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

文|溫柔虎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高壓的生活環境,讓很多人都開始變得焦慮,“情緒管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在育兒方面,家長自身的糟糕情緒會讓雙方的親子關係變得更糟,甚至嚴重影響孩子的教育。

孩子都是在模仿中成長的,爸爸媽媽的每一個舉動,都會對他的未來產生極大的影響,當孩子犯錯時,如果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樣的“情緒控制”也會在孩子內心埋下一顆種子。

想要和孩子的關係親密無間,那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情緒傷害親子關係。

"

文|溫柔虎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高壓的生活環境,讓很多人都開始變得焦慮,“情緒管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在育兒方面,家長自身的糟糕情緒會讓雙方的親子關係變得更糟,甚至嚴重影響孩子的教育。

孩子都是在模仿中成長的,爸爸媽媽的每一個舉動,都會對他的未來產生極大的影響,當孩子犯錯時,如果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樣的“情緒控制”也會在孩子內心埋下一顆種子。

想要和孩子的關係親密無間,那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情緒傷害親子關係。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喬英子原本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她的成績一直都很好,但她作為物理老師的媽媽宋倩卻依然不滿足,對她進行非常嚴格的“監管”,一旦哪裡做得不好,又要開始狂轟濫炸般的教育。久而久之,喬英子整個人都變得非常抑鬱,甚至想要跳海自殺。

在孩子的教育中,媽媽的焦慮也終將會“轉移”到孩子身上。

就像德國的教育家塞繆爾所說:

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

"

文|溫柔虎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高壓的生活環境,讓很多人都開始變得焦慮,“情緒管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在育兒方面,家長自身的糟糕情緒會讓雙方的親子關係變得更糟,甚至嚴重影響孩子的教育。

孩子都是在模仿中成長的,爸爸媽媽的每一個舉動,都會對他的未來產生極大的影響,當孩子犯錯時,如果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樣的“情緒控制”也會在孩子內心埋下一顆種子。

想要和孩子的關係親密無間,那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情緒傷害親子關係。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喬英子原本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她的成績一直都很好,但她作為物理老師的媽媽宋倩卻依然不滿足,對她進行非常嚴格的“監管”,一旦哪裡做得不好,又要開始狂轟濫炸般的教育。久而久之,喬英子整個人都變得非常抑鬱,甚至想要跳海自殺。

在孩子的教育中,媽媽的焦慮也終將會“轉移”到孩子身上。

就像德國的教育家塞繆爾所說:

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01▬

“情緒控制”下的教育,孩子容易產生哪些錯誤的心理意識?

①變得膽小怯懦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你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怎麼辦啊”、“現在學習都學不好,以後到社會上還怎麼生存!”

當家長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擔憂時,所表現出來的焦慮以及恐慌,會讓孩子對這個世界產生同樣的焦慮,會誤以為這個世界是非常危險的,未來是一片黑暗的,因此孩子就很容易變得唯唯諾諾、瞻前顧後,成為一個優柔寡斷、膽小的孩子。

②“不願意回家”

就像電視劇《小歡喜》裡的喬英子一樣,家長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一回到家,開口就是問學習,在日常交流中,學習、考試、成績成了固定的話題。

在《小歡喜》中,喬英子最後哭著對媽媽喊出“我想逃離你!”這樣的話,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在讓人窒息的環境下,都有這樣的心理意識。

“不願意回家”是很多孩子的心聲

"

文|溫柔虎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高壓的生活環境,讓很多人都開始變得焦慮,“情緒管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在育兒方面,家長自身的糟糕情緒會讓雙方的親子關係變得更糟,甚至嚴重影響孩子的教育。

孩子都是在模仿中成長的,爸爸媽媽的每一個舉動,都會對他的未來產生極大的影響,當孩子犯錯時,如果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樣的“情緒控制”也會在孩子內心埋下一顆種子。

想要和孩子的關係親密無間,那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情緒傷害親子關係。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喬英子原本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她的成績一直都很好,但她作為物理老師的媽媽宋倩卻依然不滿足,對她進行非常嚴格的“監管”,一旦哪裡做得不好,又要開始狂轟濫炸般的教育。久而久之,喬英子整個人都變得非常抑鬱,甚至想要跳海自殺。

在孩子的教育中,媽媽的焦慮也終將會“轉移”到孩子身上。

就像德國的教育家塞繆爾所說:

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01▬

“情緒控制”下的教育,孩子容易產生哪些錯誤的心理意識?

①變得膽小怯懦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你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怎麼辦啊”、“現在學習都學不好,以後到社會上還怎麼生存!”

當家長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擔憂時,所表現出來的焦慮以及恐慌,會讓孩子對這個世界產生同樣的焦慮,會誤以為這個世界是非常危險的,未來是一片黑暗的,因此孩子就很容易變得唯唯諾諾、瞻前顧後,成為一個優柔寡斷、膽小的孩子。

②“不願意回家”

就像電視劇《小歡喜》裡的喬英子一樣,家長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一回到家,開口就是問學習,在日常交流中,學習、考試、成績成了固定的話題。

在《小歡喜》中,喬英子最後哭著對媽媽喊出“我想逃離你!”這樣的話,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在讓人窒息的環境下,都有這樣的心理意識。

“不願意回家”是很多孩子的心聲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③不快樂

18歲以前的時光,對於任何一個小孩來說,都應當是快樂的,但在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孩感受不到快樂,因為家長的每一次“情緒失控”,都像是一把利刃,在撕開他們的內心。

很多孩子為了照顧爸爸媽媽的情緒,不得不裝作順從他們,放棄了自己原本的需求。在一些孩子眼中,他們活得甚至比自己的父母還要不快樂。

當情緒控制了家長的行為,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也會被情緒所控制。

就像兩隻刺蝟呆在一起,他們只能彼此拉開距離,否則就會互相傷害。

"

文|溫柔虎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高壓的生活環境,讓很多人都開始變得焦慮,“情緒管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在育兒方面,家長自身的糟糕情緒會讓雙方的親子關係變得更糟,甚至嚴重影響孩子的教育。

孩子都是在模仿中成長的,爸爸媽媽的每一個舉動,都會對他的未來產生極大的影響,當孩子犯錯時,如果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樣的“情緒控制”也會在孩子內心埋下一顆種子。

想要和孩子的關係親密無間,那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情緒傷害親子關係。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喬英子原本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她的成績一直都很好,但她作為物理老師的媽媽宋倩卻依然不滿足,對她進行非常嚴格的“監管”,一旦哪裡做得不好,又要開始狂轟濫炸般的教育。久而久之,喬英子整個人都變得非常抑鬱,甚至想要跳海自殺。

在孩子的教育中,媽媽的焦慮也終將會“轉移”到孩子身上。

就像德國的教育家塞繆爾所說:

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01▬

“情緒控制”下的教育,孩子容易產生哪些錯誤的心理意識?

①變得膽小怯懦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你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怎麼辦啊”、“現在學習都學不好,以後到社會上還怎麼生存!”

當家長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擔憂時,所表現出來的焦慮以及恐慌,會讓孩子對這個世界產生同樣的焦慮,會誤以為這個世界是非常危險的,未來是一片黑暗的,因此孩子就很容易變得唯唯諾諾、瞻前顧後,成為一個優柔寡斷、膽小的孩子。

②“不願意回家”

就像電視劇《小歡喜》裡的喬英子一樣,家長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一回到家,開口就是問學習,在日常交流中,學習、考試、成績成了固定的話題。

在《小歡喜》中,喬英子最後哭著對媽媽喊出“我想逃離你!”這樣的話,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在讓人窒息的環境下,都有這樣的心理意識。

“不願意回家”是很多孩子的心聲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③不快樂

18歲以前的時光,對於任何一個小孩來說,都應當是快樂的,但在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孩感受不到快樂,因為家長的每一次“情緒失控”,都像是一把利刃,在撕開他們的內心。

很多孩子為了照顧爸爸媽媽的情緒,不得不裝作順從他們,放棄了自己原本的需求。在一些孩子眼中,他們活得甚至比自己的父母還要不快樂。

當情緒控制了家長的行為,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也會被情緒所控制。

就像兩隻刺蝟呆在一起,他們只能彼此拉開距離,否則就會互相傷害。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02▬

什麼是“timeout”?它如何幫助孩子進行自主反思?

①什麼是“timeout”?

“timeout”也叫作“計時隔離”,這一方法來自於美國的家庭教育。

看過美國影視劇的家長,應該對這一幕都非常熟悉:當自己的孩子不聽話、淘氣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就會立即做出一個手勢:“現在,立刻回到你的房間去!”

神奇的是,當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孩子們就算再不樂意,再氣憤,都會停下手中的一切,乖乖回到自己的房間。

其實,這就是“timeout”教育方式的特別之處。

當孩子犯錯時,為了讓孩子意識到這個問題是錯誤的,家長就會立即要求他停止手上的活動,回到自己的房間,獨自一人冷靜下來。

"

文|溫柔虎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高壓的生活環境,讓很多人都開始變得焦慮,“情緒管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在育兒方面,家長自身的糟糕情緒會讓雙方的親子關係變得更糟,甚至嚴重影響孩子的教育。

孩子都是在模仿中成長的,爸爸媽媽的每一個舉動,都會對他的未來產生極大的影響,當孩子犯錯時,如果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樣的“情緒控制”也會在孩子內心埋下一顆種子。

想要和孩子的關係親密無間,那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情緒傷害親子關係。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喬英子原本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她的成績一直都很好,但她作為物理老師的媽媽宋倩卻依然不滿足,對她進行非常嚴格的“監管”,一旦哪裡做得不好,又要開始狂轟濫炸般的教育。久而久之,喬英子整個人都變得非常抑鬱,甚至想要跳海自殺。

在孩子的教育中,媽媽的焦慮也終將會“轉移”到孩子身上。

就像德國的教育家塞繆爾所說:

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01▬

“情緒控制”下的教育,孩子容易產生哪些錯誤的心理意識?

①變得膽小怯懦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你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怎麼辦啊”、“現在學習都學不好,以後到社會上還怎麼生存!”

當家長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擔憂時,所表現出來的焦慮以及恐慌,會讓孩子對這個世界產生同樣的焦慮,會誤以為這個世界是非常危險的,未來是一片黑暗的,因此孩子就很容易變得唯唯諾諾、瞻前顧後,成為一個優柔寡斷、膽小的孩子。

②“不願意回家”

就像電視劇《小歡喜》裡的喬英子一樣,家長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一回到家,開口就是問學習,在日常交流中,學習、考試、成績成了固定的話題。

在《小歡喜》中,喬英子最後哭著對媽媽喊出“我想逃離你!”這樣的話,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在讓人窒息的環境下,都有這樣的心理意識。

“不願意回家”是很多孩子的心聲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③不快樂

18歲以前的時光,對於任何一個小孩來說,都應當是快樂的,但在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孩感受不到快樂,因為家長的每一次“情緒失控”,都像是一把利刃,在撕開他們的內心。

很多孩子為了照顧爸爸媽媽的情緒,不得不裝作順從他們,放棄了自己原本的需求。在一些孩子眼中,他們活得甚至比自己的父母還要不快樂。

當情緒控制了家長的行為,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也會被情緒所控制。

就像兩隻刺蝟呆在一起,他們只能彼此拉開距離,否則就會互相傷害。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02▬

什麼是“timeout”?它如何幫助孩子進行自主反思?

①什麼是“timeout”?

“timeout”也叫作“計時隔離”,這一方法來自於美國的家庭教育。

看過美國影視劇的家長,應該對這一幕都非常熟悉:當自己的孩子不聽話、淘氣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就會立即做出一個手勢:“現在,立刻回到你的房間去!”

神奇的是,當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孩子們就算再不樂意,再氣憤,都會停下手中的一切,乖乖回到自己的房間。

其實,這就是“timeout”教育方式的特別之處。

當孩子犯錯時,為了讓孩子意識到這個問題是錯誤的,家長就會立即要求他停止手上的活動,回到自己的房間,獨自一人冷靜下來。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②有效地認識自身的錯誤

中國一直以來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實在如今,這樣的教育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證明是錯的,棍棒底下只可能養育出低眉順眼的孩子,或者叛逆的孩子。

在美國,這樣的教育方式,甚至會觸犯到法律。

而當孩子犯錯時,讓他回到房間冷靜,這樣的方法並不是懲罰,因為他無非是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自己一個人待著,家長並不會因此對他造成傷害。

當孩子冷靜過後,家長再告訴他,他的行為是錯誤的。這樣孩子就能夠更好的接受。

如果沒有冷靜下來的時間,對於家長的批評,孩子是根本聽不進去的。

③讓孩子進行自主反思

小孩子對於自己的行為,通常難以辨別是非對錯,當孩子犯錯時,過度的責罵雖然能夠讓他知道,這件事情是不對的,但也會在他的心裡埋下陰影,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當孩子犯錯時,對他進行適當的計時隔離,那麼時間久了,當他自己呆在房間裡,甚至在任何獨處的時間,都會習慣性地進行自主反思。

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避免犯錯,對於塑造孩子的獨立人格也非常有好處。

"

文|溫柔虎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高壓的生活環境,讓很多人都開始變得焦慮,“情緒管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在育兒方面,家長自身的糟糕情緒會讓雙方的親子關係變得更糟,甚至嚴重影響孩子的教育。

孩子都是在模仿中成長的,爸爸媽媽的每一個舉動,都會對他的未來產生極大的影響,當孩子犯錯時,如果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樣的“情緒控制”也會在孩子內心埋下一顆種子。

想要和孩子的關係親密無間,那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情緒傷害親子關係。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喬英子原本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她的成績一直都很好,但她作為物理老師的媽媽宋倩卻依然不滿足,對她進行非常嚴格的“監管”,一旦哪裡做得不好,又要開始狂轟濫炸般的教育。久而久之,喬英子整個人都變得非常抑鬱,甚至想要跳海自殺。

在孩子的教育中,媽媽的焦慮也終將會“轉移”到孩子身上。

就像德國的教育家塞繆爾所說:

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01▬

“情緒控制”下的教育,孩子容易產生哪些錯誤的心理意識?

①變得膽小怯懦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你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怎麼辦啊”、“現在學習都學不好,以後到社會上還怎麼生存!”

當家長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擔憂時,所表現出來的焦慮以及恐慌,會讓孩子對這個世界產生同樣的焦慮,會誤以為這個世界是非常危險的,未來是一片黑暗的,因此孩子就很容易變得唯唯諾諾、瞻前顧後,成為一個優柔寡斷、膽小的孩子。

②“不願意回家”

就像電視劇《小歡喜》裡的喬英子一樣,家長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一回到家,開口就是問學習,在日常交流中,學習、考試、成績成了固定的話題。

在《小歡喜》中,喬英子最後哭著對媽媽喊出“我想逃離你!”這樣的話,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在讓人窒息的環境下,都有這樣的心理意識。

“不願意回家”是很多孩子的心聲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③不快樂

18歲以前的時光,對於任何一個小孩來說,都應當是快樂的,但在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孩感受不到快樂,因為家長的每一次“情緒失控”,都像是一把利刃,在撕開他們的內心。

很多孩子為了照顧爸爸媽媽的情緒,不得不裝作順從他們,放棄了自己原本的需求。在一些孩子眼中,他們活得甚至比自己的父母還要不快樂。

當情緒控制了家長的行為,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也會被情緒所控制。

就像兩隻刺蝟呆在一起,他們只能彼此拉開距離,否則就會互相傷害。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02▬

什麼是“timeout”?它如何幫助孩子進行自主反思?

①什麼是“timeout”?

“timeout”也叫作“計時隔離”,這一方法來自於美國的家庭教育。

看過美國影視劇的家長,應該對這一幕都非常熟悉:當自己的孩子不聽話、淘氣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就會立即做出一個手勢:“現在,立刻回到你的房間去!”

神奇的是,當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孩子們就算再不樂意,再氣憤,都會停下手中的一切,乖乖回到自己的房間。

其實,這就是“timeout”教育方式的特別之處。

當孩子犯錯時,為了讓孩子意識到這個問題是錯誤的,家長就會立即要求他停止手上的活動,回到自己的房間,獨自一人冷靜下來。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②有效地認識自身的錯誤

中國一直以來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實在如今,這樣的教育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證明是錯的,棍棒底下只可能養育出低眉順眼的孩子,或者叛逆的孩子。

在美國,這樣的教育方式,甚至會觸犯到法律。

而當孩子犯錯時,讓他回到房間冷靜,這樣的方法並不是懲罰,因為他無非是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自己一個人待著,家長並不會因此對他造成傷害。

當孩子冷靜過後,家長再告訴他,他的行為是錯誤的。這樣孩子就能夠更好的接受。

如果沒有冷靜下來的時間,對於家長的批評,孩子是根本聽不進去的。

③讓孩子進行自主反思

小孩子對於自己的行為,通常難以辨別是非對錯,當孩子犯錯時,過度的責罵雖然能夠讓他知道,這件事情是不對的,但也會在他的心裡埋下陰影,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當孩子犯錯時,對他進行適當的計時隔離,那麼時間久了,當他自己呆在房間裡,甚至在任何獨處的時間,都會習慣性地進行自主反思。

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避免犯錯,對於塑造孩子的獨立人格也非常有好處。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03▬

情緒化中的父母,該做好哪些才不會傷害到孩子?

①理解自己情緒化的原因

情緒化是人人都不能避免的,那麼為了不把多餘的情緒影響到孩子,父母都應該學會反思自己的情緒來源,明白自己的情緒來自於什麼地方,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通常來說,家長的情緒化、焦慮,大都來自於對孩子未來的擔憂,擔心他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贏在起跑線”,當孩子不聽話時,心頭莫名就會產生一股怒火。但其實,越來越多的案例證明,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是非常錯誤的選擇,一些孩子雖然贏在了起跑線,但卻輸在了終點線,甚至有一些孩子都沒能看到終點線。

在近年來的死亡統計中,青少年自殺的概率越來越高,原因大多都是因為壓力過大,這些壓力就是從小家長、社會的帶來的焦慮慢慢發酵而成的。

②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不是家長的“私有物”,更不是家長的“情緒垃圾桶”,當家長把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時,其實並沒有意識到他具備獨立的人格,長此以往,孩子越來越不理解父母,父母也為孩子的變化而感到委屈。

"

文|溫柔虎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高壓的生活環境,讓很多人都開始變得焦慮,“情緒管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在育兒方面,家長自身的糟糕情緒會讓雙方的親子關係變得更糟,甚至嚴重影響孩子的教育。

孩子都是在模仿中成長的,爸爸媽媽的每一個舉動,都會對他的未來產生極大的影響,當孩子犯錯時,如果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樣的“情緒控制”也會在孩子內心埋下一顆種子。

想要和孩子的關係親密無間,那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情緒傷害親子關係。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喬英子原本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她的成績一直都很好,但她作為物理老師的媽媽宋倩卻依然不滿足,對她進行非常嚴格的“監管”,一旦哪裡做得不好,又要開始狂轟濫炸般的教育。久而久之,喬英子整個人都變得非常抑鬱,甚至想要跳海自殺。

在孩子的教育中,媽媽的焦慮也終將會“轉移”到孩子身上。

就像德國的教育家塞繆爾所說:

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01▬

“情緒控制”下的教育,孩子容易產生哪些錯誤的心理意識?

①變得膽小怯懦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你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怎麼辦啊”、“現在學習都學不好,以後到社會上還怎麼生存!”

當家長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擔憂時,所表現出來的焦慮以及恐慌,會讓孩子對這個世界產生同樣的焦慮,會誤以為這個世界是非常危險的,未來是一片黑暗的,因此孩子就很容易變得唯唯諾諾、瞻前顧後,成為一個優柔寡斷、膽小的孩子。

②“不願意回家”

就像電視劇《小歡喜》裡的喬英子一樣,家長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一回到家,開口就是問學習,在日常交流中,學習、考試、成績成了固定的話題。

在《小歡喜》中,喬英子最後哭著對媽媽喊出“我想逃離你!”這樣的話,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在讓人窒息的環境下,都有這樣的心理意識。

“不願意回家”是很多孩子的心聲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③不快樂

18歲以前的時光,對於任何一個小孩來說,都應當是快樂的,但在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孩感受不到快樂,因為家長的每一次“情緒失控”,都像是一把利刃,在撕開他們的內心。

很多孩子為了照顧爸爸媽媽的情緒,不得不裝作順從他們,放棄了自己原本的需求。在一些孩子眼中,他們活得甚至比自己的父母還要不快樂。

當情緒控制了家長的行為,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也會被情緒所控制。

就像兩隻刺蝟呆在一起,他們只能彼此拉開距離,否則就會互相傷害。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02▬

什麼是“timeout”?它如何幫助孩子進行自主反思?

①什麼是“timeout”?

“timeout”也叫作“計時隔離”,這一方法來自於美國的家庭教育。

看過美國影視劇的家長,應該對這一幕都非常熟悉:當自己的孩子不聽話、淘氣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就會立即做出一個手勢:“現在,立刻回到你的房間去!”

神奇的是,當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孩子們就算再不樂意,再氣憤,都會停下手中的一切,乖乖回到自己的房間。

其實,這就是“timeout”教育方式的特別之處。

當孩子犯錯時,為了讓孩子意識到這個問題是錯誤的,家長就會立即要求他停止手上的活動,回到自己的房間,獨自一人冷靜下來。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②有效地認識自身的錯誤

中國一直以來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實在如今,這樣的教育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證明是錯的,棍棒底下只可能養育出低眉順眼的孩子,或者叛逆的孩子。

在美國,這樣的教育方式,甚至會觸犯到法律。

而當孩子犯錯時,讓他回到房間冷靜,這樣的方法並不是懲罰,因為他無非是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自己一個人待著,家長並不會因此對他造成傷害。

當孩子冷靜過後,家長再告訴他,他的行為是錯誤的。這樣孩子就能夠更好的接受。

如果沒有冷靜下來的時間,對於家長的批評,孩子是根本聽不進去的。

③讓孩子進行自主反思

小孩子對於自己的行為,通常難以辨別是非對錯,當孩子犯錯時,過度的責罵雖然能夠讓他知道,這件事情是不對的,但也會在他的心裡埋下陰影,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當孩子犯錯時,對他進行適當的計時隔離,那麼時間久了,當他自己呆在房間裡,甚至在任何獨處的時間,都會習慣性地進行自主反思。

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避免犯錯,對於塑造孩子的獨立人格也非常有好處。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03▬

情緒化中的父母,該做好哪些才不會傷害到孩子?

①理解自己情緒化的原因

情緒化是人人都不能避免的,那麼為了不把多餘的情緒影響到孩子,父母都應該學會反思自己的情緒來源,明白自己的情緒來自於什麼地方,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通常來說,家長的情緒化、焦慮,大都來自於對孩子未來的擔憂,擔心他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贏在起跑線”,當孩子不聽話時,心頭莫名就會產生一股怒火。但其實,越來越多的案例證明,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是非常錯誤的選擇,一些孩子雖然贏在了起跑線,但卻輸在了終點線,甚至有一些孩子都沒能看到終點線。

在近年來的死亡統計中,青少年自殺的概率越來越高,原因大多都是因為壓力過大,這些壓力就是從小家長、社會的帶來的焦慮慢慢發酵而成的。

②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不是家長的“私有物”,更不是家長的“情緒垃圾桶”,當家長把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時,其實並沒有意識到他具備獨立的人格,長此以往,孩子越來越不理解父母,父母也為孩子的變化而感到委屈。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其實,如果把孩子當成朋友,當他犯錯時,就和他解釋犯錯的原因。自己的情緒不好時,也可以和孩子分享,孩子會給你最好的安慰。

③就事論事,不要上升到個人

孩子淘氣,弄壞了家裡的東西,那就針對“弄壞東西”這件事來對他進行教育,孩子作業沒做完,那就教育他學習要專注。而不是把問題雜糅在一起,任何時候都說“你怎麼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生你有什麼用?”這樣的言語,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巨大的傷害,讓孩子認為你並不愛他。

大可以試試“timeout”法則,讓雙方都冷靜一下,讓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間反思,而自己也一個人靜一靜,想一想解決的辦法,相信孩子也能夠理解你。

卡爾·雅斯貝爾斯曾說過: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孩子的成長和父母有著極大的關係,別讓“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

"

文|溫柔虎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高壓的生活環境,讓很多人都開始變得焦慮,“情緒管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在育兒方面,家長自身的糟糕情緒會讓雙方的親子關係變得更糟,甚至嚴重影響孩子的教育。

孩子都是在模仿中成長的,爸爸媽媽的每一個舉動,都會對他的未來產生極大的影響,當孩子犯錯時,如果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樣的“情緒控制”也會在孩子內心埋下一顆種子。

想要和孩子的關係親密無間,那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情緒傷害親子關係。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喬英子原本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她的成績一直都很好,但她作為物理老師的媽媽宋倩卻依然不滿足,對她進行非常嚴格的“監管”,一旦哪裡做得不好,又要開始狂轟濫炸般的教育。久而久之,喬英子整個人都變得非常抑鬱,甚至想要跳海自殺。

在孩子的教育中,媽媽的焦慮也終將會“轉移”到孩子身上。

就像德國的教育家塞繆爾所說:

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01▬

“情緒控制”下的教育,孩子容易產生哪些錯誤的心理意識?

①變得膽小怯懦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你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怎麼辦啊”、“現在學習都學不好,以後到社會上還怎麼生存!”

當家長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擔憂時,所表現出來的焦慮以及恐慌,會讓孩子對這個世界產生同樣的焦慮,會誤以為這個世界是非常危險的,未來是一片黑暗的,因此孩子就很容易變得唯唯諾諾、瞻前顧後,成為一個優柔寡斷、膽小的孩子。

②“不願意回家”

就像電視劇《小歡喜》裡的喬英子一樣,家長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一回到家,開口就是問學習,在日常交流中,學習、考試、成績成了固定的話題。

在《小歡喜》中,喬英子最後哭著對媽媽喊出“我想逃離你!”這樣的話,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在讓人窒息的環境下,都有這樣的心理意識。

“不願意回家”是很多孩子的心聲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③不快樂

18歲以前的時光,對於任何一個小孩來說,都應當是快樂的,但在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孩感受不到快樂,因為家長的每一次“情緒失控”,都像是一把利刃,在撕開他們的內心。

很多孩子為了照顧爸爸媽媽的情緒,不得不裝作順從他們,放棄了自己原本的需求。在一些孩子眼中,他們活得甚至比自己的父母還要不快樂。

當情緒控制了家長的行為,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也會被情緒所控制。

就像兩隻刺蝟呆在一起,他們只能彼此拉開距離,否則就會互相傷害。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02▬

什麼是“timeout”?它如何幫助孩子進行自主反思?

①什麼是“timeout”?

“timeout”也叫作“計時隔離”,這一方法來自於美國的家庭教育。

看過美國影視劇的家長,應該對這一幕都非常熟悉:當自己的孩子不聽話、淘氣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就會立即做出一個手勢:“現在,立刻回到你的房間去!”

神奇的是,當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孩子們就算再不樂意,再氣憤,都會停下手中的一切,乖乖回到自己的房間。

其實,這就是“timeout”教育方式的特別之處。

當孩子犯錯時,為了讓孩子意識到這個問題是錯誤的,家長就會立即要求他停止手上的活動,回到自己的房間,獨自一人冷靜下來。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②有效地認識自身的錯誤

中國一直以來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實在如今,這樣的教育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證明是錯的,棍棒底下只可能養育出低眉順眼的孩子,或者叛逆的孩子。

在美國,這樣的教育方式,甚至會觸犯到法律。

而當孩子犯錯時,讓他回到房間冷靜,這樣的方法並不是懲罰,因為他無非是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自己一個人待著,家長並不會因此對他造成傷害。

當孩子冷靜過後,家長再告訴他,他的行為是錯誤的。這樣孩子就能夠更好的接受。

如果沒有冷靜下來的時間,對於家長的批評,孩子是根本聽不進去的。

③讓孩子進行自主反思

小孩子對於自己的行為,通常難以辨別是非對錯,當孩子犯錯時,過度的責罵雖然能夠讓他知道,這件事情是不對的,但也會在他的心裡埋下陰影,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當孩子犯錯時,對他進行適當的計時隔離,那麼時間久了,當他自己呆在房間裡,甚至在任何獨處的時間,都會習慣性地進行自主反思。

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避免犯錯,對於塑造孩子的獨立人格也非常有好處。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03▬

情緒化中的父母,該做好哪些才不會傷害到孩子?

①理解自己情緒化的原因

情緒化是人人都不能避免的,那麼為了不把多餘的情緒影響到孩子,父母都應該學會反思自己的情緒來源,明白自己的情緒來自於什麼地方,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通常來說,家長的情緒化、焦慮,大都來自於對孩子未來的擔憂,擔心他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贏在起跑線”,當孩子不聽話時,心頭莫名就會產生一股怒火。但其實,越來越多的案例證明,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是非常錯誤的選擇,一些孩子雖然贏在了起跑線,但卻輸在了終點線,甚至有一些孩子都沒能看到終點線。

在近年來的死亡統計中,青少年自殺的概率越來越高,原因大多都是因為壓力過大,這些壓力就是從小家長、社會的帶來的焦慮慢慢發酵而成的。

②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不是家長的“私有物”,更不是家長的“情緒垃圾桶”,當家長把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時,其實並沒有意識到他具備獨立的人格,長此以往,孩子越來越不理解父母,父母也為孩子的變化而感到委屈。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其實,如果把孩子當成朋友,當他犯錯時,就和他解釋犯錯的原因。自己的情緒不好時,也可以和孩子分享,孩子會給你最好的安慰。

③就事論事,不要上升到個人

孩子淘氣,弄壞了家裡的東西,那就針對“弄壞東西”這件事來對他進行教育,孩子作業沒做完,那就教育他學習要專注。而不是把問題雜糅在一起,任何時候都說“你怎麼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生你有什麼用?”這樣的言語,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巨大的傷害,讓孩子認為你並不愛他。

大可以試試“timeout”法則,讓雙方都冷靜一下,讓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間反思,而自己也一個人靜一靜,想一想解決的辦法,相信孩子也能夠理解你。

卡爾·雅斯貝爾斯曾說過: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孩子的成長和父母有著極大的關係,別讓“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

“情緒控制”傷害親子關係?試試“timeout”法則,孩子能理解你

今日互動話題:你在育兒的過程中,有情緒化的時候嗎?通常是怎麼解決的呢?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

我是一名三歲寶寶的爸爸,育兒是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寶寶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細緻的關懷。大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共同探討,一起解決。

我是溫柔虎爸,每天在帶娃養娃中與寶寶一起成長。

每天分享育兒經驗,歡迎各位寶爸寶媽與我共同分享養娃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