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福禍相依,心寬待之,方能從容

國學文化《菜根譚》:福禍相依,能否駕馭,取決於自己的心態。

《菜根譚》:福禍相依,心寬待之,方能從容

福禍相依,是很多人都聽過的一個哲學智慧,這是人生的一個非常有用的一個準則。真正的明白福禍相依的一個道理,能讓人生活得更坦然。福氣來的時候不焦躁,災禍來的時候不氣餒,這是我們應該有的一種狀態。

《道德經》中就說:福之,禍之所伏。禍之,福之所依。

這正是福禍相依最好的一種證明,有一個寓言故事叫做塞翁失馬。馬丟了,別人勸他,他說沒準會有什麼福氣,後來帶回來一匹好馬。別人恭喜他,他說可能會惹出什麼麻煩,後來他的孩子因為騎馬摔傷了,他說或許是福氣,鄰居都覺得他胡言亂語。後來徵兵的時候,因為他的兒子摔傷了腿不能當兵,保全了性命。

由此可見,這正是一種最好的心態,福氣來的時候不得意忘形,災禍來的時候不喪氣。用一種云云淡風輕的心態去面對,災禍來的時候不悲傷,這是做人的一個道理。

《菜根譚》:福禍相依,心寬待之,方能從容

在《菜根譚》中說了這樣一句話: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所以禍來不必憂,要看他會救。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所以福來不必喜,要看他會受。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如果上天要賜予福分給一個人的時候,一定會用小小的災禍來告誡這個人,所以當災禍來的時候不必煩惱,要看他會不會自救。

看過一些人的故事,他們深陷痛苦之中時,都會感嘆命運不公。在這個時候他們所遇到的就是災禍,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或許這也是上天想賜予他福分的前一個步驟。

《菜根譚》:福禍相依,心寬待之,方能從容

便是《菜根譚》中所說的“必先以微禍儆之”。想讓你嚐到一點災禍,用這個事情來考驗你,要看你會不會自救,這也是鍛鍊人的最好的一種方式。

如果是消極的人,遇到災禍的時候自暴自棄,感嘆命運不公,那麼他的一生可能都會這樣。而積極的人遇到災禍的時候,他把這些災禍和挫折當成墊腳石,用更加奮發向上的一種精神和方式,來求取人生來突破,這就是會自救。

《菜根譚》:福禍相依,心寬待之,方能從容

當你一旦從這個挫折中突破出來的時候,那你將是一個全新的自己,這就是上天賜予你最好的一種福分。所以如果遇上一個有坎坷有挫折的人生階段,不要氣餒,只要你足夠有鬥志有勇氣,你完全能收穫一個有福分的結局。

那麼在人生的一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是三起三落過到老,一生也是福禍相依的過程。如果說,生活中突然有一個階段小有成就,那麼千萬不要引以為傲,這往往是上天將要降臨災禍給你的一個前奏。

《菜根譚》:福禍相依,心寬待之,方能從容

福氣來了,大多數人得意忘形,這也是樂極生悲的一個節奏。如果你沒有能力去駕馭這個福分的時候,這個福氣來了,反而會給你帶來災禍。如果有能力駕馭,福氣來了,不會得意忘形,這也是人生的一個定力和格局。

​有一個企業家說了這樣一句話:財富擺到你面前的時候,如果你能駕馭,它就是你的財富,如果你駕馭不了,這就是災禍。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您對於這一篇國學智慧怎麼理解的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