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與大腸癌關係密切,不想癌變這麼做'

大腸癌 腹瀉 便祕 痔瘡 腫瘤 大醫課堂 2019-09-16
"

#超能健康團# #清風計劃#腸息肉是局部腸腸黏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黏膜隆起樣病變,本病以結腸和直腸息肉多見,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男性更多見。腸息肉主要分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兩種。非腺瘤性息肉通常不會癌變,定期觀察即可。而腺瘤性息肉容易發生癌變,研究表明,95%以上的大腸癌來自腺瘤性息肉。從小息肉到大息肉,再到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最後是息肉癌變。一般來說,息肉越大,惡變風險也越大。當腺瘤性息肉長到1~2釐米,癌變機率為5%;長到2釐米以上,癌變機率就增長到25%~50%。據最新的文獻報道,從腺瘤性息肉發展到癌平均在5~15年。只要在這一過程中及時發現息肉的蛛絲馬跡,及時就診並及時治療便可以消除後患。

"

#超能健康團# #清風計劃#腸息肉是局部腸腸黏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黏膜隆起樣病變,本病以結腸和直腸息肉多見,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男性更多見。腸息肉主要分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兩種。非腺瘤性息肉通常不會癌變,定期觀察即可。而腺瘤性息肉容易發生癌變,研究表明,95%以上的大腸癌來自腺瘤性息肉。從小息肉到大息肉,再到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最後是息肉癌變。一般來說,息肉越大,惡變風險也越大。當腺瘤性息肉長到1~2釐米,癌變機率為5%;長到2釐米以上,癌變機率就增長到25%~50%。據最新的文獻報道,從腺瘤性息肉發展到癌平均在5~15年。只要在這一過程中及時發現息肉的蛛絲馬跡,及時就診並及時治療便可以消除後患。

腸息肉與大腸癌關係密切,不想癌變這麼做

那腸息肉都有哪些表現呢?

一般情況下,當出現腸息肉時,在如廁時可能會有以下幾個表現。

大便形狀異常:息肉在腸腔內凸出生長,會阻塞糞便排出,導致排出的大便變細。

便血:腸息肉最容易出現便血,注意與痔瘡的便血相區分,痔瘡引發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後滴血,顏色為鮮紅色並附著在糞便表面。而腸息肉引起的出血常混在大便中間,顏色通常為鮮紅色或暗紅色,多為息肉表面破潰所致。

"

#超能健康團# #清風計劃#腸息肉是局部腸腸黏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黏膜隆起樣病變,本病以結腸和直腸息肉多見,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男性更多見。腸息肉主要分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兩種。非腺瘤性息肉通常不會癌變,定期觀察即可。而腺瘤性息肉容易發生癌變,研究表明,95%以上的大腸癌來自腺瘤性息肉。從小息肉到大息肉,再到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最後是息肉癌變。一般來說,息肉越大,惡變風險也越大。當腺瘤性息肉長到1~2釐米,癌變機率為5%;長到2釐米以上,癌變機率就增長到25%~50%。據最新的文獻報道,從腺瘤性息肉發展到癌平均在5~15年。只要在這一過程中及時發現息肉的蛛絲馬跡,及時就診並及時治療便可以消除後患。

腸息肉與大腸癌關係密切,不想癌變這麼做

那腸息肉都有哪些表現呢?

一般情況下,當出現腸息肉時,在如廁時可能會有以下幾個表現。

大便形狀異常:息肉在腸腔內凸出生長,會阻塞糞便排出,導致排出的大便變細。

便血:腸息肉最容易出現便血,注意與痔瘡的便血相區分,痔瘡引發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後滴血,顏色為鮮紅色並附著在糞便表面。而腸息肉引起的出血常混在大便中間,顏色通常為鮮紅色或暗紅色,多為息肉表面破潰所致。

腸息肉與大腸癌關係密切,不想癌變這麼做

大便習慣改變:便祕或大便次數增多,以及不明原因的腹瀉,可有裡急後重感,有時是便祕與腹瀉反覆交替出現。若是持續一週以上的便祕和腹瀉,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腹痛:隨著腸息肉的逐漸增多或長大,會阻塞腸腔,導致大便無法排出,患者會出現腹痛,有些患者還會出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部脹氣等表現。

患者若出現以上幾種症狀,切不可大意,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

#超能健康團# #清風計劃#腸息肉是局部腸腸黏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黏膜隆起樣病變,本病以結腸和直腸息肉多見,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男性更多見。腸息肉主要分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兩種。非腺瘤性息肉通常不會癌變,定期觀察即可。而腺瘤性息肉容易發生癌變,研究表明,95%以上的大腸癌來自腺瘤性息肉。從小息肉到大息肉,再到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最後是息肉癌變。一般來說,息肉越大,惡變風險也越大。當腺瘤性息肉長到1~2釐米,癌變機率為5%;長到2釐米以上,癌變機率就增長到25%~50%。據最新的文獻報道,從腺瘤性息肉發展到癌平均在5~15年。只要在這一過程中及時發現息肉的蛛絲馬跡,及時就診並及時治療便可以消除後患。

腸息肉與大腸癌關係密切,不想癌變這麼做

那腸息肉都有哪些表現呢?

一般情況下,當出現腸息肉時,在如廁時可能會有以下幾個表現。

大便形狀異常:息肉在腸腔內凸出生長,會阻塞糞便排出,導致排出的大便變細。

便血:腸息肉最容易出現便血,注意與痔瘡的便血相區分,痔瘡引發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後滴血,顏色為鮮紅色並附著在糞便表面。而腸息肉引起的出血常混在大便中間,顏色通常為鮮紅色或暗紅色,多為息肉表面破潰所致。

腸息肉與大腸癌關係密切,不想癌變這麼做

大便習慣改變:便祕或大便次數增多,以及不明原因的腹瀉,可有裡急後重感,有時是便祕與腹瀉反覆交替出現。若是持續一週以上的便祕和腹瀉,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腹痛:隨著腸息肉的逐漸增多或長大,會阻塞腸腔,導致大便無法排出,患者會出現腹痛,有些患者還會出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部脹氣等表現。

患者若出現以上幾種症狀,切不可大意,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腸息肉與大腸癌關係密切,不想癌變這麼做

腸息肉如何確診?

確診腸息肉最常用的檢查方式為結腸鏡檢查,不僅可以觀察到大腸表面有無息肉、潰瘍、腫瘤等改變,還可對息肉疑似病變組織進行取樣,送病理觀察,明確腸息肉性質。然後根據檢查結果決定治療方案。

腸息肉雖然可以輕易被摘除,但也很容易復發。所以要做好定期隨訪工作。

"

#超能健康團# #清風計劃#腸息肉是局部腸腸黏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黏膜隆起樣病變,本病以結腸和直腸息肉多見,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男性更多見。腸息肉主要分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兩種。非腺瘤性息肉通常不會癌變,定期觀察即可。而腺瘤性息肉容易發生癌變,研究表明,95%以上的大腸癌來自腺瘤性息肉。從小息肉到大息肉,再到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最後是息肉癌變。一般來說,息肉越大,惡變風險也越大。當腺瘤性息肉長到1~2釐米,癌變機率為5%;長到2釐米以上,癌變機率就增長到25%~50%。據最新的文獻報道,從腺瘤性息肉發展到癌平均在5~15年。只要在這一過程中及時發現息肉的蛛絲馬跡,及時就診並及時治療便可以消除後患。

腸息肉與大腸癌關係密切,不想癌變這麼做

那腸息肉都有哪些表現呢?

一般情況下,當出現腸息肉時,在如廁時可能會有以下幾個表現。

大便形狀異常:息肉在腸腔內凸出生長,會阻塞糞便排出,導致排出的大便變細。

便血:腸息肉最容易出現便血,注意與痔瘡的便血相區分,痔瘡引發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後滴血,顏色為鮮紅色並附著在糞便表面。而腸息肉引起的出血常混在大便中間,顏色通常為鮮紅色或暗紅色,多為息肉表面破潰所致。

腸息肉與大腸癌關係密切,不想癌變這麼做

大便習慣改變:便祕或大便次數增多,以及不明原因的腹瀉,可有裡急後重感,有時是便祕與腹瀉反覆交替出現。若是持續一週以上的便祕和腹瀉,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腹痛:隨著腸息肉的逐漸增多或長大,會阻塞腸腔,導致大便無法排出,患者會出現腹痛,有些患者還會出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部脹氣等表現。

患者若出現以上幾種症狀,切不可大意,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腸息肉與大腸癌關係密切,不想癌變這麼做

腸息肉如何確診?

確診腸息肉最常用的檢查方式為結腸鏡檢查,不僅可以觀察到大腸表面有無息肉、潰瘍、腫瘤等改變,還可對息肉疑似病變組織進行取樣,送病理觀察,明確腸息肉性質。然後根據檢查結果決定治療方案。

腸息肉雖然可以輕易被摘除,但也很容易復發。所以要做好定期隨訪工作。

腸息肉與大腸癌關係密切,不想癌變這麼做

那如何做好隨訪呢?

一般認為單發腺瘤性息肉切除術後,1年之後複查1次,如果腸鏡下未發現新的息肉,則每3年複查1次。假如是多個腺瘤性息肉切除或息肉的直徑>2釐米並伴有異型增生,3~6個月內複查1次,檢查的結果如果是陰性,就改為1年後再複查1次,連續2次檢查結果都是陰性,就可以改為每3年複查1次。保險起見,息肉切除後的隨訪不能見好就收,一般建議隨訪時間至少15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