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紅茶 烏龍茶 綠茶 花茶 無名君說茶 2019-08-29
"

相信每一個喝茶的茶友印象最終深刻的

是一款茶的香氣,

而且在品飲茶品時,

最先開始深入討論的也是茶的香氣,

可茶香奇妙無窮,而且不好琢磨。

明人劉源長《茶史》言:

“茶之妙有三:一曰色,二曰香,三曰味。”

品茶、評茶的一道工藝程序,就是聞香,辨香。

"

相信每一個喝茶的茶友印象最終深刻的

是一款茶的香氣,

而且在品飲茶品時,

最先開始深入討論的也是茶的香氣,

可茶香奇妙無窮,而且不好琢磨。

明人劉源長《茶史》言:

“茶之妙有三:一曰色,二曰香,三曰味。”

品茶、評茶的一道工藝程序,就是聞香,辨香。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茶是入口的東西,需靠我們的味覺去品其滋味,所以培養舌頭很重要,這樣茶湯入口就能迅速判斷出某款茶的大致內質表現如何。而除了味覺,另一個感官同樣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那就是「嗅覺」

為什麼說“同樣值得”,我發現許多茶客在學茶時,把重心都放在了“喝”上面,茶是要喝的沒錯,而如果利用好我們的嗅覺,相信對一款茶的瞭解也會更加地詳細深入。每泡茶都是可評的,需要我們去細聞去探索的地方有很多,不僅僅只單純地侷限在香氣層面。

茶香是由什麼構成的?

喝茶的時候感覺清香撲鼻,有的茶中又帶了點花香,有的茶聞起來很鮮,有的茶聞起來還甜甜的。茶香很複雜,裡面到底有什麼東西呢?茶香是一種混合物,迄今為止已鑑定的香氣物質約有700種。鮮葉中香氣物質近100種,製成綠茶之後,有200多種,紅茶有400多種,烏龍茶就更多了。

如此多的香氣成分,才構成了複雜而多變的茶香。

"

相信每一個喝茶的茶友印象最終深刻的

是一款茶的香氣,

而且在品飲茶品時,

最先開始深入討論的也是茶的香氣,

可茶香奇妙無窮,而且不好琢磨。

明人劉源長《茶史》言:

“茶之妙有三:一曰色,二曰香,三曰味。”

品茶、評茶的一道工藝程序,就是聞香,辨香。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茶是入口的東西,需靠我們的味覺去品其滋味,所以培養舌頭很重要,這樣茶湯入口就能迅速判斷出某款茶的大致內質表現如何。而除了味覺,另一個感官同樣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那就是「嗅覺」

為什麼說“同樣值得”,我發現許多茶客在學茶時,把重心都放在了“喝”上面,茶是要喝的沒錯,而如果利用好我們的嗅覺,相信對一款茶的瞭解也會更加地詳細深入。每泡茶都是可評的,需要我們去細聞去探索的地方有很多,不僅僅只單純地侷限在香氣層面。

茶香是由什麼構成的?

喝茶的時候感覺清香撲鼻,有的茶中又帶了點花香,有的茶聞起來很鮮,有的茶聞起來還甜甜的。茶香很複雜,裡面到底有什麼東西呢?茶香是一種混合物,迄今為止已鑑定的香氣物質約有700種。鮮葉中香氣物質近100種,製成綠茶之後,有200多種,紅茶有400多種,烏龍茶就更多了。

如此多的香氣成分,才構成了複雜而多變的茶香。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人體是如何感受茶香的?

我們感受茶香,主要分為兩個途徑。一是鼻腔感受,二是口腔感受。

第一個很好理解,鼻子就是聞氣味的器官。我們說一個人的鼻子靈,一方面是說他的鼻子靈敏,一般人聞不到的氣味也能聞到,另一方面說的是他對香味的記憶好,聞到一種香氣就能說出是什麼東西。

第二個是口腔感受。口腔也能“聞”到香氣?

因為口鼻相連,喝茶的時候,茶湯嚥下去,口腔中飄散的部分水汽傳到鼻腔,常常讓我們感覺到“口齒留香”。

"

相信每一個喝茶的茶友印象最終深刻的

是一款茶的香氣,

而且在品飲茶品時,

最先開始深入討論的也是茶的香氣,

可茶香奇妙無窮,而且不好琢磨。

明人劉源長《茶史》言:

“茶之妙有三:一曰色,二曰香,三曰味。”

品茶、評茶的一道工藝程序,就是聞香,辨香。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茶是入口的東西,需靠我們的味覺去品其滋味,所以培養舌頭很重要,這樣茶湯入口就能迅速判斷出某款茶的大致內質表現如何。而除了味覺,另一個感官同樣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那就是「嗅覺」

為什麼說“同樣值得”,我發現許多茶客在學茶時,把重心都放在了“喝”上面,茶是要喝的沒錯,而如果利用好我們的嗅覺,相信對一款茶的瞭解也會更加地詳細深入。每泡茶都是可評的,需要我們去細聞去探索的地方有很多,不僅僅只單純地侷限在香氣層面。

茶香是由什麼構成的?

喝茶的時候感覺清香撲鼻,有的茶中又帶了點花香,有的茶聞起來很鮮,有的茶聞起來還甜甜的。茶香很複雜,裡面到底有什麼東西呢?茶香是一種混合物,迄今為止已鑑定的香氣物質約有700種。鮮葉中香氣物質近100種,製成綠茶之後,有200多種,紅茶有400多種,烏龍茶就更多了。

如此多的香氣成分,才構成了複雜而多變的茶香。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人體是如何感受茶香的?

我們感受茶香,主要分為兩個途徑。一是鼻腔感受,二是口腔感受。

第一個很好理解,鼻子就是聞氣味的器官。我們說一個人的鼻子靈,一方面是說他的鼻子靈敏,一般人聞不到的氣味也能聞到,另一方面說的是他對香味的記憶好,聞到一種香氣就能說出是什麼東西。

第二個是口腔感受。口腔也能“聞”到香氣?

因為口鼻相連,喝茶的時候,茶湯嚥下去,口腔中飄散的部分水汽傳到鼻腔,常常讓我們感覺到“口齒留香”。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一般說,綠茶有清香鮮爽感,甚至有果香、花香者為佳;紅茶以有清香、花香為上,尢以香氣濃烈、持久者為上乘;烏龍茶以具有濃郁的熟桃香者為好;而花茶則以具有清純芬芳者為優。

透過玻璃杯,只能看出茶葉表面的優劣,至於茶葉的香氣、滋味並不能夠完全體會,所以開湯泡一壺茶來仔細的品味是有必要的。茶泡好、茶湯倒出來後,可以趁熱打開壺蓋,或端起茶杯聞聞茶湯的熱香,判斷一下茶湯的香型(有菜香、花香、果香、麥芽糖香)。

同時要判斷有無煙味、油臭味、焦味或其他的異味。這樣,可以判斷出茶葉的新舊、發酵程度、焙火輕重。

"

相信每一個喝茶的茶友印象最終深刻的

是一款茶的香氣,

而且在品飲茶品時,

最先開始深入討論的也是茶的香氣,

可茶香奇妙無窮,而且不好琢磨。

明人劉源長《茶史》言:

“茶之妙有三:一曰色,二曰香,三曰味。”

品茶、評茶的一道工藝程序,就是聞香,辨香。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茶是入口的東西,需靠我們的味覺去品其滋味,所以培養舌頭很重要,這樣茶湯入口就能迅速判斷出某款茶的大致內質表現如何。而除了味覺,另一個感官同樣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那就是「嗅覺」

為什麼說“同樣值得”,我發現許多茶客在學茶時,把重心都放在了“喝”上面,茶是要喝的沒錯,而如果利用好我們的嗅覺,相信對一款茶的瞭解也會更加地詳細深入。每泡茶都是可評的,需要我們去細聞去探索的地方有很多,不僅僅只單純地侷限在香氣層面。

茶香是由什麼構成的?

喝茶的時候感覺清香撲鼻,有的茶中又帶了點花香,有的茶聞起來很鮮,有的茶聞起來還甜甜的。茶香很複雜,裡面到底有什麼東西呢?茶香是一種混合物,迄今為止已鑑定的香氣物質約有700種。鮮葉中香氣物質近100種,製成綠茶之後,有200多種,紅茶有400多種,烏龍茶就更多了。

如此多的香氣成分,才構成了複雜而多變的茶香。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人體是如何感受茶香的?

我們感受茶香,主要分為兩個途徑。一是鼻腔感受,二是口腔感受。

第一個很好理解,鼻子就是聞氣味的器官。我們說一個人的鼻子靈,一方面是說他的鼻子靈敏,一般人聞不到的氣味也能聞到,另一方面說的是他對香味的記憶好,聞到一種香氣就能說出是什麼東西。

第二個是口腔感受。口腔也能“聞”到香氣?

因為口鼻相連,喝茶的時候,茶湯嚥下去,口腔中飄散的部分水汽傳到鼻腔,常常讓我們感覺到“口齒留香”。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一般說,綠茶有清香鮮爽感,甚至有果香、花香者為佳;紅茶以有清香、花香為上,尢以香氣濃烈、持久者為上乘;烏龍茶以具有濃郁的熟桃香者為好;而花茶則以具有清純芬芳者為優。

透過玻璃杯,只能看出茶葉表面的優劣,至於茶葉的香氣、滋味並不能夠完全體會,所以開湯泡一壺茶來仔細的品味是有必要的。茶泡好、茶湯倒出來後,可以趁熱打開壺蓋,或端起茶杯聞聞茶湯的熱香,判斷一下茶湯的香型(有菜香、花香、果香、麥芽糖香)。

同時要判斷有無煙味、油臭味、焦味或其他的異味。這樣,可以判斷出茶葉的新舊、發酵程度、焙火輕重。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茶香應該怎麼品?

幹聞茶香

1、抓一把幹茶聞一聞,也可以呵一口氣趁熱聞。

2、把蓋碗內外都用熱水燙一下,把水倒出,置入茶葉,加蓋5秒後,趁熱聞香。

溼聞茶香

1、熱聞:出湯後,半掩壺蓋聞香,主要辨別有沒有煙焦味、黴味等異味以及香氣是否高揚。

2、溫聞:待茶壺溫度降下來,聞一聞判斷香氣類型,是花香還是果香等等。

3、冷聞:待茶壺冷卻後聞香,或對比第一到五泡的香氣,判斷香氣是否持久。

聞杯蓋

開始泡茶,沸水注入蓋碗後,蓋上幾秒再拿起蓋子靠近鼻子聞,聞蓋內,一般聞個五六秒就夠了,這時茶還是在浸泡的狀態,所以時間不能過長,不然泡出來的茶味比較濃郁。幹茶經過沸水沖泡之後,品種香散發出來,這時我們聞杯蓋,茶湯不用入口,就能先知道是什麼品種,香氣是否明顯。

聞葉底

茶湯倒出後,端起蓋碗聞泡過後的葉底。或者將整個蓋碗倒過來,讓葉底留在蓋子上再拿近聞

聞杯蓋和聞葉底,二者雖然都能聞出品種香、工藝香,以及哪個季節的茶,但相對而言,聞葉底傳遞出的信息會比聞杯蓋更具體和豐富。有些茶沖泡後聞杯蓋很香,但聞葉底卻不那麼明顯,甚至無香,那說明香沒入水,也就是喝茶人俗稱的“水香”,要是聞葉底依然還是香氣明顯,基本上可以判斷出喝茶湯同樣有香氣。

一個技巧:聞葉底待它涼下來再聞,會更好聞(準確、真實)。任何茶,葉底不會騙人。

“喝”茶香

趁熱把茶用吸啜的方式喝到嘴裡,舌頭輕輕攪動,讓茶湯與口腔充分接觸,再徐徐嚥下,感受口腔、咽喉處的茶香。

"

相信每一個喝茶的茶友印象最終深刻的

是一款茶的香氣,

而且在品飲茶品時,

最先開始深入討論的也是茶的香氣,

可茶香奇妙無窮,而且不好琢磨。

明人劉源長《茶史》言:

“茶之妙有三:一曰色,二曰香,三曰味。”

品茶、評茶的一道工藝程序,就是聞香,辨香。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茶是入口的東西,需靠我們的味覺去品其滋味,所以培養舌頭很重要,這樣茶湯入口就能迅速判斷出某款茶的大致內質表現如何。而除了味覺,另一個感官同樣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那就是「嗅覺」

為什麼說“同樣值得”,我發現許多茶客在學茶時,把重心都放在了“喝”上面,茶是要喝的沒錯,而如果利用好我們的嗅覺,相信對一款茶的瞭解也會更加地詳細深入。每泡茶都是可評的,需要我們去細聞去探索的地方有很多,不僅僅只單純地侷限在香氣層面。

茶香是由什麼構成的?

喝茶的時候感覺清香撲鼻,有的茶中又帶了點花香,有的茶聞起來很鮮,有的茶聞起來還甜甜的。茶香很複雜,裡面到底有什麼東西呢?茶香是一種混合物,迄今為止已鑑定的香氣物質約有700種。鮮葉中香氣物質近100種,製成綠茶之後,有200多種,紅茶有400多種,烏龍茶就更多了。

如此多的香氣成分,才構成了複雜而多變的茶香。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人體是如何感受茶香的?

我們感受茶香,主要分為兩個途徑。一是鼻腔感受,二是口腔感受。

第一個很好理解,鼻子就是聞氣味的器官。我們說一個人的鼻子靈,一方面是說他的鼻子靈敏,一般人聞不到的氣味也能聞到,另一方面說的是他對香味的記憶好,聞到一種香氣就能說出是什麼東西。

第二個是口腔感受。口腔也能“聞”到香氣?

因為口鼻相連,喝茶的時候,茶湯嚥下去,口腔中飄散的部分水汽傳到鼻腔,常常讓我們感覺到“口齒留香”。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一般說,綠茶有清香鮮爽感,甚至有果香、花香者為佳;紅茶以有清香、花香為上,尢以香氣濃烈、持久者為上乘;烏龍茶以具有濃郁的熟桃香者為好;而花茶則以具有清純芬芳者為優。

透過玻璃杯,只能看出茶葉表面的優劣,至於茶葉的香氣、滋味並不能夠完全體會,所以開湯泡一壺茶來仔細的品味是有必要的。茶泡好、茶湯倒出來後,可以趁熱打開壺蓋,或端起茶杯聞聞茶湯的熱香,判斷一下茶湯的香型(有菜香、花香、果香、麥芽糖香)。

同時要判斷有無煙味、油臭味、焦味或其他的異味。這樣,可以判斷出茶葉的新舊、發酵程度、焙火輕重。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茶香應該怎麼品?

幹聞茶香

1、抓一把幹茶聞一聞,也可以呵一口氣趁熱聞。

2、把蓋碗內外都用熱水燙一下,把水倒出,置入茶葉,加蓋5秒後,趁熱聞香。

溼聞茶香

1、熱聞:出湯後,半掩壺蓋聞香,主要辨別有沒有煙焦味、黴味等異味以及香氣是否高揚。

2、溫聞:待茶壺溫度降下來,聞一聞判斷香氣類型,是花香還是果香等等。

3、冷聞:待茶壺冷卻後聞香,或對比第一到五泡的香氣,判斷香氣是否持久。

聞杯蓋

開始泡茶,沸水注入蓋碗後,蓋上幾秒再拿起蓋子靠近鼻子聞,聞蓋內,一般聞個五六秒就夠了,這時茶還是在浸泡的狀態,所以時間不能過長,不然泡出來的茶味比較濃郁。幹茶經過沸水沖泡之後,品種香散發出來,這時我們聞杯蓋,茶湯不用入口,就能先知道是什麼品種,香氣是否明顯。

聞葉底

茶湯倒出後,端起蓋碗聞泡過後的葉底。或者將整個蓋碗倒過來,讓葉底留在蓋子上再拿近聞

聞杯蓋和聞葉底,二者雖然都能聞出品種香、工藝香,以及哪個季節的茶,但相對而言,聞葉底傳遞出的信息會比聞杯蓋更具體和豐富。有些茶沖泡後聞杯蓋很香,但聞葉底卻不那麼明顯,甚至無香,那說明香沒入水,也就是喝茶人俗稱的“水香”,要是聞葉底依然還是香氣明顯,基本上可以判斷出喝茶湯同樣有香氣。

一個技巧:聞葉底待它涼下來再聞,會更好聞(準確、真實)。任何茶,葉底不會騙人。

“喝”茶香

趁熱把茶用吸啜的方式喝到嘴裡,舌頭輕輕攪動,讓茶湯與口腔充分接觸,再徐徐嚥下,感受口腔、咽喉處的茶香。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大家需記得一個順序,聞茶香,首要該聞的是該茶的品種香是否有,是否明顯。在製茶過程中,工藝若存在缺陷,包括天氣等原因,品種香也有不被製出的情況,或者表現不明顯,只有微弱的香氣。有了品種香,再談工藝香,工藝香並不是說製出就能製出,師傅的經驗技術打底之外,多少還講點運氣。

最後絮叨幾句

茶葉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它是“活”的,會變。香氣也會在沖泡過程中產生變化,可能越泡下去越香,同時香型跟著轉變,也可能沒泡幾衝香氣就沒了。所以我們在喝茶的過程中要關注它的變化。

"

相信每一個喝茶的茶友印象最終深刻的

是一款茶的香氣,

而且在品飲茶品時,

最先開始深入討論的也是茶的香氣,

可茶香奇妙無窮,而且不好琢磨。

明人劉源長《茶史》言:

“茶之妙有三:一曰色,二曰香,三曰味。”

品茶、評茶的一道工藝程序,就是聞香,辨香。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茶是入口的東西,需靠我們的味覺去品其滋味,所以培養舌頭很重要,這樣茶湯入口就能迅速判斷出某款茶的大致內質表現如何。而除了味覺,另一個感官同樣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那就是「嗅覺」

為什麼說“同樣值得”,我發現許多茶客在學茶時,把重心都放在了“喝”上面,茶是要喝的沒錯,而如果利用好我們的嗅覺,相信對一款茶的瞭解也會更加地詳細深入。每泡茶都是可評的,需要我們去細聞去探索的地方有很多,不僅僅只單純地侷限在香氣層面。

茶香是由什麼構成的?

喝茶的時候感覺清香撲鼻,有的茶中又帶了點花香,有的茶聞起來很鮮,有的茶聞起來還甜甜的。茶香很複雜,裡面到底有什麼東西呢?茶香是一種混合物,迄今為止已鑑定的香氣物質約有700種。鮮葉中香氣物質近100種,製成綠茶之後,有200多種,紅茶有400多種,烏龍茶就更多了。

如此多的香氣成分,才構成了複雜而多變的茶香。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人體是如何感受茶香的?

我們感受茶香,主要分為兩個途徑。一是鼻腔感受,二是口腔感受。

第一個很好理解,鼻子就是聞氣味的器官。我們說一個人的鼻子靈,一方面是說他的鼻子靈敏,一般人聞不到的氣味也能聞到,另一方面說的是他對香味的記憶好,聞到一種香氣就能說出是什麼東西。

第二個是口腔感受。口腔也能“聞”到香氣?

因為口鼻相連,喝茶的時候,茶湯嚥下去,口腔中飄散的部分水汽傳到鼻腔,常常讓我們感覺到“口齒留香”。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一般說,綠茶有清香鮮爽感,甚至有果香、花香者為佳;紅茶以有清香、花香為上,尢以香氣濃烈、持久者為上乘;烏龍茶以具有濃郁的熟桃香者為好;而花茶則以具有清純芬芳者為優。

透過玻璃杯,只能看出茶葉表面的優劣,至於茶葉的香氣、滋味並不能夠完全體會,所以開湯泡一壺茶來仔細的品味是有必要的。茶泡好、茶湯倒出來後,可以趁熱打開壺蓋,或端起茶杯聞聞茶湯的熱香,判斷一下茶湯的香型(有菜香、花香、果香、麥芽糖香)。

同時要判斷有無煙味、油臭味、焦味或其他的異味。這樣,可以判斷出茶葉的新舊、發酵程度、焙火輕重。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茶香應該怎麼品?

幹聞茶香

1、抓一把幹茶聞一聞,也可以呵一口氣趁熱聞。

2、把蓋碗內外都用熱水燙一下,把水倒出,置入茶葉,加蓋5秒後,趁熱聞香。

溼聞茶香

1、熱聞:出湯後,半掩壺蓋聞香,主要辨別有沒有煙焦味、黴味等異味以及香氣是否高揚。

2、溫聞:待茶壺溫度降下來,聞一聞判斷香氣類型,是花香還是果香等等。

3、冷聞:待茶壺冷卻後聞香,或對比第一到五泡的香氣,判斷香氣是否持久。

聞杯蓋

開始泡茶,沸水注入蓋碗後,蓋上幾秒再拿起蓋子靠近鼻子聞,聞蓋內,一般聞個五六秒就夠了,這時茶還是在浸泡的狀態,所以時間不能過長,不然泡出來的茶味比較濃郁。幹茶經過沸水沖泡之後,品種香散發出來,這時我們聞杯蓋,茶湯不用入口,就能先知道是什麼品種,香氣是否明顯。

聞葉底

茶湯倒出後,端起蓋碗聞泡過後的葉底。或者將整個蓋碗倒過來,讓葉底留在蓋子上再拿近聞

聞杯蓋和聞葉底,二者雖然都能聞出品種香、工藝香,以及哪個季節的茶,但相對而言,聞葉底傳遞出的信息會比聞杯蓋更具體和豐富。有些茶沖泡後聞杯蓋很香,但聞葉底卻不那麼明顯,甚至無香,那說明香沒入水,也就是喝茶人俗稱的“水香”,要是聞葉底依然還是香氣明顯,基本上可以判斷出喝茶湯同樣有香氣。

一個技巧:聞葉底待它涼下來再聞,會更好聞(準確、真實)。任何茶,葉底不會騙人。

“喝”茶香

趁熱把茶用吸啜的方式喝到嘴裡,舌頭輕輕攪動,讓茶湯與口腔充分接觸,再徐徐嚥下,感受口腔、咽喉處的茶香。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大家需記得一個順序,聞茶香,首要該聞的是該茶的品種香是否有,是否明顯。在製茶過程中,工藝若存在缺陷,包括天氣等原因,品種香也有不被製出的情況,或者表現不明顯,只有微弱的香氣。有了品種香,再談工藝香,工藝香並不是說製出就能製出,師傅的經驗技術打底之外,多少還講點運氣。

最後絮叨幾句

茶葉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它是“活”的,會變。香氣也會在沖泡過程中產生變化,可能越泡下去越香,同時香型跟著轉變,也可能沒泡幾衝香氣就沒了。所以我們在喝茶的過程中要關注它的變化。

茶者:品茶,一定要學會聞茶香

以上說的聞茶方式有些需要自身一定經驗才好理解,新茶客多少有點難度,不管怎樣,聞杯蓋和葉底首先要清透純淨,不能有雜味,如果你覺得前面說的複雜,記住這一點就夠了。我提供的只是一個思路和方向,不算全面,最主要還得大家自己多嘗試多琢磨。嗅覺和味覺一樣,都是要反覆真實體驗實踐,最後累積的記憶會形成本能反應,當你喝到一泡茶,聞到一泡茶,對其的理解不說十成,也有五成。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