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調味技藝之本味理論、地緣理論等理論,助你成為調味大廚


中國傳統調味技藝之本味理論、地緣理論等理論,助你成為調味大廚


五味調和是中華民族傳統飲食文化的核心,它源遠流長,內涵豐富。中國傳統的調味技藝是對飲食五味的性質和關係深刻認識的結果,這種認識,歸納起來,主要有十大調味理論指導著人們的烹飪生產與實踐。

一、“中和”調味論

“中和”調味理論,強調的是 “適中”、“適度”、“中正”。 調味中的“和”強調的是“中和”,這是我國最傳統的“調味”方法。 它是一種不偏不倚的調和理論,利用不同的調味品,經過合理的調配使菜品達到美味可口的最佳狀態。

味必須求其醇正、適中、和美,要求濃厚而不重,清鮮而不薄。 這就是我國調味的基礎理論和基本規律,也是菜餚形成美味佳餚的圭臬。

“中和五味”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核心。 在中國烹飪中,“五味”是本體,“調”是手段,“和”是目的。 它是一個烹調目的和手段的統一體,是一個系統。 “五味調和”,盡在“中和”。

中國烹飪從調味出發,在烹飪生產過程中,運用不同介質進行加熱,運用不同原料調湯,勾出不同式樣芡汁,以漬、醃、泡、醬、浸等手段加工透味,都是力求使“五味”通過“中和”,既能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又能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使人們的身心需要在“五味中和”中得到和諧、統一。 同時,避免“五味”偏嗜,而引起相對應的臟腑受到損失,失去平衡。

二、“本味”調味論

中國烹飪“本味”調味理論就是要充分體現烹飪原料的自然之味和自然之美,突出原料之本,並把握原料的優劣,通過調味全力滅腥、去臊、除羶,排除一切不良的氣味。

所謂“本味”,主要指烹飪原料本身所具有的甘、酸、辛、苦、鹹等味的化學屬性,以及烹飪過程中以水為介質,經火的大、小、久、暫加熱變化後的味道。

由於“本味”理論的影響,使得“淡味”、“真味”的菜品不斷湧現,如各種鮮活原料的烹製正是以鮮美之“本味”得到各地人們的廣泛歡迎。從菜餚成品的接受者方面來看,一般人在品嚐中注重的主要還是原料的美味,“吃雞要有雞味,吃魚要有魚味”,其次才是調味品的滋味。

過分的依賴調味品,會使人們在品味菜餚時產生單調之感,不利於在烹調中顯示出“一物一性,一菜一味”的多樣風格。


中國傳統調味技藝之本味理論、地緣理論等理論,助你成為調味大廚



三、“時序”調味論

調和飲食滋味,要符合時序,注意時令。 這個觀點是根據春夏秋冬四時的變化,把人的飲食調和,與人體和天、地、自然界聯繫起來分析。

“時序”調味理論,講究適時而食、適時配味,對我國飲食的影響十分深遠。在烹製調味時,要遵循調味的季節性,冬則味醇濃厚,夏則清淡涼爽。

四、“地緣”調味論

不同的地域環境形成了不同的飲食文化,這是各地的氣候、物產、風俗的差異造成的。

我國各地自古以來就有不同口味特色的差異。 長江以南的人們大都喜歡吃甜食,北方人多“口重”,即愛吃鹹,總缺不了鹹菜、鹹醬和醬油之類。從中國烹飪史上看,先秦時期我國飲食就形成了兩大風味體系,即南方風味和北方風味。

中國傳統調味技藝之本味理論、地緣理論等理論,助你成為調味大廚


五、“適口”調味論

調味中的“適口”理論,用一句話來概括,即是凡菜品之適口者皆為珍品。“物無定味,適口者珍”,就是說,味道要隨各人的口味而定,“適口”便是好味道。

調味技術的進步,集中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運用調味料的化學性質,巧妙的進行組合,把單一的味變為複合的味;另一是與烹飪的其它因素緊密結合,特別是利用加熱的手段調製出變化精微的非常適口的多種味道來。

中國傳統調味技藝之本味理論、地緣理論等理論,助你成為調味大廚


六、“相物”調味論

根據原材料的特點有針對性的施加調味品,可使菜品相得益彰、美味可口。 這種調味方法從古代開始一直沿用至今。

相物而施就是要根據原料的特點進行調理。 原料本身具備鮮味的,如新鮮的魚、蝦、雞、鴨等,烹製時要突出原料本身的鮮味,不要讓調味品的味道掩蓋其本身的鮮美滋味,所以在調味時對鮮味足的原料,宜淡不宜重,在口味上避免調味過重而適得其反,失去美味效果;原料本身味薄的如海蔘、魚翅等,應以其他鮮香的美味促進它,如用調製的高湯套味、吸味,以增加其鮮美之味;原料帶有臊、腥、羶氣味的如牛、羊肉和魚等,應利用調味品(如料酒、蔥、姜、蒜、醋等)來改變臊、腥、羶的不正之味,並使其美味突出。

總之,在調製時須因物而異,合理搭配調味品,而且下料的先後、用料的多少,卻不能有絲毫的差錯。 要達到“相物”調味的目的,就要分別注意兩個方面或兩個層次的問題:一是,某一種具體物料“先天”自然美質的味性,如何來保護它的自然之味;二是,諸種具體物料在組配的“調”的過程中實現的複合味性,如何來美化它、豐富它。 總之是振食慾、飽口福的美味。

七、“優選”調味論

選用優質調料,針對原料的不同情況進行調味,是古代調味理論的一大特點。優質的調味料,是製作好菜餚口味的基本保證。它不僅可使菜餚口味鮮美、豐富,而且能吸引不同層次的回頭客人。 而劣質的調味料製作的菜餚,不僅破壞了菜品的質量,而且影響人們的進食口感,也損壞了店家的形象。 從某種意義上說,優質的菜品依賴於貨真價實和新、奇、特的調料。

在西南地區的四川,為了表現不同層次、不同風格的麻辣各味,分別選用泡辣椒、幹辣椒、辣椒末、辣椒油、郫縣豆瓣、元紅豆瓣、油辣子、煳辣殼等料,雖然都沾一個“辣”字,與其它調味品組合的效果就大不一樣。因優選不同的品種,才調製出不同風格的味型,才有紅油味型、麻辣味型、酸辣味型、煳辣味型、陳皮味型、魚香味型、怪味味型、家常味型的出現。

中國傳統調味技藝之本味理論、地緣理論等理論,助你成為調味大廚


八、“養生”調味論

“養生”調和論,旨在通過特定意義的飲食調味去達到長壽目的的理論與實踐。 調味與養生是相輔相成的。

調味養生功在淡味。 淡味並非忌鹽,而是以清淡為上。 就歷來養生實踐而言,適當進食五味,也是富有美感意義的感官享受。 這是人們深受厚味膩食之害後,在老莊“返璞歸真”、“清靜無為”思想影響下提出的一種飲食養生的標準。

自古及今,淡味養生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養生真味是清淡”,這是一種保健調味法,是飲食調味的一種類型,是相對於濃味、厚味、重味而言的飲食調味思想。

中國傳統調味技藝之本味理論、地緣理論等理論,助你成為調味大廚


九、“祕製”調味論

“祕製”調和技藝,它不是大眾的、普泛的技術,而是一種獨特而絕妙的操作工藝,或是一種祖傳祕方的調味技術。 從古到今,許多獨門絕技普遍存在。 我們常常看到,某個人家的菜餚就是特別的香,某個廚師的技藝就是特別的絕,別人無法模仿,因為這裡有祕製配方,它一般不外傳,只是獨家傳授。

十、“模糊”調味論

自古以來,中國調味技術大多是不同的師傅以不同的風格出現,這在古代的菜餚食譜中可見端倪。 從古代典籍中查看部分食譜,其中絕大多數食譜是模糊的。我國古代的食譜編寫一般有這樣幾種情況:一是隻寫出食譜的名稱,沒有製作過程;二是籠統地概括一下製作情況;三是隻註明主料的數量。 對於食譜中主、輔、調料的分量,所標示的食譜相當少見。

結語:

中國傳統十大調味理論,儘管每一方面都形成了鮮明的個性特點,但它們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叉並舉的。 它們在“調和至美”的整體框架下相互聯繫、相互作用,通過不同的“調理”最終達到“和美”的目的。

附:醬滷製作者必備調味基礎理論

醬滷肉製品是肉加調味料和香辛料,以水為介質,加熱煮制而成的傳統熟肉類製品。各地根據氣候條件、原料等不斷改進,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種;如醬汁肉、滷肉、糖醋排骨、道口燒雞、蜜汁蹄膀、月盛齋醬牛肉、德州扒雞等。

中國傳統調味技藝之本味理論、地緣理論等理論,助你成為調味大廚


一、調味料的作用

調味料奠定了醬滷食品的鹹味、鮮味和香氣,同時可增進色澤和外觀。由於製作時使用了較多醬油,因此顏色深、味道濃,故稱「醬制」。又因煮汁顏色和經燒煮後呈深紅色,又稱「紅燒製品」。由於使用八角、桂皮、丁香、花椒、小茴五種香料,有些地區也稱「五香製品」。

1.基本調料:食鹽、醬油等,奠定鹹味或鹹甜味。

2.定性調料:主要有酒,調味料或香辛料等,決定基本口味。

3.輔助調料:味精,蔗糖,增進色澤、鮮味。還要加入色素。

二、風味形成的三大要素

調味是在煮制中完成的,注意控制水、鹽液濃度和調料用量,使其有利於顏色及風味形成。香味的衍生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包括基礎香味、香辛料、老湯等。

1.基礎香味:

基礎調味料主要為食鹽、醬油、白砂糖、味精等。主要作用在於調節酸、甜、鮮、鹹,它們構成了食品的基礎香味。

2.香辛料:

香辛料一般為植物的根、莖、葉、果肉、種子。其功能在於提高肉香味,去除不良氣味或肉腥味,製成不同口感和風味的食品。

使用香辛料,要把握好其與肉、老湯的配比:其總量應為原料的1%左右。比例過大,食品香料味太重;比例過小,達不到除腥、呈味的效果。故香辛料的配比決定著食品的口味。

3.老湯:

老湯主要以畜、禽腔骨為原料,加花椒、八角、蔥、姜、料酒、醬油、辣椒少許調製而成。在醬滷食品生產過程中,老湯的好壞起著決定性作用。

1)中火熬製3小時以上,待骨頭中風味物質大部分溶出為止;骨頭濾去,湯液備用。

2)取要煮制的原料少許,加入配好的香辛料煮制。待原料九成熟時撈出,將湯液中的殘渣撈淨,湯液備用。

3)重複第二階段的工藝三到四次,濃郁老湯即成。

中國傳統調味技藝之本味理論、地緣理論等理論,助你成為調味大廚


三、生產工藝

消費者的口味需求各異,催生了不同風味的產品。隨著加工技術不斷提升,醬滷食品由作坊式轉為規模化生產。採用注射、滾揉等西式工藝,既保持了傳統風味,又提高了生產效率。

1.工藝流程

生產工藝主要突出調味料與香辛料及肉本身的香氣,食之肥而不膩、瘦不塞牙。調味與煮制是關鍵因素。

原料預處理&滷水製作→入鍋滷製→加調味料→中火煮→小火燜煮→加肉味香精→燜煮→停火浸泡→撈起自然冷卻→包裝儲存

2.煮制的作用

煮制的加熱方式有水、蒸汽、油炸等。因此煮制包括清煮(又稱白燒)和紅燒。肉品經過煮制,其結構、成分都發生顯著變化。

煮制使肉粘著、凝固,產生與生肉不同的硬度、齒感,彈力等物理變化,具有固定制品形態、風味和色澤,並達到熟制的目的。煮制也可殺死微生物和寄生蟲,提高貯藏穩定性和保鮮效果。

1)肉色的變化

60℃以下,無明顯變化。

65-70℃,變成紅色,再變為淡紅色。

75℃以上,完全變成褐色。

2)肉質的變化

煮制中,肌肉蛋白質發生熱變性凝固,肉汁分離,體積縮小,肉質變硬。肉失去水分,重量減輕,顏色發生改變,肌肉發生收縮變形,結締組織軟化,組織變得柔軟。隨著溫度升高,肉的保水性、pH及可溶性蛋白質等發生相應變化。

40-50℃,肉的保水性下降,硬度隨溫度上升而急劇增加。

50℃,蛋白質開始凝固。

60-70℃,肉的熱變性基本結束。

60℃,肉汁開始流出。

70℃,肉凝結收縮,色素蛋白變性,肉由紅色變為灰白色。

80℃,結締組織開始水解,膠原轉變為可溶的膠原蛋白,肉質變軟(鹽水鴨、白切雞)等。

80℃以上時,開始形成硫化氫,使肉的風味降低。

90℃,肌纖維強烈收縮,肉質變硬。

90℃以上,繼續煮沸時,肌纖維斷裂,肉被煮爛(鳳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