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俠客島

【解局】裸泳的“暴風”

因為併購一家企業,公司實控人幾年後被抓?聽上去很魔幻,但卻真實發生了。

幾天前,暴風集團實控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

從公開報道來看,“因‘MPS併購案’被蒙受鉅額損失的某金融機構報案”,是最大可能性。

都說併購有風險,決策需謹慎。但風險真的這麼大嗎?企業併購如何才能不落得雞飛蛋打,反而實現協同優化呢?

鬧劇

在2016年的MPS併購案中,暴風集團聯合光大資本出了2.6個億,撬動各路資金52億,用來買意大利體育版權公司MPS 65%的股權。

MPS曾是全球體育版權市場的霸主之一,擁有過2016年歐洲足球錦標賽、意甲聯賽等頂級賽事資源。

拿下MPS,就是拿下了“暴風佈局體育產業的最後一張入場券”(馮鑫語)。而體育產業,又是馮鑫所推“DT大文娛戰略”中的重要一環。

2016年,併購計劃如願完成。但沒過多久,MPS就頹勢盡顯。

2017年10月起,MPS先是頻頻丟掉版權合約,比如意甲、法甲版權;此後,因為拖欠版權費,還被各大版權方告上了法庭,這其中就包括法國網球聯合會FFT。

2018年11月,MPS被英國高等法院宣佈執行破產清算。此時距離它被併購,還不到2年半。

空殼

回頭看這場併購,真是鬧劇一場。不過兩件事,讓人不禁生疑。

首先,是併購前的盡職調查。盡職調查是指對被併購方的資產和負債情況、經營和財務情況、法律關係以及潛在的風險進行摸底,判斷併購是否可行。

恰在這一環節,不知有心或無意,暴風忽略了一個重大事實:在籤併購協議時,MPS 手中的大多數版權即將到期,能否續約尚無定論。

對體育版權稍有了解的人會知道,體育版權的爭奪向來激烈,即便曾經坐擁版權無數,一旦版權到期日無法與版權方續約,就會失去價值、淪為空殼。

在這種情況下投入52億,風險敞口巨大。

MPS也果然令人失望。從2017年10月起,它接連丟掉了意甲、法甲的直播版權,並因無法支付保全費被告上法庭,其他重要國際體育賽事版權也被其它媒體平臺簽約。

槓桿

再來。在MPS盈利前景未明的情況下,暴風沒有跟MPS原大股東簽訂競業禁止協議。這便導致一個後果:併購交易甫一落定,MPS三大創始人拿到交易現金,就集體離職。

有知情人士向媒體表示大惑不解:“MPS最值錢的是版權和運營版權的人,怎麼會在併購協議裡沒有相關限制條款呢?”

在島妹看來,出於保護併購效果的目的要設置限制條款,但為了確保企業資金安全,更需要設置限制條款。

在暴風的案例中,暴風出了2億撬動光大資本、招商銀行等各家金融機構的資金,合計52億。

這種做法被稱為“槓桿併購”,2015年“寶萬之爭”,寶能通過嵌套配資,使用較高融資槓桿便是典型案例。

這一做法有好處也有壞處,原本遙不可及的併購藉助外力可以實現了,但是直接推高了併購方企業的債務水平。

若被併購公司的資產不足以分擔償債壓力,則企業大概率難逃債務違約、資金崩盤的風險。因此,採用槓桿併購的一方,往往增加限制條款來保護自己。

回到暴風的案例,由於加槓桿併購涉及一眾金融機構,招商銀行、光大資本等等。金融機構的風險防範意識,促使他們向馮鑫要保障。

一份協議應運而生。暴風集團、馮鑫及光大浸輝簽署了《關於併購MP&SilvaHolding S.A.股權的回購協議》。

這意味著:馮鑫要為光大資本的投資兜底,同時承諾MPS併購後會注入上市公司;如果併購不成功,馮鑫也會承擔最終責任。

不過,從暴風集團賬面資產來看,2018年全年營收較上年下挫41.2%,歸母淨利潤暴虧10.9個億。

馮鑫個人的股權質押比例也已達到95.35%,另外的4.65%還因為資產糾紛被凍結,想拿去質押融資已是絕無可能。馮鑫還怎麼兜底呢?

拆彈

在併購企業時,併購方要面臨很多風險,風險潛藏在全流程中。

在島妹看來,最大最根本的,是併購前的決策:有無反覆確認併購動機,併購別家企業利弊幾何?這都是無法迴避的問題,也是決定併購最終走向的前提。

回到暴風的案例,馮鑫併購體育版權公司MPS,多少有追逐風口的意思。彼時,體育產業概念備受追捧,講個好故事便能拿到大筆資金。

不知是否巧合,馮鑫先是在2015年提出“DT 大文娛”戰略,稱暴風要從以“我”為中心轉變為以用戶大數據、用戶畫像為中心,在大規模用戶群體之上,和音樂、視頻、遊戲等所有的產業發生聯繫。

要依託4塊屏幕(PC、手機、VR、TV),打造2塊核心的內容再生平臺(影業、體育),以DT這1項核心技術打通平臺與服務,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互聯網娛樂服務。

概念之嵌套,描述之玄幻,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樂視,而馮鑫也默認其樂視學徒身份。對比樂視的做法,旗下樂視體育以27億入手2016、2017兩年中超聯賽的新媒體轉播版權,這一邏輯更加鮮明。

難怪曾有行業媒體談及馮鑫的匆忙入場時如此說:在資本的幻象面前,馮鑫像是一個生澀的、迷了路的誤闖者,也有遊資人士評價暴風,活脫脫是個“小樂視”。

正解

暴風的併購鬧劇就先說到這兒,箇中經驗教訓已足夠參考迴避。島上談事情從來不會只破不立,因此正面的案例分析必不可少。

要說的是哪家?就是“汽車瘋子”李書福和他“蛇吞象”併購沃爾沃的吉利。

2010年,吉利以18億美元的價格對沃爾沃汽車實施100%股權併購,後者變成吉利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吉利都買了什麼?沃爾沃的品牌、研發體系、營銷體系、海外網絡、四個工廠(50多萬輛產能的生產設施)和高素質人才團隊,以及原有的發動機廠、合資的變速箱廠、四驅系統與整個的開發設施盡收囊中。

這次併購,吉利是怎麼想的?時任吉利副總裁兼沃爾沃中國CEO的童志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給出了答案:

“他(李書福)對中國汽車產業整個發展的分析、中國應該怎麼融入全球一體化、如何更好地國際化,整個思路是很清楚的。

他要通過併購,實現他投資和產業的國際化,實現中國人擁有豪華品牌,同時讓豪華品牌更加國際化和全球化的目標。”

實現全球化,非借道沃爾沃不可嗎?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歐陽輝教授是這麼說的:

“沃爾沃在汽車安全領域的技術和品牌價值,以及國際銷售網絡,是吸引吉利的關鍵,也是吉利佈局和開發沃爾沃資源的重點。”

對於吉利而言,併購沃爾沃帶來的協同效應也逐漸顯現。2012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以233.557億美元營業收入首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

技術方面,在沃爾沃的技術支持下,吉利博瑞突破了國產自主品牌B級車15萬元的價格“高地”,2015年12月的銷量就已超過5500輛,達到甚至超過部分日系和法系B級車的水平。

到了2016年,吉利甚至以42.21%的年銷量增速,位居5大國產汽車品牌之首。2018年中國市場銷量達到更是達到150萬輛,是自主品牌銷量冠軍,迄今已連續8年入圍世界500強企業榜單。

審慎

多說一句,吉利併購沃爾沃的確是想得明明白白,結局也皆大歡喜。但這不意味著併購和整合的過程一帆風順。

李書福在用18億美元買回沃爾沃之時,沃爾沃是個擁有24億美元賬面資產和35億美元負債總額的落魄貴族,債務問題若不拆解,則併購之終便是潰敗之始。

加上吉利併購沃爾沃已經用盡家底,按併購前的吉利稅後利潤來算,吉利需要整整15年的利潤才能買下沃爾沃。當時便有股權交易人士提出,過大的負債可能會拖垮吉利。

此外,跨國企業併購往往面臨整合企業文化整合難題。沃爾沃工會主席桑德默就曾明確表示,具有深厚西方企業文化的沃爾沃,不能交給一家中國企業。

前述兩點,讓人想到商業併購中著名的“七七定律”:在跨國併購中,70%的併購沒有實現預期的商業價值,其中又有70%失敗於併購後的文化整合。

因此,併購交易完成後的業務和文化整合、資產的去蕪存菁,或許才是併購的真正開始。

至於吉利是如何見招拆招的,篇幅原因不做展開,感興趣的島友可以搜索一下吉利併購沃爾沃,這是個經典的商業案例。

差不多到該結尾的時候了,稍作引申就結束。併購是實現價值鏈增值、推動企業成長的有利手段,國內外資本市場不乏經典案例:

IBM通過併購保持長盛不衰,思科通過併購而崛起,谷歌通過併購完善生態系統並鞏固互聯網霸主優勢。

在國內堪稱資本長青樹的“萬向系”也是併購高手。數十年間對國內汽車零部件產業高度整合,組建起了包含汽車、新能源、農業、地產諸多領域在內的產業帝國。

當我們談企業併購時,如果不能實現企業研發能力增強、或是產品市佔率提高、競爭力加強、利潤率提升,則併購不過是形式大於內容。

而像暴風這樣“留下一地雞毛”,將公司置於資金風險之下的企業,恐怕還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文/雲中歌

特朗普證實美國正在升級核武器!詳細現場視頻,盡在“中國網”抖音(787874450)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