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中,蜀漢與東吳對戰,曹魏為何不趁機發難?'

"

文|歷史回憶室(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的政權更替是十分頻繁的,並且天下大勢,總是分分合合。總有一些百姓會身陷亂世之中。而對於亂世中的君主們來說,他們之中的大多數心中應該都有一個能夠統一中原的願望。

所以他們拼盡全力,只為了能夠掙得一席之地。畢竟亂世使人憂,但同時也會在歷史上留下眾多精彩事蹟。

三國便是亂世中的一個經典,無數豪傑為了自己效忠的主公而拿出自己的絕技,爭鋒與計謀是三國的本色。魏蜀吳三國之間的關係也是變幻莫測,或許前一秒還是友盟,下一秒便已經針鋒相對,這是因為國與國相處唯一的準則便是國家的利益。

三國交鋒之時,總有一方國家喜歡觀戰,坐收漁翁之利。也就是三方勢力,總會有兩方先行對上,而剩餘的一方便在一旁觀望。待先前的兩方都有所損傷甚至快要消亡之時,這第三方再出兵對付這兩方。

此時這先前的兩方勢力早已沒有了能力與第三方進行抗爭了,因而很快便被第三方擊潰,勢力也被其吞噬。由此第三方就會由此做大,並且成了天下的主宰。而這種漁翁之利的行徑,在古代戰場之上可謂是屢試不爽。

而今天要給大家說的就是三國時期有名的一場大戰——夷陵之戰。這場戰役是由蜀漢的劉備挑起的,公元219年,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並且害死了關羽。劉備聞訊氣急,決定出兵攻擊東吳,為兄弟關羽報仇。

起初蜀漢軍隊與東吳軍隊對峙了六個月,而劉備實在沒法等待,便要對東吳發起總攻。可是陸遜堅守不戰,將劉備想要迅速解決戰爭的計劃全盤破壞。由於蜀漢軍隊在六個月的過程中漸漸失去了鬥志,加上陸遜放了一把火,結果蜀軍大敗,從此蜀漢受到重創。

而夷陵之戰結束後,劉備逃至白帝城,不久後便去世了。其實,這場戰役是蜀漢與東吳之間的戰役,而曹魏一方並沒有參與。按理說曹魏可以等到蜀漢與東吳打得你死我活時,趁機對他們一番出手發難的,可是曹丕並沒有這樣做。

那麼曹魏為何不抓住這個機會出兵將東吳、蜀漢一網打盡,從而讓三國統一呢?其實曹魏不出兵也是有他的考慮的,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分析一下。

"

文|歷史回憶室(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的政權更替是十分頻繁的,並且天下大勢,總是分分合合。總有一些百姓會身陷亂世之中。而對於亂世中的君主們來說,他們之中的大多數心中應該都有一個能夠統一中原的願望。

所以他們拼盡全力,只為了能夠掙得一席之地。畢竟亂世使人憂,但同時也會在歷史上留下眾多精彩事蹟。

三國便是亂世中的一個經典,無數豪傑為了自己效忠的主公而拿出自己的絕技,爭鋒與計謀是三國的本色。魏蜀吳三國之間的關係也是變幻莫測,或許前一秒還是友盟,下一秒便已經針鋒相對,這是因為國與國相處唯一的準則便是國家的利益。

三國交鋒之時,總有一方國家喜歡觀戰,坐收漁翁之利。也就是三方勢力,總會有兩方先行對上,而剩餘的一方便在一旁觀望。待先前的兩方都有所損傷甚至快要消亡之時,這第三方再出兵對付這兩方。

此時這先前的兩方勢力早已沒有了能力與第三方進行抗爭了,因而很快便被第三方擊潰,勢力也被其吞噬。由此第三方就會由此做大,並且成了天下的主宰。而這種漁翁之利的行徑,在古代戰場之上可謂是屢試不爽。

而今天要給大家說的就是三國時期有名的一場大戰——夷陵之戰。這場戰役是由蜀漢的劉備挑起的,公元219年,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並且害死了關羽。劉備聞訊氣急,決定出兵攻擊東吳,為兄弟關羽報仇。

起初蜀漢軍隊與東吳軍隊對峙了六個月,而劉備實在沒法等待,便要對東吳發起總攻。可是陸遜堅守不戰,將劉備想要迅速解決戰爭的計劃全盤破壞。由於蜀漢軍隊在六個月的過程中漸漸失去了鬥志,加上陸遜放了一把火,結果蜀軍大敗,從此蜀漢受到重創。

而夷陵之戰結束後,劉備逃至白帝城,不久後便去世了。其實,這場戰役是蜀漢與東吳之間的戰役,而曹魏一方並沒有參與。按理說曹魏可以等到蜀漢與東吳打得你死我活時,趁機對他們一番出手發難的,可是曹丕並沒有這樣做。

那麼曹魏為何不抓住這個機會出兵將東吳、蜀漢一網打盡,從而讓三國統一呢?其實曹魏不出兵也是有他的考慮的,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分析一下。

夷陵之戰中,蜀漢與東吳對戰,曹魏為何不趁機發難?

1、曹丕登基不久,需要處理好內政

三國後期,魏蜀吳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他們之間的鬥爭也更為激烈。曹魏、蜀漢、東吳這三個國家素來不合。雖然有時候為了國家利益,其中一個國家會與另外一個國家結盟,但是這只是一時之策。他們本質上還是敵對的國家,最終還是要將劍指向對方。

政權建立之後,此三國也形成了鼎立之勢,一時之間誰也奈何不了誰。但是對於曹魏來說,夷陵之戰時,他才剛剛登基不久(曹丕公元220年十一月登基,劉備是公元221年七月發動夷陵之戰),國內尚且有許多內政問題需要解決。而曹丕上位之後,首先要做的並不是謀求外部發展,而是要先將國內的局勢穩定下來。

他最先要做的就是要安置好漢獻帝和東漢舊臣之事,以及如何在文武百官面前樹立威望,並與大家達成共識。畢竟新帝上任,而且曹魏又是新朝,朝中必定還是有諸多不服氣的遺老。而如何在朝中樹立威望,也是曹丕上位之後需要考慮的事情。

更何況,當時曹操剛去世不久。按照古人禮制,曹丕作為曹操長子,他可能需要為他守孝三年。而這守孝的三年之內,魏國不宜參與大型戰爭。況且曹丕剛登基,要打有把握的仗才行,否則打了敗仗,對自己不利。

因此,就魏國的形式來看。雖然魏國出兵可以獲得利益,但是當時的情況確實不允許他們在夷陵之戰中出手。

"

文|歷史回憶室(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的政權更替是十分頻繁的,並且天下大勢,總是分分合合。總有一些百姓會身陷亂世之中。而對於亂世中的君主們來說,他們之中的大多數心中應該都有一個能夠統一中原的願望。

所以他們拼盡全力,只為了能夠掙得一席之地。畢竟亂世使人憂,但同時也會在歷史上留下眾多精彩事蹟。

三國便是亂世中的一個經典,無數豪傑為了自己效忠的主公而拿出自己的絕技,爭鋒與計謀是三國的本色。魏蜀吳三國之間的關係也是變幻莫測,或許前一秒還是友盟,下一秒便已經針鋒相對,這是因為國與國相處唯一的準則便是國家的利益。

三國交鋒之時,總有一方國家喜歡觀戰,坐收漁翁之利。也就是三方勢力,總會有兩方先行對上,而剩餘的一方便在一旁觀望。待先前的兩方都有所損傷甚至快要消亡之時,這第三方再出兵對付這兩方。

此時這先前的兩方勢力早已沒有了能力與第三方進行抗爭了,因而很快便被第三方擊潰,勢力也被其吞噬。由此第三方就會由此做大,並且成了天下的主宰。而這種漁翁之利的行徑,在古代戰場之上可謂是屢試不爽。

而今天要給大家說的就是三國時期有名的一場大戰——夷陵之戰。這場戰役是由蜀漢的劉備挑起的,公元219年,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並且害死了關羽。劉備聞訊氣急,決定出兵攻擊東吳,為兄弟關羽報仇。

起初蜀漢軍隊與東吳軍隊對峙了六個月,而劉備實在沒法等待,便要對東吳發起總攻。可是陸遜堅守不戰,將劉備想要迅速解決戰爭的計劃全盤破壞。由於蜀漢軍隊在六個月的過程中漸漸失去了鬥志,加上陸遜放了一把火,結果蜀軍大敗,從此蜀漢受到重創。

而夷陵之戰結束後,劉備逃至白帝城,不久後便去世了。其實,這場戰役是蜀漢與東吳之間的戰役,而曹魏一方並沒有參與。按理說曹魏可以等到蜀漢與東吳打得你死我活時,趁機對他們一番出手發難的,可是曹丕並沒有這樣做。

那麼曹魏為何不抓住這個機會出兵將東吳、蜀漢一網打盡,從而讓三國統一呢?其實曹魏不出兵也是有他的考慮的,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分析一下。

夷陵之戰中,蜀漢與東吳對戰,曹魏為何不趁機發難?

1、曹丕登基不久,需要處理好內政

三國後期,魏蜀吳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他們之間的鬥爭也更為激烈。曹魏、蜀漢、東吳這三個國家素來不合。雖然有時候為了國家利益,其中一個國家會與另外一個國家結盟,但是這只是一時之策。他們本質上還是敵對的國家,最終還是要將劍指向對方。

政權建立之後,此三國也形成了鼎立之勢,一時之間誰也奈何不了誰。但是對於曹魏來說,夷陵之戰時,他才剛剛登基不久(曹丕公元220年十一月登基,劉備是公元221年七月發動夷陵之戰),國內尚且有許多內政問題需要解決。而曹丕上位之後,首先要做的並不是謀求外部發展,而是要先將國內的局勢穩定下來。

他最先要做的就是要安置好漢獻帝和東漢舊臣之事,以及如何在文武百官面前樹立威望,並與大家達成共識。畢竟新帝上任,而且曹魏又是新朝,朝中必定還是有諸多不服氣的遺老。而如何在朝中樹立威望,也是曹丕上位之後需要考慮的事情。

更何況,當時曹操剛去世不久。按照古人禮制,曹丕作為曹操長子,他可能需要為他守孝三年。而這守孝的三年之內,魏國不宜參與大型戰爭。況且曹丕剛登基,要打有把握的仗才行,否則打了敗仗,對自己不利。

因此,就魏國的形式來看。雖然魏國出兵可以獲得利益,但是當時的情況確實不允許他們在夷陵之戰中出手。

夷陵之戰中,蜀漢與東吳對戰,曹魏為何不趁機發難?

2、蜀漢劉備軍兵峰正盛,加上東吳孫權矇蔽曹丕

當時,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剛剛宣佈要攻打東吳之時。孫權就曾派人前去講和,但是劉備並不同意。而劉備一心為了報仇,自然要鼓舞蜀軍,使得蜀軍師出有名,兵峰正盛。

隨後,劉備便率軍5萬攻破了吳國的巫口和秭歸兩處地盤。由此可見,當時蜀軍的實力,就連孫權也要避其鋒芒,不敢直接應戰。而曹魏自然也不敢硬碰硬,而曹丕的處境也不允許他做沒有保障的事情,所以他還是比較懼怕劉備的。

另外,在夷陵之戰爆發時。孫權一面派出陸遜堅守不攻拖住劉備,另一面又假意派人前往曹魏與曹丕講和。可以說孫權提前預料了可能會發生的情況,這樣做其實就是為了避免曹劉前後夾擊的兩線作戰的情勢。

而曹丕當時正忙於處理國內的事物,自然不會將重心放在夷陵之戰身上,從而被孫權給矇蔽了。

3、曹丕南征東吳,遇疫疾只得退兵

正如前文提及,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後。孫權為了避免與曹魏和蜀漢發生兩線作戰的情勢。所以假意譴使曹魏,與曹丕和談稱願意臣蜀曹魏。然而,孫權這只是緩兵之計,並不是真心歸附曹魏。

公元221年,孫權終於撕毀與曹魏和談的協議,降而復叛。而曹丕不滿孫權復叛,決意親自率軍南征東吳。時兩軍交戰,前期曹軍勢如破竹,擁有很大的優勢。而曹丕本以為這一戰曹軍保持優勢定能夠獲得勝利,誰知曹軍突然遇上了疫病。

加上孫權得知情況之後,趁機譴使納貢。曹丕為了保存顏面和曹魏的實力,只得就坡下驢,與東吳言和。而後率軍撤退,將已經取得的一些勝利勝利果實放棄了。

"

文|歷史回憶室(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的政權更替是十分頻繁的,並且天下大勢,總是分分合合。總有一些百姓會身陷亂世之中。而對於亂世中的君主們來說,他們之中的大多數心中應該都有一個能夠統一中原的願望。

所以他們拼盡全力,只為了能夠掙得一席之地。畢竟亂世使人憂,但同時也會在歷史上留下眾多精彩事蹟。

三國便是亂世中的一個經典,無數豪傑為了自己效忠的主公而拿出自己的絕技,爭鋒與計謀是三國的本色。魏蜀吳三國之間的關係也是變幻莫測,或許前一秒還是友盟,下一秒便已經針鋒相對,這是因為國與國相處唯一的準則便是國家的利益。

三國交鋒之時,總有一方國家喜歡觀戰,坐收漁翁之利。也就是三方勢力,總會有兩方先行對上,而剩餘的一方便在一旁觀望。待先前的兩方都有所損傷甚至快要消亡之時,這第三方再出兵對付這兩方。

此時這先前的兩方勢力早已沒有了能力與第三方進行抗爭了,因而很快便被第三方擊潰,勢力也被其吞噬。由此第三方就會由此做大,並且成了天下的主宰。而這種漁翁之利的行徑,在古代戰場之上可謂是屢試不爽。

而今天要給大家說的就是三國時期有名的一場大戰——夷陵之戰。這場戰役是由蜀漢的劉備挑起的,公元219年,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並且害死了關羽。劉備聞訊氣急,決定出兵攻擊東吳,為兄弟關羽報仇。

起初蜀漢軍隊與東吳軍隊對峙了六個月,而劉備實在沒法等待,便要對東吳發起總攻。可是陸遜堅守不戰,將劉備想要迅速解決戰爭的計劃全盤破壞。由於蜀漢軍隊在六個月的過程中漸漸失去了鬥志,加上陸遜放了一把火,結果蜀軍大敗,從此蜀漢受到重創。

而夷陵之戰結束後,劉備逃至白帝城,不久後便去世了。其實,這場戰役是蜀漢與東吳之間的戰役,而曹魏一方並沒有參與。按理說曹魏可以等到蜀漢與東吳打得你死我活時,趁機對他們一番出手發難的,可是曹丕並沒有這樣做。

那麼曹魏為何不抓住這個機會出兵將東吳、蜀漢一網打盡,從而讓三國統一呢?其實曹魏不出兵也是有他的考慮的,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分析一下。

夷陵之戰中,蜀漢與東吳對戰,曹魏為何不趁機發難?

1、曹丕登基不久,需要處理好內政

三國後期,魏蜀吳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他們之間的鬥爭也更為激烈。曹魏、蜀漢、東吳這三個國家素來不合。雖然有時候為了國家利益,其中一個國家會與另外一個國家結盟,但是這只是一時之策。他們本質上還是敵對的國家,最終還是要將劍指向對方。

政權建立之後,此三國也形成了鼎立之勢,一時之間誰也奈何不了誰。但是對於曹魏來說,夷陵之戰時,他才剛剛登基不久(曹丕公元220年十一月登基,劉備是公元221年七月發動夷陵之戰),國內尚且有許多內政問題需要解決。而曹丕上位之後,首先要做的並不是謀求外部發展,而是要先將國內的局勢穩定下來。

他最先要做的就是要安置好漢獻帝和東漢舊臣之事,以及如何在文武百官面前樹立威望,並與大家達成共識。畢竟新帝上任,而且曹魏又是新朝,朝中必定還是有諸多不服氣的遺老。而如何在朝中樹立威望,也是曹丕上位之後需要考慮的事情。

更何況,當時曹操剛去世不久。按照古人禮制,曹丕作為曹操長子,他可能需要為他守孝三年。而這守孝的三年之內,魏國不宜參與大型戰爭。況且曹丕剛登基,要打有把握的仗才行,否則打了敗仗,對自己不利。

因此,就魏國的形式來看。雖然魏國出兵可以獲得利益,但是當時的情況確實不允許他們在夷陵之戰中出手。

夷陵之戰中,蜀漢與東吳對戰,曹魏為何不趁機發難?

2、蜀漢劉備軍兵峰正盛,加上東吳孫權矇蔽曹丕

當時,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剛剛宣佈要攻打東吳之時。孫權就曾派人前去講和,但是劉備並不同意。而劉備一心為了報仇,自然要鼓舞蜀軍,使得蜀軍師出有名,兵峰正盛。

隨後,劉備便率軍5萬攻破了吳國的巫口和秭歸兩處地盤。由此可見,當時蜀軍的實力,就連孫權也要避其鋒芒,不敢直接應戰。而曹魏自然也不敢硬碰硬,而曹丕的處境也不允許他做沒有保障的事情,所以他還是比較懼怕劉備的。

另外,在夷陵之戰爆發時。孫權一面派出陸遜堅守不攻拖住劉備,另一面又假意派人前往曹魏與曹丕講和。可以說孫權提前預料了可能會發生的情況,這樣做其實就是為了避免曹劉前後夾擊的兩線作戰的情勢。

而曹丕當時正忙於處理國內的事物,自然不會將重心放在夷陵之戰身上,從而被孫權給矇蔽了。

3、曹丕南征東吳,遇疫疾只得退兵

正如前文提及,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後。孫權為了避免與曹魏和蜀漢發生兩線作戰的情勢。所以假意譴使曹魏,與曹丕和談稱願意臣蜀曹魏。然而,孫權這只是緩兵之計,並不是真心歸附曹魏。

公元221年,孫權終於撕毀與曹魏和談的協議,降而復叛。而曹丕不滿孫權復叛,決意親自率軍南征東吳。時兩軍交戰,前期曹軍勢如破竹,擁有很大的優勢。而曹丕本以為這一戰曹軍保持優勢定能夠獲得勝利,誰知曹軍突然遇上了疫病。

加上孫權得知情況之後,趁機譴使納貢。曹丕為了保存顏面和曹魏的實力,只得就坡下驢,與東吳言和。而後率軍撤退,將已經取得的一些勝利勝利果實放棄了。

夷陵之戰中,蜀漢與東吳對戰,曹魏為何不趁機發難?

4、蜀軍與吳軍對峙將近一年,讓曹丕無所適從

劉備自打發兵攻打東吳到夷陵之戰全面爆發,在時間上持續了近一年(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時間是公元221年七月~222年六月)。而前期陸遜堅守不攻,與蜀漢軍隊僵持了六個月。

雖然在整個戰爭期間蜀漢也取得了一些小勝利,但是這些勝利實質都是因為孫權害死關羽而心虛的表現。畢竟孫權是想讓劉備嘗點甜頭來消減他心中的一些恨意,並以此來拋出一些誘餌與其和談。

而劉備似乎也懂得這其中的道理,他也明白孫權這樣做就是為了撫平他心中的創傷,並且以此為議和的籌碼。可是劉備並沒有買賬,畢竟兄弟之情大於一切。但劉備也並不是蠻橫之人,他為了“感激”孫權也並沒有急於進軍,而是選擇對峙手法,而這一對峙就是半年之久。

面對吳蜀兩軍僵持時間如此之長,曹丕自然不敢輕舉妄動,讓其覺得無所適從。如果曹丕貿然出擊任何一方,那麼蜀吳兩國也有可能聯合起來一起對付魏國。若是這樣,曹丕必定不能善了。因而在夷陵之戰中,縱然曹丕有進攻的心思也只能等。

"

文|歷史回憶室(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的政權更替是十分頻繁的,並且天下大勢,總是分分合合。總有一些百姓會身陷亂世之中。而對於亂世中的君主們來說,他們之中的大多數心中應該都有一個能夠統一中原的願望。

所以他們拼盡全力,只為了能夠掙得一席之地。畢竟亂世使人憂,但同時也會在歷史上留下眾多精彩事蹟。

三國便是亂世中的一個經典,無數豪傑為了自己效忠的主公而拿出自己的絕技,爭鋒與計謀是三國的本色。魏蜀吳三國之間的關係也是變幻莫測,或許前一秒還是友盟,下一秒便已經針鋒相對,這是因為國與國相處唯一的準則便是國家的利益。

三國交鋒之時,總有一方國家喜歡觀戰,坐收漁翁之利。也就是三方勢力,總會有兩方先行對上,而剩餘的一方便在一旁觀望。待先前的兩方都有所損傷甚至快要消亡之時,這第三方再出兵對付這兩方。

此時這先前的兩方勢力早已沒有了能力與第三方進行抗爭了,因而很快便被第三方擊潰,勢力也被其吞噬。由此第三方就會由此做大,並且成了天下的主宰。而這種漁翁之利的行徑,在古代戰場之上可謂是屢試不爽。

而今天要給大家說的就是三國時期有名的一場大戰——夷陵之戰。這場戰役是由蜀漢的劉備挑起的,公元219年,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並且害死了關羽。劉備聞訊氣急,決定出兵攻擊東吳,為兄弟關羽報仇。

起初蜀漢軍隊與東吳軍隊對峙了六個月,而劉備實在沒法等待,便要對東吳發起總攻。可是陸遜堅守不戰,將劉備想要迅速解決戰爭的計劃全盤破壞。由於蜀漢軍隊在六個月的過程中漸漸失去了鬥志,加上陸遜放了一把火,結果蜀軍大敗,從此蜀漢受到重創。

而夷陵之戰結束後,劉備逃至白帝城,不久後便去世了。其實,這場戰役是蜀漢與東吳之間的戰役,而曹魏一方並沒有參與。按理說曹魏可以等到蜀漢與東吳打得你死我活時,趁機對他們一番出手發難的,可是曹丕並沒有這樣做。

那麼曹魏為何不抓住這個機會出兵將東吳、蜀漢一網打盡,從而讓三國統一呢?其實曹魏不出兵也是有他的考慮的,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分析一下。

夷陵之戰中,蜀漢與東吳對戰,曹魏為何不趁機發難?

1、曹丕登基不久,需要處理好內政

三國後期,魏蜀吳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他們之間的鬥爭也更為激烈。曹魏、蜀漢、東吳這三個國家素來不合。雖然有時候為了國家利益,其中一個國家會與另外一個國家結盟,但是這只是一時之策。他們本質上還是敵對的國家,最終還是要將劍指向對方。

政權建立之後,此三國也形成了鼎立之勢,一時之間誰也奈何不了誰。但是對於曹魏來說,夷陵之戰時,他才剛剛登基不久(曹丕公元220年十一月登基,劉備是公元221年七月發動夷陵之戰),國內尚且有許多內政問題需要解決。而曹丕上位之後,首先要做的並不是謀求外部發展,而是要先將國內的局勢穩定下來。

他最先要做的就是要安置好漢獻帝和東漢舊臣之事,以及如何在文武百官面前樹立威望,並與大家達成共識。畢竟新帝上任,而且曹魏又是新朝,朝中必定還是有諸多不服氣的遺老。而如何在朝中樹立威望,也是曹丕上位之後需要考慮的事情。

更何況,當時曹操剛去世不久。按照古人禮制,曹丕作為曹操長子,他可能需要為他守孝三年。而這守孝的三年之內,魏國不宜參與大型戰爭。況且曹丕剛登基,要打有把握的仗才行,否則打了敗仗,對自己不利。

因此,就魏國的形式來看。雖然魏國出兵可以獲得利益,但是當時的情況確實不允許他們在夷陵之戰中出手。

夷陵之戰中,蜀漢與東吳對戰,曹魏為何不趁機發難?

2、蜀漢劉備軍兵峰正盛,加上東吳孫權矇蔽曹丕

當時,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剛剛宣佈要攻打東吳之時。孫權就曾派人前去講和,但是劉備並不同意。而劉備一心為了報仇,自然要鼓舞蜀軍,使得蜀軍師出有名,兵峰正盛。

隨後,劉備便率軍5萬攻破了吳國的巫口和秭歸兩處地盤。由此可見,當時蜀軍的實力,就連孫權也要避其鋒芒,不敢直接應戰。而曹魏自然也不敢硬碰硬,而曹丕的處境也不允許他做沒有保障的事情,所以他還是比較懼怕劉備的。

另外,在夷陵之戰爆發時。孫權一面派出陸遜堅守不攻拖住劉備,另一面又假意派人前往曹魏與曹丕講和。可以說孫權提前預料了可能會發生的情況,這樣做其實就是為了避免曹劉前後夾擊的兩線作戰的情勢。

而曹丕當時正忙於處理國內的事物,自然不會將重心放在夷陵之戰身上,從而被孫權給矇蔽了。

3、曹丕南征東吳,遇疫疾只得退兵

正如前文提及,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後。孫權為了避免與曹魏和蜀漢發生兩線作戰的情勢。所以假意譴使曹魏,與曹丕和談稱願意臣蜀曹魏。然而,孫權這只是緩兵之計,並不是真心歸附曹魏。

公元221年,孫權終於撕毀與曹魏和談的協議,降而復叛。而曹丕不滿孫權復叛,決意親自率軍南征東吳。時兩軍交戰,前期曹軍勢如破竹,擁有很大的優勢。而曹丕本以為這一戰曹軍保持優勢定能夠獲得勝利,誰知曹軍突然遇上了疫病。

加上孫權得知情況之後,趁機譴使納貢。曹丕為了保存顏面和曹魏的實力,只得就坡下驢,與東吳言和。而後率軍撤退,將已經取得的一些勝利勝利果實放棄了。

夷陵之戰中,蜀漢與東吳對戰,曹魏為何不趁機發難?

4、蜀軍與吳軍對峙將近一年,讓曹丕無所適從

劉備自打發兵攻打東吳到夷陵之戰全面爆發,在時間上持續了近一年(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時間是公元221年七月~222年六月)。而前期陸遜堅守不攻,與蜀漢軍隊僵持了六個月。

雖然在整個戰爭期間蜀漢也取得了一些小勝利,但是這些勝利實質都是因為孫權害死關羽而心虛的表現。畢竟孫權是想讓劉備嘗點甜頭來消減他心中的一些恨意,並以此來拋出一些誘餌與其和談。

而劉備似乎也懂得這其中的道理,他也明白孫權這樣做就是為了撫平他心中的創傷,並且以此為議和的籌碼。可是劉備並沒有買賬,畢竟兄弟之情大於一切。但劉備也並不是蠻橫之人,他為了“感激”孫權也並沒有急於進軍,而是選擇對峙手法,而這一對峙就是半年之久。

面對吳蜀兩軍僵持時間如此之長,曹丕自然不敢輕舉妄動,讓其覺得無所適從。如果曹丕貿然出擊任何一方,那麼蜀吳兩國也有可能聯合起來一起對付魏國。若是這樣,曹丕必定不能善了。因而在夷陵之戰中,縱然曹丕有進攻的心思也只能等。

夷陵之戰中,蜀漢與東吳對戰,曹魏為何不趁機發難?

5、曹丕欲坐收漁翁之利

在夷陵之戰中,劉備東進之時之所以與東吳對峙。除了遇到了吳軍不小的阻力之外,他還想著坐收漁翁之利,因此他希望曹魏與東吳能夠掐起來。

果然,曹魏與東吳確實交手了,但是並沒有像劉備希望的那樣。當時曹魏和東吳小打小鬧一番之後,因為魏軍突發瘟疫,而孫權譴使議和,結果魏、吳之爭告一段落。面對這樣的窘境,劉備對此也很是無奈,但也沒有辦法。

誠然,劉備有這種坐收漁翁之利的想法,曹丕自然也有。他也希望吳蜀兩方能夠掐起來,而且打得越凶越好,這樣魏國就能坐收漁翁之利,從而可以撿漏。這點可以從蜀軍夷陵之戰大敗三個月之後,曹丕多如出兵蜀漢可知。

由此看來,曹丕沒有在夷陵之戰當中對蜀吳出兵是有他自己的考慮的。他既然已經是一國之主,那麼他便要結合當時國家的情況與格局一起考慮。如此才能夠保證他所做出的決策對國家有利。

總結:

歷史上諸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事例並不少見,這也正是殘酷的戰場之爭的體現。

所以,為將帥者若想要不做犧牲卻拿到最後的勝利,必定需要長遠的眼光與沉穩的心態。而劉備顯然不是這麼想的,他明知自己在這場戰爭中並不佔優勢,加上他還不夠沉穩。一心想替關羽報仇並儘快實現光復漢室的願望,所以才會有此大敗。

正是劉備因為心中的急切,才將蜀漢的一手好牌給打爛。若他能夠再等待一個絕佳的機會,恐怕會延緩蜀漢的滅亡,甚至能離光復漢室的理想更近一步。可是劉備沒有,他敗得很徹底。

更多精彩歷史故事,歡迎關注【歷史回憶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