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被誤讀千年'

"

《道德經》是春秋戰國時期老子的代表作品,也是最為我們熟知的體現道家世界觀和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名著之一。

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對老子作《道德經》記載:

“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

在尹喜的懇求下,老子結合在當時衰微的周王朝戰亂不斷的社會大環境下、民不聊生的生活體驗,以及自身心中的理想社會和未能得償所願的政治抱負,慨然寫下五千言而去。

"

《道德經》是春秋戰國時期老子的代表作品,也是最為我們熟知的體現道家世界觀和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名著之一。

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對老子作《道德經》記載:

“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

在尹喜的懇求下,老子結合在當時衰微的周王朝戰亂不斷的社會大環境下、民不聊生的生活體驗,以及自身心中的理想社會和未能得償所願的政治抱負,慨然寫下五千言而去。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被誤讀千年


作為道家的經典鉅著,雖然全文不過寥寥數千字,即便是在當時文章語言普遍精煉概要的春秋時期也並不多見,但是歷朝歷代的學者卻對之研究了上千年。老子的學說看似粗淺,行文語言遠沒有道家另一代表人物——莊子那般晦澀,可是由於他的思想太高、太深,且富於濃郁的烏托邦主義色彩,因而有著很多的爭議和見解。

筆者在這裡僅展示個人薄見,如有謬誤,敬請指正。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五章,原文是這樣的: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要理解這句話,我們首先必須弄清楚“仁”的意思。

仁者,從人從二,“從人”容易理解,也就是與人類活動相關。“從二”,其一是表示數量,仁的體現是相互的,是基於另外的對象而具象出來的,個體的獨立行為不能說仁;漢字“二”分為上下兩橫,代表天地,“三”則表示天地人三才。“仁”要求人們在道德修行的過程中化去人的私慾和貪念,存天地心,行良善、忠厚之事,自然就會培養出博愛寬仁的品行。

在長達千百年的封建時期裡,中國社會素以儒家思想作為主流的文化導向,時至今天仍然對我們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念產生著極大的影響。而儒家思想的核心便是一個“仁”字,據《論語·顏淵》載: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由此可見,這裡孔子所強調要通過“克己”去追求的仁,與前文所說的“化人心”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所以我們在看到第一句話“天地不仁”時,便已經出現了困惑——既然是要存天地心,為什麼又說天地是無所謂仁的呢?

"

《道德經》是春秋戰國時期老子的代表作品,也是最為我們熟知的體現道家世界觀和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名著之一。

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對老子作《道德經》記載:

“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

在尹喜的懇求下,老子結合在當時衰微的周王朝戰亂不斷的社會大環境下、民不聊生的生活體驗,以及自身心中的理想社會和未能得償所願的政治抱負,慨然寫下五千言而去。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被誤讀千年


作為道家的經典鉅著,雖然全文不過寥寥數千字,即便是在當時文章語言普遍精煉概要的春秋時期也並不多見,但是歷朝歷代的學者卻對之研究了上千年。老子的學說看似粗淺,行文語言遠沒有道家另一代表人物——莊子那般晦澀,可是由於他的思想太高、太深,且富於濃郁的烏托邦主義色彩,因而有著很多的爭議和見解。

筆者在這裡僅展示個人薄見,如有謬誤,敬請指正。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五章,原文是這樣的: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要理解這句話,我們首先必須弄清楚“仁”的意思。

仁者,從人從二,“從人”容易理解,也就是與人類活動相關。“從二”,其一是表示數量,仁的體現是相互的,是基於另外的對象而具象出來的,個體的獨立行為不能說仁;漢字“二”分為上下兩橫,代表天地,“三”則表示天地人三才。“仁”要求人們在道德修行的過程中化去人的私慾和貪念,存天地心,行良善、忠厚之事,自然就會培養出博愛寬仁的品行。

在長達千百年的封建時期裡,中國社會素以儒家思想作為主流的文化導向,時至今天仍然對我們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念產生著極大的影響。而儒家思想的核心便是一個“仁”字,據《論語·顏淵》載: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由此可見,這裡孔子所強調要通過“克己”去追求的仁,與前文所說的“化人心”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所以我們在看到第一句話“天地不仁”時,便已經出現了困惑——既然是要存天地心,為什麼又說天地是無所謂仁的呢?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被誤讀千年


其實,這是儒家和道家學說的根本理論各異所導致的。孔子認為人民的“性相近”,相比天地無私崇高的品德而言,普通人在德行方面必然是有缺陷的,而這種人性的缺陷只能通過仁來補足,最終達到“人倫之至”、道德完足的聖人境界。

相反,道家的創始人老子則認為,天和地本身是無所謂善惡的,自然也就不存在化去人心、彰顯仁愛的概念,因為萬事萬物在天地的眼中都等同於芻狗。

什麼是芻狗呢?

古時候人們將狗作為最早飼養的六畜之一,既可以助益狩獵活動,也能夠作為食物儲備,在祭祀活動中就成為了獻祭神明的貢品;隨著文明的演進,社會的物質資料逐漸豐富,狗已經被其它家畜替代,不再作為食物需要,同時狗在生活中也能起到護衛和狩獵的作用。所以,祭祀用的狗便換成了草扎的狗——芻狗,扎草為狗形,疾疫時用於求福禳災,以青黃色文飾妝扮,蒙上綺繡,纏著紅線。祈禱之後,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芻狗即便棄置,人踏車轢,隨後就將它當做柴草。

"

《道德經》是春秋戰國時期老子的代表作品,也是最為我們熟知的體現道家世界觀和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名著之一。

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對老子作《道德經》記載:

“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

在尹喜的懇求下,老子結合在當時衰微的周王朝戰亂不斷的社會大環境下、民不聊生的生活體驗,以及自身心中的理想社會和未能得償所願的政治抱負,慨然寫下五千言而去。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被誤讀千年


作為道家的經典鉅著,雖然全文不過寥寥數千字,即便是在當時文章語言普遍精煉概要的春秋時期也並不多見,但是歷朝歷代的學者卻對之研究了上千年。老子的學說看似粗淺,行文語言遠沒有道家另一代表人物——莊子那般晦澀,可是由於他的思想太高、太深,且富於濃郁的烏托邦主義色彩,因而有著很多的爭議和見解。

筆者在這裡僅展示個人薄見,如有謬誤,敬請指正。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五章,原文是這樣的: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要理解這句話,我們首先必須弄清楚“仁”的意思。

仁者,從人從二,“從人”容易理解,也就是與人類活動相關。“從二”,其一是表示數量,仁的體現是相互的,是基於另外的對象而具象出來的,個體的獨立行為不能說仁;漢字“二”分為上下兩橫,代表天地,“三”則表示天地人三才。“仁”要求人們在道德修行的過程中化去人的私慾和貪念,存天地心,行良善、忠厚之事,自然就會培養出博愛寬仁的品行。

在長達千百年的封建時期裡,中國社會素以儒家思想作為主流的文化導向,時至今天仍然對我們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念產生著極大的影響。而儒家思想的核心便是一個“仁”字,據《論語·顏淵》載: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由此可見,這裡孔子所強調要通過“克己”去追求的仁,與前文所說的“化人心”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所以我們在看到第一句話“天地不仁”時,便已經出現了困惑——既然是要存天地心,為什麼又說天地是無所謂仁的呢?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被誤讀千年


其實,這是儒家和道家學說的根本理論各異所導致的。孔子認為人民的“性相近”,相比天地無私崇高的品德而言,普通人在德行方面必然是有缺陷的,而這種人性的缺陷只能通過仁來補足,最終達到“人倫之至”、道德完足的聖人境界。

相反,道家的創始人老子則認為,天和地本身是無所謂善惡的,自然也就不存在化去人心、彰顯仁愛的概念,因為萬事萬物在天地的眼中都等同於芻狗。

什麼是芻狗呢?

古時候人們將狗作為最早飼養的六畜之一,既可以助益狩獵活動,也能夠作為食物儲備,在祭祀活動中就成為了獻祭神明的貢品;隨著文明的演進,社會的物質資料逐漸豐富,狗已經被其它家畜替代,不再作為食物需要,同時狗在生活中也能起到護衛和狩獵的作用。所以,祭祀用的狗便換成了草扎的狗——芻狗,扎草為狗形,疾疫時用於求福禳災,以青黃色文飾妝扮,蒙上綺繡,纏著紅線。祈禱之後,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芻狗即便棄置,人踏車轢,隨後就將它當做柴草。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被誤讀千年


芻狗在祭祀的時候很受重視,但祭祀完成之後就會被棄置。天地看待萬物也正是如此——即使自詡為“萬物靈長”的人類,在天地面前都像是沒有靈魂的芻狗一般普通,與別的生靈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所以自然也不會有仁愛的存在;百姓倘若矇昧缺乏思想,甘願順著世事的變遷而隨波逐流,即便是聖人也沒有施行仁的辦法。

“橐籥”也就是風箱

老子用風箱作比喻,說天地之間的空隙,好像風箱在不斷地運動著,內部空無一物,但其作用卻無窮無盡,一旦運作起來便永不枯竭。這就與前文構成了呼應,天地雖然不存在仁,卻為一切的出現和發展提供了可能性,萬物都如同芻狗一般,自由地走完從新興、繁榮逐漸過渡到衰敗的歷程。

所以,老子說“多言數窮”,過多地誇耀只會加速自身的滅亡,還不如保持內心的清淨平和,順應自然的發展規律。一直以來很多人對老子的學說有著誤解,認為其“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的思想過於消極,甚至揣測老子是想要推行某種愚民政策。

事實上,老子的思想對於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來說確實並不適宜,迫切想要建立新型統治的封建階級不可能會接受這樣一套清淨無為的學說。

"

《道德經》是春秋戰國時期老子的代表作品,也是最為我們熟知的體現道家世界觀和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名著之一。

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對老子作《道德經》記載:

“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

在尹喜的懇求下,老子結合在當時衰微的周王朝戰亂不斷的社會大環境下、民不聊生的生活體驗,以及自身心中的理想社會和未能得償所願的政治抱負,慨然寫下五千言而去。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被誤讀千年


作為道家的經典鉅著,雖然全文不過寥寥數千字,即便是在當時文章語言普遍精煉概要的春秋時期也並不多見,但是歷朝歷代的學者卻對之研究了上千年。老子的學說看似粗淺,行文語言遠沒有道家另一代表人物——莊子那般晦澀,可是由於他的思想太高、太深,且富於濃郁的烏托邦主義色彩,因而有著很多的爭議和見解。

筆者在這裡僅展示個人薄見,如有謬誤,敬請指正。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五章,原文是這樣的: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要理解這句話,我們首先必須弄清楚“仁”的意思。

仁者,從人從二,“從人”容易理解,也就是與人類活動相關。“從二”,其一是表示數量,仁的體現是相互的,是基於另外的對象而具象出來的,個體的獨立行為不能說仁;漢字“二”分為上下兩橫,代表天地,“三”則表示天地人三才。“仁”要求人們在道德修行的過程中化去人的私慾和貪念,存天地心,行良善、忠厚之事,自然就會培養出博愛寬仁的品行。

在長達千百年的封建時期裡,中國社會素以儒家思想作為主流的文化導向,時至今天仍然對我們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念產生著極大的影響。而儒家思想的核心便是一個“仁”字,據《論語·顏淵》載: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由此可見,這裡孔子所強調要通過“克己”去追求的仁,與前文所說的“化人心”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所以我們在看到第一句話“天地不仁”時,便已經出現了困惑——既然是要存天地心,為什麼又說天地是無所謂仁的呢?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被誤讀千年


其實,這是儒家和道家學說的根本理論各異所導致的。孔子認為人民的“性相近”,相比天地無私崇高的品德而言,普通人在德行方面必然是有缺陷的,而這種人性的缺陷只能通過仁來補足,最終達到“人倫之至”、道德完足的聖人境界。

相反,道家的創始人老子則認為,天和地本身是無所謂善惡的,自然也就不存在化去人心、彰顯仁愛的概念,因為萬事萬物在天地的眼中都等同於芻狗。

什麼是芻狗呢?

古時候人們將狗作為最早飼養的六畜之一,既可以助益狩獵活動,也能夠作為食物儲備,在祭祀活動中就成為了獻祭神明的貢品;隨著文明的演進,社會的物質資料逐漸豐富,狗已經被其它家畜替代,不再作為食物需要,同時狗在生活中也能起到護衛和狩獵的作用。所以,祭祀用的狗便換成了草扎的狗——芻狗,扎草為狗形,疾疫時用於求福禳災,以青黃色文飾妝扮,蒙上綺繡,纏著紅線。祈禱之後,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芻狗即便棄置,人踏車轢,隨後就將它當做柴草。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被誤讀千年


芻狗在祭祀的時候很受重視,但祭祀完成之後就會被棄置。天地看待萬物也正是如此——即使自詡為“萬物靈長”的人類,在天地面前都像是沒有靈魂的芻狗一般普通,與別的生靈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所以自然也不會有仁愛的存在;百姓倘若矇昧缺乏思想,甘願順著世事的變遷而隨波逐流,即便是聖人也沒有施行仁的辦法。

“橐籥”也就是風箱

老子用風箱作比喻,說天地之間的空隙,好像風箱在不斷地運動著,內部空無一物,但其作用卻無窮無盡,一旦運作起來便永不枯竭。這就與前文構成了呼應,天地雖然不存在仁,卻為一切的出現和發展提供了可能性,萬物都如同芻狗一般,自由地走完從新興、繁榮逐漸過渡到衰敗的歷程。

所以,老子說“多言數窮”,過多地誇耀只會加速自身的滅亡,還不如保持內心的清淨平和,順應自然的發展規律。一直以來很多人對老子的學說有著誤解,認為其“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的思想過於消極,甚至揣測老子是想要推行某種愚民政策。

事實上,老子的思想對於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來說確實並不適宜,迫切想要建立新型統治的封建階級不可能會接受這樣一套清淨無為的學說。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被誤讀千年


換言之,老子心中的理想社會和政治模型過於高,高到即便物質與精神文明都極大發達的今天仍舊沒有絲毫實現的可能性,以至於最多隻能運用於小國寡民的農耕社會裡。

在網絡上有許多小說一直在濫用“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說是天地沒有仁愛之心,只是冷血無情地把萬物當作生殺予奪的芻狗來對待,這是不符合《道德經》的核心理念的。“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這是王弼王弼在《道德經》中的註釋。這部哲學著作以抽象的“道”為主題,既體現了老子清靜無為的治世理論,也蘊含其獨特的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法思想。歷史上很多君主也曾利用了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如西漢初期安定民生的政策,唐太宗對“君舟民水”的踐行……

魯迅先生讚歎說:“不讀《老子》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由此可見,無論是在封建統治的以前,還是社會制度和文化不斷完善的當下,《道德經》都稱得上是一部值得深刻專研的著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