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瘦身 街道有了審批執法權

城市規劃 減肥 計劃生育 美體 哈爾濱新聞網 2017-06-08

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哈爾濱新區松北高新技術片區“放管服”改革新聞發佈會上獲悉,該片區目前已在全國率先實施“區街一體化”改革,由此原街道辦事處沿襲多年的體制機制實現重大變革。

據悉,“區街一體化”改革將哈爾濱新區的原省、市、區、街(鎮)四級政府四級管理體制,以縱向壓縮管理層級方式,調整為哈爾濱新區政府和街道辦事處(鎮政府)兩級政府兩級管理的行政管理體制。今後,新區政府主要承擔省、市賦予新區的開發建設、宏觀管理職能及原松北區政府部分管理職能;新區街道實行“區街一體化”扁平管理體制,承擔原區級機關的大部分社會管理、服務職能及原街道辦事處職能,強化城市管理、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社區建設等職責,並承接一定審批和執法職權。

街道辦承接六成區級行政權和服務職能

此次改革對街道職能重新定位。新區街道辦承擔原區級部分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和原街道辦事處兩個管理層級的職責。在市政府規定的城市管理、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社區建設等4大類職責基礎上,首批授予街道1073項(佔原區級1771項城市管理和社會管理類行政權力的61%)發生頻率較高、適合街道辦事處在轄區內獨立行使、與民生事務聯繫緊密的區級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職能。

其中,在行政權力方面,街道辦事處將具備市容環境、城市規劃、城市綠化、市政管理、房產、工商管理、食藥監管、質量監督、安全監管等領域1033項行政處罰、強制、監督檢查權;以及煙花爆竹銷售、房屋徵收、公共體育、計生、個體工商戶等領域40項審批、獎勵等性質的綜合類權力。

此外,在公共服務方面,街道辦事處將行使勞動就業、社會保障、計劃生育、教育、公共文化等領域39項區級公共服務事項。

街道辦增設市場監管等執法機構

改革將重新設置街道辦事處機構。按“大科室、模塊化”的思路,將街道辦事處的內設機構由原來的8個壓縮為5個,減少內部運行環節,提高內部運行效率。

新區採取“區屬街管”的模式向街道派駐市場監管、城管執法等執法機構,派駐機構工作人員的編制保留在行業主管部門,街道辦事處負責組織具體業務實施、經費保障、效能考評及人員的日常管理。

街道辦具有科級幹部選拔任用權

在街道人事管理體制方面,改革后街道辦事處具有科級幹部選拔任用權、輪崗幹部的交流建議權、職務職級並行建議申報權等人事權力,同時在街道辦事處試行政府僱員制,並在職稱評定方面給予一定支持,這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基層幹部面臨的晉升“天花板”問題,為街道辦事處持續高水準履職提供人才保障。

在財政管理制度方面,街道辦可盤活資產和資源以增加收入,最終由區財政部門全額撥付給街道辦事處;以合作方式開展對外便民經營服務,取得的收入全部留給街道辦事處和社區;根據協稅護稅貢獻大小,給予經費獎勵。在街道的派駐機構的工作經費由街道撥付,強化街道辦事處對派駐機構的管理能力,為行政權力下放和管理層級下沉提供資金保障。

此外,此次改革將推進街道建設“互聯網+辦事服務”平臺,實現“互聯網+政務服務”全覆蓋。搭建“一站式”網上辦事服務平臺;將街道辦事處(社區)“互聯網+辦事服務”平臺與區政府網站前端整合、升級;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和服務規範,加快標準化建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