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譜亦曰家乘,乘者,史也。

北宋廬陵歐陽修、眉山蘇洵首開譜牒之肇,效者如雲。歐陽氏曰:“若無世譜,不知姓氏之所出,則昭穆失序,有禽獸之不若。”蘇氏曰:“子孫千萬人之身,實出先人一身所綿衍者,何相視如途人也。”朱子亦曰:“三世不修譜為不孝。”

譜者,“直貫父子,橫連兄弟;上尊祖彌,下系子孫。有垂絲貫珠之圖,五代再提之式。”“序昭穆,辨親疏,詳生滅,別尊卑。”(《劉氏三修族譜序》亞卿公語)正本清源,敦宗睦族,其義大焉。

《井頭劉氏族譜續修序》雲:“長江萬里兮有其源,玉樹千丈兮有其根,人生百歲兮有其父,子孫萬代兮有其宗。”“而族譜之功在於載世系於分明,溯清源於流遠,傳血脈於萬代也!”

《江蘇如皋市始修宗譜序》雲:“譜者,譜其族,序其宗也。譜其族則氣脈相通,無間於遐邇;序其宗則源流有別,不間於親疏。此為收族敬宗之要道也。”

相傳劉氏肇自陶唐。堯,陶唐氏,名放勳。傳說中之遠古帝王,先封於陶,後封於唐。被古人稱為賢明之君。《漢書·高帝紀贊》載:劉氏“自虞(舜)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夏時劉累學養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姓為御龍氏。劉累之外,劉氏還有一支出於杜氏。杜氏的後代士會在晉國任士師。魯文公時由晉去秦,後又回晉。但其家仍留在秦,後來便稱為劉氏。劉累為堯之後裔,而為劉邦之先祖,故為漢家先祖。”劉邦為堯七十五世孫。

帝堯,甲申年(約公元前2377年)生於丹陵(今河北唐縣),20歲(約公元前2357年)為中原華夏酋邦君主。在位98年,於辛巳年(約公元前2259年)去世,葬陽城谷林(今山東省定陶縣),享年118歲。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孔子對堯的功績大加讚賞。

中華劉氏源自我國北方,其族人最初聚居於黃河中下游之山東、河南一帶,由發源地山東南部發往河南、陝西、山西、河北等地。早期之幾支劉氏如初姓劉氏(居今河北唐縣)、姬姓劉氏(居今河南偃師)等,因史料缺失和無顯赫名人而銷聲匿跡。唯有祁姓劉氏一支,春秋時期之晉國大夫士會之後代和漢代繁衍之旺族,流傳甚廣,遍佈華夏及海內外。2002年統計,居住福州地區之劉姓族人,有290多支,約20萬人。旅居海外者,達60多個國家。

今劉姓之來源,據《史記》記載大致有五:其一源出帝堯之後,被稱為祁姓劉氏;其二源出周成王之子,為姬姓劉氏;其三由漢朝賜姓為劉者;其四由匈奴等少數民族改姓為劉者;其五由其他姓氏因故改為劉姓者。

清代張澍《劉氏尋源》載:“帝堯娶散宜氏之女,女皇生長子監明先死,監明之子式封於劉,其後有劉累。”

劉累所生之劉氏乃原始時期一支崇拜劉斧、善於使用斧鉞之部落。劉斧為人類征服自然、對付猛獸之重要工具。《辭海》述:“‘劉’,一個兵器的化身(獸面形大鉞)。”

相傳劉累出生時,雙掌有字紋:“卯在田上,系在田下”,故名留累。留姓由此而生,其後裔推劉累為劉姓肇祖。

原來,‘劉’乃一柄巨斧,喻“征服”“拼搏”之意。“累”之本義為“繩”,引申為“拘繫”“捆綁”。一手執劉,一手執繩,其龍可馴矣!史載:劉累事夏朝時,天降雌雄二龍,使其養之甚善。

在劉姓歷史上,除劉累之外,另一著名人物乃士會,即範會。王符《譖夫論》稱:“劉氏自唐以下,漢以上,德著於世,莫若範會最盛也!”

士會,姓祁,名俞,字季,以士為氏。因食邑於隨,稱隨會。又食邑於範,稱範會,史稱範武子。公元前633年,士會任晉戎右之職,在晉楚城濮之戰中戰功卓著,以此奠定其政治地位。公元前621年,晉襄公去世,晉人派士會使秦,迎時任秦亞卿(官職)之公子雍歸國即位。因亂,士會滯秦七載未歸,妻孥相繼去秦。《左傳》載:公元前614年,士會攜一部分族人返晉,另一部分族人仍留於秦。留秦之士會後裔,取“留”之意,稱“劉氏”。

據歷代姓氏書載,劉氏姓源主要有二:一為祁姓,受氏始於堯舜時代;一為姬姓,受氏始於周代。二者相間千餘年。

《湖北建始劉氏宗支源流》雲:“追溯我支劉氏,開山祝融,發韌軒轅,源於高辛(帝嚳),始自陶唐。得姓源明,著在春秋,鼎盛兩漢,蕃衍中山,望著蜀漢,蜚聲唐宗(指詩人劉禹錫),積慶當今。”

《粵蜀黑龍灘劉氏族溯源序》雲:“溯源劉氏,根於崑崙伏羲斧城,長於天峻,源於唐縣,成於涿鹿,受姓大堯,盛於劉累,壯於武夷,揚於海外。原姓伊祁,始於黃帝,予玄囂之後為大堯,號陶唐氏。大堯生於今山西臨汾西伊祁山,故以山為姓伊祁。堯子監明子成名授封於劉地,故姓劉。堯帝乃劉姓始祖。”

"

族譜亦曰家乘,乘者,史也。

北宋廬陵歐陽修、眉山蘇洵首開譜牒之肇,效者如雲。歐陽氏曰:“若無世譜,不知姓氏之所出,則昭穆失序,有禽獸之不若。”蘇氏曰:“子孫千萬人之身,實出先人一身所綿衍者,何相視如途人也。”朱子亦曰:“三世不修譜為不孝。”

譜者,“直貫父子,橫連兄弟;上尊祖彌,下系子孫。有垂絲貫珠之圖,五代再提之式。”“序昭穆,辨親疏,詳生滅,別尊卑。”(《劉氏三修族譜序》亞卿公語)正本清源,敦宗睦族,其義大焉。

《井頭劉氏族譜續修序》雲:“長江萬里兮有其源,玉樹千丈兮有其根,人生百歲兮有其父,子孫萬代兮有其宗。”“而族譜之功在於載世系於分明,溯清源於流遠,傳血脈於萬代也!”

《江蘇如皋市始修宗譜序》雲:“譜者,譜其族,序其宗也。譜其族則氣脈相通,無間於遐邇;序其宗則源流有別,不間於親疏。此為收族敬宗之要道也。”

相傳劉氏肇自陶唐。堯,陶唐氏,名放勳。傳說中之遠古帝王,先封於陶,後封於唐。被古人稱為賢明之君。《漢書·高帝紀贊》載:劉氏“自虞(舜)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夏時劉累學養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姓為御龍氏。劉累之外,劉氏還有一支出於杜氏。杜氏的後代士會在晉國任士師。魯文公時由晉去秦,後又回晉。但其家仍留在秦,後來便稱為劉氏。劉累為堯之後裔,而為劉邦之先祖,故為漢家先祖。”劉邦為堯七十五世孫。

帝堯,甲申年(約公元前2377年)生於丹陵(今河北唐縣),20歲(約公元前2357年)為中原華夏酋邦君主。在位98年,於辛巳年(約公元前2259年)去世,葬陽城谷林(今山東省定陶縣),享年118歲。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孔子對堯的功績大加讚賞。

中華劉氏源自我國北方,其族人最初聚居於黃河中下游之山東、河南一帶,由發源地山東南部發往河南、陝西、山西、河北等地。早期之幾支劉氏如初姓劉氏(居今河北唐縣)、姬姓劉氏(居今河南偃師)等,因史料缺失和無顯赫名人而銷聲匿跡。唯有祁姓劉氏一支,春秋時期之晉國大夫士會之後代和漢代繁衍之旺族,流傳甚廣,遍佈華夏及海內外。2002年統計,居住福州地區之劉姓族人,有290多支,約20萬人。旅居海外者,達60多個國家。

今劉姓之來源,據《史記》記載大致有五:其一源出帝堯之後,被稱為祁姓劉氏;其二源出周成王之子,為姬姓劉氏;其三由漢朝賜姓為劉者;其四由匈奴等少數民族改姓為劉者;其五由其他姓氏因故改為劉姓者。

清代張澍《劉氏尋源》載:“帝堯娶散宜氏之女,女皇生長子監明先死,監明之子式封於劉,其後有劉累。”

劉累所生之劉氏乃原始時期一支崇拜劉斧、善於使用斧鉞之部落。劉斧為人類征服自然、對付猛獸之重要工具。《辭海》述:“‘劉’,一個兵器的化身(獸面形大鉞)。”

相傳劉累出生時,雙掌有字紋:“卯在田上,系在田下”,故名留累。留姓由此而生,其後裔推劉累為劉姓肇祖。

原來,‘劉’乃一柄巨斧,喻“征服”“拼搏”之意。“累”之本義為“繩”,引申為“拘繫”“捆綁”。一手執劉,一手執繩,其龍可馴矣!史載:劉累事夏朝時,天降雌雄二龍,使其養之甚善。

在劉姓歷史上,除劉累之外,另一著名人物乃士會,即範會。王符《譖夫論》稱:“劉氏自唐以下,漢以上,德著於世,莫若範會最盛也!”

士會,姓祁,名俞,字季,以士為氏。因食邑於隨,稱隨會。又食邑於範,稱範會,史稱範武子。公元前633年,士會任晉戎右之職,在晉楚城濮之戰中戰功卓著,以此奠定其政治地位。公元前621年,晉襄公去世,晉人派士會使秦,迎時任秦亞卿(官職)之公子雍歸國即位。因亂,士會滯秦七載未歸,妻孥相繼去秦。《左傳》載:公元前614年,士會攜一部分族人返晉,另一部分族人仍留於秦。留秦之士會後裔,取“留”之意,稱“劉氏”。

據歷代姓氏書載,劉氏姓源主要有二:一為祁姓,受氏始於堯舜時代;一為姬姓,受氏始於周代。二者相間千餘年。

《湖北建始劉氏宗支源流》雲:“追溯我支劉氏,開山祝融,發韌軒轅,源於高辛(帝嚳),始自陶唐。得姓源明,著在春秋,鼎盛兩漢,蕃衍中山,望著蜀漢,蜚聲唐宗(指詩人劉禹錫),積慶當今。”

《粵蜀黑龍灘劉氏族溯源序》雲:“溯源劉氏,根於崑崙伏羲斧城,長於天峻,源於唐縣,成於涿鹿,受姓大堯,盛於劉累,壯於武夷,揚於海外。原姓伊祁,始於黃帝,予玄囂之後為大堯,號陶唐氏。大堯生於今山西臨汾西伊祁山,故以山為姓伊祁。堯子監明子成名授封於劉地,故姓劉。堯帝乃劉姓始祖。”

劉氏家譜 序

"

族譜亦曰家乘,乘者,史也。

北宋廬陵歐陽修、眉山蘇洵首開譜牒之肇,效者如雲。歐陽氏曰:“若無世譜,不知姓氏之所出,則昭穆失序,有禽獸之不若。”蘇氏曰:“子孫千萬人之身,實出先人一身所綿衍者,何相視如途人也。”朱子亦曰:“三世不修譜為不孝。”

譜者,“直貫父子,橫連兄弟;上尊祖彌,下系子孫。有垂絲貫珠之圖,五代再提之式。”“序昭穆,辨親疏,詳生滅,別尊卑。”(《劉氏三修族譜序》亞卿公語)正本清源,敦宗睦族,其義大焉。

《井頭劉氏族譜續修序》雲:“長江萬里兮有其源,玉樹千丈兮有其根,人生百歲兮有其父,子孫萬代兮有其宗。”“而族譜之功在於載世系於分明,溯清源於流遠,傳血脈於萬代也!”

《江蘇如皋市始修宗譜序》雲:“譜者,譜其族,序其宗也。譜其族則氣脈相通,無間於遐邇;序其宗則源流有別,不間於親疏。此為收族敬宗之要道也。”

相傳劉氏肇自陶唐。堯,陶唐氏,名放勳。傳說中之遠古帝王,先封於陶,後封於唐。被古人稱為賢明之君。《漢書·高帝紀贊》載:劉氏“自虞(舜)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夏時劉累學養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姓為御龍氏。劉累之外,劉氏還有一支出於杜氏。杜氏的後代士會在晉國任士師。魯文公時由晉去秦,後又回晉。但其家仍留在秦,後來便稱為劉氏。劉累為堯之後裔,而為劉邦之先祖,故為漢家先祖。”劉邦為堯七十五世孫。

帝堯,甲申年(約公元前2377年)生於丹陵(今河北唐縣),20歲(約公元前2357年)為中原華夏酋邦君主。在位98年,於辛巳年(約公元前2259年)去世,葬陽城谷林(今山東省定陶縣),享年118歲。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孔子對堯的功績大加讚賞。

中華劉氏源自我國北方,其族人最初聚居於黃河中下游之山東、河南一帶,由發源地山東南部發往河南、陝西、山西、河北等地。早期之幾支劉氏如初姓劉氏(居今河北唐縣)、姬姓劉氏(居今河南偃師)等,因史料缺失和無顯赫名人而銷聲匿跡。唯有祁姓劉氏一支,春秋時期之晉國大夫士會之後代和漢代繁衍之旺族,流傳甚廣,遍佈華夏及海內外。2002年統計,居住福州地區之劉姓族人,有290多支,約20萬人。旅居海外者,達60多個國家。

今劉姓之來源,據《史記》記載大致有五:其一源出帝堯之後,被稱為祁姓劉氏;其二源出周成王之子,為姬姓劉氏;其三由漢朝賜姓為劉者;其四由匈奴等少數民族改姓為劉者;其五由其他姓氏因故改為劉姓者。

清代張澍《劉氏尋源》載:“帝堯娶散宜氏之女,女皇生長子監明先死,監明之子式封於劉,其後有劉累。”

劉累所生之劉氏乃原始時期一支崇拜劉斧、善於使用斧鉞之部落。劉斧為人類征服自然、對付猛獸之重要工具。《辭海》述:“‘劉’,一個兵器的化身(獸面形大鉞)。”

相傳劉累出生時,雙掌有字紋:“卯在田上,系在田下”,故名留累。留姓由此而生,其後裔推劉累為劉姓肇祖。

原來,‘劉’乃一柄巨斧,喻“征服”“拼搏”之意。“累”之本義為“繩”,引申為“拘繫”“捆綁”。一手執劉,一手執繩,其龍可馴矣!史載:劉累事夏朝時,天降雌雄二龍,使其養之甚善。

在劉姓歷史上,除劉累之外,另一著名人物乃士會,即範會。王符《譖夫論》稱:“劉氏自唐以下,漢以上,德著於世,莫若範會最盛也!”

士會,姓祁,名俞,字季,以士為氏。因食邑於隨,稱隨會。又食邑於範,稱範會,史稱範武子。公元前633年,士會任晉戎右之職,在晉楚城濮之戰中戰功卓著,以此奠定其政治地位。公元前621年,晉襄公去世,晉人派士會使秦,迎時任秦亞卿(官職)之公子雍歸國即位。因亂,士會滯秦七載未歸,妻孥相繼去秦。《左傳》載:公元前614年,士會攜一部分族人返晉,另一部分族人仍留於秦。留秦之士會後裔,取“留”之意,稱“劉氏”。

據歷代姓氏書載,劉氏姓源主要有二:一為祁姓,受氏始於堯舜時代;一為姬姓,受氏始於周代。二者相間千餘年。

《湖北建始劉氏宗支源流》雲:“追溯我支劉氏,開山祝融,發韌軒轅,源於高辛(帝嚳),始自陶唐。得姓源明,著在春秋,鼎盛兩漢,蕃衍中山,望著蜀漢,蜚聲唐宗(指詩人劉禹錫),積慶當今。”

《粵蜀黑龍灘劉氏族溯源序》雲:“溯源劉氏,根於崑崙伏羲斧城,長於天峻,源於唐縣,成於涿鹿,受姓大堯,盛於劉累,壯於武夷,揚於海外。原姓伊祁,始於黃帝,予玄囂之後為大堯,號陶唐氏。大堯生於今山西臨汾西伊祁山,故以山為姓伊祁。堯子監明子成名授封於劉地,故姓劉。堯帝乃劉姓始祖。”

劉氏家譜 序

劉氏家譜 序

《觀溪天祿世家劉氏來源考》載:“自盤古三皇后,相傳伏羲傳神農,傳有熊,傳高陽,再傳帝嚳,姓姬名窗,則高陽所生,謂之高辛氏。嚳生堯,于丹陵育伊侯之國,從父姓姬名放勳。後遷徙耆(今山西太原祈縣),故曰伊耆氏。12歲佐兄帝摯,受封於陶(今山東兗州陶縣)。再三年加封於唐(今河北保定唐縣)。又曰陶唐氏,原姓姬,初變則高辛氏,再變則伊耆氏,三變則陶唐氏,又變御龍氏。古封邑為劉姓。劉姓出自陶唐帝堯第九子源明公。嗣後傳至第十八世累公生二子。累公事夏朝時,天降雌雄二龍,使其養之甚善。夏孔甲(夏朝十四代君主)三年甲辰,御批通鑑載明:累公養龍有功,增其爵祿,封御龍氏。究此劉氏之血統確係源明公,則一姓發脈之始祖也。”

於是,帝堯之子有監明、源明之歧說。

郡望之稱,歷代為各姓所用。郡望始於東漢末年,歷魏晉南北朝逐漸固定下來,至隋唐沿用不變。望者,望族也。

《廣韻》載:劉氏郡望中著名者有二十五,即:彭城、沛郡、弘農、河間、中山、樑郡、頓丘、南陽、東平、高平、東莞、平原、廣陵、臨淮、琅琊、蘭陵、東海、丹陽、宣城、南郡、高陽、高密、竟陵、長沙、河南。堂號,指各姓祠堂之名號,又稱堂名。劉氏堂號有:御龍、邦聲、漢室、安成、敬勝、道勝、蒲編、屏山、五忠、鐵漢、墨莊、清愛、藜照、藜閣、藜光、燃藜、然藜、青藜、光藜、興藜、尚藜、寶藜、天祿、祿閣、校書、太乙、傳經、授經、崇經、儒林、存著、德聲、德馨、厚德、尚德、儉德、樹德、恆德、旌義、序倫、敘倫、敦倫、敦睦、敦本、九睦、務本、思孝、再思、永思、念祖、崇讓、恭讓、忠定、忠賢、懷賢、親親、怡怡、慶元、強恕、直價、守三、譜壽、青雲、金蓮、花藪等。

其中藜閣堂之稱,取西漢文學家經學家劉向(公元前77年?——前6年)校書天祿閣,夜有藜光照耀之典。劉向為楚元王劉交之四世孫,祖籍沛(今江蘇沛縣),宣帝時任散騎諫議大夫,成帝時任光祿大夫,校閱經傳諸子詩賦等書。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洪範五行傳論》等書。《拾遺記》載:漢劉向在天祿閣校書,夜中有一老人,手持青藜杖,為劉向照明,道:“我太乙之精也,聞卯金刀之子有博學者,下而觀焉。”藜光,點燃藜草所發之光。藜,草名,初生可食,莖老可做杖,亦用於燃藜照明。

七業堂:劉氏在晉朝時,著名學者劉殷,字長盛,新興人也。其七子分別攻讀《五經》、《史記》和《漢書》,後皆功成名就,謂之“一門之內,七業俱興。”建“七業堂”。

墨莊:宋代江西新喻(今新餘縣)人劉式,本為南唐進士,入宋官至刑部員外郎。劉式酷好讀書,藏書甚富。他死後,其妻陳氏召集諸子說:“你們的父親為官清廉,沒有留下什麼麼遺產,只有遺書數千卷,傳給你們。這就叫‘墨莊’,希望你們能在墨莊裡耕讀,學有所成,繼承祖業。”諸子遵從母訓,刻苦攻讀,後來都考取了功名。其後以墨莊為堂號,陳夫人也因此被稱為“墨莊夫人”。

清愛堂:山東諸城逢戈莊東武劉氏,劉墉家族之堂號為“清愛堂”。劉墉祖父劉棨在朝為臣,家祠竣,康熙御題堂匾曰“清愛堂”。取“清正廉潔,愛民如子”之意。劉棨之子劉統勳諡號文正公,劉墉(統勳長子)諡號文清公,劉堪(統勳次子)諡號文恭公,在山東譽稱“東武三公”。東武,諸城別稱。劉墉叔堂兄弟六十四人,號稱“諸城劉家六十四弟子”。據清代統計:劉墉家族有舉人34人,進士10人,翰林4人。就任知府6人,知縣21人。

漢代宗親之後,以“漢室”為堂號,示其不忘本源之意也。

"

族譜亦曰家乘,乘者,史也。

北宋廬陵歐陽修、眉山蘇洵首開譜牒之肇,效者如雲。歐陽氏曰:“若無世譜,不知姓氏之所出,則昭穆失序,有禽獸之不若。”蘇氏曰:“子孫千萬人之身,實出先人一身所綿衍者,何相視如途人也。”朱子亦曰:“三世不修譜為不孝。”

譜者,“直貫父子,橫連兄弟;上尊祖彌,下系子孫。有垂絲貫珠之圖,五代再提之式。”“序昭穆,辨親疏,詳生滅,別尊卑。”(《劉氏三修族譜序》亞卿公語)正本清源,敦宗睦族,其義大焉。

《井頭劉氏族譜續修序》雲:“長江萬里兮有其源,玉樹千丈兮有其根,人生百歲兮有其父,子孫萬代兮有其宗。”“而族譜之功在於載世系於分明,溯清源於流遠,傳血脈於萬代也!”

《江蘇如皋市始修宗譜序》雲:“譜者,譜其族,序其宗也。譜其族則氣脈相通,無間於遐邇;序其宗則源流有別,不間於親疏。此為收族敬宗之要道也。”

相傳劉氏肇自陶唐。堯,陶唐氏,名放勳。傳說中之遠古帝王,先封於陶,後封於唐。被古人稱為賢明之君。《漢書·高帝紀贊》載:劉氏“自虞(舜)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夏時劉累學養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姓為御龍氏。劉累之外,劉氏還有一支出於杜氏。杜氏的後代士會在晉國任士師。魯文公時由晉去秦,後又回晉。但其家仍留在秦,後來便稱為劉氏。劉累為堯之後裔,而為劉邦之先祖,故為漢家先祖。”劉邦為堯七十五世孫。

帝堯,甲申年(約公元前2377年)生於丹陵(今河北唐縣),20歲(約公元前2357年)為中原華夏酋邦君主。在位98年,於辛巳年(約公元前2259年)去世,葬陽城谷林(今山東省定陶縣),享年118歲。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孔子對堯的功績大加讚賞。

中華劉氏源自我國北方,其族人最初聚居於黃河中下游之山東、河南一帶,由發源地山東南部發往河南、陝西、山西、河北等地。早期之幾支劉氏如初姓劉氏(居今河北唐縣)、姬姓劉氏(居今河南偃師)等,因史料缺失和無顯赫名人而銷聲匿跡。唯有祁姓劉氏一支,春秋時期之晉國大夫士會之後代和漢代繁衍之旺族,流傳甚廣,遍佈華夏及海內外。2002年統計,居住福州地區之劉姓族人,有290多支,約20萬人。旅居海外者,達60多個國家。

今劉姓之來源,據《史記》記載大致有五:其一源出帝堯之後,被稱為祁姓劉氏;其二源出周成王之子,為姬姓劉氏;其三由漢朝賜姓為劉者;其四由匈奴等少數民族改姓為劉者;其五由其他姓氏因故改為劉姓者。

清代張澍《劉氏尋源》載:“帝堯娶散宜氏之女,女皇生長子監明先死,監明之子式封於劉,其後有劉累。”

劉累所生之劉氏乃原始時期一支崇拜劉斧、善於使用斧鉞之部落。劉斧為人類征服自然、對付猛獸之重要工具。《辭海》述:“‘劉’,一個兵器的化身(獸面形大鉞)。”

相傳劉累出生時,雙掌有字紋:“卯在田上,系在田下”,故名留累。留姓由此而生,其後裔推劉累為劉姓肇祖。

原來,‘劉’乃一柄巨斧,喻“征服”“拼搏”之意。“累”之本義為“繩”,引申為“拘繫”“捆綁”。一手執劉,一手執繩,其龍可馴矣!史載:劉累事夏朝時,天降雌雄二龍,使其養之甚善。

在劉姓歷史上,除劉累之外,另一著名人物乃士會,即範會。王符《譖夫論》稱:“劉氏自唐以下,漢以上,德著於世,莫若範會最盛也!”

士會,姓祁,名俞,字季,以士為氏。因食邑於隨,稱隨會。又食邑於範,稱範會,史稱範武子。公元前633年,士會任晉戎右之職,在晉楚城濮之戰中戰功卓著,以此奠定其政治地位。公元前621年,晉襄公去世,晉人派士會使秦,迎時任秦亞卿(官職)之公子雍歸國即位。因亂,士會滯秦七載未歸,妻孥相繼去秦。《左傳》載:公元前614年,士會攜一部分族人返晉,另一部分族人仍留於秦。留秦之士會後裔,取“留”之意,稱“劉氏”。

據歷代姓氏書載,劉氏姓源主要有二:一為祁姓,受氏始於堯舜時代;一為姬姓,受氏始於周代。二者相間千餘年。

《湖北建始劉氏宗支源流》雲:“追溯我支劉氏,開山祝融,發韌軒轅,源於高辛(帝嚳),始自陶唐。得姓源明,著在春秋,鼎盛兩漢,蕃衍中山,望著蜀漢,蜚聲唐宗(指詩人劉禹錫),積慶當今。”

《粵蜀黑龍灘劉氏族溯源序》雲:“溯源劉氏,根於崑崙伏羲斧城,長於天峻,源於唐縣,成於涿鹿,受姓大堯,盛於劉累,壯於武夷,揚於海外。原姓伊祁,始於黃帝,予玄囂之後為大堯,號陶唐氏。大堯生於今山西臨汾西伊祁山,故以山為姓伊祁。堯子監明子成名授封於劉地,故姓劉。堯帝乃劉姓始祖。”

劉氏家譜 序

劉氏家譜 序

《觀溪天祿世家劉氏來源考》載:“自盤古三皇后,相傳伏羲傳神農,傳有熊,傳高陽,再傳帝嚳,姓姬名窗,則高陽所生,謂之高辛氏。嚳生堯,于丹陵育伊侯之國,從父姓姬名放勳。後遷徙耆(今山西太原祈縣),故曰伊耆氏。12歲佐兄帝摯,受封於陶(今山東兗州陶縣)。再三年加封於唐(今河北保定唐縣)。又曰陶唐氏,原姓姬,初變則高辛氏,再變則伊耆氏,三變則陶唐氏,又變御龍氏。古封邑為劉姓。劉姓出自陶唐帝堯第九子源明公。嗣後傳至第十八世累公生二子。累公事夏朝時,天降雌雄二龍,使其養之甚善。夏孔甲(夏朝十四代君主)三年甲辰,御批通鑑載明:累公養龍有功,增其爵祿,封御龍氏。究此劉氏之血統確係源明公,則一姓發脈之始祖也。”

於是,帝堯之子有監明、源明之歧說。

郡望之稱,歷代為各姓所用。郡望始於東漢末年,歷魏晉南北朝逐漸固定下來,至隋唐沿用不變。望者,望族也。

《廣韻》載:劉氏郡望中著名者有二十五,即:彭城、沛郡、弘農、河間、中山、樑郡、頓丘、南陽、東平、高平、東莞、平原、廣陵、臨淮、琅琊、蘭陵、東海、丹陽、宣城、南郡、高陽、高密、竟陵、長沙、河南。堂號,指各姓祠堂之名號,又稱堂名。劉氏堂號有:御龍、邦聲、漢室、安成、敬勝、道勝、蒲編、屏山、五忠、鐵漢、墨莊、清愛、藜照、藜閣、藜光、燃藜、然藜、青藜、光藜、興藜、尚藜、寶藜、天祿、祿閣、校書、太乙、傳經、授經、崇經、儒林、存著、德聲、德馨、厚德、尚德、儉德、樹德、恆德、旌義、序倫、敘倫、敦倫、敦睦、敦本、九睦、務本、思孝、再思、永思、念祖、崇讓、恭讓、忠定、忠賢、懷賢、親親、怡怡、慶元、強恕、直價、守三、譜壽、青雲、金蓮、花藪等。

其中藜閣堂之稱,取西漢文學家經學家劉向(公元前77年?——前6年)校書天祿閣,夜有藜光照耀之典。劉向為楚元王劉交之四世孫,祖籍沛(今江蘇沛縣),宣帝時任散騎諫議大夫,成帝時任光祿大夫,校閱經傳諸子詩賦等書。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洪範五行傳論》等書。《拾遺記》載:漢劉向在天祿閣校書,夜中有一老人,手持青藜杖,為劉向照明,道:“我太乙之精也,聞卯金刀之子有博學者,下而觀焉。”藜光,點燃藜草所發之光。藜,草名,初生可食,莖老可做杖,亦用於燃藜照明。

七業堂:劉氏在晉朝時,著名學者劉殷,字長盛,新興人也。其七子分別攻讀《五經》、《史記》和《漢書》,後皆功成名就,謂之“一門之內,七業俱興。”建“七業堂”。

墨莊:宋代江西新喻(今新餘縣)人劉式,本為南唐進士,入宋官至刑部員外郎。劉式酷好讀書,藏書甚富。他死後,其妻陳氏召集諸子說:“你們的父親為官清廉,沒有留下什麼麼遺產,只有遺書數千卷,傳給你們。這就叫‘墨莊’,希望你們能在墨莊裡耕讀,學有所成,繼承祖業。”諸子遵從母訓,刻苦攻讀,後來都考取了功名。其後以墨莊為堂號,陳夫人也因此被稱為“墨莊夫人”。

清愛堂:山東諸城逢戈莊東武劉氏,劉墉家族之堂號為“清愛堂”。劉墉祖父劉棨在朝為臣,家祠竣,康熙御題堂匾曰“清愛堂”。取“清正廉潔,愛民如子”之意。劉棨之子劉統勳諡號文正公,劉墉(統勳長子)諡號文清公,劉堪(統勳次子)諡號文恭公,在山東譽稱“東武三公”。東武,諸城別稱。劉墉叔堂兄弟六十四人,號稱“諸城劉家六十四弟子”。據清代統計:劉墉家族有舉人34人,進士10人,翰林4人。就任知府6人,知縣21人。

漢代宗親之後,以“漢室”為堂號,示其不忘本源之意也。

劉氏家譜 序

"

族譜亦曰家乘,乘者,史也。

北宋廬陵歐陽修、眉山蘇洵首開譜牒之肇,效者如雲。歐陽氏曰:“若無世譜,不知姓氏之所出,則昭穆失序,有禽獸之不若。”蘇氏曰:“子孫千萬人之身,實出先人一身所綿衍者,何相視如途人也。”朱子亦曰:“三世不修譜為不孝。”

譜者,“直貫父子,橫連兄弟;上尊祖彌,下系子孫。有垂絲貫珠之圖,五代再提之式。”“序昭穆,辨親疏,詳生滅,別尊卑。”(《劉氏三修族譜序》亞卿公語)正本清源,敦宗睦族,其義大焉。

《井頭劉氏族譜續修序》雲:“長江萬里兮有其源,玉樹千丈兮有其根,人生百歲兮有其父,子孫萬代兮有其宗。”“而族譜之功在於載世系於分明,溯清源於流遠,傳血脈於萬代也!”

《江蘇如皋市始修宗譜序》雲:“譜者,譜其族,序其宗也。譜其族則氣脈相通,無間於遐邇;序其宗則源流有別,不間於親疏。此為收族敬宗之要道也。”

相傳劉氏肇自陶唐。堯,陶唐氏,名放勳。傳說中之遠古帝王,先封於陶,後封於唐。被古人稱為賢明之君。《漢書·高帝紀贊》載:劉氏“自虞(舜)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夏時劉累學養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姓為御龍氏。劉累之外,劉氏還有一支出於杜氏。杜氏的後代士會在晉國任士師。魯文公時由晉去秦,後又回晉。但其家仍留在秦,後來便稱為劉氏。劉累為堯之後裔,而為劉邦之先祖,故為漢家先祖。”劉邦為堯七十五世孫。

帝堯,甲申年(約公元前2377年)生於丹陵(今河北唐縣),20歲(約公元前2357年)為中原華夏酋邦君主。在位98年,於辛巳年(約公元前2259年)去世,葬陽城谷林(今山東省定陶縣),享年118歲。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孔子對堯的功績大加讚賞。

中華劉氏源自我國北方,其族人最初聚居於黃河中下游之山東、河南一帶,由發源地山東南部發往河南、陝西、山西、河北等地。早期之幾支劉氏如初姓劉氏(居今河北唐縣)、姬姓劉氏(居今河南偃師)等,因史料缺失和無顯赫名人而銷聲匿跡。唯有祁姓劉氏一支,春秋時期之晉國大夫士會之後代和漢代繁衍之旺族,流傳甚廣,遍佈華夏及海內外。2002年統計,居住福州地區之劉姓族人,有290多支,約20萬人。旅居海外者,達60多個國家。

今劉姓之來源,據《史記》記載大致有五:其一源出帝堯之後,被稱為祁姓劉氏;其二源出周成王之子,為姬姓劉氏;其三由漢朝賜姓為劉者;其四由匈奴等少數民族改姓為劉者;其五由其他姓氏因故改為劉姓者。

清代張澍《劉氏尋源》載:“帝堯娶散宜氏之女,女皇生長子監明先死,監明之子式封於劉,其後有劉累。”

劉累所生之劉氏乃原始時期一支崇拜劉斧、善於使用斧鉞之部落。劉斧為人類征服自然、對付猛獸之重要工具。《辭海》述:“‘劉’,一個兵器的化身(獸面形大鉞)。”

相傳劉累出生時,雙掌有字紋:“卯在田上,系在田下”,故名留累。留姓由此而生,其後裔推劉累為劉姓肇祖。

原來,‘劉’乃一柄巨斧,喻“征服”“拼搏”之意。“累”之本義為“繩”,引申為“拘繫”“捆綁”。一手執劉,一手執繩,其龍可馴矣!史載:劉累事夏朝時,天降雌雄二龍,使其養之甚善。

在劉姓歷史上,除劉累之外,另一著名人物乃士會,即範會。王符《譖夫論》稱:“劉氏自唐以下,漢以上,德著於世,莫若範會最盛也!”

士會,姓祁,名俞,字季,以士為氏。因食邑於隨,稱隨會。又食邑於範,稱範會,史稱範武子。公元前633年,士會任晉戎右之職,在晉楚城濮之戰中戰功卓著,以此奠定其政治地位。公元前621年,晉襄公去世,晉人派士會使秦,迎時任秦亞卿(官職)之公子雍歸國即位。因亂,士會滯秦七載未歸,妻孥相繼去秦。《左傳》載:公元前614年,士會攜一部分族人返晉,另一部分族人仍留於秦。留秦之士會後裔,取“留”之意,稱“劉氏”。

據歷代姓氏書載,劉氏姓源主要有二:一為祁姓,受氏始於堯舜時代;一為姬姓,受氏始於周代。二者相間千餘年。

《湖北建始劉氏宗支源流》雲:“追溯我支劉氏,開山祝融,發韌軒轅,源於高辛(帝嚳),始自陶唐。得姓源明,著在春秋,鼎盛兩漢,蕃衍中山,望著蜀漢,蜚聲唐宗(指詩人劉禹錫),積慶當今。”

《粵蜀黑龍灘劉氏族溯源序》雲:“溯源劉氏,根於崑崙伏羲斧城,長於天峻,源於唐縣,成於涿鹿,受姓大堯,盛於劉累,壯於武夷,揚於海外。原姓伊祁,始於黃帝,予玄囂之後為大堯,號陶唐氏。大堯生於今山西臨汾西伊祁山,故以山為姓伊祁。堯子監明子成名授封於劉地,故姓劉。堯帝乃劉姓始祖。”

劉氏家譜 序

劉氏家譜 序

《觀溪天祿世家劉氏來源考》載:“自盤古三皇后,相傳伏羲傳神農,傳有熊,傳高陽,再傳帝嚳,姓姬名窗,則高陽所生,謂之高辛氏。嚳生堯,于丹陵育伊侯之國,從父姓姬名放勳。後遷徙耆(今山西太原祈縣),故曰伊耆氏。12歲佐兄帝摯,受封於陶(今山東兗州陶縣)。再三年加封於唐(今河北保定唐縣)。又曰陶唐氏,原姓姬,初變則高辛氏,再變則伊耆氏,三變則陶唐氏,又變御龍氏。古封邑為劉姓。劉姓出自陶唐帝堯第九子源明公。嗣後傳至第十八世累公生二子。累公事夏朝時,天降雌雄二龍,使其養之甚善。夏孔甲(夏朝十四代君主)三年甲辰,御批通鑑載明:累公養龍有功,增其爵祿,封御龍氏。究此劉氏之血統確係源明公,則一姓發脈之始祖也。”

於是,帝堯之子有監明、源明之歧說。

郡望之稱,歷代為各姓所用。郡望始於東漢末年,歷魏晉南北朝逐漸固定下來,至隋唐沿用不變。望者,望族也。

《廣韻》載:劉氏郡望中著名者有二十五,即:彭城、沛郡、弘農、河間、中山、樑郡、頓丘、南陽、東平、高平、東莞、平原、廣陵、臨淮、琅琊、蘭陵、東海、丹陽、宣城、南郡、高陽、高密、竟陵、長沙、河南。堂號,指各姓祠堂之名號,又稱堂名。劉氏堂號有:御龍、邦聲、漢室、安成、敬勝、道勝、蒲編、屏山、五忠、鐵漢、墨莊、清愛、藜照、藜閣、藜光、燃藜、然藜、青藜、光藜、興藜、尚藜、寶藜、天祿、祿閣、校書、太乙、傳經、授經、崇經、儒林、存著、德聲、德馨、厚德、尚德、儉德、樹德、恆德、旌義、序倫、敘倫、敦倫、敦睦、敦本、九睦、務本、思孝、再思、永思、念祖、崇讓、恭讓、忠定、忠賢、懷賢、親親、怡怡、慶元、強恕、直價、守三、譜壽、青雲、金蓮、花藪等。

其中藜閣堂之稱,取西漢文學家經學家劉向(公元前77年?——前6年)校書天祿閣,夜有藜光照耀之典。劉向為楚元王劉交之四世孫,祖籍沛(今江蘇沛縣),宣帝時任散騎諫議大夫,成帝時任光祿大夫,校閱經傳諸子詩賦等書。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洪範五行傳論》等書。《拾遺記》載:漢劉向在天祿閣校書,夜中有一老人,手持青藜杖,為劉向照明,道:“我太乙之精也,聞卯金刀之子有博學者,下而觀焉。”藜光,點燃藜草所發之光。藜,草名,初生可食,莖老可做杖,亦用於燃藜照明。

七業堂:劉氏在晉朝時,著名學者劉殷,字長盛,新興人也。其七子分別攻讀《五經》、《史記》和《漢書》,後皆功成名就,謂之“一門之內,七業俱興。”建“七業堂”。

墨莊:宋代江西新喻(今新餘縣)人劉式,本為南唐進士,入宋官至刑部員外郎。劉式酷好讀書,藏書甚富。他死後,其妻陳氏召集諸子說:“你們的父親為官清廉,沒有留下什麼麼遺產,只有遺書數千卷,傳給你們。這就叫‘墨莊’,希望你們能在墨莊裡耕讀,學有所成,繼承祖業。”諸子遵從母訓,刻苦攻讀,後來都考取了功名。其後以墨莊為堂號,陳夫人也因此被稱為“墨莊夫人”。

清愛堂:山東諸城逢戈莊東武劉氏,劉墉家族之堂號為“清愛堂”。劉墉祖父劉棨在朝為臣,家祠竣,康熙御題堂匾曰“清愛堂”。取“清正廉潔,愛民如子”之意。劉棨之子劉統勳諡號文正公,劉墉(統勳長子)諡號文清公,劉堪(統勳次子)諡號文恭公,在山東譽稱“東武三公”。東武,諸城別稱。劉墉叔堂兄弟六十四人,號稱“諸城劉家六十四弟子”。據清代統計:劉墉家族有舉人34人,進士10人,翰林4人。就任知府6人,知縣21人。

漢代宗親之後,以“漢室”為堂號,示其不忘本源之意也。

劉氏家譜 序

劉氏家譜 序

"

族譜亦曰家乘,乘者,史也。

北宋廬陵歐陽修、眉山蘇洵首開譜牒之肇,效者如雲。歐陽氏曰:“若無世譜,不知姓氏之所出,則昭穆失序,有禽獸之不若。”蘇氏曰:“子孫千萬人之身,實出先人一身所綿衍者,何相視如途人也。”朱子亦曰:“三世不修譜為不孝。”

譜者,“直貫父子,橫連兄弟;上尊祖彌,下系子孫。有垂絲貫珠之圖,五代再提之式。”“序昭穆,辨親疏,詳生滅,別尊卑。”(《劉氏三修族譜序》亞卿公語)正本清源,敦宗睦族,其義大焉。

《井頭劉氏族譜續修序》雲:“長江萬里兮有其源,玉樹千丈兮有其根,人生百歲兮有其父,子孫萬代兮有其宗。”“而族譜之功在於載世系於分明,溯清源於流遠,傳血脈於萬代也!”

《江蘇如皋市始修宗譜序》雲:“譜者,譜其族,序其宗也。譜其族則氣脈相通,無間於遐邇;序其宗則源流有別,不間於親疏。此為收族敬宗之要道也。”

相傳劉氏肇自陶唐。堯,陶唐氏,名放勳。傳說中之遠古帝王,先封於陶,後封於唐。被古人稱為賢明之君。《漢書·高帝紀贊》載:劉氏“自虞(舜)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夏時劉累學養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姓為御龍氏。劉累之外,劉氏還有一支出於杜氏。杜氏的後代士會在晉國任士師。魯文公時由晉去秦,後又回晉。但其家仍留在秦,後來便稱為劉氏。劉累為堯之後裔,而為劉邦之先祖,故為漢家先祖。”劉邦為堯七十五世孫。

帝堯,甲申年(約公元前2377年)生於丹陵(今河北唐縣),20歲(約公元前2357年)為中原華夏酋邦君主。在位98年,於辛巳年(約公元前2259年)去世,葬陽城谷林(今山東省定陶縣),享年118歲。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孔子對堯的功績大加讚賞。

中華劉氏源自我國北方,其族人最初聚居於黃河中下游之山東、河南一帶,由發源地山東南部發往河南、陝西、山西、河北等地。早期之幾支劉氏如初姓劉氏(居今河北唐縣)、姬姓劉氏(居今河南偃師)等,因史料缺失和無顯赫名人而銷聲匿跡。唯有祁姓劉氏一支,春秋時期之晉國大夫士會之後代和漢代繁衍之旺族,流傳甚廣,遍佈華夏及海內外。2002年統計,居住福州地區之劉姓族人,有290多支,約20萬人。旅居海外者,達60多個國家。

今劉姓之來源,據《史記》記載大致有五:其一源出帝堯之後,被稱為祁姓劉氏;其二源出周成王之子,為姬姓劉氏;其三由漢朝賜姓為劉者;其四由匈奴等少數民族改姓為劉者;其五由其他姓氏因故改為劉姓者。

清代張澍《劉氏尋源》載:“帝堯娶散宜氏之女,女皇生長子監明先死,監明之子式封於劉,其後有劉累。”

劉累所生之劉氏乃原始時期一支崇拜劉斧、善於使用斧鉞之部落。劉斧為人類征服自然、對付猛獸之重要工具。《辭海》述:“‘劉’,一個兵器的化身(獸面形大鉞)。”

相傳劉累出生時,雙掌有字紋:“卯在田上,系在田下”,故名留累。留姓由此而生,其後裔推劉累為劉姓肇祖。

原來,‘劉’乃一柄巨斧,喻“征服”“拼搏”之意。“累”之本義為“繩”,引申為“拘繫”“捆綁”。一手執劉,一手執繩,其龍可馴矣!史載:劉累事夏朝時,天降雌雄二龍,使其養之甚善。

在劉姓歷史上,除劉累之外,另一著名人物乃士會,即範會。王符《譖夫論》稱:“劉氏自唐以下,漢以上,德著於世,莫若範會最盛也!”

士會,姓祁,名俞,字季,以士為氏。因食邑於隨,稱隨會。又食邑於範,稱範會,史稱範武子。公元前633年,士會任晉戎右之職,在晉楚城濮之戰中戰功卓著,以此奠定其政治地位。公元前621年,晉襄公去世,晉人派士會使秦,迎時任秦亞卿(官職)之公子雍歸國即位。因亂,士會滯秦七載未歸,妻孥相繼去秦。《左傳》載:公元前614年,士會攜一部分族人返晉,另一部分族人仍留於秦。留秦之士會後裔,取“留”之意,稱“劉氏”。

據歷代姓氏書載,劉氏姓源主要有二:一為祁姓,受氏始於堯舜時代;一為姬姓,受氏始於周代。二者相間千餘年。

《湖北建始劉氏宗支源流》雲:“追溯我支劉氏,開山祝融,發韌軒轅,源於高辛(帝嚳),始自陶唐。得姓源明,著在春秋,鼎盛兩漢,蕃衍中山,望著蜀漢,蜚聲唐宗(指詩人劉禹錫),積慶當今。”

《粵蜀黑龍灘劉氏族溯源序》雲:“溯源劉氏,根於崑崙伏羲斧城,長於天峻,源於唐縣,成於涿鹿,受姓大堯,盛於劉累,壯於武夷,揚於海外。原姓伊祁,始於黃帝,予玄囂之後為大堯,號陶唐氏。大堯生於今山西臨汾西伊祁山,故以山為姓伊祁。堯子監明子成名授封於劉地,故姓劉。堯帝乃劉姓始祖。”

劉氏家譜 序

劉氏家譜 序

《觀溪天祿世家劉氏來源考》載:“自盤古三皇后,相傳伏羲傳神農,傳有熊,傳高陽,再傳帝嚳,姓姬名窗,則高陽所生,謂之高辛氏。嚳生堯,于丹陵育伊侯之國,從父姓姬名放勳。後遷徙耆(今山西太原祈縣),故曰伊耆氏。12歲佐兄帝摯,受封於陶(今山東兗州陶縣)。再三年加封於唐(今河北保定唐縣)。又曰陶唐氏,原姓姬,初變則高辛氏,再變則伊耆氏,三變則陶唐氏,又變御龍氏。古封邑為劉姓。劉姓出自陶唐帝堯第九子源明公。嗣後傳至第十八世累公生二子。累公事夏朝時,天降雌雄二龍,使其養之甚善。夏孔甲(夏朝十四代君主)三年甲辰,御批通鑑載明:累公養龍有功,增其爵祿,封御龍氏。究此劉氏之血統確係源明公,則一姓發脈之始祖也。”

於是,帝堯之子有監明、源明之歧說。

郡望之稱,歷代為各姓所用。郡望始於東漢末年,歷魏晉南北朝逐漸固定下來,至隋唐沿用不變。望者,望族也。

《廣韻》載:劉氏郡望中著名者有二十五,即:彭城、沛郡、弘農、河間、中山、樑郡、頓丘、南陽、東平、高平、東莞、平原、廣陵、臨淮、琅琊、蘭陵、東海、丹陽、宣城、南郡、高陽、高密、竟陵、長沙、河南。堂號,指各姓祠堂之名號,又稱堂名。劉氏堂號有:御龍、邦聲、漢室、安成、敬勝、道勝、蒲編、屏山、五忠、鐵漢、墨莊、清愛、藜照、藜閣、藜光、燃藜、然藜、青藜、光藜、興藜、尚藜、寶藜、天祿、祿閣、校書、太乙、傳經、授經、崇經、儒林、存著、德聲、德馨、厚德、尚德、儉德、樹德、恆德、旌義、序倫、敘倫、敦倫、敦睦、敦本、九睦、務本、思孝、再思、永思、念祖、崇讓、恭讓、忠定、忠賢、懷賢、親親、怡怡、慶元、強恕、直價、守三、譜壽、青雲、金蓮、花藪等。

其中藜閣堂之稱,取西漢文學家經學家劉向(公元前77年?——前6年)校書天祿閣,夜有藜光照耀之典。劉向為楚元王劉交之四世孫,祖籍沛(今江蘇沛縣),宣帝時任散騎諫議大夫,成帝時任光祿大夫,校閱經傳諸子詩賦等書。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洪範五行傳論》等書。《拾遺記》載:漢劉向在天祿閣校書,夜中有一老人,手持青藜杖,為劉向照明,道:“我太乙之精也,聞卯金刀之子有博學者,下而觀焉。”藜光,點燃藜草所發之光。藜,草名,初生可食,莖老可做杖,亦用於燃藜照明。

七業堂:劉氏在晉朝時,著名學者劉殷,字長盛,新興人也。其七子分別攻讀《五經》、《史記》和《漢書》,後皆功成名就,謂之“一門之內,七業俱興。”建“七業堂”。

墨莊:宋代江西新喻(今新餘縣)人劉式,本為南唐進士,入宋官至刑部員外郎。劉式酷好讀書,藏書甚富。他死後,其妻陳氏召集諸子說:“你們的父親為官清廉,沒有留下什麼麼遺產,只有遺書數千卷,傳給你們。這就叫‘墨莊’,希望你們能在墨莊裡耕讀,學有所成,繼承祖業。”諸子遵從母訓,刻苦攻讀,後來都考取了功名。其後以墨莊為堂號,陳夫人也因此被稱為“墨莊夫人”。

清愛堂:山東諸城逢戈莊東武劉氏,劉墉家族之堂號為“清愛堂”。劉墉祖父劉棨在朝為臣,家祠竣,康熙御題堂匾曰“清愛堂”。取“清正廉潔,愛民如子”之意。劉棨之子劉統勳諡號文正公,劉墉(統勳長子)諡號文清公,劉堪(統勳次子)諡號文恭公,在山東譽稱“東武三公”。東武,諸城別稱。劉墉叔堂兄弟六十四人,號稱“諸城劉家六十四弟子”。據清代統計:劉墉家族有舉人34人,進士10人,翰林4人。就任知府6人,知縣21人。

漢代宗親之後,以“漢室”為堂號,示其不忘本源之意也。

劉氏家譜 序

劉氏家譜 序

劉氏家譜 序

"

族譜亦曰家乘,乘者,史也。

北宋廬陵歐陽修、眉山蘇洵首開譜牒之肇,效者如雲。歐陽氏曰:“若無世譜,不知姓氏之所出,則昭穆失序,有禽獸之不若。”蘇氏曰:“子孫千萬人之身,實出先人一身所綿衍者,何相視如途人也。”朱子亦曰:“三世不修譜為不孝。”

譜者,“直貫父子,橫連兄弟;上尊祖彌,下系子孫。有垂絲貫珠之圖,五代再提之式。”“序昭穆,辨親疏,詳生滅,別尊卑。”(《劉氏三修族譜序》亞卿公語)正本清源,敦宗睦族,其義大焉。

《井頭劉氏族譜續修序》雲:“長江萬里兮有其源,玉樹千丈兮有其根,人生百歲兮有其父,子孫萬代兮有其宗。”“而族譜之功在於載世系於分明,溯清源於流遠,傳血脈於萬代也!”

《江蘇如皋市始修宗譜序》雲:“譜者,譜其族,序其宗也。譜其族則氣脈相通,無間於遐邇;序其宗則源流有別,不間於親疏。此為收族敬宗之要道也。”

相傳劉氏肇自陶唐。堯,陶唐氏,名放勳。傳說中之遠古帝王,先封於陶,後封於唐。被古人稱為賢明之君。《漢書·高帝紀贊》載:劉氏“自虞(舜)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夏時劉累學養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姓為御龍氏。劉累之外,劉氏還有一支出於杜氏。杜氏的後代士會在晉國任士師。魯文公時由晉去秦,後又回晉。但其家仍留在秦,後來便稱為劉氏。劉累為堯之後裔,而為劉邦之先祖,故為漢家先祖。”劉邦為堯七十五世孫。

帝堯,甲申年(約公元前2377年)生於丹陵(今河北唐縣),20歲(約公元前2357年)為中原華夏酋邦君主。在位98年,於辛巳年(約公元前2259年)去世,葬陽城谷林(今山東省定陶縣),享年118歲。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孔子對堯的功績大加讚賞。

中華劉氏源自我國北方,其族人最初聚居於黃河中下游之山東、河南一帶,由發源地山東南部發往河南、陝西、山西、河北等地。早期之幾支劉氏如初姓劉氏(居今河北唐縣)、姬姓劉氏(居今河南偃師)等,因史料缺失和無顯赫名人而銷聲匿跡。唯有祁姓劉氏一支,春秋時期之晉國大夫士會之後代和漢代繁衍之旺族,流傳甚廣,遍佈華夏及海內外。2002年統計,居住福州地區之劉姓族人,有290多支,約20萬人。旅居海外者,達60多個國家。

今劉姓之來源,據《史記》記載大致有五:其一源出帝堯之後,被稱為祁姓劉氏;其二源出周成王之子,為姬姓劉氏;其三由漢朝賜姓為劉者;其四由匈奴等少數民族改姓為劉者;其五由其他姓氏因故改為劉姓者。

清代張澍《劉氏尋源》載:“帝堯娶散宜氏之女,女皇生長子監明先死,監明之子式封於劉,其後有劉累。”

劉累所生之劉氏乃原始時期一支崇拜劉斧、善於使用斧鉞之部落。劉斧為人類征服自然、對付猛獸之重要工具。《辭海》述:“‘劉’,一個兵器的化身(獸面形大鉞)。”

相傳劉累出生時,雙掌有字紋:“卯在田上,系在田下”,故名留累。留姓由此而生,其後裔推劉累為劉姓肇祖。

原來,‘劉’乃一柄巨斧,喻“征服”“拼搏”之意。“累”之本義為“繩”,引申為“拘繫”“捆綁”。一手執劉,一手執繩,其龍可馴矣!史載:劉累事夏朝時,天降雌雄二龍,使其養之甚善。

在劉姓歷史上,除劉累之外,另一著名人物乃士會,即範會。王符《譖夫論》稱:“劉氏自唐以下,漢以上,德著於世,莫若範會最盛也!”

士會,姓祁,名俞,字季,以士為氏。因食邑於隨,稱隨會。又食邑於範,稱範會,史稱範武子。公元前633年,士會任晉戎右之職,在晉楚城濮之戰中戰功卓著,以此奠定其政治地位。公元前621年,晉襄公去世,晉人派士會使秦,迎時任秦亞卿(官職)之公子雍歸國即位。因亂,士會滯秦七載未歸,妻孥相繼去秦。《左傳》載:公元前614年,士會攜一部分族人返晉,另一部分族人仍留於秦。留秦之士會後裔,取“留”之意,稱“劉氏”。

據歷代姓氏書載,劉氏姓源主要有二:一為祁姓,受氏始於堯舜時代;一為姬姓,受氏始於周代。二者相間千餘年。

《湖北建始劉氏宗支源流》雲:“追溯我支劉氏,開山祝融,發韌軒轅,源於高辛(帝嚳),始自陶唐。得姓源明,著在春秋,鼎盛兩漢,蕃衍中山,望著蜀漢,蜚聲唐宗(指詩人劉禹錫),積慶當今。”

《粵蜀黑龍灘劉氏族溯源序》雲:“溯源劉氏,根於崑崙伏羲斧城,長於天峻,源於唐縣,成於涿鹿,受姓大堯,盛於劉累,壯於武夷,揚於海外。原姓伊祁,始於黃帝,予玄囂之後為大堯,號陶唐氏。大堯生於今山西臨汾西伊祁山,故以山為姓伊祁。堯子監明子成名授封於劉地,故姓劉。堯帝乃劉姓始祖。”

劉氏家譜 序

劉氏家譜 序

《觀溪天祿世家劉氏來源考》載:“自盤古三皇后,相傳伏羲傳神農,傳有熊,傳高陽,再傳帝嚳,姓姬名窗,則高陽所生,謂之高辛氏。嚳生堯,于丹陵育伊侯之國,從父姓姬名放勳。後遷徙耆(今山西太原祈縣),故曰伊耆氏。12歲佐兄帝摯,受封於陶(今山東兗州陶縣)。再三年加封於唐(今河北保定唐縣)。又曰陶唐氏,原姓姬,初變則高辛氏,再變則伊耆氏,三變則陶唐氏,又變御龍氏。古封邑為劉姓。劉姓出自陶唐帝堯第九子源明公。嗣後傳至第十八世累公生二子。累公事夏朝時,天降雌雄二龍,使其養之甚善。夏孔甲(夏朝十四代君主)三年甲辰,御批通鑑載明:累公養龍有功,增其爵祿,封御龍氏。究此劉氏之血統確係源明公,則一姓發脈之始祖也。”

於是,帝堯之子有監明、源明之歧說。

郡望之稱,歷代為各姓所用。郡望始於東漢末年,歷魏晉南北朝逐漸固定下來,至隋唐沿用不變。望者,望族也。

《廣韻》載:劉氏郡望中著名者有二十五,即:彭城、沛郡、弘農、河間、中山、樑郡、頓丘、南陽、東平、高平、東莞、平原、廣陵、臨淮、琅琊、蘭陵、東海、丹陽、宣城、南郡、高陽、高密、竟陵、長沙、河南。堂號,指各姓祠堂之名號,又稱堂名。劉氏堂號有:御龍、邦聲、漢室、安成、敬勝、道勝、蒲編、屏山、五忠、鐵漢、墨莊、清愛、藜照、藜閣、藜光、燃藜、然藜、青藜、光藜、興藜、尚藜、寶藜、天祿、祿閣、校書、太乙、傳經、授經、崇經、儒林、存著、德聲、德馨、厚德、尚德、儉德、樹德、恆德、旌義、序倫、敘倫、敦倫、敦睦、敦本、九睦、務本、思孝、再思、永思、念祖、崇讓、恭讓、忠定、忠賢、懷賢、親親、怡怡、慶元、強恕、直價、守三、譜壽、青雲、金蓮、花藪等。

其中藜閣堂之稱,取西漢文學家經學家劉向(公元前77年?——前6年)校書天祿閣,夜有藜光照耀之典。劉向為楚元王劉交之四世孫,祖籍沛(今江蘇沛縣),宣帝時任散騎諫議大夫,成帝時任光祿大夫,校閱經傳諸子詩賦等書。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洪範五行傳論》等書。《拾遺記》載:漢劉向在天祿閣校書,夜中有一老人,手持青藜杖,為劉向照明,道:“我太乙之精也,聞卯金刀之子有博學者,下而觀焉。”藜光,點燃藜草所發之光。藜,草名,初生可食,莖老可做杖,亦用於燃藜照明。

七業堂:劉氏在晉朝時,著名學者劉殷,字長盛,新興人也。其七子分別攻讀《五經》、《史記》和《漢書》,後皆功成名就,謂之“一門之內,七業俱興。”建“七業堂”。

墨莊:宋代江西新喻(今新餘縣)人劉式,本為南唐進士,入宋官至刑部員外郎。劉式酷好讀書,藏書甚富。他死後,其妻陳氏召集諸子說:“你們的父親為官清廉,沒有留下什麼麼遺產,只有遺書數千卷,傳給你們。這就叫‘墨莊’,希望你們能在墨莊裡耕讀,學有所成,繼承祖業。”諸子遵從母訓,刻苦攻讀,後來都考取了功名。其後以墨莊為堂號,陳夫人也因此被稱為“墨莊夫人”。

清愛堂:山東諸城逢戈莊東武劉氏,劉墉家族之堂號為“清愛堂”。劉墉祖父劉棨在朝為臣,家祠竣,康熙御題堂匾曰“清愛堂”。取“清正廉潔,愛民如子”之意。劉棨之子劉統勳諡號文正公,劉墉(統勳長子)諡號文清公,劉堪(統勳次子)諡號文恭公,在山東譽稱“東武三公”。東武,諸城別稱。劉墉叔堂兄弟六十四人,號稱“諸城劉家六十四弟子”。據清代統計:劉墉家族有舉人34人,進士10人,翰林4人。就任知府6人,知縣21人。

漢代宗親之後,以“漢室”為堂號,示其不忘本源之意也。

劉氏家譜 序

劉氏家譜 序

劉氏家譜 序

劉氏家譜 序

湖南邵東社村之鼻祖——光祖公,元代授江西吉安府三任太守,居江西吉安府吉水縣樟樹壩。光祖公歿葬吉安樟樹壩,其子鸞鳳、鸞翔二公於明洪武三年遷徙至湖南寶慶府邵陽東鄉爐前衝烏龜塘下窯衝立標為基二處。後人追光祖公為始祖,鸞鳳、鸞翔為二世祖也。

鳳公之子虎公,徙新化縣時永橋東嶺。

翔公傳增公、泰公。增公徙本邑安上老虎村。

泰公傳應公,應公傳祥公,祥公傳明公,明公傳鳴公,鳴公傳志海、志高、志忠、志隆四公。

志海公傳文道公,文道公傳定璋、定祿二公。

定璋公於明萬曆九年徙居安化青草河。

定祿公徙居衡陽金蘭二都,支派現居九都十區山丫衝。

志高公生歿葬配支派居止無考。

志忠公裔仍居爐前衝下窯衝。

忠公五傳邦乾公一支徙居衡陽桐子嘴。

志隆公由爐前衝烏龜塘下窯衝徙居社村,生文左、文右、文鬆、文柏四公。丁繁戶盛,派衍社村劉氏一脈。

左公傳定禎公,禎公傳國東、國南二公。東公裔一支徙居湘鄉,現居蔗塘大木衝;一支徙居邵湘界十字路。

南公傳安宦、安棋二公。宦公裔仍居社衝,棋公裔徙居安化珠梅。

右公裔居社衝、朱家衝兩處。

鬆公裔徙四川。

柏公裔仍居社衝。

清康熙33年,代文公(任寶慶督糧府地科官員)與萬禮公輯成劉氏墨譜(手寫本)。

清嘉慶25年,子綸公意欲纂輯族譜而未果,存《族譜序》一篇。

清道光23年癸卯冬,習成公(奉閣公曾祖,從九品)、習蜀公總纂一修。(外徙各支已先修譜,班歌異,故不合。)

清光緒33年丁未冬,奉閣公(昌運)總纂二修。

中華民國37年(1948年),餘祖亞卿公(永菽)總纂三修。

公元1994年仲春,餘父吉鈞諱銜總纂四修。

餘懷素志,欲輯家譜,久而未行。今有電腦,此志願遂。輯此家譜,以維後繼。

歲月悠悠,江河滔滔。日升月恆,子孫長衍。祖宗有德,後嗣大昌。房房發達,如江海之浩瀚;代代興旺,如岱嶽之崔嵬。

斯為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