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不完美媽媽 家庭教育 山東美東教育培訓中心 2019-09-09
"

專注家庭教育,助力社會和諧,用心為孩子做點事

從“我不能”到“我試試”,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在孩子的世界裡,要將“我不能”改為“我試試”,這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幫助。

"

專注家庭教育,助力社會和諧,用心為孩子做點事

從“我不能”到“我試試”,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在孩子的世界裡,要將“我不能”改為“我試試”,這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幫助。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朋友的孩子有些內向,所以給孩子報了口才班。老師給佈置了作業,表演一首兒歌,配合動作表演出來。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我不做,我不會”。

生活中總會有這樣的聲音“我不能”“我害怕”“我不行”。這是爸爸媽媽聽到孩子說得最揪心的話,退縮的孩子讓人感覺沮喪。

"

專注家庭教育,助力社會和諧,用心為孩子做點事

從“我不能”到“我試試”,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在孩子的世界裡,要將“我不能”改為“我試試”,這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幫助。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朋友的孩子有些內向,所以給孩子報了口才班。老師給佈置了作業,表演一首兒歌,配合動作表演出來。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我不做,我不會”。

生活中總會有這樣的聲音“我不能”“我害怕”“我不行”。這是爸爸媽媽聽到孩子說得最揪心的話,退縮的孩子讓人感覺沮喪。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但是不難發現,大部分成功者嘴裡最多說的卻是“我試試”“我可以”“我能行”。如果當年富蘭克林沒有說“我試試”,我們現在就不會知道雷中有電;如果哥倫布沒有勇敢地說“我試試”,就不會有新大陸的發現……

孩子習慣性的說我不行是有原因的

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不行”“不許碰”,那麼他自然就會失去探索的勇氣,“我不行”“我不敢”也就成了孩子的口頭禪。比如在吃飯時,我們總是擔心孩子會弄得四處都是飯粒,而不允許孩子自己動手吃飯;不論在家裡,還是外出時,我們總是因為生怕孩子碰著或者摔倒,緊緊牽著孩子的手;我們怕孩子傷到自己或者打碎東西,而不許孩子碰這動那……家長為了便於照看孩子,限制了孩子的很多自由。

"

專注家庭教育,助力社會和諧,用心為孩子做點事

從“我不能”到“我試試”,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在孩子的世界裡,要將“我不能”改為“我試試”,這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幫助。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朋友的孩子有些內向,所以給孩子報了口才班。老師給佈置了作業,表演一首兒歌,配合動作表演出來。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我不做,我不會”。

生活中總會有這樣的聲音“我不能”“我害怕”“我不行”。這是爸爸媽媽聽到孩子說得最揪心的話,退縮的孩子讓人感覺沮喪。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但是不難發現,大部分成功者嘴裡最多說的卻是“我試試”“我可以”“我能行”。如果當年富蘭克林沒有說“我試試”,我們現在就不會知道雷中有電;如果哥倫布沒有勇敢地說“我試試”,就不會有新大陸的發現……

孩子習慣性的說我不行是有原因的

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不行”“不許碰”,那麼他自然就會失去探索的勇氣,“我不行”“我不敢”也就成了孩子的口頭禪。比如在吃飯時,我們總是擔心孩子會弄得四處都是飯粒,而不允許孩子自己動手吃飯;不論在家裡,還是外出時,我們總是因為生怕孩子碰著或者摔倒,緊緊牽著孩子的手;我們怕孩子傷到自己或者打碎東西,而不許孩子碰這動那……家長為了便於照看孩子,限制了孩子的很多自由。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孩子說我不行還可能因為自信心不足,怕受到打擊。在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長的評價很具有功利性,孩子一旦表現不好,就會受到批評、懲罰、自信心的打擊,長久下來,孩子不願再去嘗試,孩子覺得不做就不會錯。所以,在面臨很多事情,他更願意說“我不會”“我不做”。

從我不行到我試試的轉變

“我試試”,看似一句簡單的話,卻表現了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一種願意努力、願意爭取的樂觀態度。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父母,都應該讓孩子自由地去探索和研究,鼓勵孩子去嘗試和實踐。之前提到的朋友,孩子說了我不會之後,她並沒有馬上做任何評價,而是跟孩子說;“媽媽想跟你一起試試,我們一起試試吧!”她陪著孩子練習了一遍又一遍,對孩子的進步,每次都笑著給予評價,孩子自信起來,越表演越好。

"

專注家庭教育,助力社會和諧,用心為孩子做點事

從“我不能”到“我試試”,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在孩子的世界裡,要將“我不能”改為“我試試”,這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幫助。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朋友的孩子有些內向,所以給孩子報了口才班。老師給佈置了作業,表演一首兒歌,配合動作表演出來。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我不做,我不會”。

生活中總會有這樣的聲音“我不能”“我害怕”“我不行”。這是爸爸媽媽聽到孩子說得最揪心的話,退縮的孩子讓人感覺沮喪。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但是不難發現,大部分成功者嘴裡最多說的卻是“我試試”“我可以”“我能行”。如果當年富蘭克林沒有說“我試試”,我們現在就不會知道雷中有電;如果哥倫布沒有勇敢地說“我試試”,就不會有新大陸的發現……

孩子習慣性的說我不行是有原因的

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不行”“不許碰”,那麼他自然就會失去探索的勇氣,“我不行”“我不敢”也就成了孩子的口頭禪。比如在吃飯時,我們總是擔心孩子會弄得四處都是飯粒,而不允許孩子自己動手吃飯;不論在家裡,還是外出時,我們總是因為生怕孩子碰著或者摔倒,緊緊牽著孩子的手;我們怕孩子傷到自己或者打碎東西,而不許孩子碰這動那……家長為了便於照看孩子,限制了孩子的很多自由。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孩子說我不行還可能因為自信心不足,怕受到打擊。在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長的評價很具有功利性,孩子一旦表現不好,就會受到批評、懲罰、自信心的打擊,長久下來,孩子不願再去嘗試,孩子覺得不做就不會錯。所以,在面臨很多事情,他更願意說“我不會”“我不做”。

從我不行到我試試的轉變

“我試試”,看似一句簡單的話,卻表現了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一種願意努力、願意爭取的樂觀態度。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父母,都應該讓孩子自由地去探索和研究,鼓勵孩子去嘗試和實踐。之前提到的朋友,孩子說了我不會之後,她並沒有馬上做任何評價,而是跟孩子說;“媽媽想跟你一起試試,我們一起試試吧!”她陪著孩子練習了一遍又一遍,對孩子的進步,每次都笑著給予評價,孩子自信起來,越表演越好。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我想說當你的孩子說了“我不能”“我不會”時,不要急著批評教育孩子,嘗試和孩子一起試一試去做,讓孩子在進步中感悟自己的能力,慢慢建立起自信來。

父母不要擔心孩子做不好某一件事情,不要擔心孩子太小無法勝任某一項工作,父母可以站在孩子身邊,這樣就能在他遇到困難時,在第一時間幫他。

但要記住的是,父母不可以替孩子完成所有的事情。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都不要幫他做。這樣,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就願意說“我試試”,就願意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困難,而不會總想著讓父母幫助,或讓父母去解決困難。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當孩子遇到事情面對家長充滿自信的說:“我想試試,我覺得我能行”,那麼恭喜我們的孩子,因為這個轉變絕對是他受用一生的財富。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還應該注意,自信心是從經歷中獲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家庭培養孩子自信心最簡單和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 家長應多去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當下的某個結果。不要說:“你今天表現很好”,而是說:“因為你今天努力控制住自己,不亂跑、不發脾氣,所以我要表揚你”。清楚地讓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視自己努力的過程,能使他們有信心地面對困難。

"

專注家庭教育,助力社會和諧,用心為孩子做點事

從“我不能”到“我試試”,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在孩子的世界裡,要將“我不能”改為“我試試”,這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幫助。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朋友的孩子有些內向,所以給孩子報了口才班。老師給佈置了作業,表演一首兒歌,配合動作表演出來。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我不做,我不會”。

生活中總會有這樣的聲音“我不能”“我害怕”“我不行”。這是爸爸媽媽聽到孩子說得最揪心的話,退縮的孩子讓人感覺沮喪。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但是不難發現,大部分成功者嘴裡最多說的卻是“我試試”“我可以”“我能行”。如果當年富蘭克林沒有說“我試試”,我們現在就不會知道雷中有電;如果哥倫布沒有勇敢地說“我試試”,就不會有新大陸的發現……

孩子習慣性的說我不行是有原因的

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不行”“不許碰”,那麼他自然就會失去探索的勇氣,“我不行”“我不敢”也就成了孩子的口頭禪。比如在吃飯時,我們總是擔心孩子會弄得四處都是飯粒,而不允許孩子自己動手吃飯;不論在家裡,還是外出時,我們總是因為生怕孩子碰著或者摔倒,緊緊牽著孩子的手;我們怕孩子傷到自己或者打碎東西,而不許孩子碰這動那……家長為了便於照看孩子,限制了孩子的很多自由。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孩子說我不行還可能因為自信心不足,怕受到打擊。在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長的評價很具有功利性,孩子一旦表現不好,就會受到批評、懲罰、自信心的打擊,長久下來,孩子不願再去嘗試,孩子覺得不做就不會錯。所以,在面臨很多事情,他更願意說“我不會”“我不做”。

從我不行到我試試的轉變

“我試試”,看似一句簡單的話,卻表現了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一種願意努力、願意爭取的樂觀態度。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父母,都應該讓孩子自由地去探索和研究,鼓勵孩子去嘗試和實踐。之前提到的朋友,孩子說了我不會之後,她並沒有馬上做任何評價,而是跟孩子說;“媽媽想跟你一起試試,我們一起試試吧!”她陪著孩子練習了一遍又一遍,對孩子的進步,每次都笑著給予評價,孩子自信起來,越表演越好。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我想說當你的孩子說了“我不能”“我不會”時,不要急著批評教育孩子,嘗試和孩子一起試一試去做,讓孩子在進步中感悟自己的能力,慢慢建立起自信來。

父母不要擔心孩子做不好某一件事情,不要擔心孩子太小無法勝任某一項工作,父母可以站在孩子身邊,這樣就能在他遇到困難時,在第一時間幫他。

但要記住的是,父母不可以替孩子完成所有的事情。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都不要幫他做。這樣,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就願意說“我試試”,就願意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困難,而不會總想著讓父母幫助,或讓父母去解決困難。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當孩子遇到事情面對家長充滿自信的說:“我想試試,我覺得我能行”,那麼恭喜我們的孩子,因為這個轉變絕對是他受用一生的財富。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還應該注意,自信心是從經歷中獲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家庭培養孩子自信心最簡單和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 家長應多去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當下的某個結果。不要說:“你今天表現很好”,而是說:“因為你今天努力控制住自己,不亂跑、不發脾氣,所以我要表揚你”。清楚地讓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視自己努力的過程,能使他們有信心地面對困難。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最後要讓孩子學會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能力,讓孩子意識到,天賦不是最重要的,努力、堅毅、會管理時間等品質是成功的關鍵。

自信的孩子看到的世界是這樣的:我只要堅持練習籃球,就可以不斷進步;攀巖有難度,但好好玩啊,我喜歡自我挑戰;我不會電腦,但只要我想學,就能學會;犯錯是好的,因為我可以從中學習;模型沒做好,可能是我方法不對,再找找原因吧……

"

專注家庭教育,助力社會和諧,用心為孩子做點事

從“我不能”到“我試試”,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在孩子的世界裡,要將“我不能”改為“我試試”,這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幫助。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朋友的孩子有些內向,所以給孩子報了口才班。老師給佈置了作業,表演一首兒歌,配合動作表演出來。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我不做,我不會”。

生活中總會有這樣的聲音“我不能”“我害怕”“我不行”。這是爸爸媽媽聽到孩子說得最揪心的話,退縮的孩子讓人感覺沮喪。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但是不難發現,大部分成功者嘴裡最多說的卻是“我試試”“我可以”“我能行”。如果當年富蘭克林沒有說“我試試”,我們現在就不會知道雷中有電;如果哥倫布沒有勇敢地說“我試試”,就不會有新大陸的發現……

孩子習慣性的說我不行是有原因的

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不行”“不許碰”,那麼他自然就會失去探索的勇氣,“我不行”“我不敢”也就成了孩子的口頭禪。比如在吃飯時,我們總是擔心孩子會弄得四處都是飯粒,而不允許孩子自己動手吃飯;不論在家裡,還是外出時,我們總是因為生怕孩子碰著或者摔倒,緊緊牽著孩子的手;我們怕孩子傷到自己或者打碎東西,而不許孩子碰這動那……家長為了便於照看孩子,限制了孩子的很多自由。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孩子說我不行還可能因為自信心不足,怕受到打擊。在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長的評價很具有功利性,孩子一旦表現不好,就會受到批評、懲罰、自信心的打擊,長久下來,孩子不願再去嘗試,孩子覺得不做就不會錯。所以,在面臨很多事情,他更願意說“我不會”“我不做”。

從我不行到我試試的轉變

“我試試”,看似一句簡單的話,卻表現了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一種願意努力、願意爭取的樂觀態度。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父母,都應該讓孩子自由地去探索和研究,鼓勵孩子去嘗試和實踐。之前提到的朋友,孩子說了我不會之後,她並沒有馬上做任何評價,而是跟孩子說;“媽媽想跟你一起試試,我們一起試試吧!”她陪著孩子練習了一遍又一遍,對孩子的進步,每次都笑著給予評價,孩子自信起來,越表演越好。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我想說當你的孩子說了“我不能”“我不會”時,不要急著批評教育孩子,嘗試和孩子一起試一試去做,讓孩子在進步中感悟自己的能力,慢慢建立起自信來。

父母不要擔心孩子做不好某一件事情,不要擔心孩子太小無法勝任某一項工作,父母可以站在孩子身邊,這樣就能在他遇到困難時,在第一時間幫他。

但要記住的是,父母不可以替孩子完成所有的事情。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都不要幫他做。這樣,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就願意說“我試試”,就願意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困難,而不會總想著讓父母幫助,或讓父母去解決困難。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當孩子遇到事情面對家長充滿自信的說:“我想試試,我覺得我能行”,那麼恭喜我們的孩子,因為這個轉變絕對是他受用一生的財富。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還應該注意,自信心是從經歷中獲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家庭培養孩子自信心最簡單和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 家長應多去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當下的某個結果。不要說:“你今天表現很好”,而是說:“因為你今天努力控制住自己,不亂跑、不發脾氣,所以我要表揚你”。清楚地讓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視自己努力的過程,能使他們有信心地面對困難。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最後要讓孩子學會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能力,讓孩子意識到,天賦不是最重要的,努力、堅毅、會管理時間等品質是成功的關鍵。

自信的孩子看到的世界是這樣的:我只要堅持練習籃球,就可以不斷進步;攀巖有難度,但好好玩啊,我喜歡自我挑戰;我不會電腦,但只要我想學,就能學會;犯錯是好的,因為我可以從中學習;模型沒做好,可能是我方法不對,再找找原因吧……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改變,從現在開始

一個經常會說“我試試”的人,一個習慣了說“我試試”的人,即使他的生活陷入困境中,他也不會放棄自己的理想。即使身處不利的環境中,他也會用微笑去面對挫折。

"

專注家庭教育,助力社會和諧,用心為孩子做點事

從“我不能”到“我試試”,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在孩子的世界裡,要將“我不能”改為“我試試”,這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幫助。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朋友的孩子有些內向,所以給孩子報了口才班。老師給佈置了作業,表演一首兒歌,配合動作表演出來。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我不做,我不會”。

生活中總會有這樣的聲音“我不能”“我害怕”“我不行”。這是爸爸媽媽聽到孩子說得最揪心的話,退縮的孩子讓人感覺沮喪。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但是不難發現,大部分成功者嘴裡最多說的卻是“我試試”“我可以”“我能行”。如果當年富蘭克林沒有說“我試試”,我們現在就不會知道雷中有電;如果哥倫布沒有勇敢地說“我試試”,就不會有新大陸的發現……

孩子習慣性的說我不行是有原因的

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不行”“不許碰”,那麼他自然就會失去探索的勇氣,“我不行”“我不敢”也就成了孩子的口頭禪。比如在吃飯時,我們總是擔心孩子會弄得四處都是飯粒,而不允許孩子自己動手吃飯;不論在家裡,還是外出時,我們總是因為生怕孩子碰著或者摔倒,緊緊牽著孩子的手;我們怕孩子傷到自己或者打碎東西,而不許孩子碰這動那……家長為了便於照看孩子,限制了孩子的很多自由。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孩子說我不行還可能因為自信心不足,怕受到打擊。在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長的評價很具有功利性,孩子一旦表現不好,就會受到批評、懲罰、自信心的打擊,長久下來,孩子不願再去嘗試,孩子覺得不做就不會錯。所以,在面臨很多事情,他更願意說“我不會”“我不做”。

從我不行到我試試的轉變

“我試試”,看似一句簡單的話,卻表現了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一種願意努力、願意爭取的樂觀態度。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父母,都應該讓孩子自由地去探索和研究,鼓勵孩子去嘗試和實踐。之前提到的朋友,孩子說了我不會之後,她並沒有馬上做任何評價,而是跟孩子說;“媽媽想跟你一起試試,我們一起試試吧!”她陪著孩子練習了一遍又一遍,對孩子的進步,每次都笑著給予評價,孩子自信起來,越表演越好。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我想說當你的孩子說了“我不能”“我不會”時,不要急著批評教育孩子,嘗試和孩子一起試一試去做,讓孩子在進步中感悟自己的能力,慢慢建立起自信來。

父母不要擔心孩子做不好某一件事情,不要擔心孩子太小無法勝任某一項工作,父母可以站在孩子身邊,這樣就能在他遇到困難時,在第一時間幫他。

但要記住的是,父母不可以替孩子完成所有的事情。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都不要幫他做。這樣,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就願意說“我試試”,就願意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困難,而不會總想著讓父母幫助,或讓父母去解決困難。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當孩子遇到事情面對家長充滿自信的說:“我想試試,我覺得我能行”,那麼恭喜我們的孩子,因為這個轉變絕對是他受用一生的財富。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還應該注意,自信心是從經歷中獲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家庭培養孩子自信心最簡單和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 家長應多去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當下的某個結果。不要說:“你今天表現很好”,而是說:“因為你今天努力控制住自己,不亂跑、不發脾氣,所以我要表揚你”。清楚地讓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視自己努力的過程,能使他們有信心地面對困難。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最後要讓孩子學會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能力,讓孩子意識到,天賦不是最重要的,努力、堅毅、會管理時間等品質是成功的關鍵。

自信的孩子看到的世界是這樣的:我只要堅持練習籃球,就可以不斷進步;攀巖有難度,但好好玩啊,我喜歡自我挑戰;我不會電腦,但只要我想學,就能學會;犯錯是好的,因為我可以從中學習;模型沒做好,可能是我方法不對,再找找原因吧……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改變,從現在開始

一個經常會說“我試試”的人,一個習慣了說“我試試”的人,即使他的生活陷入困境中,他也不會放棄自己的理想。即使身處不利的環境中,他也會用微笑去面對挫折。

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試試”,需要付出多少

希望我們的孩子們勇敢堅強

在將來的人生路上多給自己一個機會

多說“我可以”“我試試”!

從“我不能”到“我試試”

沒有那麼難

一起來試試吧!


本文轉載至公眾平臺-景紅有話說,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