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如今的江南地區有兩個十分重要的國家並立,一個是吳國,梅里上有吳國,周武王封太伯之後於此,是為虞公,即周章之弟虞仲,蓋仲雍之曾孫也。吳國的大致範圍在今天的江蘇省中部南部、皖南和太湖一帶。其後不斷擴張,晚期以蘇州為都城。

財神爺?謀士?——從范蠡看吳越的春秋之爭

▲吳越兩國疆域

另一個是越國,越國是古代于越部落建立的國家,來源較為複雜,主要有楚王族裔說、夏朝王室族裔說兩種說法。越國的大致範圍在今天的浙江省諸暨、東陽、義烏和紹興周邊地區,晚期吞併了吳國,將吳國範圍也納入了國土中。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王勾踐擊敗,闔閭也因重傷身亡。而後為了給父報仇,繼位的吳王夫差於公元前494年攻破越國國都,越王勾踐被押送吳國當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三年,得以重返越國,勾踐吸取教訓臥薪嚐膽,最終操練了三千越甲,吞併吳國,北上稱霸中原。公元前312年因進攻楚國失利,最後被楚國吞併。就這樣越國也徹底從中國歷史中抹掉。

年少輕狂,“瘋子”范蠡出世

吳國和越國同屬於江南地區,兩地的文化也十分相近,就這樣相愛相殺了幾百年的兩個諸侯國,都曾經稱霸中原,為何最後卻沒能成為戰國時期的一霸呢?

這其中,不得不提到范蠡這個人物。

財神爺?謀士?——從范蠡看吳越的春秋之爭

▲范蠡

范蠡,生於楚靈王五年,卒於楚惠王四十一年,字少伯,又名鴟夷子皮或陶朱公。

范蠡自小家境貧寒,但他從小就酷愛讀書,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名震鄉里。更難能可貴的是范蠡不僅學富五車,而且還有其自身獨到的見解。

相傳,范蠡青年時,范蠡的觀點常常令眾人大吃一驚,目瞪口呆,大家都認為范蠡是個有文化的“瘋子”。而范蠡則是無所謂,他知道這群人不能明白自己的道理,於是他便到處遊學,尋找志同道合之人,最後他遇到了日後跟自己一同為越王效命的文種,兩人志趣相投,便成了知己朋友。

范蠡的“陶朱公”名號是因為范蠡在陶地經商十分了得,一躍成為了首富,范蠡也被後人稱為“商聖”,為了表示敬意,後人尊稱他為“陶朱公”。而鴟夷子皮則是范蠡給自己取的別號,那他為什麼要給自己取這麼一個名字呢?這跟吳越兩國的長達幾十年的爭霸戰爭有關。

吳越爭霸,范蠡的成名之路

春秋時期,吳國在闔閭的經營下,國立日益強盛,闔閭決定攻佔鄰居楚國,為自己掃清障礙。公元前506年,吳軍於柏舉之戰後攻破楚國都城郢,逼得楚昭王出奔至隨地,就在吳國幾乎要滅掉強大的楚國的時候。此時的越國趁機進攻吳國後方,而楚臣申包胥又借得秦國的援軍擊敗吳軍,吳軍兩面受擊,只得撤退而楚國也得以復國。

財神爺?謀士?——從范蠡看吳越的春秋之爭

為了報復越國這次入侵,公元前496年,吳王夫差攜破楚餘威入侵越國。但是越人經過上一次的伏擊吳國失敗以後,一直訓練軍隊,作足準備,抵抗有朝一日吳國的進攻。吳國雄心勃勃地進攻越國,雙在槜李發生激戰,吳人沒想到越人以少勝多,一舉贏得了這次戰爭,吳王闔閭也被越大夫靈姑浮砍掉腳趾傷重而亡。

此時的的越國因為打敗了強國吳國還害死了吳王闔閭,開始有點驕傲,鬆于軍備。而吳國則完全不一樣,吳國在新王夫差的帶領下,伍子胥、伯嚭等文官用盡全力幫助夫差,又得到了曠世奇才孫武的協助,吳國的經濟軍事能力也日益增長。

財神爺?謀士?——從范蠡看吳越的春秋之爭

▲吳王闔閭

伍子胥本是楚國人,但是祖上因為得罪楚國國君,被以亂家,在他人的幫助下才得以逃亡楚國,並且得到了吳王闔閭的器重,闔閭死後,又輔助吳王夫差,還舉薦了軍事大家孫武。伍子胥可以說是後期吳越爭霸中范蠡的主要對手。

伍子胥在吳王闔閭,夫差之時,主持疏通胥溪、胥浦勾連太湖、長江水道,開掘胥江勾連吳都與太湖水道,闔閭大城的營造,長江、太湖、吳淞江水道的疏浚,構成吳國四通八達的水路網,而灌溉和漕運的便利給吳國經濟文化發展注入十足的動力。

而孫武在吳王闔閭,夫差之時,大量操練新兵,獻上“制敵十三策”,為吳王闔閭大敗楚國,爭霸中原起到了重要作用。

財神爺?謀士?——從范蠡看吳越的春秋之爭

▲影視劇中的吳王夫差

伍子胥和孫武兩人可以說是吳王夫差的左膀右臂,為後面吳王大敗越軍做出了巨大貢獻。

公元494年,吳王夫差一方面為了報殺父之仇,也為了爭奪蘇州南面的富庶的杭嘉湖平原,發動了入侵越國的戰爭。史稱“夫椒之戰”。這一次跟上一次吳越之間的“槜李之戰”截然不同,這一次吳軍在孫武的帶領下,佔據天時、地利、人和,最終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將戰果進一步擴大化,致使勾踐率五千殘兵甲士退守會稽山。

這一次上天站在了吳國這一方,越王勾踐被困在會稽山中,無路可走,十分悽慘。國亂顯忠臣,一代名臣范蠡登上了歷史舞臺。

范蠡初到越國的時候,並沒有得到勾踐的器重,這次越國差點滅國,很多越國的朝臣紛紛或逃亡或投降,勾踐身邊無人可用,此時惟有范蠡和文種對其不離不棄,為勾踐出謀劃策。

范蠡勸誡勾踐忍辱負重,服軟,為日後一雪前恥謀出路。勾踐聽聞范蠡如此之說,也覺得有理,便發文吳王夫差:

“願大王赦勾踐之罪,盡入其寶器。不幸不赦,勾踐將盡殺其妻子,燔其寶器,悉五千人觸戰必有當也。”

同時收到越王勾踐求和為奴的“和書”的夫差出人意料地答應了勾踐的求和條件。此時的伍子胥則強烈建議吳王滅掉越國,不能留後患。但是另外一位謀臣伯嚭則說了一段“肺腑之言”:

“越以服為臣,若將赦之,此國之利也。”

最後夫差聽了伯嚭的進言,也落得了人亡國滅的下場。對於吳王為何不聽伍子胥而是聽從伯嚭的勸誡,《吳越春秋》《越絕書》等書給出了夫差“婦人之仁”“貪圖美色”“寵信奸佞”“致使國滅祀絕”等原因。真的如此嗎?《吳越春秋》和《越絕書》兩本書是小說史書,在真實性上不能輕信。

財神爺?謀士?——從范蠡看吳越的春秋之爭

而在《國語》《左傳》和《史記》等正史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這段歷史的經過,這裡我就來分析一下,為何夫差不聽伍子胥等人的勸誡?其實范蠡肯定是看出了其中的道理:

他認定吳國是離不開的接壤吳國南方且地處越國北部的碟形衝擊平原——杭嘉湖平原。杭嘉湖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利於農業生產,有了農業,便有了一切,夫差和勾踐都是懂這個道理的。

吳國作為一個新興大國,他需要一個戰略緩衝帶,而最好的選擇便是臨近的杭嘉湖平原,又離自己近,又能有充足的補給,而且夫差的雄心壯志當然是不甘心於越國這個小國家,夫差的目標是西破楚,南滅越,北上中原,一舉爭霸。而做這些的第一步便是奪得富饒的杭嘉湖平原。獲得了杭嘉湖平原滅掉越國那不是輕而易舉。

再者范蠡也知道越國還是有實力的,吳國不花費一段時間,是無法將越國徹底殲滅的。畢竟越國還有浙中和浙南的山地,退守山地,善水的吳軍來到山地,作戰能力也是不如越軍的。而且即使越國在這次戰爭中錯失了杭嘉湖平原和寧紹平原,只要沒亡國,那便能往南遷,將自己的勢力向南方拓展,保存實力,蓄勢待發。

而在伍子胥等人看來,雖然吳國壓縮了越國的戰略縱深空間,使越國臣服於吳,並且也得到了日後北上爭霸戰所需要的來自越國所提供的後勤保障資源,但是所謂“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伍子胥也是懂得這個道理的,一旦養虎為患,日後必定被其所滅國。何不多花時間,滅掉越國,消除後顧之憂。然後苦心經營幾年,徹底將越國同化到吳國當中。但是吳王並未聽從伍子胥的建議,而是謀求小利,轉而向北爭霸而去。

財神爺?謀士?——從范蠡看吳越的春秋之爭

▲伍子胥

范蠡與伍子胥之間的戰爭從這一刻已經開始,兩者雖不分伯仲,但無奈勾踐不同夫差。

在夫差和勾踐議和以後,范蠡請求一同前往吳宮為奴,越王勾踐一聽,內心大喜,遂重用范蠡,敬為上賓。

勾踐滅吳,范蠡的“功成身退”之道

使越國臣服以後,吳王夫差開始自己的爭霸中原夢。他開始修築姑蘇城(今江蘇蘇州),將吳國都城遷往姑蘇,然後開鑿邗溝以連通長江和淮河,新造大型戰船,開始了伐齊準備。艾陵之戰,夫差領導的聯軍成功殲滅十萬齊軍,震動諸侯。為了連通江淮與泗水河、濟水河,夫差又開挖深溝,為北上與晉國爭霸做準備。

而在這一段輝煌的歷史中,勾踐范蠡在幹嘛呢?勾踐跟妻子還有范蠡等人,一同為吳國做牛做馬,受盡凌辱折磨。勾踐不僅被當做夫差下馬的凳子,還為生病的夫差舔糞識病。何其屈辱!但是范蠡一直勸誡勾踐要忍住,大丈夫能屈能伸,豈能受不了這點恥辱。這也造就了越王勾踐後來的“臥薪嚐膽”,一直為世人稱道。

財神爺?謀士?——從范蠡看吳越的春秋之爭

▲臥薪嚐膽

三年過去以後,吳王夫差見狀,對勾踐的戒備也漸漸放下來了,決定放勾踐回國。

回國後的勾踐更加看重范蠡,因為范蠡在這三年的時間中,時刻敬主、護主,即使面對吳王的威逼利誘,他說出“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軍之將,不敢語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號,用兵與大王相持,至令獲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鴻恩,得君臣相保,願得入備掃除,出給趨走,臣之願也!”依舊對越王始終如一。這讓勾踐更加明確范蠡的重要性。

此時的越國百廢待興,國內饑荒不斷,瘟疫肆虐,民不聊生,外部吳國時時監控打壓越國,四周又有其它諸侯虎視眈眈。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都成了問題,如何快速走出困境,強大起來,一雪前恥呢?

無事范蠡和文種開始探討復國之道,最後他們確立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滅吳九術”等應對之策。

為了迷惑吳王的監控,范蠡想出了一些妥協的辦法:首先建造只有三面的城牆,面對吳國的一側不設城牆,並告知吳國,建設城牆是為了防止流竄匪寇和其他楚國的侵擾,但面對吳國一側永不建城牆;第二,祕密訓練發展水軍,為北上太湖流域與吳軍作戰做準備,同時給百姓灌輸全民皆兵思想,一到戰爭,全國參戰;第三,將鑄劍兵器的煉造場所搬到深山中,與外界隔絕,以密道往來運輸;第四發動勾踐夫妻同百姓一同勞作,將百姓視為愛子,樹立權威。

財神爺?謀士?——從范蠡看吳越的春秋之爭

在這一系列的措施實行過後,越國花了一年勾就國力恢復了過來,此時的勾踐就覺得要攻打吳國雪恥,但是最後被范蠡攔住,范蠡認為現在天時、地利、人事,條件都不成熟。

三年過後,勾踐再次提出罰吳,范蠡再次阻止。范蠡認為現在地利條件有了——周圍虎視的國家都已經和越國建立了邦交,水患也已經清除,但是此時天時與人事還沒到機會。

七年後,伍子胥被吳王夫差賜死,勾踐再次提出伐吳,依然被范蠡攔下,范蠡認為,雖然經過七年的休養生息,越國兵強馬壯,士氣高漲,反觀吳國,人才凋零,伍子胥被殺,孫武出走,但是吳國依然強大。而且雖然吳軍常年征戰在外,已顯疲態,百姓厭戰,人事狀態已經到了,但是現在還缺少天時。

十年後,吳國北上與晉國爭霸,發重兵與晉國會盟,吳國空虛,只留下老弱病殘守城。此時范蠡立馬找到勾踐,告訴勾踐:天時、地利、人事都已齊備,可以出兵了。出兵過後,越軍一舉攻破吳國國都姑蘇,吳王回兵後向越國講和,勾踐想一鼓作氣踏平吳國。

但范蠡清醒的看出,此時雖然佔領了吳國的都城,但是吳國的精兵良將都被夫差帶在身邊,因此,並沒有傷到元氣,硬拼的話即使獲勝,也將是兩敗俱傷。

財神爺?謀士?——從范蠡看吳越的春秋之爭

▲越滅吳後的諸候國範圍圖

而經歷此次打擊,吳國國力已經開始盛極而衰的轉折,我們不可不應急於一時,而是應該順天時,找準機會,徹底擊敗吳國。

果然,四年過後,勾踐重整軍隊,依江北上,一鼓作氣,深入太湖,在笠澤徹底消滅吳軍,一舉奠定了滅吳基礎。吳王夫差最後也自刎於姑蘇山上。正是應了李白那首詩: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

而為越王滅吳作了突出貢獻的范蠡卻選擇了退隱江湖,來到齊國經商。此時的范蠡深諳“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明白越國已經強大起來了,不需要自己了,最重要是是他認清越王是個只能共苦不能同甘之人。就在范蠡退隱以後,曾經追尋勾踐的那批人大部分都被勾踐弄得沒有好下場。

來到齊國以後,范蠡給自己取名“鴟夷子皮”,而為什麼給自己取這樣一個名字,是為了紀念那個與自己爭鋒相對,鬥了一輩子的“伍子胥”。夫差當年賜死伍子胥的時候,贈劍令他自盡。伍子胥含恨而亡,留下遺言,要家人於他死後把他的眼睛挖出,掛在東城門上,親眼看著越國軍隊滅掉吳國。夫差大怒,把伍子胥的屍首用鴟夷革裹著拋棄於錢塘江中,被稱作“鴟夷浮江”。

財神爺?謀士?——從范蠡看吳越的春秋之爭

▲范蠡紀念雕像

最後,范蠡也用著這個名字,成為了齊國富甲一方的大富豪。悠悠歷史長河,多的是充滿智慧得人,最被看重的還是如范蠡這種人在急流中敢於勇退。

藤樹先生說:

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吳破楚、服越、敗齊、逼晉,勾踐滅吳,楚最終滅越。持續了幾十載的吳越爭霸其實並沒有真正的贏家,有的只是吳越兩地人民的融合。悠悠春秋五霸,其霸業興也勃焉,其霸業衰也忽焉,闔閭、夫差、勾踐如春秋時代璀璨星空中的一顆顆流星,瞬息劃過這片歷史天空。而這一切都早已被充滿智慧的范蠡所看清,蠡之智,不知其幾千裡是也!


(感謝閱讀,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參考文獻:

《史記》

《吳越春秋》

《越絕書》

《左傳》

《春秋》

《吳越爭霸之路》

《伍子胥和范蠡》

《范蠡的成功之道》

百度百科/維基百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