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

保定古稱清苑,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北京市南鄰,自古就為軍事重鎮,尤其是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更是為“京畿重地”,保定之名就“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而得名。保定歷史上曾長期為河北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其在清朝初期更是成為直隸省會,並作為直隸(河北)省會長達三百餘年,建國後也曾兩次為河北省會,素有“冀北干城、都南屏翰”之稱。

"

保定古稱清苑,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北京市南鄰,自古就為軍事重鎮,尤其是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更是為“京畿重地”,保定之名就“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而得名。保定歷史上曾長期為河北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其在清朝初期更是成為直隸省會,並作為直隸(河北)省會長達三百餘年,建國後也曾兩次為河北省會,素有“冀北干城、都南屏翰”之稱。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現在,保定市為河北省十一地市中人口最多的地級市,也是河北所轄地市中轄縣最多的地級市,共轄5區19縣(含4縣級市),這十九個縣中有四縣為單字縣,而以“州”為名的縣也有兩座。這兩個縣不僅都是歷史悠久為有兩千多年建制史的千年古縣,歷史上也均曾為郡、州、路等治所所在,其一更是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州”。

"

保定古稱清苑,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北京市南鄰,自古就為軍事重鎮,尤其是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更是為“京畿重地”,保定之名就“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而得名。保定歷史上曾長期為河北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其在清朝初期更是成為直隸省會,並作為直隸(河北)省會長達三百餘年,建國後也曾兩次為河北省會,素有“冀北干城、都南屏翰”之稱。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現在,保定市為河北省十一地市中人口最多的地級市,也是河北所轄地市中轄縣最多的地級市,共轄5區19縣(含4縣級市),這十九個縣中有四縣為單字縣,而以“州”為名的縣也有兩座。這兩個縣不僅都是歷史悠久為有兩千多年建制史的千年古縣,歷史上也均曾為郡、州、路等治所所在,其一更是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州”。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涿州市,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部、北京市西南,為河北省縣級市,由地級保定市代管。涿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更是名人輩出,不僅為古涿郡、范陽縣所在,歷史上更是湧現出了盧植、劉備、張飛、酈道元、盧照鄰、趙匡胤等名人,有永濟橋等古蹟,清朝時乾隆更是在此留下了“日邊衝要無雙地,天下繁難(音“南”)第一州”詩句,因此又有“天下第一州”之稱。

"

保定古稱清苑,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北京市南鄰,自古就為軍事重鎮,尤其是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更是為“京畿重地”,保定之名就“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而得名。保定歷史上曾長期為河北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其在清朝初期更是成為直隸省會,並作為直隸(河北)省會長達三百餘年,建國後也曾兩次為河北省會,素有“冀北干城、都南屏翰”之稱。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現在,保定市為河北省十一地市中人口最多的地級市,也是河北所轄地市中轄縣最多的地級市,共轄5區19縣(含4縣級市),這十九個縣中有四縣為單字縣,而以“州”為名的縣也有兩座。這兩個縣不僅都是歷史悠久為有兩千多年建制史的千年古縣,歷史上也均曾為郡、州、路等治所所在,其一更是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州”。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涿州市,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部、北京市西南,為河北省縣級市,由地級保定市代管。涿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更是名人輩出,不僅為古涿郡、范陽縣所在,歷史上更是湧現出了盧植、劉備、張飛、酈道元、盧照鄰、趙匡胤等名人,有永濟橋等古蹟,清朝時乾隆更是在此留下了“日邊衝要無雙地,天下繁難(音“南”)第一州”詩句,因此又有“天下第一州”之稱。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涿州,春秋戰國時為燕國之涿邑,秦滅六國後於此置涿縣,有兩千二百多年建縣史。涿縣秦時隸屬於廣陽郡,西漢時於此置涿郡,三國時涿郡改稱范陽郡,涿縣為涿郡、范陽郡郡治。隋朝時期,幽州改稱涿郡,治薊縣,涿縣屬之。唐朝時,涿縣改稱范陽縣,後於范陽縣置涿州,五代、遼及金時均為涿州范陽縣,元朝時涿州曾短暫升為涿州路,范陽縣為路治所在。明初,范陽縣省入涿州,涿州後為順天府所轄散州,清朝仍屬順天府,民國初廢州為涿縣。建國後,涿縣一直隸屬於保定,1986年升格為縣級市,稱涿州市。

"

保定古稱清苑,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北京市南鄰,自古就為軍事重鎮,尤其是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更是為“京畿重地”,保定之名就“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而得名。保定歷史上曾長期為河北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其在清朝初期更是成為直隸省會,並作為直隸(河北)省會長達三百餘年,建國後也曾兩次為河北省會,素有“冀北干城、都南屏翰”之稱。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現在,保定市為河北省十一地市中人口最多的地級市,也是河北所轄地市中轄縣最多的地級市,共轄5區19縣(含4縣級市),這十九個縣中有四縣為單字縣,而以“州”為名的縣也有兩座。這兩個縣不僅都是歷史悠久為有兩千多年建制史的千年古縣,歷史上也均曾為郡、州、路等治所所在,其一更是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州”。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涿州市,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部、北京市西南,為河北省縣級市,由地級保定市代管。涿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更是名人輩出,不僅為古涿郡、范陽縣所在,歷史上更是湧現出了盧植、劉備、張飛、酈道元、盧照鄰、趙匡胤等名人,有永濟橋等古蹟,清朝時乾隆更是在此留下了“日邊衝要無雙地,天下繁難(音“南”)第一州”詩句,因此又有“天下第一州”之稱。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涿州,春秋戰國時為燕國之涿邑,秦滅六國後於此置涿縣,有兩千二百多年建縣史。涿縣秦時隸屬於廣陽郡,西漢時於此置涿郡,三國時涿郡改稱范陽郡,涿縣為涿郡、范陽郡郡治。隋朝時期,幽州改稱涿郡,治薊縣,涿縣屬之。唐朝時,涿縣改稱范陽縣,後於范陽縣置涿州,五代、遼及金時均為涿州范陽縣,元朝時涿州曾短暫升為涿州路,范陽縣為路治所在。明初,范陽縣省入涿州,涿州後為順天府所轄散州,清朝仍屬順天府,民國初廢州為涿縣。建國後,涿縣一直隸屬於保定,1986年升格為縣級市,稱涿州市。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定州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東麓,為河北省縣級市,由保定市代管,現為河北省直管市,自古地理位置就十分重要,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區”之稱。定州歷史悠久,歷史曾為郡、州、路、府等所在,更曾為中山國國都,是著名的中山古都,河北三大文化之一的“中山文化”的主要傳承地。

"

保定古稱清苑,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北京市南鄰,自古就為軍事重鎮,尤其是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更是為“京畿重地”,保定之名就“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而得名。保定歷史上曾長期為河北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其在清朝初期更是成為直隸省會,並作為直隸(河北)省會長達三百餘年,建國後也曾兩次為河北省會,素有“冀北干城、都南屏翰”之稱。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現在,保定市為河北省十一地市中人口最多的地級市,也是河北所轄地市中轄縣最多的地級市,共轄5區19縣(含4縣級市),這十九個縣中有四縣為單字縣,而以“州”為名的縣也有兩座。這兩個縣不僅都是歷史悠久為有兩千多年建制史的千年古縣,歷史上也均曾為郡、州、路等治所所在,其一更是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州”。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涿州市,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部、北京市西南,為河北省縣級市,由地級保定市代管。涿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更是名人輩出,不僅為古涿郡、范陽縣所在,歷史上更是湧現出了盧植、劉備、張飛、酈道元、盧照鄰、趙匡胤等名人,有永濟橋等古蹟,清朝時乾隆更是在此留下了“日邊衝要無雙地,天下繁難(音“南”)第一州”詩句,因此又有“天下第一州”之稱。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涿州,春秋戰國時為燕國之涿邑,秦滅六國後於此置涿縣,有兩千二百多年建縣史。涿縣秦時隸屬於廣陽郡,西漢時於此置涿郡,三國時涿郡改稱范陽郡,涿縣為涿郡、范陽郡郡治。隋朝時期,幽州改稱涿郡,治薊縣,涿縣屬之。唐朝時,涿縣改稱范陽縣,後於范陽縣置涿州,五代、遼及金時均為涿州范陽縣,元朝時涿州曾短暫升為涿州路,范陽縣為路治所在。明初,范陽縣省入涿州,涿州後為順天府所轄散州,清朝仍屬順天府,民國初廢州為涿縣。建國後,涿縣一直隸屬於保定,1986年升格為縣級市,稱涿州市。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定州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東麓,為河北省縣級市,由保定市代管,現為河北省直管市,自古地理位置就十分重要,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區”之稱。定州歷史悠久,歷史曾為郡、州、路、府等所在,更曾為中山國國都,是著名的中山古都,河北三大文化之一的“中山文化”的主要傳承地。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定州,古屬冀州,春秋末期成為中山國國都,稱“顧”,戰國時期曾為中山、魏、趙等國地,秦時屬恆山郡,西漢初置盧奴縣,此為定州建縣之始,時間長達兩千多年。兩漢及魏晉時期,盧奴多為中山國國都,南北朝時期曾為後燕國都並第一次稱定州。隋初改盧奴為鮮虞,唐初又改為安喜縣,先後為定州、博陵郡等治所。

"

保定古稱清苑,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北京市南鄰,自古就為軍事重鎮,尤其是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更是為“京畿重地”,保定之名就“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而得名。保定歷史上曾長期為河北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其在清朝初期更是成為直隸省會,並作為直隸(河北)省會長達三百餘年,建國後也曾兩次為河北省會,素有“冀北干城、都南屏翰”之稱。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現在,保定市為河北省十一地市中人口最多的地級市,也是河北所轄地市中轄縣最多的地級市,共轄5區19縣(含4縣級市),這十九個縣中有四縣為單字縣,而以“州”為名的縣也有兩座。這兩個縣不僅都是歷史悠久為有兩千多年建制史的千年古縣,歷史上也均曾為郡、州、路等治所所在,其一更是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州”。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涿州市,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部、北京市西南,為河北省縣級市,由地級保定市代管。涿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更是名人輩出,不僅為古涿郡、范陽縣所在,歷史上更是湧現出了盧植、劉備、張飛、酈道元、盧照鄰、趙匡胤等名人,有永濟橋等古蹟,清朝時乾隆更是在此留下了“日邊衝要無雙地,天下繁難(音“南”)第一州”詩句,因此又有“天下第一州”之稱。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涿州,春秋戰國時為燕國之涿邑,秦滅六國後於此置涿縣,有兩千二百多年建縣史。涿縣秦時隸屬於廣陽郡,西漢時於此置涿郡,三國時涿郡改稱范陽郡,涿縣為涿郡、范陽郡郡治。隋朝時期,幽州改稱涿郡,治薊縣,涿縣屬之。唐朝時,涿縣改稱范陽縣,後於范陽縣置涿州,五代、遼及金時均為涿州范陽縣,元朝時涿州曾短暫升為涿州路,范陽縣為路治所在。明初,范陽縣省入涿州,涿州後為順天府所轄散州,清朝仍屬順天府,民國初廢州為涿縣。建國後,涿縣一直隸屬於保定,1986年升格為縣級市,稱涿州市。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定州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東麓,為河北省縣級市,由保定市代管,現為河北省直管市,自古地理位置就十分重要,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區”之稱。定州歷史悠久,歷史曾為郡、州、路、府等所在,更曾為中山國國都,是著名的中山古都,河北三大文化之一的“中山文化”的主要傳承地。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定州,古屬冀州,春秋末期成為中山國國都,稱“顧”,戰國時期曾為中山、魏、趙等國地,秦時屬恆山郡,西漢初置盧奴縣,此為定州建縣之始,時間長達兩千多年。兩漢及魏晉時期,盧奴多為中山國國都,南北朝時期曾為後燕國都並第一次稱定州。隋初改盧奴為鮮虞,唐初又改為安喜縣,先後為定州、博陵郡等治所。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北宋時,定州升為中山府,明初降中山府為定州,並省安喜縣入定州,隸屬於真定府。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改真定為正定,定州隸屬於正定府,雍正二年定州升為直隸州,直屬於直隸省,民國初廢州為定縣。建國初曾於定縣置定縣專區,1954年撤銷後屬保定專區。1986年,定縣升格為縣級定州市,1994年地級保定市成立後,定州由保定市代管,2013年被確定為第一批省直管縣(市)試點。

"

保定古稱清苑,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北京市南鄰,自古就為軍事重鎮,尤其是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更是為“京畿重地”,保定之名就“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而得名。保定歷史上曾長期為河北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其在清朝初期更是成為直隸省會,並作為直隸(河北)省會長達三百餘年,建國後也曾兩次為河北省會,素有“冀北干城、都南屏翰”之稱。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現在,保定市為河北省十一地市中人口最多的地級市,也是河北所轄地市中轄縣最多的地級市,共轄5區19縣(含4縣級市),這十九個縣中有四縣為單字縣,而以“州”為名的縣也有兩座。這兩個縣不僅都是歷史悠久為有兩千多年建制史的千年古縣,歷史上也均曾為郡、州、路等治所所在,其一更是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州”。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涿州市,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部、北京市西南,為河北省縣級市,由地級保定市代管。涿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更是名人輩出,不僅為古涿郡、范陽縣所在,歷史上更是湧現出了盧植、劉備、張飛、酈道元、盧照鄰、趙匡胤等名人,有永濟橋等古蹟,清朝時乾隆更是在此留下了“日邊衝要無雙地,天下繁難(音“南”)第一州”詩句,因此又有“天下第一州”之稱。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涿州,春秋戰國時為燕國之涿邑,秦滅六國後於此置涿縣,有兩千二百多年建縣史。涿縣秦時隸屬於廣陽郡,西漢時於此置涿郡,三國時涿郡改稱范陽郡,涿縣為涿郡、范陽郡郡治。隋朝時期,幽州改稱涿郡,治薊縣,涿縣屬之。唐朝時,涿縣改稱范陽縣,後於范陽縣置涿州,五代、遼及金時均為涿州范陽縣,元朝時涿州曾短暫升為涿州路,范陽縣為路治所在。明初,范陽縣省入涿州,涿州後為順天府所轄散州,清朝仍屬順天府,民國初廢州為涿縣。建國後,涿縣一直隸屬於保定,1986年升格為縣級市,稱涿州市。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定州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東麓,為河北省縣級市,由保定市代管,現為河北省直管市,自古地理位置就十分重要,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區”之稱。定州歷史悠久,歷史曾為郡、州、路、府等所在,更曾為中山國國都,是著名的中山古都,河北三大文化之一的“中山文化”的主要傳承地。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定州,古屬冀州,春秋末期成為中山國國都,稱“顧”,戰國時期曾為中山、魏、趙等國地,秦時屬恆山郡,西漢初置盧奴縣,此為定州建縣之始,時間長達兩千多年。兩漢及魏晉時期,盧奴多為中山國國都,南北朝時期曾為後燕國都並第一次稱定州。隋初改盧奴為鮮虞,唐初又改為安喜縣,先後為定州、博陵郡等治所。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北宋時,定州升為中山府,明初降中山府為定州,並省安喜縣入定州,隸屬於真定府。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改真定為正定,定州隸屬於正定府,雍正二年定州升為直隸州,直屬於直隸省,民國初廢州為定縣。建國初曾於定縣置定縣專區,1954年撤銷後屬保定專區。1986年,定縣升格為縣級定州市,1994年地級保定市成立後,定州由保定市代管,2013年被確定為第一批省直管縣(市)試點。

保定以州為名的縣有兩座,歷史悠久且均為千年古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