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岸邊的河曲是民歌的海洋,人才輩出,走出了許許多多的音樂人,數也數不清了。在眾多耀眼的星光中,任艾英就是一位出才華出眾的歌唱家。從七月劇社成長起來抗戰老兵,經歷了風風雨雨,譜就了新中國音樂發展的歷程。1959年張萬一、張沛編劇,張沛、張文秀、李秉衡作曲,為國慶十週年獻禮節目、四場神話歌舞劇《啞姑泉》,其中甜姑就是任艾英首演,每到一地演出深受歡迎,全國各地都曾移植上演,影響甚廣。劇作家田漢看了此劇專程赴運城訪問啞姑泉,題詞:金針挑出萬人甜,故事真堪入管絃。千古中條一池雪,停車爭訪啞姑泉。


"

黃河岸邊的河曲是民歌的海洋,人才輩出,走出了許許多多的音樂人,數也數不清了。在眾多耀眼的星光中,任艾英就是一位出才華出眾的歌唱家。從七月劇社成長起來抗戰老兵,經歷了風風雨雨,譜就了新中國音樂發展的歷程。1959年張萬一、張沛編劇,張沛、張文秀、李秉衡作曲,為國慶十週年獻禮節目、四場神話歌舞劇《啞姑泉》,其中甜姑就是任艾英首演,每到一地演出深受歡迎,全國各地都曾移植上演,影響甚廣。劇作家田漢看了此劇專程赴運城訪問啞姑泉,題詞:金針挑出萬人甜,故事真堪入管絃。千古中條一池雪,停車爭訪啞姑泉。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歌唱家任艾英講解發聲方法


"

黃河岸邊的河曲是民歌的海洋,人才輩出,走出了許許多多的音樂人,數也數不清了。在眾多耀眼的星光中,任艾英就是一位出才華出眾的歌唱家。從七月劇社成長起來抗戰老兵,經歷了風風雨雨,譜就了新中國音樂發展的歷程。1959年張萬一、張沛編劇,張沛、張文秀、李秉衡作曲,為國慶十週年獻禮節目、四場神話歌舞劇《啞姑泉》,其中甜姑就是任艾英首演,每到一地演出深受歡迎,全國各地都曾移植上演,影響甚廣。劇作家田漢看了此劇專程赴運城訪問啞姑泉,題詞:金針挑出萬人甜,故事真堪入管絃。千古中條一池雪,停車爭訪啞姑泉。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歌唱家任艾英講解發聲方法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在第二次山西戲友戲迷戲曲保護論壇期間,熱愛蒲劇的王思恭老師偶然看到一張1960年山西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單,上面有《啞姑泉》的介紹,提到了主演任艾英。王思恭老師就提議正在排演《啞姑泉》的蒲劇名家吉有芳,有機會可以去拜訪一下這位老師,充實一下對人物角色的分析。吉有芳老師請文化廳老領導郭士星幫助聯繫是否能向任艾英老師請教,經郭士星引見,吉有芳專程來太原拜訪了任艾英。

"

黃河岸邊的河曲是民歌的海洋,人才輩出,走出了許許多多的音樂人,數也數不清了。在眾多耀眼的星光中,任艾英就是一位出才華出眾的歌唱家。從七月劇社成長起來抗戰老兵,經歷了風風雨雨,譜就了新中國音樂發展的歷程。1959年張萬一、張沛編劇,張沛、張文秀、李秉衡作曲,為國慶十週年獻禮節目、四場神話歌舞劇《啞姑泉》,其中甜姑就是任艾英首演,每到一地演出深受歡迎,全國各地都曾移植上演,影響甚廣。劇作家田漢看了此劇專程赴運城訪問啞姑泉,題詞:金針挑出萬人甜,故事真堪入管絃。千古中條一池雪,停車爭訪啞姑泉。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歌唱家任艾英講解發聲方法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在第二次山西戲友戲迷戲曲保護論壇期間,熱愛蒲劇的王思恭老師偶然看到一張1960年山西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單,上面有《啞姑泉》的介紹,提到了主演任艾英。王思恭老師就提議正在排演《啞姑泉》的蒲劇名家吉有芳,有機會可以去拜訪一下這位老師,充實一下對人物角色的分析。吉有芳老師請文化廳老領導郭士星幫助聯繫是否能向任艾英老師請教,經郭士星引見,吉有芳專程來太原拜訪了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

黃河岸邊的河曲是民歌的海洋,人才輩出,走出了許許多多的音樂人,數也數不清了。在眾多耀眼的星光中,任艾英就是一位出才華出眾的歌唱家。從七月劇社成長起來抗戰老兵,經歷了風風雨雨,譜就了新中國音樂發展的歷程。1959年張萬一、張沛編劇,張沛、張文秀、李秉衡作曲,為國慶十週年獻禮節目、四場神話歌舞劇《啞姑泉》,其中甜姑就是任艾英首演,每到一地演出深受歡迎,全國各地都曾移植上演,影響甚廣。劇作家田漢看了此劇專程赴運城訪問啞姑泉,題詞:金針挑出萬人甜,故事真堪入管絃。千古中條一池雪,停車爭訪啞姑泉。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歌唱家任艾英講解發聲方法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在第二次山西戲友戲迷戲曲保護論壇期間,熱愛蒲劇的王思恭老師偶然看到一張1960年山西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單,上面有《啞姑泉》的介紹,提到了主演任艾英。王思恭老師就提議正在排演《啞姑泉》的蒲劇名家吉有芳,有機會可以去拜訪一下這位老師,充實一下對人物角色的分析。吉有芳老師請文化廳老領導郭士星幫助聯繫是否能向任艾英老師請教,經郭士星引見,吉有芳專程來太原拜訪了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原定來太原的前一天,8月15日晚吉有芳還有演出任務,在臨汾一個小山村演戲,之後連夜趕回運城,第二天她與導演雷亞芬匆匆趕到太原,一路風塵僕僕。雙方聯繫好了以後,任艾英老師早早就在樓下迎接他們,任艾英老師個子不高,但很精神,思維敏捷,腿腳靈活,真不像是八十多歲的老太太。一進門還沒有坐定,任老師就要聽聽吉有芳的嗓子,聽聽聲腔是否打開,發聲是否科學。她認為演員要注意聲腔口形,真假聲結合運用,口腔氣息的控制,如何才能達到聲腔的美妙。隨後又熱情招待遠方的客人喝水,坐在沙發上仔細的給導演雷亞芬和吉有芳講起當年《啞姑泉》演出的細節。第一場穿什麼服裝,在什麼場合換衣服,表演注意什麼,如何表現人物,其中運用了各種戲曲、歌曲等表現方式,有的地方借用了晉北的踢鼓子秧歌,有的唱段用到評劇的唱腔。當她得知劇本是重新創作,與原劇本有所不同時,還是認真講解如何刻畫人物,演員要演好戲,要認真看劇本,分析人物,才能深入體會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演戲要認真,師父告訴她不管臺下觀眾多與少,要一如既往的認真表演。她把二十多歲時表演的人物體會筆記拿出來提供參考。

"

黃河岸邊的河曲是民歌的海洋,人才輩出,走出了許許多多的音樂人,數也數不清了。在眾多耀眼的星光中,任艾英就是一位出才華出眾的歌唱家。從七月劇社成長起來抗戰老兵,經歷了風風雨雨,譜就了新中國音樂發展的歷程。1959年張萬一、張沛編劇,張沛、張文秀、李秉衡作曲,為國慶十週年獻禮節目、四場神話歌舞劇《啞姑泉》,其中甜姑就是任艾英首演,每到一地演出深受歡迎,全國各地都曾移植上演,影響甚廣。劇作家田漢看了此劇專程赴運城訪問啞姑泉,題詞:金針挑出萬人甜,故事真堪入管絃。千古中條一池雪,停車爭訪啞姑泉。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歌唱家任艾英講解發聲方法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在第二次山西戲友戲迷戲曲保護論壇期間,熱愛蒲劇的王思恭老師偶然看到一張1960年山西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單,上面有《啞姑泉》的介紹,提到了主演任艾英。王思恭老師就提議正在排演《啞姑泉》的蒲劇名家吉有芳,有機會可以去拜訪一下這位老師,充實一下對人物角色的分析。吉有芳老師請文化廳老領導郭士星幫助聯繫是否能向任艾英老師請教,經郭士星引見,吉有芳專程來太原拜訪了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原定來太原的前一天,8月15日晚吉有芳還有演出任務,在臨汾一個小山村演戲,之後連夜趕回運城,第二天她與導演雷亞芬匆匆趕到太原,一路風塵僕僕。雙方聯繫好了以後,任艾英老師早早就在樓下迎接他們,任艾英老師個子不高,但很精神,思維敏捷,腿腳靈活,真不像是八十多歲的老太太。一進門還沒有坐定,任老師就要聽聽吉有芳的嗓子,聽聽聲腔是否打開,發聲是否科學。她認為演員要注意聲腔口形,真假聲結合運用,口腔氣息的控制,如何才能達到聲腔的美妙。隨後又熱情招待遠方的客人喝水,坐在沙發上仔細的給導演雷亞芬和吉有芳講起當年《啞姑泉》演出的細節。第一場穿什麼服裝,在什麼場合換衣服,表演注意什麼,如何表現人物,其中運用了各種戲曲、歌曲等表現方式,有的地方借用了晉北的踢鼓子秧歌,有的唱段用到評劇的唱腔。當她得知劇本是重新創作,與原劇本有所不同時,還是認真講解如何刻畫人物,演員要演好戲,要認真看劇本,分析人物,才能深入體會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演戲要認真,師父告訴她不管臺下觀眾多與少,要一如既往的認真表演。她把二十多歲時表演的人物體會筆記拿出來提供參考。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任艾英老師談到要注意“氣、聲、字、腔、情”,戲曲有大的甩腔就要用氣息。既要唱戲,也要唱歌,朗讀,把聲音各方面的運用連貫起來。字要咬準,轍韻清楚,聲音要送到觀眾耳朵中。唱腔要動聽美妙、圓潤,表現人物的內心情感,才能打動人。她曾經演過中路梆子,學過蒲劇、眉戶、上黨梆子、襄垣秧歌、黎城落子、幹板腔、晉中秧歌。講述她跟王秀蘭學過《藏舟》、《表花》,楊翠花教過她《斷橋》,吸收各種藝術所長,豐富自我風格。她對後輩人非常熱情,知無不言,耐心講解。她們這一代人思想覺悟非常高,沒有保守觀念,希望藝術一代一代傳承不息,恨不得把平生所學都傳授下去。


"

黃河岸邊的河曲是民歌的海洋,人才輩出,走出了許許多多的音樂人,數也數不清了。在眾多耀眼的星光中,任艾英就是一位出才華出眾的歌唱家。從七月劇社成長起來抗戰老兵,經歷了風風雨雨,譜就了新中國音樂發展的歷程。1959年張萬一、張沛編劇,張沛、張文秀、李秉衡作曲,為國慶十週年獻禮節目、四場神話歌舞劇《啞姑泉》,其中甜姑就是任艾英首演,每到一地演出深受歡迎,全國各地都曾移植上演,影響甚廣。劇作家田漢看了此劇專程赴運城訪問啞姑泉,題詞:金針挑出萬人甜,故事真堪入管絃。千古中條一池雪,停車爭訪啞姑泉。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歌唱家任艾英講解發聲方法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在第二次山西戲友戲迷戲曲保護論壇期間,熱愛蒲劇的王思恭老師偶然看到一張1960年山西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單,上面有《啞姑泉》的介紹,提到了主演任艾英。王思恭老師就提議正在排演《啞姑泉》的蒲劇名家吉有芳,有機會可以去拜訪一下這位老師,充實一下對人物角色的分析。吉有芳老師請文化廳老領導郭士星幫助聯繫是否能向任艾英老師請教,經郭士星引見,吉有芳專程來太原拜訪了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原定來太原的前一天,8月15日晚吉有芳還有演出任務,在臨汾一個小山村演戲,之後連夜趕回運城,第二天她與導演雷亞芬匆匆趕到太原,一路風塵僕僕。雙方聯繫好了以後,任艾英老師早早就在樓下迎接他們,任艾英老師個子不高,但很精神,思維敏捷,腿腳靈活,真不像是八十多歲的老太太。一進門還沒有坐定,任老師就要聽聽吉有芳的嗓子,聽聽聲腔是否打開,發聲是否科學。她認為演員要注意聲腔口形,真假聲結合運用,口腔氣息的控制,如何才能達到聲腔的美妙。隨後又熱情招待遠方的客人喝水,坐在沙發上仔細的給導演雷亞芬和吉有芳講起當年《啞姑泉》演出的細節。第一場穿什麼服裝,在什麼場合換衣服,表演注意什麼,如何表現人物,其中運用了各種戲曲、歌曲等表現方式,有的地方借用了晉北的踢鼓子秧歌,有的唱段用到評劇的唱腔。當她得知劇本是重新創作,與原劇本有所不同時,還是認真講解如何刻畫人物,演員要演好戲,要認真看劇本,分析人物,才能深入體會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演戲要認真,師父告訴她不管臺下觀眾多與少,要一如既往的認真表演。她把二十多歲時表演的人物體會筆記拿出來提供參考。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任艾英老師談到要注意“氣、聲、字、腔、情”,戲曲有大的甩腔就要用氣息。既要唱戲,也要唱歌,朗讀,把聲音各方面的運用連貫起來。字要咬準,轍韻清楚,聲音要送到觀眾耳朵中。唱腔要動聽美妙、圓潤,表現人物的內心情感,才能打動人。她曾經演過中路梆子,學過蒲劇、眉戶、上黨梆子、襄垣秧歌、黎城落子、幹板腔、晉中秧歌。講述她跟王秀蘭學過《藏舟》、《表花》,楊翠花教過她《斷橋》,吸收各種藝術所長,豐富自我風格。她對後輩人非常熱情,知無不言,耐心講解。她們這一代人思想覺悟非常高,沒有保守觀念,希望藝術一代一代傳承不息,恨不得把平生所學都傳授下去。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任艾英老師14歲時隨軍南下,七月劇社在臨汾集結,每天晚上就去劇院看蒲劇、評劇,對唱腔表演產生的濃厚的興趣,為以後的藝術拓展奠定了基礎。現在她的身體這麼好,主要是生活規律,思想開朗,注意生活衛生,鍛鍊身體,沒事時自我按摩手指關節,腿和腳。她的晚年生活非常充實,心態好,心情好,身體好,平安快樂是最好的生活態度。


"

黃河岸邊的河曲是民歌的海洋,人才輩出,走出了許許多多的音樂人,數也數不清了。在眾多耀眼的星光中,任艾英就是一位出才華出眾的歌唱家。從七月劇社成長起來抗戰老兵,經歷了風風雨雨,譜就了新中國音樂發展的歷程。1959年張萬一、張沛編劇,張沛、張文秀、李秉衡作曲,為國慶十週年獻禮節目、四場神話歌舞劇《啞姑泉》,其中甜姑就是任艾英首演,每到一地演出深受歡迎,全國各地都曾移植上演,影響甚廣。劇作家田漢看了此劇專程赴運城訪問啞姑泉,題詞:金針挑出萬人甜,故事真堪入管絃。千古中條一池雪,停車爭訪啞姑泉。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歌唱家任艾英講解發聲方法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在第二次山西戲友戲迷戲曲保護論壇期間,熱愛蒲劇的王思恭老師偶然看到一張1960年山西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單,上面有《啞姑泉》的介紹,提到了主演任艾英。王思恭老師就提議正在排演《啞姑泉》的蒲劇名家吉有芳,有機會可以去拜訪一下這位老師,充實一下對人物角色的分析。吉有芳老師請文化廳老領導郭士星幫助聯繫是否能向任艾英老師請教,經郭士星引見,吉有芳專程來太原拜訪了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原定來太原的前一天,8月15日晚吉有芳還有演出任務,在臨汾一個小山村演戲,之後連夜趕回運城,第二天她與導演雷亞芬匆匆趕到太原,一路風塵僕僕。雙方聯繫好了以後,任艾英老師早早就在樓下迎接他們,任艾英老師個子不高,但很精神,思維敏捷,腿腳靈活,真不像是八十多歲的老太太。一進門還沒有坐定,任老師就要聽聽吉有芳的嗓子,聽聽聲腔是否打開,發聲是否科學。她認為演員要注意聲腔口形,真假聲結合運用,口腔氣息的控制,如何才能達到聲腔的美妙。隨後又熱情招待遠方的客人喝水,坐在沙發上仔細的給導演雷亞芬和吉有芳講起當年《啞姑泉》演出的細節。第一場穿什麼服裝,在什麼場合換衣服,表演注意什麼,如何表現人物,其中運用了各種戲曲、歌曲等表現方式,有的地方借用了晉北的踢鼓子秧歌,有的唱段用到評劇的唱腔。當她得知劇本是重新創作,與原劇本有所不同時,還是認真講解如何刻畫人物,演員要演好戲,要認真看劇本,分析人物,才能深入體會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演戲要認真,師父告訴她不管臺下觀眾多與少,要一如既往的認真表演。她把二十多歲時表演的人物體會筆記拿出來提供參考。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任艾英老師談到要注意“氣、聲、字、腔、情”,戲曲有大的甩腔就要用氣息。既要唱戲,也要唱歌,朗讀,把聲音各方面的運用連貫起來。字要咬準,轍韻清楚,聲音要送到觀眾耳朵中。唱腔要動聽美妙、圓潤,表現人物的內心情感,才能打動人。她曾經演過中路梆子,學過蒲劇、眉戶、上黨梆子、襄垣秧歌、黎城落子、幹板腔、晉中秧歌。講述她跟王秀蘭學過《藏舟》、《表花》,楊翠花教過她《斷橋》,吸收各種藝術所長,豐富自我風格。她對後輩人非常熱情,知無不言,耐心講解。她們這一代人思想覺悟非常高,沒有保守觀念,希望藝術一代一代傳承不息,恨不得把平生所學都傳授下去。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任艾英老師14歲時隨軍南下,七月劇社在臨汾集結,每天晚上就去劇院看蒲劇、評劇,對唱腔表演產生的濃厚的興趣,為以後的藝術拓展奠定了基礎。現在她的身體這麼好,主要是生活規律,思想開朗,注意生活衛生,鍛鍊身體,沒事時自我按摩手指關節,腿和腳。她的晚年生活非常充實,心態好,心情好,身體好,平安快樂是最好的生活態度。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歌唱家任艾英贈送書籍


"

黃河岸邊的河曲是民歌的海洋,人才輩出,走出了許許多多的音樂人,數也數不清了。在眾多耀眼的星光中,任艾英就是一位出才華出眾的歌唱家。從七月劇社成長起來抗戰老兵,經歷了風風雨雨,譜就了新中國音樂發展的歷程。1959年張萬一、張沛編劇,張沛、張文秀、李秉衡作曲,為國慶十週年獻禮節目、四場神話歌舞劇《啞姑泉》,其中甜姑就是任艾英首演,每到一地演出深受歡迎,全國各地都曾移植上演,影響甚廣。劇作家田漢看了此劇專程赴運城訪問啞姑泉,題詞:金針挑出萬人甜,故事真堪入管絃。千古中條一池雪,停車爭訪啞姑泉。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歌唱家任艾英講解發聲方法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在第二次山西戲友戲迷戲曲保護論壇期間,熱愛蒲劇的王思恭老師偶然看到一張1960年山西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單,上面有《啞姑泉》的介紹,提到了主演任艾英。王思恭老師就提議正在排演《啞姑泉》的蒲劇名家吉有芳,有機會可以去拜訪一下這位老師,充實一下對人物角色的分析。吉有芳老師請文化廳老領導郭士星幫助聯繫是否能向任艾英老師請教,經郭士星引見,吉有芳專程來太原拜訪了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原定來太原的前一天,8月15日晚吉有芳還有演出任務,在臨汾一個小山村演戲,之後連夜趕回運城,第二天她與導演雷亞芬匆匆趕到太原,一路風塵僕僕。雙方聯繫好了以後,任艾英老師早早就在樓下迎接他們,任艾英老師個子不高,但很精神,思維敏捷,腿腳靈活,真不像是八十多歲的老太太。一進門還沒有坐定,任老師就要聽聽吉有芳的嗓子,聽聽聲腔是否打開,發聲是否科學。她認為演員要注意聲腔口形,真假聲結合運用,口腔氣息的控制,如何才能達到聲腔的美妙。隨後又熱情招待遠方的客人喝水,坐在沙發上仔細的給導演雷亞芬和吉有芳講起當年《啞姑泉》演出的細節。第一場穿什麼服裝,在什麼場合換衣服,表演注意什麼,如何表現人物,其中運用了各種戲曲、歌曲等表現方式,有的地方借用了晉北的踢鼓子秧歌,有的唱段用到評劇的唱腔。當她得知劇本是重新創作,與原劇本有所不同時,還是認真講解如何刻畫人物,演員要演好戲,要認真看劇本,分析人物,才能深入體會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演戲要認真,師父告訴她不管臺下觀眾多與少,要一如既往的認真表演。她把二十多歲時表演的人物體會筆記拿出來提供參考。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任艾英老師談到要注意“氣、聲、字、腔、情”,戲曲有大的甩腔就要用氣息。既要唱戲,也要唱歌,朗讀,把聲音各方面的運用連貫起來。字要咬準,轍韻清楚,聲音要送到觀眾耳朵中。唱腔要動聽美妙、圓潤,表現人物的內心情感,才能打動人。她曾經演過中路梆子,學過蒲劇、眉戶、上黨梆子、襄垣秧歌、黎城落子、幹板腔、晉中秧歌。講述她跟王秀蘭學過《藏舟》、《表花》,楊翠花教過她《斷橋》,吸收各種藝術所長,豐富自我風格。她對後輩人非常熱情,知無不言,耐心講解。她們這一代人思想覺悟非常高,沒有保守觀念,希望藝術一代一代傳承不息,恨不得把平生所學都傳授下去。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任艾英老師14歲時隨軍南下,七月劇社在臨汾集結,每天晚上就去劇院看蒲劇、評劇,對唱腔表演產生的濃厚的興趣,為以後的藝術拓展奠定了基礎。現在她的身體這麼好,主要是生活規律,思想開朗,注意生活衛生,鍛鍊身體,沒事時自我按摩手指關節,腿和腳。她的晚年生活非常充實,心態好,心情好,身體好,平安快樂是最好的生活態度。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歌唱家任艾英贈送書籍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吉有芳雖然是梅花獎獲得者,知名演員了,在老前輩面前還是虛心學習。藝無止境,只有不斷的充實,不斷的學習,才能自我完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藝術也是這樣,永遠在路上。任老師說:“你的輪廓不錯,臉型不錯,適合演旦角,聲腔表演也挺好”


"

黃河岸邊的河曲是民歌的海洋,人才輩出,走出了許許多多的音樂人,數也數不清了。在眾多耀眼的星光中,任艾英就是一位出才華出眾的歌唱家。從七月劇社成長起來抗戰老兵,經歷了風風雨雨,譜就了新中國音樂發展的歷程。1959年張萬一、張沛編劇,張沛、張文秀、李秉衡作曲,為國慶十週年獻禮節目、四場神話歌舞劇《啞姑泉》,其中甜姑就是任艾英首演,每到一地演出深受歡迎,全國各地都曾移植上演,影響甚廣。劇作家田漢看了此劇專程赴運城訪問啞姑泉,題詞:金針挑出萬人甜,故事真堪入管絃。千古中條一池雪,停車爭訪啞姑泉。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歌唱家任艾英講解發聲方法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在第二次山西戲友戲迷戲曲保護論壇期間,熱愛蒲劇的王思恭老師偶然看到一張1960年山西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單,上面有《啞姑泉》的介紹,提到了主演任艾英。王思恭老師就提議正在排演《啞姑泉》的蒲劇名家吉有芳,有機會可以去拜訪一下這位老師,充實一下對人物角色的分析。吉有芳老師請文化廳老領導郭士星幫助聯繫是否能向任艾英老師請教,經郭士星引見,吉有芳專程來太原拜訪了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原定來太原的前一天,8月15日晚吉有芳還有演出任務,在臨汾一個小山村演戲,之後連夜趕回運城,第二天她與導演雷亞芬匆匆趕到太原,一路風塵僕僕。雙方聯繫好了以後,任艾英老師早早就在樓下迎接他們,任艾英老師個子不高,但很精神,思維敏捷,腿腳靈活,真不像是八十多歲的老太太。一進門還沒有坐定,任老師就要聽聽吉有芳的嗓子,聽聽聲腔是否打開,發聲是否科學。她認為演員要注意聲腔口形,真假聲結合運用,口腔氣息的控制,如何才能達到聲腔的美妙。隨後又熱情招待遠方的客人喝水,坐在沙發上仔細的給導演雷亞芬和吉有芳講起當年《啞姑泉》演出的細節。第一場穿什麼服裝,在什麼場合換衣服,表演注意什麼,如何表現人物,其中運用了各種戲曲、歌曲等表現方式,有的地方借用了晉北的踢鼓子秧歌,有的唱段用到評劇的唱腔。當她得知劇本是重新創作,與原劇本有所不同時,還是認真講解如何刻畫人物,演員要演好戲,要認真看劇本,分析人物,才能深入體會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演戲要認真,師父告訴她不管臺下觀眾多與少,要一如既往的認真表演。她把二十多歲時表演的人物體會筆記拿出來提供參考。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任艾英老師談到要注意“氣、聲、字、腔、情”,戲曲有大的甩腔就要用氣息。既要唱戲,也要唱歌,朗讀,把聲音各方面的運用連貫起來。字要咬準,轍韻清楚,聲音要送到觀眾耳朵中。唱腔要動聽美妙、圓潤,表現人物的內心情感,才能打動人。她曾經演過中路梆子,學過蒲劇、眉戶、上黨梆子、襄垣秧歌、黎城落子、幹板腔、晉中秧歌。講述她跟王秀蘭學過《藏舟》、《表花》,楊翠花教過她《斷橋》,吸收各種藝術所長,豐富自我風格。她對後輩人非常熱情,知無不言,耐心講解。她們這一代人思想覺悟非常高,沒有保守觀念,希望藝術一代一代傳承不息,恨不得把平生所學都傳授下去。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任艾英老師14歲時隨軍南下,七月劇社在臨汾集結,每天晚上就去劇院看蒲劇、評劇,對唱腔表演產生的濃厚的興趣,為以後的藝術拓展奠定了基礎。現在她的身體這麼好,主要是生活規律,思想開朗,注意生活衛生,鍛鍊身體,沒事時自我按摩手指關節,腿和腳。她的晚年生活非常充實,心態好,心情好,身體好,平安快樂是最好的生活態度。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歌唱家任艾英贈送書籍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吉有芳雖然是梅花獎獲得者,知名演員了,在老前輩面前還是虛心學習。藝無止境,只有不斷的充實,不斷的學習,才能自我完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藝術也是這樣,永遠在路上。任老師說:“你的輪廓不錯,臉型不錯,適合演旦角,聲腔表演也挺好”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前 郭士星 任艾英

後 雷亞芬 吉有芳


"

黃河岸邊的河曲是民歌的海洋,人才輩出,走出了許許多多的音樂人,數也數不清了。在眾多耀眼的星光中,任艾英就是一位出才華出眾的歌唱家。從七月劇社成長起來抗戰老兵,經歷了風風雨雨,譜就了新中國音樂發展的歷程。1959年張萬一、張沛編劇,張沛、張文秀、李秉衡作曲,為國慶十週年獻禮節目、四場神話歌舞劇《啞姑泉》,其中甜姑就是任艾英首演,每到一地演出深受歡迎,全國各地都曾移植上演,影響甚廣。劇作家田漢看了此劇專程赴運城訪問啞姑泉,題詞:金針挑出萬人甜,故事真堪入管絃。千古中條一池雪,停車爭訪啞姑泉。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歌唱家任艾英講解發聲方法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在第二次山西戲友戲迷戲曲保護論壇期間,熱愛蒲劇的王思恭老師偶然看到一張1960年山西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單,上面有《啞姑泉》的介紹,提到了主演任艾英。王思恭老師就提議正在排演《啞姑泉》的蒲劇名家吉有芳,有機會可以去拜訪一下這位老師,充實一下對人物角色的分析。吉有芳老師請文化廳老領導郭士星幫助聯繫是否能向任艾英老師請教,經郭士星引見,吉有芳專程來太原拜訪了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原定來太原的前一天,8月15日晚吉有芳還有演出任務,在臨汾一個小山村演戲,之後連夜趕回運城,第二天她與導演雷亞芬匆匆趕到太原,一路風塵僕僕。雙方聯繫好了以後,任艾英老師早早就在樓下迎接他們,任艾英老師個子不高,但很精神,思維敏捷,腿腳靈活,真不像是八十多歲的老太太。一進門還沒有坐定,任老師就要聽聽吉有芳的嗓子,聽聽聲腔是否打開,發聲是否科學。她認為演員要注意聲腔口形,真假聲結合運用,口腔氣息的控制,如何才能達到聲腔的美妙。隨後又熱情招待遠方的客人喝水,坐在沙發上仔細的給導演雷亞芬和吉有芳講起當年《啞姑泉》演出的細節。第一場穿什麼服裝,在什麼場合換衣服,表演注意什麼,如何表現人物,其中運用了各種戲曲、歌曲等表現方式,有的地方借用了晉北的踢鼓子秧歌,有的唱段用到評劇的唱腔。當她得知劇本是重新創作,與原劇本有所不同時,還是認真講解如何刻畫人物,演員要演好戲,要認真看劇本,分析人物,才能深入體會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演戲要認真,師父告訴她不管臺下觀眾多與少,要一如既往的認真表演。她把二十多歲時表演的人物體會筆記拿出來提供參考。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任艾英老師談到要注意“氣、聲、字、腔、情”,戲曲有大的甩腔就要用氣息。既要唱戲,也要唱歌,朗讀,把聲音各方面的運用連貫起來。字要咬準,轍韻清楚,聲音要送到觀眾耳朵中。唱腔要動聽美妙、圓潤,表現人物的內心情感,才能打動人。她曾經演過中路梆子,學過蒲劇、眉戶、上黨梆子、襄垣秧歌、黎城落子、幹板腔、晉中秧歌。講述她跟王秀蘭學過《藏舟》、《表花》,楊翠花教過她《斷橋》,吸收各種藝術所長,豐富自我風格。她對後輩人非常熱情,知無不言,耐心講解。她們這一代人思想覺悟非常高,沒有保守觀念,希望藝術一代一代傳承不息,恨不得把平生所學都傳授下去。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任艾英老師14歲時隨軍南下,七月劇社在臨汾集結,每天晚上就去劇院看蒲劇、評劇,對唱腔表演產生的濃厚的興趣,為以後的藝術拓展奠定了基礎。現在她的身體這麼好,主要是生活規律,思想開朗,注意生活衛生,鍛鍊身體,沒事時自我按摩手指關節,腿和腳。她的晚年生活非常充實,心態好,心情好,身體好,平安快樂是最好的生活態度。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歌唱家任艾英贈送書籍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吉有芳雖然是梅花獎獲得者,知名演員了,在老前輩面前還是虛心學習。藝無止境,只有不斷的充實,不斷的學習,才能自我完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藝術也是這樣,永遠在路上。任老師說:“你的輪廓不錯,臉型不錯,適合演旦角,聲腔表演也挺好”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前 郭士星 任艾英

後 雷亞芬 吉有芳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

黃河岸邊的河曲是民歌的海洋,人才輩出,走出了許許多多的音樂人,數也數不清了。在眾多耀眼的星光中,任艾英就是一位出才華出眾的歌唱家。從七月劇社成長起來抗戰老兵,經歷了風風雨雨,譜就了新中國音樂發展的歷程。1959年張萬一、張沛編劇,張沛、張文秀、李秉衡作曲,為國慶十週年獻禮節目、四場神話歌舞劇《啞姑泉》,其中甜姑就是任艾英首演,每到一地演出深受歡迎,全國各地都曾移植上演,影響甚廣。劇作家田漢看了此劇專程赴運城訪問啞姑泉,題詞:金針挑出萬人甜,故事真堪入管絃。千古中條一池雪,停車爭訪啞姑泉。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歌唱家任艾英講解發聲方法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在第二次山西戲友戲迷戲曲保護論壇期間,熱愛蒲劇的王思恭老師偶然看到一張1960年山西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單,上面有《啞姑泉》的介紹,提到了主演任艾英。王思恭老師就提議正在排演《啞姑泉》的蒲劇名家吉有芳,有機會可以去拜訪一下這位老師,充實一下對人物角色的分析。吉有芳老師請文化廳老領導郭士星幫助聯繫是否能向任艾英老師請教,經郭士星引見,吉有芳專程來太原拜訪了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原定來太原的前一天,8月15日晚吉有芳還有演出任務,在臨汾一個小山村演戲,之後連夜趕回運城,第二天她與導演雷亞芬匆匆趕到太原,一路風塵僕僕。雙方聯繫好了以後,任艾英老師早早就在樓下迎接他們,任艾英老師個子不高,但很精神,思維敏捷,腿腳靈活,真不像是八十多歲的老太太。一進門還沒有坐定,任老師就要聽聽吉有芳的嗓子,聽聽聲腔是否打開,發聲是否科學。她認為演員要注意聲腔口形,真假聲結合運用,口腔氣息的控制,如何才能達到聲腔的美妙。隨後又熱情招待遠方的客人喝水,坐在沙發上仔細的給導演雷亞芬和吉有芳講起當年《啞姑泉》演出的細節。第一場穿什麼服裝,在什麼場合換衣服,表演注意什麼,如何表現人物,其中運用了各種戲曲、歌曲等表現方式,有的地方借用了晉北的踢鼓子秧歌,有的唱段用到評劇的唱腔。當她得知劇本是重新創作,與原劇本有所不同時,還是認真講解如何刻畫人物,演員要演好戲,要認真看劇本,分析人物,才能深入體會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演戲要認真,師父告訴她不管臺下觀眾多與少,要一如既往的認真表演。她把二十多歲時表演的人物體會筆記拿出來提供參考。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任艾英老師談到要注意“氣、聲、字、腔、情”,戲曲有大的甩腔就要用氣息。既要唱戲,也要唱歌,朗讀,把聲音各方面的運用連貫起來。字要咬準,轍韻清楚,聲音要送到觀眾耳朵中。唱腔要動聽美妙、圓潤,表現人物的內心情感,才能打動人。她曾經演過中路梆子,學過蒲劇、眉戶、上黨梆子、襄垣秧歌、黎城落子、幹板腔、晉中秧歌。講述她跟王秀蘭學過《藏舟》、《表花》,楊翠花教過她《斷橋》,吸收各種藝術所長,豐富自我風格。她對後輩人非常熱情,知無不言,耐心講解。她們這一代人思想覺悟非常高,沒有保守觀念,希望藝術一代一代傳承不息,恨不得把平生所學都傳授下去。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任艾英老師14歲時隨軍南下,七月劇社在臨汾集結,每天晚上就去劇院看蒲劇、評劇,對唱腔表演產生的濃厚的興趣,為以後的藝術拓展奠定了基礎。現在她的身體這麼好,主要是生活規律,思想開朗,注意生活衛生,鍛鍊身體,沒事時自我按摩手指關節,腿和腳。她的晚年生活非常充實,心態好,心情好,身體好,平安快樂是最好的生活態度。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歌唱家任艾英贈送書籍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吉有芳雖然是梅花獎獲得者,知名演員了,在老前輩面前還是虛心學習。藝無止境,只有不斷的充實,不斷的學習,才能自我完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藝術也是這樣,永遠在路上。任老師說:“你的輪廓不錯,臉型不錯,適合演旦角,聲腔表演也挺好”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前 郭士星 任艾英

後 雷亞芬 吉有芳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

黃河岸邊的河曲是民歌的海洋,人才輩出,走出了許許多多的音樂人,數也數不清了。在眾多耀眼的星光中,任艾英就是一位出才華出眾的歌唱家。從七月劇社成長起來抗戰老兵,經歷了風風雨雨,譜就了新中國音樂發展的歷程。1959年張萬一、張沛編劇,張沛、張文秀、李秉衡作曲,為國慶十週年獻禮節目、四場神話歌舞劇《啞姑泉》,其中甜姑就是任艾英首演,每到一地演出深受歡迎,全國各地都曾移植上演,影響甚廣。劇作家田漢看了此劇專程赴運城訪問啞姑泉,題詞:金針挑出萬人甜,故事真堪入管絃。千古中條一池雪,停車爭訪啞姑泉。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歌唱家任艾英講解發聲方法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在第二次山西戲友戲迷戲曲保護論壇期間,熱愛蒲劇的王思恭老師偶然看到一張1960年山西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單,上面有《啞姑泉》的介紹,提到了主演任艾英。王思恭老師就提議正在排演《啞姑泉》的蒲劇名家吉有芳,有機會可以去拜訪一下這位老師,充實一下對人物角色的分析。吉有芳老師請文化廳老領導郭士星幫助聯繫是否能向任艾英老師請教,經郭士星引見,吉有芳專程來太原拜訪了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原定來太原的前一天,8月15日晚吉有芳還有演出任務,在臨汾一個小山村演戲,之後連夜趕回運城,第二天她與導演雷亞芬匆匆趕到太原,一路風塵僕僕。雙方聯繫好了以後,任艾英老師早早就在樓下迎接他們,任艾英老師個子不高,但很精神,思維敏捷,腿腳靈活,真不像是八十多歲的老太太。一進門還沒有坐定,任老師就要聽聽吉有芳的嗓子,聽聽聲腔是否打開,發聲是否科學。她認為演員要注意聲腔口形,真假聲結合運用,口腔氣息的控制,如何才能達到聲腔的美妙。隨後又熱情招待遠方的客人喝水,坐在沙發上仔細的給導演雷亞芬和吉有芳講起當年《啞姑泉》演出的細節。第一場穿什麼服裝,在什麼場合換衣服,表演注意什麼,如何表現人物,其中運用了各種戲曲、歌曲等表現方式,有的地方借用了晉北的踢鼓子秧歌,有的唱段用到評劇的唱腔。當她得知劇本是重新創作,與原劇本有所不同時,還是認真講解如何刻畫人物,演員要演好戲,要認真看劇本,分析人物,才能深入體會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演戲要認真,師父告訴她不管臺下觀眾多與少,要一如既往的認真表演。她把二十多歲時表演的人物體會筆記拿出來提供參考。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任艾英老師談到要注意“氣、聲、字、腔、情”,戲曲有大的甩腔就要用氣息。既要唱戲,也要唱歌,朗讀,把聲音各方面的運用連貫起來。字要咬準,轍韻清楚,聲音要送到觀眾耳朵中。唱腔要動聽美妙、圓潤,表現人物的內心情感,才能打動人。她曾經演過中路梆子,學過蒲劇、眉戶、上黨梆子、襄垣秧歌、黎城落子、幹板腔、晉中秧歌。講述她跟王秀蘭學過《藏舟》、《表花》,楊翠花教過她《斷橋》,吸收各種藝術所長,豐富自我風格。她對後輩人非常熱情,知無不言,耐心講解。她們這一代人思想覺悟非常高,沒有保守觀念,希望藝術一代一代傳承不息,恨不得把平生所學都傳授下去。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任艾英老師14歲時隨軍南下,七月劇社在臨汾集結,每天晚上就去劇院看蒲劇、評劇,對唱腔表演產生的濃厚的興趣,為以後的藝術拓展奠定了基礎。現在她的身體這麼好,主要是生活規律,思想開朗,注意生活衛生,鍛鍊身體,沒事時自我按摩手指關節,腿和腳。她的晚年生活非常充實,心態好,心情好,身體好,平安快樂是最好的生活態度。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歌唱家任艾英贈送書籍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吉有芳雖然是梅花獎獲得者,知名演員了,在老前輩面前還是虛心學習。藝無止境,只有不斷的充實,不斷的學習,才能自我完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藝術也是這樣,永遠在路上。任老師說:“你的輪廓不錯,臉型不錯,適合演旦角,聲腔表演也挺好”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前 郭士星 任艾英

後 雷亞芬 吉有芳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蒲劇名家吉有芳拜訪任艾英


1959年參與為國慶十週年獻禮節目、神話歌舞劇《啞姑娘》的創作。這個戲是根據運城鹽池一帶的民間傳說故事編寫的四場歌舞劇,劇本描寫了一個美麗的姑娘——甜姑和鹽民們為了取得甜水晒鹽,與妖魔鬥爭的故事。人們感恩甜姑捨己為人的高尚品德,將泉取名“啞姑泉”永世紀念,音樂部分選了左雲道情的音樂為基本素材。1960年在省內和國內一些大城市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在遼寧演出時,瀋陽音樂學院院長、著名作曲家劫夫在大連看了之後,又趕到瀋陽連看了兩場,給予了高度評價。田漢等一些老藝術家由北京專程來太原觀看,除當場給予充分肯定,赴運城訪問啞姑泉又題了詞:金針挑出萬人甜,故事真堪入管絃。千古中條一池雪,停車爭訪啞姑泉。上世紀70年代,此劇又由香港城市交響樂團加以改編在香港演出,也獲得了好的演出效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