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定西這7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定西是甘肅省轄地級市,位於甘肅中部,通稱“隴中”。定西不僅孕育了李氏文化,同時也是馬家窯、齊家、寺窪、辛店等史前文化交匯地和全國重要的書畫作品集散地,境內保存著以馬家窯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為代表的多處人文歷史遺蹟,以紅軍長征通渭“榜羅會議”、岷縣“岷州會議”為代表的紅色旅遊景點。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

甘肅定西這7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1、馬家窯遺址:位於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洮陽鎮馬家窯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約為5200年—4400年前)文化遺址,定名為仰韶文化馬家窯期。民國十三年(1924年),馬家窯遺址被瑞典地質學家兼考古學家安特生髮現。出土了大量的上古時代代表華夏文化的彩陶器皿。

甘肅定西這7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2、汪氏家族墓地:位於定西市漳縣城南2.5公里處漳河南岸徐家坪村東南的平緩坡地上。東西長、南北窄,取西高東低之勢。是元代隴右王汪世顯及其後裔的家族墓地。時間跨度為370多年(1243-1616),葬有14代200餘人,其中有“三王十國公”,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出土實物最具有研究價值的一處元代墓葬群。面積約3萬平方米。

甘肅定西這7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3、灞陵橋:位於渭源縣城南清源河上,因“渭水繞長安,繞灞陵,為玉石欄杆灞陵橋”之語,得名灞陵橋。民國八年即1919年開始在縣城南門仿照蘭州雷壇河“握橋”,修建純木結構臥式懸臂拱橋,1934年8月再建。竣工後諸多名人題詞留念。橋身全長40米,跨度29.5米,高15.4米,寬4.8米,為全國獨一無二的純木質疊樑拱橋。中國著名的建築大師茅以升在他的《橋樑史》中對灞陵橋的評價僅次於河北趙州同濟橋

甘肅定西這7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4、威遠樓:又名鼓樓,位於甘肅隴西縣城中心,始建於北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至今有900多年曆史,經歷代維修和擴建,現威遠樓為磚基三層木樓,基座高11米,長27米,寬17米,樓高15米,通高26米。一樓有廊柱24根,三樓均為正面飛簷,簷下斗拱彩繪102朵,樓內樑架扶持制約,結構緊密,垂脊獸頭,昂首高蹲,戧脊套獸,栩栩如生,為隴西一雄偉建築。

甘肅定西這7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5、榜羅鎮會議舊址:位於通渭縣榜羅鎮,1935年9月27日,中國共產黨在此地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史稱“榜羅鎮會議”。榜羅鎮會議遺址主要包括以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羅會議紀念館為中心的17處當時的中共中央領導住宿舊址、紅軍警衛團駐地舊址、紅軍住宿舊址一條街、連以上軍政千人幹部會議舊址和紅軍長征出入境榜羅鎮路線遺蹟。

甘肅定西這7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6、寺窪遺址:位於臨洮縣城南20公里,洮河西岸衙下鄉衙下村,為“寺窪文化”的命名地,寺窪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14~前11世紀。主要分佈在蘭州以東的甘肅省境內,並擴及陝西省千水、涇水流域。居民聚落已具相當規模。經濟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墓葬多土坑墓,形若覆鬥,葬具有棺或棺槨,除單人葬外,有合葬和火葬墓。隨葬品有陶器、青銅器、裝飾品及馬牛羊的骨骼。少數墓中有殉人和陪葬車馬,表明當時已進入奴隸社會。馬鞍形口罐是最有特色的陶器。寺窪文化是黃河上游遠古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出土陶器聞名遐邇。

甘肅定西這7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7、辛店遺址:位於定西市臨洮縣,為一處商周時代的辛店文化遺址。1924年被發現。遺址分為辛店村駱駝崖與石郭家村石家坪兩個片區。經鑽探、發掘證實,駱駝崖為居住區,面積9600平方米;石家坪區為墓葬區,面積10.7萬平方米,出土陶器以夾砂紅褐陶或黃陶為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