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也許孩子們最想要的不是禮物,而是家人陪伴的溫度

 兒童節也許孩子們最想要的不是禮物,而是家人陪伴的溫度

兒童節快要到了,阿古收到了許多家人們的禮物:

奶奶送了樂高積木和模型汽車

外婆送了漂亮帥氣的小涼鞋

阿古媽送了高端新奇的手電筒繪畫書

我也送了時尚酷炫的水彈槍

阿古這兩天可忙了,忙著擺弄他的各種禮物玩具,甚至連這兩天晚上睡覺的時間都較往常推遲了一個小時。

今天早上,我正在吃早飯,阿古醒來了,穿著睡袋跑到餐廳的椅子上,直勾勾得看著我。

外婆讓阿古去房間裡換衣服。

阿古說:“我不要換衣服,換完衣服就看不到爸爸了,爸爸吃飯可快了。”

……

 兒童節也許孩子們最想要的不是禮物,而是家人陪伴的溫度

這是一個老套沒有新意的話題,我們的心裡都清楚“多陪陪家人”、“親人是最寶貴的財富”。

自我感覺上,我也認為自己一直非常重視陪伴家人,每天也都陪伴了孩子一點時間。

但是當聽到這稚嫩聲音的控訴時,我卻無言以對。

我們每天以無比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懷著崇高遠大的夢想努力拼搏,應付各種工作問題埋頭苦幹。

每天清早勿勿出門,回家時已日落西山。

對於我們來說,一天的時間是如此之快,常常覺得工作還未做完卻已經到了下班的時間。

然而對於孩子來說,卻是一天漫長的等待。

 兒童節也許孩子們最想要的不是禮物,而是家人陪伴的溫度

當我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裡,等待我們的或是老人做好的飯菜,或是一份食之無味的外賣。晚飯成了填滿五臟廟的必做任務。

有多少次我們下班後只是拿出手機刷著各種無意義信息,只為尋求一份“安靜”;

有多少次我們坐在沙發上,兩眼無神的對著電視屏幕,只為讓電視吸引愛人的注意,而自己能夠躲避嘮叨;

有多少次當孩子們希望我們陪伴玩耍的時候,我們心不在蔫得敷衍行事,只為完成對孩子的“陪伴”。

……

這一次又一次的冷漠,最終只能一遍又一遍得降低家人之間的熱度,冷卻家庭的溫度,抬高我們髮際線的高度……

 兒童節也許孩子們最想要的不是禮物,而是家人陪伴的溫度

如果說有什麼東西能讓家庭的溫度最快升起來,我想,那一定是炊煙。

繽紛的食材,漆黑的醬油;

汩汩的熱湯,滋滋的油爆;

辛嗆的椒香,清冽的酒氣;

濃郁的肉汁,甜蜜的果醬;

糯而不粘的糕點,肥而不膩的臘腸

……

 兒童節也許孩子們最想要的不是禮物,而是家人陪伴的溫度

食物滋養著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溫暖著我們每個人的心房。

與家人一起享受美食,更享受一起製作食物的過程。

以食養人,以食暖家。

走在上班的路上,我努力回憶著我小時候的六一,我似乎已經不記得我收到過什麼樣的禮物了。

唯有媽媽做的蛋炒飯的味道,一直在我腦海中縈繞。

我想,也許這就是家人的溫度,是我自小至今一直不曾忘記的禮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