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家鄉大同的煤

筆者的家鄉大同素有“煤都” 之稱,人們習慣將煤炭形容為煤海、烏金。大同煤炭記載最早見於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的不朽名著《水經注》一書。《水經注.灅水》篇記載:“水出西山,東流注於黃水,黃水東注武州川,又歷故亭北,右合火山西溪水,水導源火山,西北流,山上有火井,南北六七十步。一水自枝渠南流,東南出,火山水注之,水發火山東溪,東北流出山,山有石炭,火之熱如同焦炭也。”灅水即為桑乾河,這筆記載不僅說明口泉一帶的山上有煤炭,馬脊樑一帶還存在著煤炭自燃形成的“火山”等。

說說家鄉大同的煤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知道煤炭用途的國家。遠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經從實踐中知道,煤炭是一種可以燃燒的黑色石頭,並且開始採掘,用它燒飯取暖。那時的人們稱煤炭為“石”。《山海經》記載:“風雨之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白金是現在意義的鉑金,而是指銅礦石,其下多石是指煤炭。古代對煤的稱謂有很多,如漢、三國時期稱煤炭為“石墨”。魏晉時稱“石炭”。到了宋代除了稱石炭以外,還有稱呼為“香餅”的。叫“煤”這個名稱則是明代以後才有的。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一書記載:“凡取煤經久者,從土面能辮有無之色”。民族英雄于謙曾寫過一首讚美煤炭的詩:“鑿開混沌得烏金,蓄藏陽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說說家鄉大同的煤

大同煤炭開發利用的歷史可謂悠久,煤炭對社會進步和生產的發展,至遠且巨,並已深入到民間的風俗習慣中,與人們文化生活發生了必然的聯繫。煤除了生火取暖,還有其它用途。漢代開始用它鍊鐵,並用煤炭放置於墓葬槨的周圍,用以防潮防腐。西漢京兆尹張敞為妻子畫眉的故事流傳至今,還有唐代詩人朱慶餘哪首膾炙人口的七絕:“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而他們畫眉所用的畫眉石就是用煤做成的。據《魏書.食貨志》記載:世宗延昌三年:“白登山有銀礦八石得銀七兩,錫三百餘斤,其色潔白。治並置銀官。常令採鑄”。這段記載告訴我們,大同白登山是有銀礦的,是需要大量的煤炭進行冶煉,說明當時北魏已經把大同煤炭用於冶煉行業。

說說家鄉大同的煤

宋代,煤炭的應用已經相當普遍,隨著冶金、陶瓷業的再度興起,用煤炭煉焦也發展起來。南宋文學家朱弁曾出使金國,被扣留在金國西京(大同)一十六年,對大同煤可謂瞭如指掌,曾寫過一首《煤寢》詩,詳細的描繪了大同煤的形色以及燃燒時的情景。其詩文如下:“西山石為薪,將盡還自續。飛飛湧元雲,焰焰積紅玉。”而明朝的于謙有一首邊塞詩,則是描寫戍邊將士的軍營生活,把大同煤炭應用於軍事,更寫的出神入化:“目擊煙沙草帶霜,天寒歲暮景茫茫。炕頭炙炭燒黃鼠,馬上彎弓射白狼。百二連營秦壁壘,五原封鎖漢封疆。”

說說家鄉大同的煤

進入元、明時期,大同作為燕京的屏障,歷代統治者在此屯兵戍邊,大同的軍地位十分重要。大同煤炭用於冶煉,兵器製作已有相當的規模和水平。煤炭課稅竟然佔百分之五十以上。明、清兩代,大同採煤已遍佈西山,口泉一帶,小煤窯林立,做煤炭生意和煤炭相關的行業隨著興旺起來,明、清統治者也把煤炭作為地方正式稅務納入中央課稅務之一。

說說家鄉大同的煤

煤炭渾身是寶,被譽為“黑色的金子”。有資料說,從一千噸煤炭中,可以提取三十二億立方米煤氣,十萬噸粗苯,七百七十萬噸焦炭,七萬噸防腐油和十八萬噸瀝青,煤炭提煉出來的煤焦油含有四百八十多種化學成分。它們是製造合成燃料、香料、滌綸、藥品、化肥等產品不可缺少的原料。因此,煤炭又有工業糧食之稱謂。我國煤炭資源豐富,而大同煤炭儲量佔我國百分之十五還要多一些,家鄉大同作為我國能源重化工基地是當之無愧的。

說說家鄉大同的煤

張夢章(文博碩士):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山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大同作家協會會員 大同周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 首部詩集《鳴玉集》即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