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善用生地的臨床經驗


一、治痺證:

痺乃閉而不通之謂。可因風寒溼邪壅滯或痰瘀痺阻,也可因氣血虧虛或運行無力。故有不通則痛與不榮亦痛之病理。倘若氣血充沛,營衛調和,在外之邪不易入,即使已入內之邪也無容留之地。

蔣老對生地療痺倍加讚賞。他說:肝主筋,腎主骨,心主血脈,痺證之發生恆與心肝腎攸關。生地一藥,入心肝腎三經,氣涼質潤,性降通利,擅養陰生津,生血脈。《本經》雲其“除寒熱積聚、除痺”,《別錄》謂其“通血脈,益氣力”。可見生地針對病機而“充”、“通”兼備,屬不可多得之佳品。

(一)風寒溼痺案:

宋長琴,女,18歲,農民。83年10月28日初診。周身關節腫痛3年,多次在省市醫院查治,診為風溼性關節炎。長期用消炎痛、炎痛喜康、地塞米松等,仍反覆發作。起居稍有不慎,即發熱,腫痛加劇。近三月來,左踝及兩腕、手指腫痛,不紅,屈伸不利,肌肉瘦削,飲食二便尚可。面萎黃虛浮,舌質淡紅,苔白微膩,脈細澀。

今純用中藥治療:生地50克,黃芪、續斷、桑寄生各15克,防己、桂枝、制川烏(先煎)各10克,五加皮12克。3劑,痛腫明顯減輕。守方繼服16劑,痛止腫消,肌肉漸豐,面色紅潤。為鞏固計,再進8劑,半年後隨訪未發。

(二)脈痺案:

張篤洲,男,69歲,幹部。84年8月20日初診。左小腿及足背腫脹沉重疼痛2月餘,久站久行症狀加重,西醫診為左下肢深層靜脈炎,雖未間斷中西藥物治療,但效果甚微。肢冷麻木,膚色紫黯,按之不留指痕,腹股溝淋巴結不大,舌質暗紅,邊有齒痕,苔薄微黃,脈沉細。

生地50克,玄蔘、防己、宣木瓜、地龍、豬苓、澤瀉各10克,雞血藤、川牛膝、絲瓜絡各15克,連翹20克,蜈蚣一條。3劑後,沉重改善,腫脹稍減。前方繼服10劑,諸證向愈,去蜈蚣又8劑。現隨訪已愈。

(三)腰腿痛案:

王義蘭,女,38歲,範崗林場,84年7月8日就診。二年前因露臥溼地,其後即感腰骶痠痛,漸重,痛從骶沿右大腿後外側而至膕窩、小腿處傳佈,診為坐骨神經痛。用強的鬆、炎痛喜康等,並作局封,未愈。曾服陽和湯加減3劑效果不顯。刻下,面㿠白,形寒肢冷,納差,時感腹脹,舌淡嫩,脈沉細。

疏方:生地60克,附片、制川烏、制草烏各9克(先煎),炮乾薑、細辛各4.5克,麻黃、白芥子各9克,五加皮、骨碎補各12克。9劑後痛止,仍感肢冷,未再服藥。兩月後因發瘧數日又感隱痛,前方加桂枝又6劑,諸證全除。

二、偏頭痛:

武守雲,女,21歲,站崗鄉,84年8月4日來診。右上頜部痛2年餘,常為電擊樣抽痛,驟然暴作,持續30秒至5分鐘不等,輕時數日不發,重時每日數發,診為右第2支三叉神經痛。曾用中西藥物,針刺等仍未能制。近月來頻繁發作,難於忍受,泛泛欲吐,飲食少進,口乾不欲飲。面黃形瘦,舌嫩紅,苔薄膩,脈弦數。

疏方:川芎15克,荊芥、防風、白芷、羌活、法夏、吳萸、殭蠶各9克,菊花、鉤藤(後下)各12克,薄荷(後下)、甘草各6克。服6劑未效。於84年8月20日再診時予前方去荊芥、羌活,加生地60克。4劑後疼痛大減,夜能安睡。守方又9劑,痛全止,隨訪半年未發。

三、治十趾疼痛:

許傳琴,女,19歲,桑澗鄉,83年11月6日來診。十趾灼痛陣作月餘,漸重,每因遇熱、觸物或站立而加重,診為紅斑性肢痛症。西藥治療半月無效,夜間疼劇。近感兩手中食指亦有微痛,二便尚可。面色潮紅,四肢溫暖,足趾皮色略紅,跗陽脈動而勁,舌質淡紅,苔白罩黃,脈沉弦。

生地60克、細辛4.5克,麻黃、白芥子、川牛膝、桂枝各9克,赤芍、木瓜各15克,苡仁30克。進3劑疼痛已去十之七八,守方遣6劑。約兩月後(84年元月12日)因疥瘡來診告雲,藥未盡劑而痛全止。

四、外用敷貼:

清·吳尚先說:“外治之理,即是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是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基此,蔣老又常將生地作為外用藥,分別治療外傷血腫、麥粒腫、電光性眼炎,牙痛等。

(一)生地治外傷:

生地治跌僕損傷,古已有之,惟近世罕用。如《本經》雲其“主折跌絕筋”,《別錄》則謂“破惡血”,《本草從新》進一步說:“凡跌僕損傷,肌肉血瘀發腫青紫者,以鮮生地搗爛厚敷,自能去消腫,活血定痛,知地黃去瘀自有天然作用。”鮮生地我處無貨,乃用乾地黃切碎,溫水浸透,搗如泥狀,加少許冰片或風油精數滴,敷於患處,亦甚效驗。

如治吳必和,因重物撞傷右踝一天,局部腫痛,皮下瘀血,攝片稱骨關節正常。遂予前法外敷,干時取下,用酒拌透並加風油精數滴,再敷。當日痛減大半,三日而愈。

(二)治針眼:

生地、枸杞子各10克,烘乾(勿磔化)研細末,以麻油調成糊狀,塗於患處,每日數次。

如治王佔英,右眼患針眼,經用前法,當日腫痛減輕,3日而愈。越2月左眼也生針眼,仍以前法塗敷,亦3日而愈。

(三)治電光性眼炎:

生地20克,切碎,溫水浸泡片刻,搗如泥,加蜜或糖水適量,作成兩個餅狀,略大於眼眶,敷於兩眼,包紮固定4至6小時,往往一次而愈,對嚴重者可再敷一次。

如患者李忠仁,電焊作業後,雙眼紅腫疼痛畏光流淚,頭痛。於晚上敷藥一次,次晨取下,諸證皆失。

(四)治牙痛:

花椒6克研細,生地20克,食醋二盅,同搗如泥,作成小丸如蠶豆大,放在患牙上,咬合牙床,張口使涎水流出,如不流涎則更換一粒。

如治胡立業,牙齒腫痛3天,齲齒鬆動,牙齦紅腫較著。注射青黴素、服消炎藥數次,未能見效。用上丸1粒痛減,連用8粒而痛止腫消。

按:蔣老用生地內服劑量較大,一般為30—60克,個別亦用至90克者。因生地性涼質潤,對陽虛或脾胃虛寒者,在組方時用辛宣、溫通藥物以反佐,或將生地加生薑汁或白酒一盅,同搗如泥,這樣既不礙胃,又使藥效易於發揮。

  • 本文摘自《黑龍江中醫藥》,1985年第5期,作者/蔣運祥 蔣運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