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女馴養師:為“挑食”夥伴做美食 親密似家人

來源:中國新聞網

“90後”女馴養師:為“挑食”夥伴做美食 親密似家人

“90後”女馴養師於雅麗投喂水獺。艾慶龍攝

在蘭州極地海洋世界的舞臺上,海獅在女馴獸師於雅麗的指引下,托馬斯、單手跳、倒立行走、單槓支撐等招式層出不窮,臺下驚歎聲和掌聲此起彼伏。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每日與動物為伴的於雅麗輕撫著海獅告訴記者,教會動物們表演技能,絕非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投入大量感情,只有成為親密無間的“家人”,才能達到“我懂它,它懂我”的境界。

“90後”女馴養師:為“挑食”夥伴做美食 親密似家人

於雅麗與海獅親密瞬間。艾慶龍攝

自稱不擅長社交的於雅麗對於動物有種特殊的情懷,她稱,相比複雜的社會交流,更喜歡與動物相處,因為“當你用心對待它們,它們也會用真心對待你”。

2015年,動物醫學專業畢業的於雅麗,無意中看到了馴養員的招聘信息,壯著膽子前往應聘,成為了蘭州極地海洋世界唯一一名女性馴養師。

“太可愛了,老想近距離撫摸。”於雅麗回憶初次近距離接觸企鵝和海獺的情景說,與普通遊客一樣,對海洋動物充滿新奇,只是,企鵝和海獺表現多為機警,一旦靠近,便四處亂串,並未有實質接觸。

“企鵝和海獺均屬靈性動物,可識別熟人和生人,建立信任是第一步。”原本是“旱鴨子”的於雅麗為消除動物陌生感,建立感情聯繫,特意學習了游泳和潛泳。此後,下水陪伴它們,滿足它們愛玩好動的天性成為了工作一部分。

如今,當於雅麗從企鵝、海獺透明玻璃窗路過時,它們都會爬在門口活奔亂跳等待於雅麗的到來。於雅麗表示,看到動物朝你奔跑過來,職業的榮譽感油然而生。

“90後”女馴養師:為“挑食”夥伴做美食 親密似家人

於雅麗在餌料操作間,準備著動物們的食物。艾慶龍 攝

“其實,從事著看似有趣、快樂的職業,背後也有心酸。”已從事馴養員4年的於雅麗告訴記者,在日常“陪玩”時,被水獺誤傷是時常發生的事情,“4年,打了2次狂犬疫苗”。

“身上不能穿戴戒指、耳釘、項鍊等裝飾品,還不能美甲,生怕他們誤食引發疾病,因為它們就像是兄弟姐妹一般。”於雅麗說,除了日常的訓練和陪伴外,還要通過它們糞便的形狀、氣味、顏色等推斷其健康狀況。

在魚腥味極重的餌料操作間,於雅麗揮動著刀具,認真清理著小魚內臟和腮。於雅麗介紹說,動物們對食物極為挑剔,為防止吃到帶細菌的魚肉,馴養師們從洗魚到投食,均親自“操刀”,嚴格把關。

“每次下班都要進行洗澡,洗去魚腥味。”於雅麗還自嘲稱“魚人”。當被問及原因時,她解釋說,海洋館相比室外,通風較弱,溼氣較重,長時間照顧動物,身上已“沾滿”魚腥味,是名副其實的“魚人”。

“大壯、luck、派瑞、丁丁、小胖、海海……”海洋館裡每一種動物於雅麗都記得名字,她表示,海洋動物雖不會人類語言,但可通過肢體動作與民眾進行交流,希望更多人去愛護它們。 (艾慶龍 李亞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