來,應該就是量變引起質變。

淝水之戰中,苻堅擁有絕對優勢兵力,為何卻大敗而歸?


一支優秀的軍隊,就像一個精密而複雜的機械。除了指揮部,其他地方都不能發號施令。當指揮部認為“我們有必要做出一些犧牲”的時候,被犧牲的部隊也必須義無反顧。這樣的軍隊才是一支優秀的軍隊,這樣的軍人才是真正的職業軍人。為什麼要強調“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因為這是一支強軍的必備素質。

可前秦軍隊的問題是:心懷鬼胎的人太多,整支軍隊變了色。

苻堅改變執政綱領,並藉此機會滅掉前燕帝國統一北方,這是國力蒸蒸日上的表現。

可對於某些人來說,這樣反而不利於自己獲利,於是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地使前秦帝國發生動亂。一旦發生動亂,他們可以趁亂獲得更多。

還有一些人喜歡“養寇自重”,只要東晉帝國不出事,自己的利益也能獲得保證。如果苻堅真的統一了中國,他會不會再次改變策略,對豪門士族舉起屠刀呢?說不準。在征討東晉帝國的過程中,自己會不會被當成炮灰扔出去呢?說不準。這都不是他們所希望看到的,所以他們寧願前秦帝國慘敗,也不希望東晉帝國被滅。

還有一些人在前秦帝國的既得利益得不到尊重,自然希望找個由頭跳槽到東晉帝國。或者藉此混亂殺死苻堅,自己稱帝。

前秦帝國融合了許多民族,但他並沒能徹底消化這些民族。鮮卑(以慕容氏為代表)、羌(以姚氏為代表)、丁零(以翟氏為代表)和漢(以前涼張氏、東晉朱序為代表)等代表力量,都希望脫離前秦帝國的控制。不管他們在不在淝水戰場,不管他們有沒有主動謀劃,他們都是導致前秦軍隊慘敗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的存在,就是推動這次慘敗的動力。

很多人說是朱序壞事,其實朱序只是一個代表,或者說縮影。如果前秦軍隊中只有朱序這麼一個刺頭,他敢妖言惑眾,肯定會立刻被正法。

但現實是:當朱序大喊“秦軍失敗”的時候,整個前秦軍陣都發生了混亂。傳說中的軍法官沒有出現,傳說中的軍令如山也沒有被執行。一場有組織的向後移動,演變成了大規模的潰逃。

淝水之戰中,苻堅擁有絕對優勢兵力,為何卻大敗而歸?


據說:王猛在臨終前告訴苻堅:“現在還不到圖謀東晉帝國的時候,我們現在最危險的敵人是鮮卑和羌,要優先收拾他們。”

臣沒之後,願不以晉為圖。鮮卑、羌虜,我之仇也,終為人患,宜漸除之,以便社稷。——《晉書》·卷一百十四·載記第十四

很多人為此吹捧王猛,認為王猛未卜先知。可事實上,王猛這番說辭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因為苻堅本人也是這樣認為的,只是苻堅沒有用言語表達而已。

苻堅絕對是一個有志於統一天下的梟雄,這類人有一個特質,那就是他們都有能力和信心駕馭各種各樣的人。如果失去了這個特質,也就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可能性。

什麼是統一?就是儘可能地拉攏大多數人。既然要儘可能地拉攏大多數人,就必須能接受泥沙俱下,就必須有容人之量。

手下的某些人三心二意甚至心懷鬼胎,苻堅怎麼可能不知道呢?但在打天下的過程中,絕不能因為這種原因停止統一天下的步伐。

只有不斷地征戰,不斷地用勝利拉攏大多數人,少數人就不敢太過分。等統一天下之後,再慢慢收拾心懷鬼胎之輩。大家可以看看歷朝歷代,大規模的清洗運動幾乎都是在建國之後進行的,很少有哪個軍事集團在天下未定之時搞大規模清洗。

劉邦非常了不起,但劉邦在與項羽針鋒相對的時候,也只能拼命拉攏韓信、彭越和英布等人。總而言之一句話:只要你們幫我收拾項羽,大家完全可以平分天下!

但等到項羽出局之後,劉邦立刻著手削藩,屠刀對準那些異姓諸侯王,毫不留情地砍了下去。

這才叫王者之風。

淝水之戰中,苻堅擁有絕對優勢兵力,為何卻大敗而歸?


無論是前秦帝國的心懷鬼胎者,還是劉邦身邊的異姓諸侯王,他們都懂得“兔死狗烹”的道理。

劉邦身邊的異姓諸侯王,之所以願意繼續幫助劉邦收拾項羽,是因為項羽本身就是一個軍事強人。如果坐視劉邦捱揍,結局未必會好。如果項羽打敗了劉邦,結局估計更加不妙。所以儘管不願,他們還是會硬著頭皮幫助劉邦。

但前秦帝國那些心懷鬼胎者卻沒有這種後顧之憂,東晉帝國沒有什麼開疆拓土的野心,這是平衡政治的特點。所以他們敢在關鍵時刻捅苻堅一刀,拼著北方大亂也不能讓前秦帝國一統天下。反正不管怎麼亂都是北方亂,南方的東晉帝國不會瞎摻和,因為他們不會允許第二個桓溫出現。

而對於前秦帝國原本的豪門士族而言,他們不會在關鍵時刻捅苻堅一刀,那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但是當他們發現新來的豪門士族開始捅刀的時候,他們也一定會大打出手。

不管有意無意,在淝水之戰結束後,前秦帝國的各大利益集團分成數哌,鬧得不可開交,整個前秦帝國也亂成了一鍋粥。

或許在苻堅看來,自己還活著,就足以震懾各大派系不敢輕舉妄動。而只要自己能夠趁著這個空當統一天下,就能有充足的時間解決派系問題。

所以,苻堅一意孤行非要南征,他肯定也清楚:此時的東晉帝國抱成一團,非常不好打,但時不我待。

淝水之戰中,苻堅擁有絕對優勢兵力,為何卻大敗而歸?


其實從東晉帝國的角度,我們也能找到一些前秦帝國失敗的原因:比如說果斷放棄西涼和四川、謝安運籌帷幄,謝玄指揮得當,北府兵大放異彩等等,但這些都不是主因。

因為在這場戰爭中,東晉帝國處於弱勢地位。如果前秦帝國內部團結一致穩紮穩打,東晉帝國也只能像南宋那樣,堅持一段時間之後無奈滅亡。

而前秦軍隊潰敗之後的北方動亂,更與東晉帝國沒有任何關係。與其說淝水之戰是東晉帝國的勝利,不如說是前秦帝國的失敗。

文章的最後做一點小科普,淝水之戰直接導致了四個成語的出現,分別是“投鞭斷流”、“草木皆兵”、“風聲鶴唳”和“東山再起”。大家有興趣可以搜一下,用來教小孩也是極好的。

淝水之戰中,苻堅擁有絕對優勢兵力,為何卻大敗而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