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雲石舍利塔,位於今莞城中心小學內。

古代此地有寺名曰資福寺,始建於南漢五年(公元962年),宋元明清均有增修重建。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比邱祖堂禪師在寺內建羅漢閣,當時被貶惠州的大文豪蘇東坡贈佛骨舍利,藏於羅漢閣內供奉,寫下《廣州東莞縣資福禪寺羅漢閣記》。

元至正六年(公元1364年),寺僧對外募資鑄大銅鐘。

清光緒年莞人鄧蓉鏡在寺內建東坡閣和雲石舍利塔。東坡閣已不,舍利塔至今仍在校園內。

"

1.雲石舍利塔,位於今莞城中心小學內。

古代此地有寺名曰資福寺,始建於南漢五年(公元962年),宋元明清均有增修重建。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比邱祖堂禪師在寺內建羅漢閣,當時被貶惠州的大文豪蘇東坡贈佛骨舍利,藏於羅漢閣內供奉,寫下《廣州東莞縣資福禪寺羅漢閣記》。

元至正六年(公元1364年),寺僧對外募資鑄大銅鐘。

清光緒年莞人鄧蓉鏡在寺內建東坡閣和雲石舍利塔。東坡閣已不,舍利塔至今仍在校園內。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雲石舍利塔

資福寺大銅鐘在鑄造時加入了一種古代波斯國特有的金屬“鍮”,由波斯商人帶來贈與佛寺。建國後中國和伊朗建交,伊朗外交人員到訪中國,說在伊朗歷史文獻中曾記載此事,希望能看看這個銅鐘,於是資福寺銅鐘連夜被運往北京,成為中伊兩國友好之歷史見證。後來銅鐘被放入東莞博物館,仿做了一個放回學校。

"

1.雲石舍利塔,位於今莞城中心小學內。

古代此地有寺名曰資福寺,始建於南漢五年(公元962年),宋元明清均有增修重建。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比邱祖堂禪師在寺內建羅漢閣,當時被貶惠州的大文豪蘇東坡贈佛骨舍利,藏於羅漢閣內供奉,寫下《廣州東莞縣資福禪寺羅漢閣記》。

元至正六年(公元1364年),寺僧對外募資鑄大銅鐘。

清光緒年莞人鄧蓉鏡在寺內建東坡閣和雲石舍利塔。東坡閣已不,舍利塔至今仍在校園內。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雲石舍利塔

資福寺大銅鐘在鑄造時加入了一種古代波斯國特有的金屬“鍮”,由波斯商人帶來贈與佛寺。建國後中國和伊朗建交,伊朗外交人員到訪中國,說在伊朗歷史文獻中曾記載此事,希望能看看這個銅鐘,於是資福寺銅鐘連夜被運往北京,成為中伊兩國友好之歷史見證。後來銅鐘被放入東莞博物館,仿做了一個放回學校。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資福寺大銅鐘

2.古代東莞縣衙署坐落在萬壽路東端,歷經千年不變,直到2004年市政府才搬到南城區。縣衙背靠壬峰,壬峰旁有癸水,是風水之地。

3.東莞城在唐朝時立城,直到明初在舊城基礎上向西南方擴城,將缽盂山(今人民公園)和道家山(今文化廣場一帶)囊入城中。

50年代因市政建設需要,城牆上的紅粉石被拆下用作鋪設路基,石頭包裹下的土牆也被陸續推平。

擴城後縣城立有四座城門。東門叫和陽門,在今天東門廣場,和陽路因其得名。

東門外原有一條橫跨護城河的青雲橋,過橋直行,地勢漸高,步步登高,這一帶就命名為“步步高”。傳說古代東莞儒生喜歡在此行走,望求平步青雲,登高中舉。莞人民謠:“日出和陽,腳踏青雲,步步高。”

南門叫崇德門,在今天人民公園南門廣場。

西門叫迎恩門。在西正路東端。

北門叫鎮海門,在今天北門橋一帶。

迎恩門原建有甕城,俗稱“仔城”(50年代被拆),仔城上刻有“迎恩”二字。因古代由廣州府到東莞縣宣佈政令的朝廷官員都由西邊水路來,所以西門名“迎恩”,意即“奉迎聖恩”。

受天災與兵禍影響,明清歷代都對城樓修葺或重建,隨時缺壞補治。

至清咸豐四年(1854年),反清組織三合會首領何六在東莞石龍響應洪秀全太平天國起事 ,率眾進攻縣城,城內糧倉、寺廟、衙署連同城樓遭到焚燬。半月後官府帶領潮州勇入城,設團練局,又聯合東門外十三鄉民團,清剿莞城周遭殘餘勢力,莞城重回官軍手中。戰後因財力拮据,只能從簡重修城樓。

1958年西城樓大修,改建為重簷歇山頂,拆除城內東莞資福寺(今莞城中心小學)的大雄寶殿,將其建築材料用到城樓的建造上。

"

1.雲石舍利塔,位於今莞城中心小學內。

古代此地有寺名曰資福寺,始建於南漢五年(公元962年),宋元明清均有增修重建。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比邱祖堂禪師在寺內建羅漢閣,當時被貶惠州的大文豪蘇東坡贈佛骨舍利,藏於羅漢閣內供奉,寫下《廣州東莞縣資福禪寺羅漢閣記》。

元至正六年(公元1364年),寺僧對外募資鑄大銅鐘。

清光緒年莞人鄧蓉鏡在寺內建東坡閣和雲石舍利塔。東坡閣已不,舍利塔至今仍在校園內。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雲石舍利塔

資福寺大銅鐘在鑄造時加入了一種古代波斯國特有的金屬“鍮”,由波斯商人帶來贈與佛寺。建國後中國和伊朗建交,伊朗外交人員到訪中國,說在伊朗歷史文獻中曾記載此事,希望能看看這個銅鐘,於是資福寺銅鐘連夜被運往北京,成為中伊兩國友好之歷史見證。後來銅鐘被放入東莞博物館,仿做了一個放回學校。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資福寺大銅鐘

2.古代東莞縣衙署坐落在萬壽路東端,歷經千年不變,直到2004年市政府才搬到南城區。縣衙背靠壬峰,壬峰旁有癸水,是風水之地。

3.東莞城在唐朝時立城,直到明初在舊城基礎上向西南方擴城,將缽盂山(今人民公園)和道家山(今文化廣場一帶)囊入城中。

50年代因市政建設需要,城牆上的紅粉石被拆下用作鋪設路基,石頭包裹下的土牆也被陸續推平。

擴城後縣城立有四座城門。東門叫和陽門,在今天東門廣場,和陽路因其得名。

東門外原有一條橫跨護城河的青雲橋,過橋直行,地勢漸高,步步登高,這一帶就命名為“步步高”。傳說古代東莞儒生喜歡在此行走,望求平步青雲,登高中舉。莞人民謠:“日出和陽,腳踏青雲,步步高。”

南門叫崇德門,在今天人民公園南門廣場。

西門叫迎恩門。在西正路東端。

北門叫鎮海門,在今天北門橋一帶。

迎恩門原建有甕城,俗稱“仔城”(50年代被拆),仔城上刻有“迎恩”二字。因古代由廣州府到東莞縣宣佈政令的朝廷官員都由西邊水路來,所以西門名“迎恩”,意即“奉迎聖恩”。

受天災與兵禍影響,明清歷代都對城樓修葺或重建,隨時缺壞補治。

至清咸豐四年(1854年),反清組織三合會首領何六在東莞石龍響應洪秀全太平天國起事 ,率眾進攻縣城,城內糧倉、寺廟、衙署連同城樓遭到焚燬。半月後官府帶領潮州勇入城,設團練局,又聯合東門外十三鄉民團,清剿莞城周遭殘餘勢力,莞城重回官軍手中。戰後因財力拮据,只能從簡重修城樓。

1958年西城樓大修,改建為重簷歇山頂,拆除城內東莞資福寺(今莞城中心小學)的大雄寶殿,將其建築材料用到城樓的建造上。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70年代前 西城樓

1975年為舒緩交通壓力,在原本唯一的門洞兩邊各加一個門洞,變成三個門洞。改革開放後,城樓的登樓外梯道被拆除,終於變成今天西城樓的模樣。

"

1.雲石舍利塔,位於今莞城中心小學內。

古代此地有寺名曰資福寺,始建於南漢五年(公元962年),宋元明清均有增修重建。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比邱祖堂禪師在寺內建羅漢閣,當時被貶惠州的大文豪蘇東坡贈佛骨舍利,藏於羅漢閣內供奉,寫下《廣州東莞縣資福禪寺羅漢閣記》。

元至正六年(公元1364年),寺僧對外募資鑄大銅鐘。

清光緒年莞人鄧蓉鏡在寺內建東坡閣和雲石舍利塔。東坡閣已不,舍利塔至今仍在校園內。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雲石舍利塔

資福寺大銅鐘在鑄造時加入了一種古代波斯國特有的金屬“鍮”,由波斯商人帶來贈與佛寺。建國後中國和伊朗建交,伊朗外交人員到訪中國,說在伊朗歷史文獻中曾記載此事,希望能看看這個銅鐘,於是資福寺銅鐘連夜被運往北京,成為中伊兩國友好之歷史見證。後來銅鐘被放入東莞博物館,仿做了一個放回學校。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資福寺大銅鐘

2.古代東莞縣衙署坐落在萬壽路東端,歷經千年不變,直到2004年市政府才搬到南城區。縣衙背靠壬峰,壬峰旁有癸水,是風水之地。

3.東莞城在唐朝時立城,直到明初在舊城基礎上向西南方擴城,將缽盂山(今人民公園)和道家山(今文化廣場一帶)囊入城中。

50年代因市政建設需要,城牆上的紅粉石被拆下用作鋪設路基,石頭包裹下的土牆也被陸續推平。

擴城後縣城立有四座城門。東門叫和陽門,在今天東門廣場,和陽路因其得名。

東門外原有一條橫跨護城河的青雲橋,過橋直行,地勢漸高,步步登高,這一帶就命名為“步步高”。傳說古代東莞儒生喜歡在此行走,望求平步青雲,登高中舉。莞人民謠:“日出和陽,腳踏青雲,步步高。”

南門叫崇德門,在今天人民公園南門廣場。

西門叫迎恩門。在西正路東端。

北門叫鎮海門,在今天北門橋一帶。

迎恩門原建有甕城,俗稱“仔城”(50年代被拆),仔城上刻有“迎恩”二字。因古代由廣州府到東莞縣宣佈政令的朝廷官員都由西邊水路來,所以西門名“迎恩”,意即“奉迎聖恩”。

受天災與兵禍影響,明清歷代都對城樓修葺或重建,隨時缺壞補治。

至清咸豐四年(1854年),反清組織三合會首領何六在東莞石龍響應洪秀全太平天國起事 ,率眾進攻縣城,城內糧倉、寺廟、衙署連同城樓遭到焚燬。半月後官府帶領潮州勇入城,設團練局,又聯合東門外十三鄉民團,清剿莞城周遭殘餘勢力,莞城重回官軍手中。戰後因財力拮据,只能從簡重修城樓。

1958年西城樓大修,改建為重簷歇山頂,拆除城內東莞資福寺(今莞城中心小學)的大雄寶殿,將其建築材料用到城樓的建造上。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70年代前 西城樓

1975年為舒緩交通壓力,在原本唯一的門洞兩邊各加一個門洞,變成三個門洞。改革開放後,城樓的登樓外梯道被拆除,終於變成今天西城樓的模樣。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現在的西城樓

日本作家 火野葦平 在某部戰地文學作品中簡述1938年日軍進入東莞縣城時的情景,還拍下了東莞城的某座城門,與現在的西城樓風格迥異。

"

1.雲石舍利塔,位於今莞城中心小學內。

古代此地有寺名曰資福寺,始建於南漢五年(公元962年),宋元明清均有增修重建。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比邱祖堂禪師在寺內建羅漢閣,當時被貶惠州的大文豪蘇東坡贈佛骨舍利,藏於羅漢閣內供奉,寫下《廣州東莞縣資福禪寺羅漢閣記》。

元至正六年(公元1364年),寺僧對外募資鑄大銅鐘。

清光緒年莞人鄧蓉鏡在寺內建東坡閣和雲石舍利塔。東坡閣已不,舍利塔至今仍在校園內。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雲石舍利塔

資福寺大銅鐘在鑄造時加入了一種古代波斯國特有的金屬“鍮”,由波斯商人帶來贈與佛寺。建國後中國和伊朗建交,伊朗外交人員到訪中國,說在伊朗歷史文獻中曾記載此事,希望能看看這個銅鐘,於是資福寺銅鐘連夜被運往北京,成為中伊兩國友好之歷史見證。後來銅鐘被放入東莞博物館,仿做了一個放回學校。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資福寺大銅鐘

2.古代東莞縣衙署坐落在萬壽路東端,歷經千年不變,直到2004年市政府才搬到南城區。縣衙背靠壬峰,壬峰旁有癸水,是風水之地。

3.東莞城在唐朝時立城,直到明初在舊城基礎上向西南方擴城,將缽盂山(今人民公園)和道家山(今文化廣場一帶)囊入城中。

50年代因市政建設需要,城牆上的紅粉石被拆下用作鋪設路基,石頭包裹下的土牆也被陸續推平。

擴城後縣城立有四座城門。東門叫和陽門,在今天東門廣場,和陽路因其得名。

東門外原有一條橫跨護城河的青雲橋,過橋直行,地勢漸高,步步登高,這一帶就命名為“步步高”。傳說古代東莞儒生喜歡在此行走,望求平步青雲,登高中舉。莞人民謠:“日出和陽,腳踏青雲,步步高。”

南門叫崇德門,在今天人民公園南門廣場。

西門叫迎恩門。在西正路東端。

北門叫鎮海門,在今天北門橋一帶。

迎恩門原建有甕城,俗稱“仔城”(50年代被拆),仔城上刻有“迎恩”二字。因古代由廣州府到東莞縣宣佈政令的朝廷官員都由西邊水路來,所以西門名“迎恩”,意即“奉迎聖恩”。

受天災與兵禍影響,明清歷代都對城樓修葺或重建,隨時缺壞補治。

至清咸豐四年(1854年),反清組織三合會首領何六在東莞石龍響應洪秀全太平天國起事 ,率眾進攻縣城,城內糧倉、寺廟、衙署連同城樓遭到焚燬。半月後官府帶領潮州勇入城,設團練局,又聯合東門外十三鄉民團,清剿莞城周遭殘餘勢力,莞城重回官軍手中。戰後因財力拮据,只能從簡重修城樓。

1958年西城樓大修,改建為重簷歇山頂,拆除城內東莞資福寺(今莞城中心小學)的大雄寶殿,將其建築材料用到城樓的建造上。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70年代前 西城樓

1975年為舒緩交通壓力,在原本唯一的門洞兩邊各加一個門洞,變成三個門洞。改革開放後,城樓的登樓外梯道被拆除,終於變成今天西城樓的模樣。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現在的西城樓

日本作家 火野葦平 在某部戰地文學作品中簡述1938年日軍進入東莞縣城時的情景,還拍下了東莞城的某座城門,與現在的西城樓風格迥異。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東莞城門

4. 市橋,宋始為一木吊橋,名建炎橋,後改名通濟橋,元大德年間改為木橋,名德安橋。當時城內道路狹細,而德安橋寬闊,又是出入城必經之處,因此橋兩岸商賈群集,橋上攤販買賣,熱鬧非常,因此又名市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政府整治河湧汙染,按當時常用做法,汙染嚴重的到湧河被填埋,市橋跟著也被掩埋。但市橋一帶作為莞城商業中心的地位至今沒變。

5.今莞城文化廣場一帶古代有山名曰道家山,山上有道觀“上清觀”、雁塔、鳳凰臺,諸多名物,俱顯莞邑蘊秀古風。

鳳凰臺是一座高臺,傳說鳳凰有聚於此而得名。明代以來,“鳳凰臺”一直是“東莞八景”之一。古代文人雅士在此會詩,對其多有稱頌。鳳凰臺在明清時期已顯殘舊之態,清末時倒塌。據老人家回憶,1950年代此地仍有一個紅石臺基隱沒在亂草中。時移世易,今天文化廣場立有鳳凰雕像,默訴當年風華。

"

1.雲石舍利塔,位於今莞城中心小學內。

古代此地有寺名曰資福寺,始建於南漢五年(公元962年),宋元明清均有增修重建。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比邱祖堂禪師在寺內建羅漢閣,當時被貶惠州的大文豪蘇東坡贈佛骨舍利,藏於羅漢閣內供奉,寫下《廣州東莞縣資福禪寺羅漢閣記》。

元至正六年(公元1364年),寺僧對外募資鑄大銅鐘。

清光緒年莞人鄧蓉鏡在寺內建東坡閣和雲石舍利塔。東坡閣已不,舍利塔至今仍在校園內。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雲石舍利塔

資福寺大銅鐘在鑄造時加入了一種古代波斯國特有的金屬“鍮”,由波斯商人帶來贈與佛寺。建國後中國和伊朗建交,伊朗外交人員到訪中國,說在伊朗歷史文獻中曾記載此事,希望能看看這個銅鐘,於是資福寺銅鐘連夜被運往北京,成為中伊兩國友好之歷史見證。後來銅鐘被放入東莞博物館,仿做了一個放回學校。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資福寺大銅鐘

2.古代東莞縣衙署坐落在萬壽路東端,歷經千年不變,直到2004年市政府才搬到南城區。縣衙背靠壬峰,壬峰旁有癸水,是風水之地。

3.東莞城在唐朝時立城,直到明初在舊城基礎上向西南方擴城,將缽盂山(今人民公園)和道家山(今文化廣場一帶)囊入城中。

50年代因市政建設需要,城牆上的紅粉石被拆下用作鋪設路基,石頭包裹下的土牆也被陸續推平。

擴城後縣城立有四座城門。東門叫和陽門,在今天東門廣場,和陽路因其得名。

東門外原有一條橫跨護城河的青雲橋,過橋直行,地勢漸高,步步登高,這一帶就命名為“步步高”。傳說古代東莞儒生喜歡在此行走,望求平步青雲,登高中舉。莞人民謠:“日出和陽,腳踏青雲,步步高。”

南門叫崇德門,在今天人民公園南門廣場。

西門叫迎恩門。在西正路東端。

北門叫鎮海門,在今天北門橋一帶。

迎恩門原建有甕城,俗稱“仔城”(50年代被拆),仔城上刻有“迎恩”二字。因古代由廣州府到東莞縣宣佈政令的朝廷官員都由西邊水路來,所以西門名“迎恩”,意即“奉迎聖恩”。

受天災與兵禍影響,明清歷代都對城樓修葺或重建,隨時缺壞補治。

至清咸豐四年(1854年),反清組織三合會首領何六在東莞石龍響應洪秀全太平天國起事 ,率眾進攻縣城,城內糧倉、寺廟、衙署連同城樓遭到焚燬。半月後官府帶領潮州勇入城,設團練局,又聯合東門外十三鄉民團,清剿莞城周遭殘餘勢力,莞城重回官軍手中。戰後因財力拮据,只能從簡重修城樓。

1958年西城樓大修,改建為重簷歇山頂,拆除城內東莞資福寺(今莞城中心小學)的大雄寶殿,將其建築材料用到城樓的建造上。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70年代前 西城樓

1975年為舒緩交通壓力,在原本唯一的門洞兩邊各加一個門洞,變成三個門洞。改革開放後,城樓的登樓外梯道被拆除,終於變成今天西城樓的模樣。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現在的西城樓

日本作家 火野葦平 在某部戰地文學作品中簡述1938年日軍進入東莞縣城時的情景,還拍下了東莞城的某座城門,與現在的西城樓風格迥異。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東莞城門

4. 市橋,宋始為一木吊橋,名建炎橋,後改名通濟橋,元大德年間改為木橋,名德安橋。當時城內道路狹細,而德安橋寬闊,又是出入城必經之處,因此橋兩岸商賈群集,橋上攤販買賣,熱鬧非常,因此又名市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政府整治河湧汙染,按當時常用做法,汙染嚴重的到湧河被填埋,市橋跟著也被掩埋。但市橋一帶作為莞城商業中心的地位至今沒變。

5.今莞城文化廣場一帶古代有山名曰道家山,山上有道觀“上清觀”、雁塔、鳳凰臺,諸多名物,俱顯莞邑蘊秀古風。

鳳凰臺是一座高臺,傳說鳳凰有聚於此而得名。明代以來,“鳳凰臺”一直是“東莞八景”之一。古代文人雅士在此會詩,對其多有稱頌。鳳凰臺在明清時期已顯殘舊之態,清末時倒塌。據老人家回憶,1950年代此地仍有一個紅石臺基隱沒在亂草中。時移世易,今天文化廣場立有鳳凰雕像,默訴當年風華。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鳳凰臺

6.鳳凰臺西南邊有一雁塔,始建於宋鹹淳年間,實心塔,原五層,清康熙年間擴建至七層。文革時期1972年,組織號召養豬,計劃取塔磚建豬圈,古塔被毀。另有說法,受莞城軍管小組命令為築防空洞拆除雁塔。

"

1.雲石舍利塔,位於今莞城中心小學內。

古代此地有寺名曰資福寺,始建於南漢五年(公元962年),宋元明清均有增修重建。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比邱祖堂禪師在寺內建羅漢閣,當時被貶惠州的大文豪蘇東坡贈佛骨舍利,藏於羅漢閣內供奉,寫下《廣州東莞縣資福禪寺羅漢閣記》。

元至正六年(公元1364年),寺僧對外募資鑄大銅鐘。

清光緒年莞人鄧蓉鏡在寺內建東坡閣和雲石舍利塔。東坡閣已不,舍利塔至今仍在校園內。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雲石舍利塔

資福寺大銅鐘在鑄造時加入了一種古代波斯國特有的金屬“鍮”,由波斯商人帶來贈與佛寺。建國後中國和伊朗建交,伊朗外交人員到訪中國,說在伊朗歷史文獻中曾記載此事,希望能看看這個銅鐘,於是資福寺銅鐘連夜被運往北京,成為中伊兩國友好之歷史見證。後來銅鐘被放入東莞博物館,仿做了一個放回學校。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資福寺大銅鐘

2.古代東莞縣衙署坐落在萬壽路東端,歷經千年不變,直到2004年市政府才搬到南城區。縣衙背靠壬峰,壬峰旁有癸水,是風水之地。

3.東莞城在唐朝時立城,直到明初在舊城基礎上向西南方擴城,將缽盂山(今人民公園)和道家山(今文化廣場一帶)囊入城中。

50年代因市政建設需要,城牆上的紅粉石被拆下用作鋪設路基,石頭包裹下的土牆也被陸續推平。

擴城後縣城立有四座城門。東門叫和陽門,在今天東門廣場,和陽路因其得名。

東門外原有一條橫跨護城河的青雲橋,過橋直行,地勢漸高,步步登高,這一帶就命名為“步步高”。傳說古代東莞儒生喜歡在此行走,望求平步青雲,登高中舉。莞人民謠:“日出和陽,腳踏青雲,步步高。”

南門叫崇德門,在今天人民公園南門廣場。

西門叫迎恩門。在西正路東端。

北門叫鎮海門,在今天北門橋一帶。

迎恩門原建有甕城,俗稱“仔城”(50年代被拆),仔城上刻有“迎恩”二字。因古代由廣州府到東莞縣宣佈政令的朝廷官員都由西邊水路來,所以西門名“迎恩”,意即“奉迎聖恩”。

受天災與兵禍影響,明清歷代都對城樓修葺或重建,隨時缺壞補治。

至清咸豐四年(1854年),反清組織三合會首領何六在東莞石龍響應洪秀全太平天國起事 ,率眾進攻縣城,城內糧倉、寺廟、衙署連同城樓遭到焚燬。半月後官府帶領潮州勇入城,設團練局,又聯合東門外十三鄉民團,清剿莞城周遭殘餘勢力,莞城重回官軍手中。戰後因財力拮据,只能從簡重修城樓。

1958年西城樓大修,改建為重簷歇山頂,拆除城內東莞資福寺(今莞城中心小學)的大雄寶殿,將其建築材料用到城樓的建造上。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70年代前 西城樓

1975年為舒緩交通壓力,在原本唯一的門洞兩邊各加一個門洞,變成三個門洞。改革開放後,城樓的登樓外梯道被拆除,終於變成今天西城樓的模樣。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現在的西城樓

日本作家 火野葦平 在某部戰地文學作品中簡述1938年日軍進入東莞縣城時的情景,還拍下了東莞城的某座城門,與現在的西城樓風格迥異。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東莞城門

4. 市橋,宋始為一木吊橋,名建炎橋,後改名通濟橋,元大德年間改為木橋,名德安橋。當時城內道路狹細,而德安橋寬闊,又是出入城必經之處,因此橋兩岸商賈群集,橋上攤販買賣,熱鬧非常,因此又名市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政府整治河湧汙染,按當時常用做法,汙染嚴重的到湧河被填埋,市橋跟著也被掩埋。但市橋一帶作為莞城商業中心的地位至今沒變。

5.今莞城文化廣場一帶古代有山名曰道家山,山上有道觀“上清觀”、雁塔、鳳凰臺,諸多名物,俱顯莞邑蘊秀古風。

鳳凰臺是一座高臺,傳說鳳凰有聚於此而得名。明代以來,“鳳凰臺”一直是“東莞八景”之一。古代文人雅士在此會詩,對其多有稱頌。鳳凰臺在明清時期已顯殘舊之態,清末時倒塌。據老人家回憶,1950年代此地仍有一個紅石臺基隱沒在亂草中。時移世易,今天文化廣場立有鳳凰雕像,默訴當年風華。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鳳凰臺

6.鳳凰臺西南邊有一雁塔,始建於宋鹹淳年間,實心塔,原五層,清康熙年間擴建至七層。文革時期1972年,組織號召養豬,計劃取塔磚建豬圈,古塔被毀。另有說法,受莞城軍管小組命令為築防空洞拆除雁塔。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50年代東莞雁塔,塔頂被安放了一顆星

"

1.雲石舍利塔,位於今莞城中心小學內。

古代此地有寺名曰資福寺,始建於南漢五年(公元962年),宋元明清均有增修重建。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比邱祖堂禪師在寺內建羅漢閣,當時被貶惠州的大文豪蘇東坡贈佛骨舍利,藏於羅漢閣內供奉,寫下《廣州東莞縣資福禪寺羅漢閣記》。

元至正六年(公元1364年),寺僧對外募資鑄大銅鐘。

清光緒年莞人鄧蓉鏡在寺內建東坡閣和雲石舍利塔。東坡閣已不,舍利塔至今仍在校園內。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雲石舍利塔

資福寺大銅鐘在鑄造時加入了一種古代波斯國特有的金屬“鍮”,由波斯商人帶來贈與佛寺。建國後中國和伊朗建交,伊朗外交人員到訪中國,說在伊朗歷史文獻中曾記載此事,希望能看看這個銅鐘,於是資福寺銅鐘連夜被運往北京,成為中伊兩國友好之歷史見證。後來銅鐘被放入東莞博物館,仿做了一個放回學校。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資福寺大銅鐘

2.古代東莞縣衙署坐落在萬壽路東端,歷經千年不變,直到2004年市政府才搬到南城區。縣衙背靠壬峰,壬峰旁有癸水,是風水之地。

3.東莞城在唐朝時立城,直到明初在舊城基礎上向西南方擴城,將缽盂山(今人民公園)和道家山(今文化廣場一帶)囊入城中。

50年代因市政建設需要,城牆上的紅粉石被拆下用作鋪設路基,石頭包裹下的土牆也被陸續推平。

擴城後縣城立有四座城門。東門叫和陽門,在今天東門廣場,和陽路因其得名。

東門外原有一條橫跨護城河的青雲橋,過橋直行,地勢漸高,步步登高,這一帶就命名為“步步高”。傳說古代東莞儒生喜歡在此行走,望求平步青雲,登高中舉。莞人民謠:“日出和陽,腳踏青雲,步步高。”

南門叫崇德門,在今天人民公園南門廣場。

西門叫迎恩門。在西正路東端。

北門叫鎮海門,在今天北門橋一帶。

迎恩門原建有甕城,俗稱“仔城”(50年代被拆),仔城上刻有“迎恩”二字。因古代由廣州府到東莞縣宣佈政令的朝廷官員都由西邊水路來,所以西門名“迎恩”,意即“奉迎聖恩”。

受天災與兵禍影響,明清歷代都對城樓修葺或重建,隨時缺壞補治。

至清咸豐四年(1854年),反清組織三合會首領何六在東莞石龍響應洪秀全太平天國起事 ,率眾進攻縣城,城內糧倉、寺廟、衙署連同城樓遭到焚燬。半月後官府帶領潮州勇入城,設團練局,又聯合東門外十三鄉民團,清剿莞城周遭殘餘勢力,莞城重回官軍手中。戰後因財力拮据,只能從簡重修城樓。

1958年西城樓大修,改建為重簷歇山頂,拆除城內東莞資福寺(今莞城中心小學)的大雄寶殿,將其建築材料用到城樓的建造上。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70年代前 西城樓

1975年為舒緩交通壓力,在原本唯一的門洞兩邊各加一個門洞,變成三個門洞。改革開放後,城樓的登樓外梯道被拆除,終於變成今天西城樓的模樣。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現在的西城樓

日本作家 火野葦平 在某部戰地文學作品中簡述1938年日軍進入東莞縣城時的情景,還拍下了東莞城的某座城門,與現在的西城樓風格迥異。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東莞城門

4. 市橋,宋始為一木吊橋,名建炎橋,後改名通濟橋,元大德年間改為木橋,名德安橋。當時城內道路狹細,而德安橋寬闊,又是出入城必經之處,因此橋兩岸商賈群集,橋上攤販買賣,熱鬧非常,因此又名市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政府整治河湧汙染,按當時常用做法,汙染嚴重的到湧河被填埋,市橋跟著也被掩埋。但市橋一帶作為莞城商業中心的地位至今沒變。

5.今莞城文化廣場一帶古代有山名曰道家山,山上有道觀“上清觀”、雁塔、鳳凰臺,諸多名物,俱顯莞邑蘊秀古風。

鳳凰臺是一座高臺,傳說鳳凰有聚於此而得名。明代以來,“鳳凰臺”一直是“東莞八景”之一。古代文人雅士在此會詩,對其多有稱頌。鳳凰臺在明清時期已顯殘舊之態,清末時倒塌。據老人家回憶,1950年代此地仍有一個紅石臺基隱沒在亂草中。時移世易,今天文化廣場立有鳳凰雕像,默訴當年風華。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鳳凰臺

6.鳳凰臺西南邊有一雁塔,始建於宋鹹淳年間,實心塔,原五層,清康熙年間擴建至七層。文革時期1972年,組織號召養豬,計劃取塔磚建豬圈,古塔被毀。另有說法,受莞城軍管小組命令為築防空洞拆除雁塔。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50年代東莞雁塔,塔頂被安放了一顆星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上清觀與雁塔

8.東莞學宮,古代州縣均設學宮,是教授儒學經典的機構。東莞學宮始設於唐朝,南宋時學宮遷到城東外(今莞城家樂福一帶),歷代增修重建,是古代東莞縣最高學府。

清末廢科舉,新學興起,學宮敗落,曾用作新學的學堂。

1924年桂系軍閥入駐東莞,在城東一帶騷擾百姓,亂兵闖入學宮,將其內珍貴文物搶掠典賣,建築物亦遭破壞。

1938年11月20日,日軍沿莞龍、莞太路方向進攻莞城。國民黨守軍撤退,縣政府遷到樟木頭石馬墟,剩餘守軍據城死守。日軍不斷用火炮與機關槍攻擊東門城廂,包括學宮在內的大片建築物受到炮火嚴重毀壞。

50年代學宮已成廢墟。

"

1.雲石舍利塔,位於今莞城中心小學內。

古代此地有寺名曰資福寺,始建於南漢五年(公元962年),宋元明清均有增修重建。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比邱祖堂禪師在寺內建羅漢閣,當時被貶惠州的大文豪蘇東坡贈佛骨舍利,藏於羅漢閣內供奉,寫下《廣州東莞縣資福禪寺羅漢閣記》。

元至正六年(公元1364年),寺僧對外募資鑄大銅鐘。

清光緒年莞人鄧蓉鏡在寺內建東坡閣和雲石舍利塔。東坡閣已不,舍利塔至今仍在校園內。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雲石舍利塔

資福寺大銅鐘在鑄造時加入了一種古代波斯國特有的金屬“鍮”,由波斯商人帶來贈與佛寺。建國後中國和伊朗建交,伊朗外交人員到訪中國,說在伊朗歷史文獻中曾記載此事,希望能看看這個銅鐘,於是資福寺銅鐘連夜被運往北京,成為中伊兩國友好之歷史見證。後來銅鐘被放入東莞博物館,仿做了一個放回學校。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資福寺大銅鐘

2.古代東莞縣衙署坐落在萬壽路東端,歷經千年不變,直到2004年市政府才搬到南城區。縣衙背靠壬峰,壬峰旁有癸水,是風水之地。

3.東莞城在唐朝時立城,直到明初在舊城基礎上向西南方擴城,將缽盂山(今人民公園)和道家山(今文化廣場一帶)囊入城中。

50年代因市政建設需要,城牆上的紅粉石被拆下用作鋪設路基,石頭包裹下的土牆也被陸續推平。

擴城後縣城立有四座城門。東門叫和陽門,在今天東門廣場,和陽路因其得名。

東門外原有一條橫跨護城河的青雲橋,過橋直行,地勢漸高,步步登高,這一帶就命名為“步步高”。傳說古代東莞儒生喜歡在此行走,望求平步青雲,登高中舉。莞人民謠:“日出和陽,腳踏青雲,步步高。”

南門叫崇德門,在今天人民公園南門廣場。

西門叫迎恩門。在西正路東端。

北門叫鎮海門,在今天北門橋一帶。

迎恩門原建有甕城,俗稱“仔城”(50年代被拆),仔城上刻有“迎恩”二字。因古代由廣州府到東莞縣宣佈政令的朝廷官員都由西邊水路來,所以西門名“迎恩”,意即“奉迎聖恩”。

受天災與兵禍影響,明清歷代都對城樓修葺或重建,隨時缺壞補治。

至清咸豐四年(1854年),反清組織三合會首領何六在東莞石龍響應洪秀全太平天國起事 ,率眾進攻縣城,城內糧倉、寺廟、衙署連同城樓遭到焚燬。半月後官府帶領潮州勇入城,設團練局,又聯合東門外十三鄉民團,清剿莞城周遭殘餘勢力,莞城重回官軍手中。戰後因財力拮据,只能從簡重修城樓。

1958年西城樓大修,改建為重簷歇山頂,拆除城內東莞資福寺(今莞城中心小學)的大雄寶殿,將其建築材料用到城樓的建造上。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70年代前 西城樓

1975年為舒緩交通壓力,在原本唯一的門洞兩邊各加一個門洞,變成三個門洞。改革開放後,城樓的登樓外梯道被拆除,終於變成今天西城樓的模樣。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現在的西城樓

日本作家 火野葦平 在某部戰地文學作品中簡述1938年日軍進入東莞縣城時的情景,還拍下了東莞城的某座城門,與現在的西城樓風格迥異。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東莞城門

4. 市橋,宋始為一木吊橋,名建炎橋,後改名通濟橋,元大德年間改為木橋,名德安橋。當時城內道路狹細,而德安橋寬闊,又是出入城必經之處,因此橋兩岸商賈群集,橋上攤販買賣,熱鬧非常,因此又名市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政府整治河湧汙染,按當時常用做法,汙染嚴重的到湧河被填埋,市橋跟著也被掩埋。但市橋一帶作為莞城商業中心的地位至今沒變。

5.今莞城文化廣場一帶古代有山名曰道家山,山上有道觀“上清觀”、雁塔、鳳凰臺,諸多名物,俱顯莞邑蘊秀古風。

鳳凰臺是一座高臺,傳說鳳凰有聚於此而得名。明代以來,“鳳凰臺”一直是“東莞八景”之一。古代文人雅士在此會詩,對其多有稱頌。鳳凰臺在明清時期已顯殘舊之態,清末時倒塌。據老人家回憶,1950年代此地仍有一個紅石臺基隱沒在亂草中。時移世易,今天文化廣場立有鳳凰雕像,默訴當年風華。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鳳凰臺

6.鳳凰臺西南邊有一雁塔,始建於宋鹹淳年間,實心塔,原五層,清康熙年間擴建至七層。文革時期1972年,組織號召養豬,計劃取塔磚建豬圈,古塔被毀。另有說法,受莞城軍管小組命令為築防空洞拆除雁塔。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50年代東莞雁塔,塔頂被安放了一顆星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上清觀與雁塔

8.東莞學宮,古代州縣均設學宮,是教授儒學經典的機構。東莞學宮始設於唐朝,南宋時學宮遷到城東外(今莞城家樂福一帶),歷代增修重建,是古代東莞縣最高學府。

清末廢科舉,新學興起,學宮敗落,曾用作新學的學堂。

1924年桂系軍閥入駐東莞,在城東一帶騷擾百姓,亂兵闖入學宮,將其內珍貴文物搶掠典賣,建築物亦遭破壞。

1938年11月20日,日軍沿莞龍、莞太路方向進攻莞城。國民黨守軍撤退,縣政府遷到樟木頭石馬墟,剩餘守軍據城死守。日軍不斷用火炮與機關槍攻擊東門城廂,包括學宮在內的大片建築物受到炮火嚴重毀壞。

50年代學宮已成廢墟。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東莞學宮模型

"

1.雲石舍利塔,位於今莞城中心小學內。

古代此地有寺名曰資福寺,始建於南漢五年(公元962年),宋元明清均有增修重建。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比邱祖堂禪師在寺內建羅漢閣,當時被貶惠州的大文豪蘇東坡贈佛骨舍利,藏於羅漢閣內供奉,寫下《廣州東莞縣資福禪寺羅漢閣記》。

元至正六年(公元1364年),寺僧對外募資鑄大銅鐘。

清光緒年莞人鄧蓉鏡在寺內建東坡閣和雲石舍利塔。東坡閣已不,舍利塔至今仍在校園內。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雲石舍利塔

資福寺大銅鐘在鑄造時加入了一種古代波斯國特有的金屬“鍮”,由波斯商人帶來贈與佛寺。建國後中國和伊朗建交,伊朗外交人員到訪中國,說在伊朗歷史文獻中曾記載此事,希望能看看這個銅鐘,於是資福寺銅鐘連夜被運往北京,成為中伊兩國友好之歷史見證。後來銅鐘被放入東莞博物館,仿做了一個放回學校。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資福寺大銅鐘

2.古代東莞縣衙署坐落在萬壽路東端,歷經千年不變,直到2004年市政府才搬到南城區。縣衙背靠壬峰,壬峰旁有癸水,是風水之地。

3.東莞城在唐朝時立城,直到明初在舊城基礎上向西南方擴城,將缽盂山(今人民公園)和道家山(今文化廣場一帶)囊入城中。

50年代因市政建設需要,城牆上的紅粉石被拆下用作鋪設路基,石頭包裹下的土牆也被陸續推平。

擴城後縣城立有四座城門。東門叫和陽門,在今天東門廣場,和陽路因其得名。

東門外原有一條橫跨護城河的青雲橋,過橋直行,地勢漸高,步步登高,這一帶就命名為“步步高”。傳說古代東莞儒生喜歡在此行走,望求平步青雲,登高中舉。莞人民謠:“日出和陽,腳踏青雲,步步高。”

南門叫崇德門,在今天人民公園南門廣場。

西門叫迎恩門。在西正路東端。

北門叫鎮海門,在今天北門橋一帶。

迎恩門原建有甕城,俗稱“仔城”(50年代被拆),仔城上刻有“迎恩”二字。因古代由廣州府到東莞縣宣佈政令的朝廷官員都由西邊水路來,所以西門名“迎恩”,意即“奉迎聖恩”。

受天災與兵禍影響,明清歷代都對城樓修葺或重建,隨時缺壞補治。

至清咸豐四年(1854年),反清組織三合會首領何六在東莞石龍響應洪秀全太平天國起事 ,率眾進攻縣城,城內糧倉、寺廟、衙署連同城樓遭到焚燬。半月後官府帶領潮州勇入城,設團練局,又聯合東門外十三鄉民團,清剿莞城周遭殘餘勢力,莞城重回官軍手中。戰後因財力拮据,只能從簡重修城樓。

1958年西城樓大修,改建為重簷歇山頂,拆除城內東莞資福寺(今莞城中心小學)的大雄寶殿,將其建築材料用到城樓的建造上。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70年代前 西城樓

1975年為舒緩交通壓力,在原本唯一的門洞兩邊各加一個門洞,變成三個門洞。改革開放後,城樓的登樓外梯道被拆除,終於變成今天西城樓的模樣。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現在的西城樓

日本作家 火野葦平 在某部戰地文學作品中簡述1938年日軍進入東莞縣城時的情景,還拍下了東莞城的某座城門,與現在的西城樓風格迥異。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東莞城門

4. 市橋,宋始為一木吊橋,名建炎橋,後改名通濟橋,元大德年間改為木橋,名德安橋。當時城內道路狹細,而德安橋寬闊,又是出入城必經之處,因此橋兩岸商賈群集,橋上攤販買賣,熱鬧非常,因此又名市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政府整治河湧汙染,按當時常用做法,汙染嚴重的到湧河被填埋,市橋跟著也被掩埋。但市橋一帶作為莞城商業中心的地位至今沒變。

5.今莞城文化廣場一帶古代有山名曰道家山,山上有道觀“上清觀”、雁塔、鳳凰臺,諸多名物,俱顯莞邑蘊秀古風。

鳳凰臺是一座高臺,傳說鳳凰有聚於此而得名。明代以來,“鳳凰臺”一直是“東莞八景”之一。古代文人雅士在此會詩,對其多有稱頌。鳳凰臺在明清時期已顯殘舊之態,清末時倒塌。據老人家回憶,1950年代此地仍有一個紅石臺基隱沒在亂草中。時移世易,今天文化廣場立有鳳凰雕像,默訴當年風華。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鳳凰臺

6.鳳凰臺西南邊有一雁塔,始建於宋鹹淳年間,實心塔,原五層,清康熙年間擴建至七層。文革時期1972年,組織號召養豬,計劃取塔磚建豬圈,古塔被毀。另有說法,受莞城軍管小組命令為築防空洞拆除雁塔。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50年代東莞雁塔,塔頂被安放了一顆星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上清觀與雁塔

8.東莞學宮,古代州縣均設學宮,是教授儒學經典的機構。東莞學宮始設於唐朝,南宋時學宮遷到城東外(今莞城家樂福一帶),歷代增修重建,是古代東莞縣最高學府。

清末廢科舉,新學興起,學宮敗落,曾用作新學的學堂。

1924年桂系軍閥入駐東莞,在城東一帶騷擾百姓,亂兵闖入學宮,將其內珍貴文物搶掠典賣,建築物亦遭破壞。

1938年11月20日,日軍沿莞龍、莞太路方向進攻莞城。國民黨守軍撤退,縣政府遷到樟木頭石馬墟,剩餘守軍據城死守。日軍不斷用火炮與機關槍攻擊東門城廂,包括學宮在內的大片建築物受到炮火嚴重毀壞。

50年代學宮已成廢墟。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東莞學宮模型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東莞學宮門前舊照

9.廣州南沙區一部分在清嘉慶至民國時期屬東莞縣管轄,稱為“萬頃沙”。

古代州縣的學宮都設有明倫堂,是個講學論道的地方,並無實權亦無財產。但東莞明倫堂在萬頃沙擁有良田約七萬畝,由東莞縣的殷賈豪紳把持,田租收得用於教育與慈善事業。

清代東莞明倫堂的田產由設在縣城的“安良局”管理民國設“沙田經理局”,此機構雖然設在縣城,但負責人多在省城活動,承耕人亦要到省城交租。

東莞明倫堂為保龐大田產之安全,設“自衛局”,養備武裝隊伍。當時廣東政府亦想在萬頃沙分一杯羹,省財政廳委派“護沙統領”駐紮萬頃沙,要求明倫堂向政府繳納護沙費。後來受到東莞地方勢力施壓,被迫退出萬頃沙。

除三兩棟公共建築外,明倫堂不允許農民在萬頃沙建磚屋而只能搭草寮,因為如果磚屋太多形成有規模的莊鎮,政府會籍此要求編列入戶,受政府管轄納稅。隨著耕者日眾,船舶常聚,集市隨之興起,布匹、洋貨、茶樓酒館等逐漸繁盛,形成“公局街”,是萬頃沙的中心地帶。老實種地的農民、走私鴉片的商販、對外搶掠的海盜,都生活在這個法外之地。

民國時期,東莞中學、石龍中學辦學經費全數由東莞明倫堂負擔,全縣受明倫堂補助的學校有二百多間(虎門中學、明生中學、塘廈中學、濟川中學等等)。

清代東莞縣民到省城或赴京考取功名者,明倫堂按例資助路費。民國改為到西洋留學的每年資助160兩銀,到北京讀書和到日本留學者每年資助80兩,在廣州讀書者每年資助8兩。

抗戰期間各地深陷戰禍,明倫堂幾度易址,佃租收入十不得一,但仍對私下辦學與遷往遠地的學校提供微薄經費。

東莞明倫堂作為一箇舊時代由地主豪紳掌控的機構,坐擁龐大田產,徇私舞弊中飽私囊之事必然有之。但客觀來看,東莞明倫堂確為東莞教育事業作出相當貢獻。

東莞明倫堂在地方慈善事業亦有貢獻,如戰後與普濟醫院合辦西醫贈醫施藥平民免費留產院。49解放前的舊中國貧弱不堪,天災不斷,兵匪橫流;瘧疾、鼠疫、霍亂、天花殺人無數,汛期一至,洪水滔天,農田城鎮俱成澤國汪洋,田地絕收,百姓流離。在各種天災人禍發生後,都有明倫堂撥款賑災、贈醫施粥的身影。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也是天經地義的事。

10.東莞市人民醫院前身係德國人1888年創辦的中華基督教禮賢會普濟醫院,原址縣城文順坊(今莞城福音堂)。最初院務由德國牧師鐵威臨負責,醫務由華人醫生麥道基負責,後來瑞士籍醫生權約翰來莞主持院務。清末在省城廣州傳出洋人教會殺害嬰兒的謠言,引發莞城百姓焚燒教堂並驅逐洋人出城。爾後教會與官府交涉,澄清謠言並索獲賠償。早期華人對西醫久有疑慮,生病多選擇傳統中醫。普濟醫院得教會資助,因此醫藥收費低,又定期在各處舉辦義診,逐獲當地人對西醫的信心。

1901年因院務擴大,教會在城外脈瀝洲購得禾田21畝另建新院(今東莞市人民醫院紅樓院區)1907年落成,而舊院由教會收回作教堂與學校用(今福音堂)。新院部分建築外牆砌以紅磚,壯觀美麗,莞人稱作“紅樓”。

自1938年侵華日軍登陸惠州大亞灣以來,廣東各地烽火連天,日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縣城陷後,日軍在城外振華路一帶槍殺逃難民眾200餘人,又在城內外各處縱火,商鋪被搶掠一空,明生中學游泳池堆滿被虐殺後的平民屍體……

有見及此,禮賢會在普濟醫院附近農地設立難民營,收容大量難民。因德日同盟關係日軍不敢擅闖醫院,但仍有日本兵越入院內搶掠幷殺害平民,西人未能阻止。

“本月十五早有敵兵五名,乘慕教士外出之際,竟入院擄去婦女十二人,至深夜五人放回外,餘均不知下落。至東莞偽維持會委員長張某照甘為走狗,認賊作父,每日帶領敵兵到處搶劫,並替敵徵集糧食,及供給婦女,以供敵獸作樂。本月十六某教士會與敵交涉勿再蹂躪難民。翌日敵竟冒教士名義發出告示,勸告縣民返城居住及照常營業,奈民眾多拒絕不為所誘騙。現莞城除地痞奸徒外,均無良善。”——《星島日報》1938.12.22

1940年南京汪偽政權建立,難民營方告解散。

普濟醫院持中立立場,無論中國傷兵還是侵華日軍傷兵都能受到治療。亦曾發生過共產黨抗日遊擊隊的隊員潛入醫院拿著槍逼迫醫院院長為受傷的游擊隊員治療。德籍院長用一口流利廣東話表示同意,又送了不少藥物給他們。哪一方都不得罪,是這群西方人在中國的生存之道。

據老人回憶,普濟醫院內常有神父開課“講耶穌”,戰時為防日軍轟炸在院內築有防空洞,但日軍並無轟炸醫院,有人說是因為醫院裡種了很多品種珍貴的桄榔樹,日本佬捨不得炸燬。(一個很有趣的說法)

50年代普濟醫院所有外籍人士被遣返回國,普濟醫院第一次回到中國人自己的手裡,繼續救死扶傷,普濟萬民。

"

1.雲石舍利塔,位於今莞城中心小學內。

古代此地有寺名曰資福寺,始建於南漢五年(公元962年),宋元明清均有增修重建。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比邱祖堂禪師在寺內建羅漢閣,當時被貶惠州的大文豪蘇東坡贈佛骨舍利,藏於羅漢閣內供奉,寫下《廣州東莞縣資福禪寺羅漢閣記》。

元至正六年(公元1364年),寺僧對外募資鑄大銅鐘。

清光緒年莞人鄧蓉鏡在寺內建東坡閣和雲石舍利塔。東坡閣已不,舍利塔至今仍在校園內。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雲石舍利塔

資福寺大銅鐘在鑄造時加入了一種古代波斯國特有的金屬“鍮”,由波斯商人帶來贈與佛寺。建國後中國和伊朗建交,伊朗外交人員到訪中國,說在伊朗歷史文獻中曾記載此事,希望能看看這個銅鐘,於是資福寺銅鐘連夜被運往北京,成為中伊兩國友好之歷史見證。後來銅鐘被放入東莞博物館,仿做了一個放回學校。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資福寺大銅鐘

2.古代東莞縣衙署坐落在萬壽路東端,歷經千年不變,直到2004年市政府才搬到南城區。縣衙背靠壬峰,壬峰旁有癸水,是風水之地。

3.東莞城在唐朝時立城,直到明初在舊城基礎上向西南方擴城,將缽盂山(今人民公園)和道家山(今文化廣場一帶)囊入城中。

50年代因市政建設需要,城牆上的紅粉石被拆下用作鋪設路基,石頭包裹下的土牆也被陸續推平。

擴城後縣城立有四座城門。東門叫和陽門,在今天東門廣場,和陽路因其得名。

東門外原有一條橫跨護城河的青雲橋,過橋直行,地勢漸高,步步登高,這一帶就命名為“步步高”。傳說古代東莞儒生喜歡在此行走,望求平步青雲,登高中舉。莞人民謠:“日出和陽,腳踏青雲,步步高。”

南門叫崇德門,在今天人民公園南門廣場。

西門叫迎恩門。在西正路東端。

北門叫鎮海門,在今天北門橋一帶。

迎恩門原建有甕城,俗稱“仔城”(50年代被拆),仔城上刻有“迎恩”二字。因古代由廣州府到東莞縣宣佈政令的朝廷官員都由西邊水路來,所以西門名“迎恩”,意即“奉迎聖恩”。

受天災與兵禍影響,明清歷代都對城樓修葺或重建,隨時缺壞補治。

至清咸豐四年(1854年),反清組織三合會首領何六在東莞石龍響應洪秀全太平天國起事 ,率眾進攻縣城,城內糧倉、寺廟、衙署連同城樓遭到焚燬。半月後官府帶領潮州勇入城,設團練局,又聯合東門外十三鄉民團,清剿莞城周遭殘餘勢力,莞城重回官軍手中。戰後因財力拮据,只能從簡重修城樓。

1958年西城樓大修,改建為重簷歇山頂,拆除城內東莞資福寺(今莞城中心小學)的大雄寶殿,將其建築材料用到城樓的建造上。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70年代前 西城樓

1975年為舒緩交通壓力,在原本唯一的門洞兩邊各加一個門洞,變成三個門洞。改革開放後,城樓的登樓外梯道被拆除,終於變成今天西城樓的模樣。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現在的西城樓

日本作家 火野葦平 在某部戰地文學作品中簡述1938年日軍進入東莞縣城時的情景,還拍下了東莞城的某座城門,與現在的西城樓風格迥異。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東莞城門

4. 市橋,宋始為一木吊橋,名建炎橋,後改名通濟橋,元大德年間改為木橋,名德安橋。當時城內道路狹細,而德安橋寬闊,又是出入城必經之處,因此橋兩岸商賈群集,橋上攤販買賣,熱鬧非常,因此又名市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政府整治河湧汙染,按當時常用做法,汙染嚴重的到湧河被填埋,市橋跟著也被掩埋。但市橋一帶作為莞城商業中心的地位至今沒變。

5.今莞城文化廣場一帶古代有山名曰道家山,山上有道觀“上清觀”、雁塔、鳳凰臺,諸多名物,俱顯莞邑蘊秀古風。

鳳凰臺是一座高臺,傳說鳳凰有聚於此而得名。明代以來,“鳳凰臺”一直是“東莞八景”之一。古代文人雅士在此會詩,對其多有稱頌。鳳凰臺在明清時期已顯殘舊之態,清末時倒塌。據老人家回憶,1950年代此地仍有一個紅石臺基隱沒在亂草中。時移世易,今天文化廣場立有鳳凰雕像,默訴當年風華。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鳳凰臺

6.鳳凰臺西南邊有一雁塔,始建於宋鹹淳年間,實心塔,原五層,清康熙年間擴建至七層。文革時期1972年,組織號召養豬,計劃取塔磚建豬圈,古塔被毀。另有說法,受莞城軍管小組命令為築防空洞拆除雁塔。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50年代東莞雁塔,塔頂被安放了一顆星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上清觀與雁塔

8.東莞學宮,古代州縣均設學宮,是教授儒學經典的機構。東莞學宮始設於唐朝,南宋時學宮遷到城東外(今莞城家樂福一帶),歷代增修重建,是古代東莞縣最高學府。

清末廢科舉,新學興起,學宮敗落,曾用作新學的學堂。

1924年桂系軍閥入駐東莞,在城東一帶騷擾百姓,亂兵闖入學宮,將其內珍貴文物搶掠典賣,建築物亦遭破壞。

1938年11月20日,日軍沿莞龍、莞太路方向進攻莞城。國民黨守軍撤退,縣政府遷到樟木頭石馬墟,剩餘守軍據城死守。日軍不斷用火炮與機關槍攻擊東門城廂,包括學宮在內的大片建築物受到炮火嚴重毀壞。

50年代學宮已成廢墟。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東莞學宮模型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東莞學宮門前舊照

9.廣州南沙區一部分在清嘉慶至民國時期屬東莞縣管轄,稱為“萬頃沙”。

古代州縣的學宮都設有明倫堂,是個講學論道的地方,並無實權亦無財產。但東莞明倫堂在萬頃沙擁有良田約七萬畝,由東莞縣的殷賈豪紳把持,田租收得用於教育與慈善事業。

清代東莞明倫堂的田產由設在縣城的“安良局”管理民國設“沙田經理局”,此機構雖然設在縣城,但負責人多在省城活動,承耕人亦要到省城交租。

東莞明倫堂為保龐大田產之安全,設“自衛局”,養備武裝隊伍。當時廣東政府亦想在萬頃沙分一杯羹,省財政廳委派“護沙統領”駐紮萬頃沙,要求明倫堂向政府繳納護沙費。後來受到東莞地方勢力施壓,被迫退出萬頃沙。

除三兩棟公共建築外,明倫堂不允許農民在萬頃沙建磚屋而只能搭草寮,因為如果磚屋太多形成有規模的莊鎮,政府會籍此要求編列入戶,受政府管轄納稅。隨著耕者日眾,船舶常聚,集市隨之興起,布匹、洋貨、茶樓酒館等逐漸繁盛,形成“公局街”,是萬頃沙的中心地帶。老實種地的農民、走私鴉片的商販、對外搶掠的海盜,都生活在這個法外之地。

民國時期,東莞中學、石龍中學辦學經費全數由東莞明倫堂負擔,全縣受明倫堂補助的學校有二百多間(虎門中學、明生中學、塘廈中學、濟川中學等等)。

清代東莞縣民到省城或赴京考取功名者,明倫堂按例資助路費。民國改為到西洋留學的每年資助160兩銀,到北京讀書和到日本留學者每年資助80兩,在廣州讀書者每年資助8兩。

抗戰期間各地深陷戰禍,明倫堂幾度易址,佃租收入十不得一,但仍對私下辦學與遷往遠地的學校提供微薄經費。

東莞明倫堂作為一箇舊時代由地主豪紳掌控的機構,坐擁龐大田產,徇私舞弊中飽私囊之事必然有之。但客觀來看,東莞明倫堂確為東莞教育事業作出相當貢獻。

東莞明倫堂在地方慈善事業亦有貢獻,如戰後與普濟醫院合辦西醫贈醫施藥平民免費留產院。49解放前的舊中國貧弱不堪,天災不斷,兵匪橫流;瘧疾、鼠疫、霍亂、天花殺人無數,汛期一至,洪水滔天,農田城鎮俱成澤國汪洋,田地絕收,百姓流離。在各種天災人禍發生後,都有明倫堂撥款賑災、贈醫施粥的身影。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也是天經地義的事。

10.東莞市人民醫院前身係德國人1888年創辦的中華基督教禮賢會普濟醫院,原址縣城文順坊(今莞城福音堂)。最初院務由德國牧師鐵威臨負責,醫務由華人醫生麥道基負責,後來瑞士籍醫生權約翰來莞主持院務。清末在省城廣州傳出洋人教會殺害嬰兒的謠言,引發莞城百姓焚燒教堂並驅逐洋人出城。爾後教會與官府交涉,澄清謠言並索獲賠償。早期華人對西醫久有疑慮,生病多選擇傳統中醫。普濟醫院得教會資助,因此醫藥收費低,又定期在各處舉辦義診,逐獲當地人對西醫的信心。

1901年因院務擴大,教會在城外脈瀝洲購得禾田21畝另建新院(今東莞市人民醫院紅樓院區)1907年落成,而舊院由教會收回作教堂與學校用(今福音堂)。新院部分建築外牆砌以紅磚,壯觀美麗,莞人稱作“紅樓”。

自1938年侵華日軍登陸惠州大亞灣以來,廣東各地烽火連天,日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縣城陷後,日軍在城外振華路一帶槍殺逃難民眾200餘人,又在城內外各處縱火,商鋪被搶掠一空,明生中學游泳池堆滿被虐殺後的平民屍體……

有見及此,禮賢會在普濟醫院附近農地設立難民營,收容大量難民。因德日同盟關係日軍不敢擅闖醫院,但仍有日本兵越入院內搶掠幷殺害平民,西人未能阻止。

“本月十五早有敵兵五名,乘慕教士外出之際,竟入院擄去婦女十二人,至深夜五人放回外,餘均不知下落。至東莞偽維持會委員長張某照甘為走狗,認賊作父,每日帶領敵兵到處搶劫,並替敵徵集糧食,及供給婦女,以供敵獸作樂。本月十六某教士會與敵交涉勿再蹂躪難民。翌日敵竟冒教士名義發出告示,勸告縣民返城居住及照常營業,奈民眾多拒絕不為所誘騙。現莞城除地痞奸徒外,均無良善。”——《星島日報》1938.12.22

1940年南京汪偽政權建立,難民營方告解散。

普濟醫院持中立立場,無論中國傷兵還是侵華日軍傷兵都能受到治療。亦曾發生過共產黨抗日遊擊隊的隊員潛入醫院拿著槍逼迫醫院院長為受傷的游擊隊員治療。德籍院長用一口流利廣東話表示同意,又送了不少藥物給他們。哪一方都不得罪,是這群西方人在中國的生存之道。

據老人回憶,普濟醫院內常有神父開課“講耶穌”,戰時為防日軍轟炸在院內築有防空洞,但日軍並無轟炸醫院,有人說是因為醫院裡種了很多品種珍貴的桄榔樹,日本佬捨不得炸燬。(一個很有趣的說法)

50年代普濟醫院所有外籍人士被遣返回國,普濟醫院第一次回到中國人自己的手裡,繼續救死扶傷,普濟萬民。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普濟舊照

11.東莞中學,最初名“東莞學堂”,創辦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學堂位於考棚(舉行鄉試的地方,今莞中北區綠瓦樓附近)。

1904年改為"東莞初級師範學堂",學生轉習師範。

1906年廣東陸軍小學招生,師範學堂中不少期盼從軍的熱血學生前去報考,其中有一個學生,名字叫蔣光鼐,東莞虎門人,日後成為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將。

1938年11月莞城淪陷,百姓走難,商戶閉遷,學校被迫停課。日軍佔據莞中校園作為運動場,校內圖書典籍、教學儀器悉遭毀壞搶掠,東莞中學在校長盧彭鏗的組織下帶領學生輾轉香港與常平等地繼續敵後辦學。

1939年春,縣立東莞中學與私立明生中學、縣立石龍中學一齊遷到香港九龍聯合辦學,稱為“東莞縣臨時聯合中學”,起初聯合中學借香港知行中學、德明中學的教室在夜間開課,後經多番周折在九龍獲得固定校舍開課。1940年冬,東莞中學先後搬到常平屋夏鄉橋梓村、謝崗黎村、附城博夏鄉。

"

1.雲石舍利塔,位於今莞城中心小學內。

古代此地有寺名曰資福寺,始建於南漢五年(公元962年),宋元明清均有增修重建。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比邱祖堂禪師在寺內建羅漢閣,當時被貶惠州的大文豪蘇東坡贈佛骨舍利,藏於羅漢閣內供奉,寫下《廣州東莞縣資福禪寺羅漢閣記》。

元至正六年(公元1364年),寺僧對外募資鑄大銅鐘。

清光緒年莞人鄧蓉鏡在寺內建東坡閣和雲石舍利塔。東坡閣已不,舍利塔至今仍在校園內。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雲石舍利塔

資福寺大銅鐘在鑄造時加入了一種古代波斯國特有的金屬“鍮”,由波斯商人帶來贈與佛寺。建國後中國和伊朗建交,伊朗外交人員到訪中國,說在伊朗歷史文獻中曾記載此事,希望能看看這個銅鐘,於是資福寺銅鐘連夜被運往北京,成為中伊兩國友好之歷史見證。後來銅鐘被放入東莞博物館,仿做了一個放回學校。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資福寺大銅鐘

2.古代東莞縣衙署坐落在萬壽路東端,歷經千年不變,直到2004年市政府才搬到南城區。縣衙背靠壬峰,壬峰旁有癸水,是風水之地。

3.東莞城在唐朝時立城,直到明初在舊城基礎上向西南方擴城,將缽盂山(今人民公園)和道家山(今文化廣場一帶)囊入城中。

50年代因市政建設需要,城牆上的紅粉石被拆下用作鋪設路基,石頭包裹下的土牆也被陸續推平。

擴城後縣城立有四座城門。東門叫和陽門,在今天東門廣場,和陽路因其得名。

東門外原有一條橫跨護城河的青雲橋,過橋直行,地勢漸高,步步登高,這一帶就命名為“步步高”。傳說古代東莞儒生喜歡在此行走,望求平步青雲,登高中舉。莞人民謠:“日出和陽,腳踏青雲,步步高。”

南門叫崇德門,在今天人民公園南門廣場。

西門叫迎恩門。在西正路東端。

北門叫鎮海門,在今天北門橋一帶。

迎恩門原建有甕城,俗稱“仔城”(50年代被拆),仔城上刻有“迎恩”二字。因古代由廣州府到東莞縣宣佈政令的朝廷官員都由西邊水路來,所以西門名“迎恩”,意即“奉迎聖恩”。

受天災與兵禍影響,明清歷代都對城樓修葺或重建,隨時缺壞補治。

至清咸豐四年(1854年),反清組織三合會首領何六在東莞石龍響應洪秀全太平天國起事 ,率眾進攻縣城,城內糧倉、寺廟、衙署連同城樓遭到焚燬。半月後官府帶領潮州勇入城,設團練局,又聯合東門外十三鄉民團,清剿莞城周遭殘餘勢力,莞城重回官軍手中。戰後因財力拮据,只能從簡重修城樓。

1958年西城樓大修,改建為重簷歇山頂,拆除城內東莞資福寺(今莞城中心小學)的大雄寶殿,將其建築材料用到城樓的建造上。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70年代前 西城樓

1975年為舒緩交通壓力,在原本唯一的門洞兩邊各加一個門洞,變成三個門洞。改革開放後,城樓的登樓外梯道被拆除,終於變成今天西城樓的模樣。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現在的西城樓

日本作家 火野葦平 在某部戰地文學作品中簡述1938年日軍進入東莞縣城時的情景,還拍下了東莞城的某座城門,與現在的西城樓風格迥異。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東莞城門

4. 市橋,宋始為一木吊橋,名建炎橋,後改名通濟橋,元大德年間改為木橋,名德安橋。當時城內道路狹細,而德安橋寬闊,又是出入城必經之處,因此橋兩岸商賈群集,橋上攤販買賣,熱鬧非常,因此又名市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政府整治河湧汙染,按當時常用做法,汙染嚴重的到湧河被填埋,市橋跟著也被掩埋。但市橋一帶作為莞城商業中心的地位至今沒變。

5.今莞城文化廣場一帶古代有山名曰道家山,山上有道觀“上清觀”、雁塔、鳳凰臺,諸多名物,俱顯莞邑蘊秀古風。

鳳凰臺是一座高臺,傳說鳳凰有聚於此而得名。明代以來,“鳳凰臺”一直是“東莞八景”之一。古代文人雅士在此會詩,對其多有稱頌。鳳凰臺在明清時期已顯殘舊之態,清末時倒塌。據老人家回憶,1950年代此地仍有一個紅石臺基隱沒在亂草中。時移世易,今天文化廣場立有鳳凰雕像,默訴當年風華。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鳳凰臺

6.鳳凰臺西南邊有一雁塔,始建於宋鹹淳年間,實心塔,原五層,清康熙年間擴建至七層。文革時期1972年,組織號召養豬,計劃取塔磚建豬圈,古塔被毀。另有說法,受莞城軍管小組命令為築防空洞拆除雁塔。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50年代東莞雁塔,塔頂被安放了一顆星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上清觀與雁塔

8.東莞學宮,古代州縣均設學宮,是教授儒學經典的機構。東莞學宮始設於唐朝,南宋時學宮遷到城東外(今莞城家樂福一帶),歷代增修重建,是古代東莞縣最高學府。

清末廢科舉,新學興起,學宮敗落,曾用作新學的學堂。

1924年桂系軍閥入駐東莞,在城東一帶騷擾百姓,亂兵闖入學宮,將其內珍貴文物搶掠典賣,建築物亦遭破壞。

1938年11月20日,日軍沿莞龍、莞太路方向進攻莞城。國民黨守軍撤退,縣政府遷到樟木頭石馬墟,剩餘守軍據城死守。日軍不斷用火炮與機關槍攻擊東門城廂,包括學宮在內的大片建築物受到炮火嚴重毀壞。

50年代學宮已成廢墟。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東莞學宮模型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東莞學宮門前舊照

9.廣州南沙區一部分在清嘉慶至民國時期屬東莞縣管轄,稱為“萬頃沙”。

古代州縣的學宮都設有明倫堂,是個講學論道的地方,並無實權亦無財產。但東莞明倫堂在萬頃沙擁有良田約七萬畝,由東莞縣的殷賈豪紳把持,田租收得用於教育與慈善事業。

清代東莞明倫堂的田產由設在縣城的“安良局”管理民國設“沙田經理局”,此機構雖然設在縣城,但負責人多在省城活動,承耕人亦要到省城交租。

東莞明倫堂為保龐大田產之安全,設“自衛局”,養備武裝隊伍。當時廣東政府亦想在萬頃沙分一杯羹,省財政廳委派“護沙統領”駐紮萬頃沙,要求明倫堂向政府繳納護沙費。後來受到東莞地方勢力施壓,被迫退出萬頃沙。

除三兩棟公共建築外,明倫堂不允許農民在萬頃沙建磚屋而只能搭草寮,因為如果磚屋太多形成有規模的莊鎮,政府會籍此要求編列入戶,受政府管轄納稅。隨著耕者日眾,船舶常聚,集市隨之興起,布匹、洋貨、茶樓酒館等逐漸繁盛,形成“公局街”,是萬頃沙的中心地帶。老實種地的農民、走私鴉片的商販、對外搶掠的海盜,都生活在這個法外之地。

民國時期,東莞中學、石龍中學辦學經費全數由東莞明倫堂負擔,全縣受明倫堂補助的學校有二百多間(虎門中學、明生中學、塘廈中學、濟川中學等等)。

清代東莞縣民到省城或赴京考取功名者,明倫堂按例資助路費。民國改為到西洋留學的每年資助160兩銀,到北京讀書和到日本留學者每年資助80兩,在廣州讀書者每年資助8兩。

抗戰期間各地深陷戰禍,明倫堂幾度易址,佃租收入十不得一,但仍對私下辦學與遷往遠地的學校提供微薄經費。

東莞明倫堂作為一箇舊時代由地主豪紳掌控的機構,坐擁龐大田產,徇私舞弊中飽私囊之事必然有之。但客觀來看,東莞明倫堂確為東莞教育事業作出相當貢獻。

東莞明倫堂在地方慈善事業亦有貢獻,如戰後與普濟醫院合辦西醫贈醫施藥平民免費留產院。49解放前的舊中國貧弱不堪,天災不斷,兵匪橫流;瘧疾、鼠疫、霍亂、天花殺人無數,汛期一至,洪水滔天,農田城鎮俱成澤國汪洋,田地絕收,百姓流離。在各種天災人禍發生後,都有明倫堂撥款賑災、贈醫施粥的身影。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也是天經地義的事。

10.東莞市人民醫院前身係德國人1888年創辦的中華基督教禮賢會普濟醫院,原址縣城文順坊(今莞城福音堂)。最初院務由德國牧師鐵威臨負責,醫務由華人醫生麥道基負責,後來瑞士籍醫生權約翰來莞主持院務。清末在省城廣州傳出洋人教會殺害嬰兒的謠言,引發莞城百姓焚燒教堂並驅逐洋人出城。爾後教會與官府交涉,澄清謠言並索獲賠償。早期華人對西醫久有疑慮,生病多選擇傳統中醫。普濟醫院得教會資助,因此醫藥收費低,又定期在各處舉辦義診,逐獲當地人對西醫的信心。

1901年因院務擴大,教會在城外脈瀝洲購得禾田21畝另建新院(今東莞市人民醫院紅樓院區)1907年落成,而舊院由教會收回作教堂與學校用(今福音堂)。新院部分建築外牆砌以紅磚,壯觀美麗,莞人稱作“紅樓”。

自1938年侵華日軍登陸惠州大亞灣以來,廣東各地烽火連天,日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縣城陷後,日軍在城外振華路一帶槍殺逃難民眾200餘人,又在城內外各處縱火,商鋪被搶掠一空,明生中學游泳池堆滿被虐殺後的平民屍體……

有見及此,禮賢會在普濟醫院附近農地設立難民營,收容大量難民。因德日同盟關係日軍不敢擅闖醫院,但仍有日本兵越入院內搶掠幷殺害平民,西人未能阻止。

“本月十五早有敵兵五名,乘慕教士外出之際,竟入院擄去婦女十二人,至深夜五人放回外,餘均不知下落。至東莞偽維持會委員長張某照甘為走狗,認賊作父,每日帶領敵兵到處搶劫,並替敵徵集糧食,及供給婦女,以供敵獸作樂。本月十六某教士會與敵交涉勿再蹂躪難民。翌日敵竟冒教士名義發出告示,勸告縣民返城居住及照常營業,奈民眾多拒絕不為所誘騙。現莞城除地痞奸徒外,均無良善。”——《星島日報》1938.12.22

1940年南京汪偽政權建立,難民營方告解散。

普濟醫院持中立立場,無論中國傷兵還是侵華日軍傷兵都能受到治療。亦曾發生過共產黨抗日遊擊隊的隊員潛入醫院拿著槍逼迫醫院院長為受傷的游擊隊員治療。德籍院長用一口流利廣東話表示同意,又送了不少藥物給他們。哪一方都不得罪,是這群西方人在中國的生存之道。

據老人回憶,普濟醫院內常有神父開課“講耶穌”,戰時為防日軍轟炸在院內築有防空洞,但日軍並無轟炸醫院,有人說是因為醫院裡種了很多品種珍貴的桄榔樹,日本佬捨不得炸燬。(一個很有趣的說法)

50年代普濟醫院所有外籍人士被遣返回國,普濟醫院第一次回到中國人自己的手裡,繼續救死扶傷,普濟萬民。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普濟舊照

11.東莞中學,最初名“東莞學堂”,創辦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學堂位於考棚(舉行鄉試的地方,今莞中北區綠瓦樓附近)。

1904年改為"東莞初級師範學堂",學生轉習師範。

1906年廣東陸軍小學招生,師範學堂中不少期盼從軍的熱血學生前去報考,其中有一個學生,名字叫蔣光鼐,東莞虎門人,日後成為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將。

1938年11月莞城淪陷,百姓走難,商戶閉遷,學校被迫停課。日軍佔據莞中校園作為運動場,校內圖書典籍、教學儀器悉遭毀壞搶掠,東莞中學在校長盧彭鏗的組織下帶領學生輾轉香港與常平等地繼續敵後辦學。

1939年春,縣立東莞中學與私立明生中學、縣立石龍中學一齊遷到香港九龍聯合辦學,稱為“東莞縣臨時聯合中學”,起初聯合中學借香港知行中學、德明中學的教室在夜間開課,後經多番周折在九龍獲得固定校舍開課。1940年冬,東莞中學先後搬到常平屋夏鄉橋梓村、謝崗黎村、附城博夏鄉。

不得不瞭解的東莞冷知識-名物篇

40年代莞中校徽

幾乎所有學生都聽過一個普世傳說,自己的學校以前是墳地,莞中亦不例外。在一篇1959年中山大學學報的文獻中見到如下描述:清末東莞農民起義兵敗後官府開始清算,凡有參加義軍者全家抄斬,凡剪辮者一律捕殺,因殺人太多屍體腥臭難聞,在寶安倉邊(今莞中南區)挖掘大坑,盛滿石灰粉,套人於麻袋內投入坑中,棍擊其腰嗆窒而死。一次殺人數百,連續數月,濫殺鄉民不計其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