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幾種胎底特徵,你也可以鑑別瓷器

瓷器 清朝 元朝 明朝 保萊拍賣 2019-07-07

我們在鑑賞一件瓷器時,不外乎觀器型,識胎釉,辨紋飾,知背景四個方面。但是隨著藏品高價頻出,仿品更是數不勝數,這些瓷器上辨別到代的明顯特徵,仿品幾乎都能做到假可亂真。

可是仿品假作再完美也會有紕漏,而第一眼並不受到注意的胎底,恰恰可以透露出瓷器真偽的重要線索。

今天簡單列出幾種不同的底足特徵,鑑別瓷器時不妨從胎底著手,尋找瓷器真偽的蛛絲馬跡。


學會這幾種胎底特徵,你也可以鑑別瓷器


粗狂的“旋痕”與“跳刀痕”

唐宋元明清,名瓷數以千計,但只有元瓷足底一般是不上釉的,也只有元瓷在眾多朝代瓷器中,因其底部的澀胎裸露在外的緣故,吐露的信息是最多的。

元瓷足底一般為平底或淺窩底,旋削成型,底足通常為裸態。有的瓷器上有護胎釉,有的就沒有。即使上了護胎釉,也是很薄的一層,甚至連顏色也看不出來。可是宋清兩代的瓷器足底多是有釉的,怎麼到了元代反而還退步了呢?


學會這幾種胎底特徵,你也可以鑑別瓷器


原來元瓷重量大、器型大,這使得足底上釉極為不便,稍不留神就會損壞整體。窯工們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大刀闊斧,對足底也不講究光潔好看,直接一刀削。

螺旋狀切削痕和放射狀跳刀痕的痕跡就是在工匠修胎底時留下的。從圖可以看出,削底手法是從外向底心推進的,一氣呵成,止於底心。但是由於力度收到轉速的影響,持刀不夠平穩,這才有了螺旋狀切削痕跡和深淺不一的切痕軌道。


學會這幾種胎底特徵,你也可以鑑別瓷器


學會這幾種胎底特徵,你也可以鑑別瓷器


學會這幾種胎底特徵,你也可以鑑別瓷器


另一種放射狀跳刀痕,是由於轉檯或削底刀的上下跳動造成的。當時的制瓷設備不完善,所以跳刀痕常常呈筋狀凸起,工匠們修底追求效率並不講究細緻。

到了明清時,這種手法依然明顯,明初時的底足外壁就往往有重刀斜削痕。

學會這幾種胎底特徵,你也可以鑑別瓷器


橫跨元明清的“火石紅”與“芝麻點”

“火石紅”的出現要追溯到明代以前的制瓷工藝,由於胎土中含鐵量高,加溫時露胎處氧化成磚紅色,甚至是羊肝色。明代時的火石紅變得較淡了,但是明宣德時還常見火石紅斑,直到清早期仍然可見到火石紅。

有的瓷器底足不僅有一種色斑,甚至可以有兩種、三種色斑共同存在。元瓷底足就常見火石紅斑與芝麻斑點。

學會這幾種胎底特徵,你也可以鑑別瓷器



學會這幾種胎底特徵,你也可以鑑別瓷器


元起明止的“乳突”

“乳突”是底足中心有一圓點隆起,這一特徵獨具一格。

在元代時期,瓷器底足“乳突”非常明顯。明早期“乳突”也較大,洪武中期漸漸變小,永樂宣德時期有細小“乳突”。到了成化弘治正德時,“乳突”較少見了,但到嘉靖萬曆時又出現,隨後一直到崇禎才消失。

所以說“乳突”是明及明前瓷器鑑別的重要特徵之一。

學會這幾種胎底特徵,你也可以鑑別瓷器


學會這幾種胎底特徵,你也可以鑑別瓷器


清朝獨有的“敲底”

“敲底”見於道光時期的鈞紅釉瓷器。清代制瓷向來釉質肥厚,入窯後瓷釉流到底足處與所墊物燒粘連在一起,為了分開只能手動敲斷,這就造成底足如狗啃咬一般。這種做法雖然有失美觀,但由於年代久遠的原因,敲斷處一般胎色變深,而且手感平滑。


學會這幾種胎底特徵,你也可以鑑別瓷器


“沾窯砂”

“沾窯砂”是過去特定的燒窯工藝,往往是盤碗底足沾有較粗的窯砂,如米粒一般附在釉上。磁州窯碗底足就沾有較粗的窯砂,明清時不少盤碗等瓷器底足也沾有窯砂。

學會這幾種胎底特徵,你也可以鑑別瓷器


瓷器的底足中的“旋痕”、“跳刀痕”、“火石紅”、“乳突”、“敲底”、“沾窯砂”等都是古瓷留下的時代痕跡。

瞭解以上的胎底特徵並不能讓我們一眼斷真偽,但只有抓住這些特徵,經過綜合分析下得出結論,才不失為鑑定瓷器、認識瓷器另一種更好的途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