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好的教育就是少囉嗦'

"

法國有一個很著名的風景畫家叫柯羅,他晚年說我每天早上醒過來向上帝祈禱,讓我像小孩一樣天真地看世界。因為我的歲數越大越明白這句話,孩子們都是我的老師,沒有學畫這件事情,甚至沒有畫畫這件事情,要緊的是大家都有眼睛。

現在春天來了,我上午在我居住的公寓旁邊走走,像北京這麼難看的一座城市,這麼糟糕的天氣,可是每朵花兒都好看,每一棵樹都好看,這個時候我覺得我可能只有五歲。

不要太把孩子當一個孩子,他是他自己,他有他的愛好和才能,只是你一時看不出來,他有他的愛好。有些孩子可能對所有藝術一點兒興趣也沒有,但對槍、兵艦、武器有興趣。

我經常會遇到一些家長說我的孩子應該怎麼學畫,怎麼能夠畫得像你這樣。問題不在這個地方,問題是你瞭解不瞭解你的孩子?你在不在冷眼觀察他,他喜歡什麼事情,討厭什麼事情,這裡面的教育就開始了——如果可以叫做教育的話。

家長最要緊的是冷眼看,然後帶著孩子走向他感興趣的地方,而不要強行帶他去他討厭的地方或者沒感覺的地方。所以,首先要克服的是家長自己的“家長欲”,家長欲是很可怕的事情。

我們的概念教育開始得太早

13歲以前的孩子,我主張不要跟他解釋什麼是“美”,什麼是“古代”、“現代”。如果帶他到博物館去,什麼都不要對他解說。他一個是聽不懂,還有一個是他會厭煩。就讓他看,如果他實在不要看,就帶他出去,他想吃、他想玩,保持他的動物性,就讓他玩兒。

不要太早灌輸這麼多詞彙給孩子,什麼大師、藝術、美、教育,這些都是大人教他的詞,不像孩子。我們的概念教育開始得太早。

對於那些差不多早熟的、特別敏銳的、可以說有天分的孩子,在十歲至十五歲之間時,你就要特別的當心,就是他到底喜歡什麼,哪件事情拽都拽不回來,他都要去做,你打他他就要做。這就嚴重了,這時候你要當心了,他真的想做這個事情。

這時候如果他喜歡的正好是畫畫,正好是音樂,正好是寫作,或者是科學實驗,你就要帶他到好的環境,能夠耳濡目染,周圍有同樣的孩子,這就對他非常重要了。

至於所謂美術史、古代、現代、這個派、那個派,我想差不多要初中以後他才會開始對這些詞語、這些概念感興趣,而且有理解力和判斷力,這是後來的事情,這是我的認識。

人是模仿的動物,同時又是下載的動物

家長剛才說到孩子崇拜我,其實他只是聽說,從媒體上聽說這個人,然後小孩就會嚮往。

按照孟子的說法,所有的小孩,在童蒙的時期,最崇拜的人其實是爸爸和媽媽,所以爸爸媽媽這個角色很難當的,你都不知道在什麼時候,你已經失去了他對你的愛,或者在另外好的情況下,你可能指引了他一輩子,因為他會學習他在爹媽身上看到東西——我也要像爹媽那樣子,像他那樣做飯,像他那樣走路,像他那樣東張西望的樣子。

人是模仿的動物,同時又是一個下載的動物。電腦有下載這個詞,所有小孩子的腦袋,你帶他到任何場合,無論是開心事、傷心事,他不管懂不懂,他已經下載了。下載以後可以儲存很久,等到他懂事了,受了教育,智力發達了,他會重新反舉這些早年下載的印象。

所以爹媽是真的不好當的,你不留意間已經在教育孩子,或者已經在毀壞這個教育。

不要對小孩說出價值判斷的詞,少囉嗦

我在世界各國博物館總是看到兩種情況。一種是大人抱著嬰兒在參觀,其實嬰兒在睡覺,但這是一種胎教,是非常好的嬰兒教,這同帶其去嘈雜的飯店或商場、而孩子在睡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另一種則是經常會看到小學和中學的老師領全班同學,直接進入博物館。那並不是瀏覽式地看,而是老師做過功課後,帶領同學們來到某一張畫面前,然後就在那裡上一堂課,一講就是一兩個鐘頭。

在國外幼兒園老師會有一些詞彙選擇,英文有很多好聽的詞,他如果覺得這幅畫不是很好,他會說:That’s interesting(有意思)。儘量不要對小孩說出價值判斷的詞,大人說好或不好,對或不對,就是在殺小孩,小孩就這樣被殺掉了,孩子的童真就沒有了。

所以我要對家長說的只有一句話,13歲以前的小孩,在繪畫上或任何文藝興趣不要多說他,他要做就讓他做,少囉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